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研究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异位妊娠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期间异位妊娠的患者资料,同期收集正常孕妇的资料进行对比,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研究影响异位妊娠的影响因素。结果对婚姻状况、初孕年龄、文化程度、孕产史、流产史、异位妊娠史、腹部手术史、妇科疾病史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表明初孕年龄(x2=13.36,P0.05)、孕产史(x2=176.61,P0.05)、流产史(x2=28.18,P0.05)、异位妊娠史(x2=10.41,P0.05)、腹部手术史(x2=7.32,P0.05)、妇科疾病史(x2=33.10,P0.05)等是影响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表明,初孕年龄(OR=2.21,95%CI:1.58~3.57)、孕产史(OR=4.18,95%CI:2.16~6.54)、流产史(OR=3.97,95%CI:1.87~5.29)、异位妊娠史(OR=1.56,95%CI:1.15~2.66)、妇科疾病史(OR=2.57,95%CI:1.94~4.87)是异位妊娠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异位妊娠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加强健康教育,减少非意愿妊娠和预防妇科疾病是降低异位妊娠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惠州地区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为该地区女性乳腺癌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85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及285例匹配对照病例进行危险因素的条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婚姻、文化程度、体重指数、高脂饮食、行经年数、一级亲属乳腺癌病史、妊娠及生育次数等是诱发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联合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行经年数时间长、一级亲属乳腺癌病史和高脂饮食为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已婚和生育次数为乳腺癌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遗传、饮食习惯、婚育和文化程度等相关因素是惠州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统计分析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26例作为观察组,以12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或志愿者的一般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结果:(1)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志愿者在年龄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首次性交年龄小于对照组志愿者,而怀孕次数、流产次数、HPV感染率以及宫颈炎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性交年龄23岁以下(OR=0.71,95%CI=0.54~0.94)、怀孕2次以上(OR=0.62,95%CI=0.42~0.82)、流产2次以上(OR=0.67,95%CI=0.45~0.87)、宫颈炎(OR=0.53,95%CI=0.33~0.75)、HPV感染(OR=0.51,95%CI=0.30~0.79)均是宫颈癌的危险因素,其中HPV感染是最危险因素。结论:首次性交年龄、怀孕次数、流产次数、宫颈炎以及HPV均是诱发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为避免宫颈癌的发生,应该加强对青春期少女的性教育,避免过早性交与流产,加强对女性HPV的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沙井街道外来女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探讨相关预防保健和治疗措施。方法就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因有/无阴道不适主诉来我院妇科就诊的深圳市沙井街道外来女性务工人员8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白带湿涂片镜检,对阳性组和阴性组同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相关病史及分析危险因素。结果白带涂片镜检分析显示外来女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率为19.50%,菌种分布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多,占78.8%;调查问卷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史(OR:3.057,95%CI:1.379~5.825)、近期使用抗生素史(OR:2.988,95%CI:1.165~4.098)、口服避孕药史(OR:1.675,95%CI:0.998~3.258)、1年内性伴侣2个(OR:2.457,95%CI:1.559~2.406)、流产次数2次(OR:3.117,95%CI:2.675~3.879)、月收入≤2500元(OR:1.288,95%CI:1.155~2.075)。结论我市外来女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收入水平低、抗生素及避孕药的不合理使用、糖尿病及流产病史等是主要的危险因素,需加强宣传与相关诊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为乳腺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26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用SPSS17.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所调查患者中,发病年龄27~87岁,人工流产次数多、初产年龄晚、初潮闭经年龄早、有乳腺良性肿瘤史及乳腺癌家族史者所占比例相对较高,有人工流产史的女性患者数是未流产患者的2.56倍。结论人工流产次数多,乳腺良性肿瘤史及乳腺癌家族史是本地区女性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研究我地区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针对各种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出生缺陷发生的干预措施,为优生优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我地区300对出生缺陷的围生儿的父母所暴露的环境危险因素,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居住在污染的环境(OR=4.265),孕期接触放射线或有毒化学物质(OR4.432),孕期服药未经医生指导(OR=4.167),孕妇年龄在35岁以上者(OR4.654)先天疾患家族史(OR=4.106),父亲化学制剂接触史(OR=2.505),父亲烟、酒史(OR=2.167),孕妇的营养状况(OR:2.369),孕期体力劳动过重、情绪不良(OR:1.213)等与均出生缺陷的发生有关,均为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结论在我地区预防出生缺陷可从环境、生活不良嗜好、职业因素、心理因素等方面进行干预,减少危险因素而避免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滴虫性阴道炎( BV)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16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数据处理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滴虫性阴道炎相关的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吸烟、胎膜早破、盆腔炎、宫颈炎、霉菌性阴道炎病史、淋病史、避孕套使用、自行清理阴道内部、孕次、早产次数、阴道分娩次数、流产次数、产褥感染史。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有5个因素与滴虫性阴道炎发生危险相关,按OR值排序如下:自行清理阴道内部的习惯,霉菌性阴道炎病史,人工流产次数,避孕套使用,年龄越大BV的危险性越低。结论自行清理阴道内部的习惯、霉菌性阴道炎病史、人工流产次数、避孕套使用、年龄越大BV的危险性越低,与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相关,提示滴虫性阴道炎发生是多因素导致的。  相似文献   

8.
郑凯  邹天宁 《云南医药》2010,(3):279-282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的危险、保护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抽取100对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等方面相配对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分析得出:存在不和谐的生活事件(OR=2.878)、已绝经妇女(OR=1.340)、有乳腺疾病史(OR=8.706)及结婚年龄越大(OR=1.215)为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而多吃玉米(OR=0.363)和产后母乳喂养婴儿(OR=0.269)为患乳腺癌的保护因素。结论影响女性乳腺癌患者患病的因素是多样的,对于不和谐的生活事件、饮食等因素还有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东莞市社区居民脑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CI)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CI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东莞市社区中收集CI病例和对照各150例,调查既往病史、家族史、环境因素等流行病学方面的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对CI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育锻炼、高血压史、经济压力、甘油三酯为影响CI发病的影响因素,其中体育锻炼(OR=0.050)为CI保护性因素,高血压史(OR=4.336)、经济压力(OR=3.516)、甘油三酯(OR=3.787)为危险因素.结论 东莞市社区居民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史、经济压力和甘油三酯,通过积极预防和治疗原发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辅助生殖技术的妊娠丢失患者与年龄、孕周、流产次数以及染色体异常率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于本院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的15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妊娠丢失分为丢失组(n=54)和未丢失组(n=98),分析两组患者的周期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妊娠丢失的因素并分析发生妊娠丢失患者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丢失组年龄大于未丢失组,不孕年限、流产次数多于未丢失组,染色体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流产次数以及不孕年限(OR值分别为0.777、0.273、0.215)为发生妊娠丢失的危险因素,染色体异常率为患者发生妊娠丢失的保护因素(OR=3.673)。结论:年龄、流产次数以及不孕年限为发生妊娠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染色体异常率为发生妊娠丢失的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期痴呆病人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选择佛山市南海区和顺镇确诊的67例痴呆病人为病例组,选取病人亲属和邻居人群为对照组.问卷调查.结果 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有抑郁性格(OR=18.8)、低文化(OR=3.60)、中风史(OR=4.33)、吸烟(OR=1.64),性别(OR=1.52).而糖尿病(OR=0.85)、高血压(OR=0.88)因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性格抑郁、文化低、中风史,吸烟、女性为老年期痴呆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缪志伟 《安徽医药》2013,17(1):168-170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与其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5—2010年该市使用标准化疗方案的确诊肺结核患者1 368例为研究对象,对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结核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7%,主要的不良反应事件为肝功能损害及胃肠道反应;单因素统计结果发现年龄、BMI、月收入、诊断分型及肝炎病史为抗结核治疗相关可疑危险因素,多因素统计分析发现年龄≥60岁(OR=3.27,95%CI=2.073~5.439,P=0.002)、BMI〈18.5(OR=1.377,95%CI=1.021~3.548,P=0.037)及肝病史(OR=1.82,95%CI=1.003~6.248,P=0.046)为治疗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抗结核药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当患者存在高龄、营养状态差及肝炎病史可一定程度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大庆市炼化社区和运输社区居民共10 045人,对发生慢性病(n=3018,病例组)与非慢性病(n=7027,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0 045人中3018人患有慢性病,患病率达30.04%。男性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35.98%vs 30.65%,P0.05)。病例组的年龄、BMI24kg/m2、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疾病史、家族史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年龄60岁(OR=8.324)、BMI24kg/m2(OR=7.563)、吸烟史(OR=6.427)、饮酒史(OR=4.853)、既往疾病史(OR=5.132)是慢性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超重、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疾病史是慢性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智俊娜  曲国红  谈震 《安徽医药》2021,25(7):1480-1484
目的 探讨75岁以上老年非瓣膜房颤病人服用利伐沙班诱发出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使用利伐沙班的91例临床基本特征,如年龄、出血史、基础疾病、肝肾功能、凝血指标及合并用药等.通过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考察出血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 91例病例中发生出血相关不良反应的有19例(20.88%).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卒中病史、恶性肿瘤病史、既往出血史、房颤血栓栓塞风险评分(CHA2DS2-VASc评分)、抗凝出血危险评估(HAS-BLED评分)和联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利伐沙班相关出血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恶性肿瘤病史(P=0.029,OR=1.530,95%CI:1.348~284.904)和既往出血史(P=0.021,OR=9.318,95%CI:1.397~62.154),合用SSRIs(P=0.004,OR=49.502,95%CI:3.492~701.806)是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75岁以上老年房颤病人既往有出血史、恶性肿瘤、合用SSRIs时服用利伐沙班应注意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潍坊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有针对性地筛查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该地区乳腺癌患者200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女性20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乳腺癌流行病学调查,并以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各因素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结果经多因素分析,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为初产年龄大、服用避孕药、乳腺癌家族遗传史、性情急躁、暴躁易怒、劳动强度大,对乳腺癌发病有预防作用的保护因素为初潮年龄晚。结论加强该地区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检、健康指导和定期随访,对乳腺癌预防、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PPP)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近2年在本院分娩的230例PPP产妇(研究组)与同期住院分娩的230例剖宫产史的非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随访,分析其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孕妇年龄、孕次、产次、流产次、居住地、孕早期工作、既往剖宫产的医院是否为三级医院、既往剖宫产次数比较、剖宫产前经历产程孕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流产(≥2次OR:5.574,95%CI 1.336-23.241)、产次(2次,OR:2.079,95%CI 1.002-4.316,≥3次,OR:4.541,95%CI 2.649-9.259)、剖宫产(≥2次OR:4.952,1.014-20.334)是其独立危险因素,而既往剖宫产前经历产程(OR:0.163,95%CI 0.081-0.325)和居住地为城市(OR:0.591,95% CI 0.374-0.931)可降低PPP的发病风险。结论多产次、多次剖宫产、多次流产(流产次≥2)是PP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剖宫产前经历产程和居住地为城市为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抗结核药致肝损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抗结核药致肝损害危险因素,为结核病合理化疗提供依据。方法1999年1月~2003年12月确诊的结核患者共376例,应用2SHR(Z)E/6HRZ化疗方案治疗,每月复查一次肝功能。应用EpiInfo软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计算各因素的OR及OR95%可信区间。结果27.93%的结核患者在抗结核化疗中出现肝损害。在单因素分析中,男性、既往肝炎病史、糖尿病史、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年龄60岁以上、酒精依赖等因素有显著性意义。在多因素分析中,既往肝炎病史、糖尿病史、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年龄60岁以上、酒精依赖等因素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既往肝炎病史、糖尿病史、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年龄60岁以上、酒精依赖等是抗结核药致肝损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布氏杆菌人间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现阶段人间布鲁氏菌病感染的危险因素,指导防控。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32例感染者和87例正常者作对照,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剥死羊羔(OR=5.03,95%CI=1.67~16.13)、手部有伤口或皲裂(OR=4.93,95%CI=1.52~15.93)、接触流产物或为羊接生(OR=3.17,95%CI=1.41~12.63)、不使用防护衣或手套(OR=3.76,95%CI=1.29~11.54)、外省牲畜(OR=1.59,95%CI=1.24~2.01)与布病发病感染存在独立的关联。结论剥死羊羔、手部有伤口或皲裂、接触流产物或为羊接生、不使用防护衣或手套、接触外地牲畜是现阶段济宁市布病感染的高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6,(24):154-157
目的探讨佛山市三水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方法于2015年12月~2016年8月回顾性分析佛山市三水地区600例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骨折分为骨折组(n=300)和非骨折组(n=300),并使用《三水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因素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文化程度、家族史、骨折史、月经史、体重指数(BMI)、日常生活方式(包括运动、饮食、吸烟、饮酒)等因素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骨密度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β=-0.403,OR=0.632,95%CI=0.617~0.906,SE=0.052,P0.05);年龄(β=0.611,OR=1.224,95%CI=1.045~1.514,SE=0.237,P0.05)、性别(β=0.523,OR=1.138,95%CI=1.039~1.518,SE=0.224,P0.05)、骨折史(β=0.323,OR=1.631,95%CI=1.012~1.402,SE=0.083,P0.05)、体重指数(β=0.451,OR=1.527,95%CI=1.324~1.624,SE=0.091,P0.05)、日常生活方式(β=0.527,OR=1.524,95%CI=1.164~1.953,SE=0.021,P0.05)均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发生关系密切,是患者骨折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佛山市三水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患者应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和锻炼、积极改变体质以预防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  相似文献   

20.
30例再发性缺血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田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9):2933-2934
目的:探讨再发性缺血性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30例再发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再发性缺血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吸烟、卒中史、一过性的脑缺血(TLA)发作,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部位多在基底节区.结论: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吸烟、卒中史、TIA为再发性缺血性脑梗死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再发性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