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动脉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 记录64例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ICU)1h内、6h、12 h、24h、48 h的血乳酸浓度,并计算12 h时的乳酸清除率,根据治疗后的转归分成两组,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结果 存活组和死亡组人ICU时血乳酸浓度分别为(7.2±5.4) mmol/L和(9.2±5.6) mmoL/L,均大于正常.存活组6h后开始下降,24h为(2.2±1.3) mmol/L,基本正常;而死亡组48 h血乳酸浓度为(8.0±3.8) mmol/L,仍明显大于正常,直至死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16,3.8257,7.5263,4.5875,5.8765,P<0.05).死亡组患者12 h时乳酸清除率[(5.83±3.92) mmol/L]明显低于存活组[(14.32±2.68) mmol/L](t=6.2565,P<0.05).结论 动脉血乳酸浓度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呈正相关,乳酸清除率动态反应病情进展,是判断危重病严重程度的早期、敏感、定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测定用于评估危重病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7 d内的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30例)和存活组(90例)。入院后及治疗6 h后检查患者的动脉血乳酸、动脉血气分析,比较不同乳酸水平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死亡率、全血乳酸、碱缺失、HCO^-3、pH水平。结果乳酸水平≥10 mmol/L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死亡率、全血乳酸水平均高于2 mmol/L≤乳酸水平<4 mmol/L患者和4 mmol/L≤乳酸水平<10 mmol/L患者,碱缺失、HCO^-3、pH值均低于2 mmol/L≤乳酸水平<4 mmol/L患者和4 mmol/L≤乳酸水平<10 mmol/L患者;4 mmol/L≤乳酸水平<10 mmol/L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死亡率、全血乳酸水平均高于2 mmol/L≤乳酸水平<4 mmol/L患者,碱缺失、HCO^-3、pH值均低于2 mmol/L≤乳酸水平<4 mmol/L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APACHEⅡ评分(17.37±3.89)分、全血乳酸(3.57±2.22)mmol/L均低于死亡组的(23.11±4.02)分、(7.47±2.33)mmol/L,碱缺失(-1.49±2.33)mmol/L、HCO3-(22.89±5.41)mmol/L及pH(7.42±0.15)水平均高于死亡组的(-8.36±3.36)mmol/L、(16.98±5.44)mmol/L、(7.28±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严重高乳酸血症患者中,存活组APACHEⅡ评分、全血乳酸均低于死亡组,碱缺失、HCO^-3、pH、乳酸清除率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乳酸清除率患者入院6 h的APACHEⅡ评分、死亡率高于高乳酸清除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病患者的预后可通过早期乳酸清除率和乳酸分层进行评估,同时联合APACHEⅡ评分可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血乳酸(LAC)、C反应蛋白(CRP)及胆碱酯酶(ChE)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脓毒血症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54例,于入院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进行LAC、CRP和ChE的监测,观察患者LAC、CRP和ChE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好转组患者第1天、第3天和第7天的血乳酸水平分别为(3.3 ±0.8) mmoL/L、(2.6±1.3) mmoL/L、(2.2±0.9) mmoL/L,CRP水平水平分别为(83.2±30.9) mg/L、(80.4±35.3) mg/L、(72.6±28.9)mg/L,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好转组ChE水平为(6 520.3±1 700.4) U/L、(6 703.4±1 221.3)U/L、(7 042.6±1 598.9) U/L均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 LAC、CRP及ChE水平的监测,可有效诊断脓毒血症,并可用于为重患者病情监测及临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血乳酸水平监测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住院患儿362例,按是否发生脑干脑炎分为危重症组68例和非危重症组294例,按不同预后分为死亡组25例和非死亡组337例。入院时检测血乳酸水平,观察脑干脑炎、肺水肿、肺出血和循环衰竭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不同预后患儿血乳酸水平的差异并分析血乳酸水平对诊断各类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危重症组患儿血乳酸水平为(3.97±3.77)mmol/L,非危重症组为(1.46±0.80)mmol/L,死亡组血乳酸水平为(5.67±4.10)mmol/L,非死亡组为(1.47±0.86)mmol/L,危重症组及死亡组均明显高于非危重症组及非死亡组(P<0.05)。以血乳酸3.2 mmol/L为界值,>3.2 mmol/L组脑干脑炎、肺水肿、循环衰竭、肺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较≤3.2 mmol/L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乳酸水平诊断肺出血、循环衰竭、预后是否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70,0.92)、0.82(0.74,0.94)、0.85(0.74,0.96);血乳酸水平以3.2 mmol/L为界值时,最大约登指数为1.69,对预测发生肺水肿、肺出血、循环衰竭和死亡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血乳酸水平可反映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入院血乳酸水平>3.2 mmol/L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可能发生肺水肿、肺出血和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乳酸清除率与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80例入ICU即刻动脉血乳酸值高于2.0mmol/L的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入ICU6h后再次测定动脉血乳酸值,计算乳酸清除率。记录入ICU后的APACHEⅡ评分、病死率。80例分成存活组(76例)、死亡组(4例)以及高乳酸清除率组(68例)、低乳酸清除率组(12例)。分析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各组APACHEⅡ评分和初始动脉血乳酸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活组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死亡组{[17.55%(14.08%,19.68%)]vs[(7.95%(-1.05%,8.70%)]},(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显著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1.5%vs25.0%,P<0.01)。结论乳酸清除率可用于早期评估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西维来司他钠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血乳酸、C反应蛋白(CRP)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 42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组(19例)和B组(23例);A组患者接受综合治疗, 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加用西维来司他钠治疗。另选取15例轻症脑卒中患者作为C组。比较三组患者血乳酸、CRP及血TGF-β1水平。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2、7 d后, A组血乳酸分别为(2.81±0.96)、(2.23±0.77)、(1.85±0.52)mmol/L, CRP分别为(98.49±5.16)、(56.72±7.72)、(31.22±7.14)mg/L。治疗前及治疗2、7 d后, B组血乳酸分别为(3.08±0.87)、(2.31±0.85)、(1.78±0.63)mmol/L, CRP分别为(95.33±6.11)、(48.74±5.69)、(26.88±5.73)mg/L。C组血乳酸、CRP分别为(2.08±0.52)mmol/L、(18.34±5.88)mg/L。C组血乳酸低于A组和B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百草枯(PQ)中毒患者血清磷水平与患者死亡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确诊为急性百草枯中毒58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预后分为死亡组(n=46)和生存组(n=12),比较2组患者血清磷水平以及其他临床相关指标间的差异性,并通过ROC曲线分析、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血清磷水平与患者28 d死亡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死亡组患者的血清磷水平明显低于生存组患者[(0.34±0.03)mmol/L vs(0.65±0.07)mmol/L,P<0.05];血清磷水平与28d死亡事件发生存在明显负相关(r=-0.524,P<0.05);ROC曲线分析示血清磷、APACHEII评分和百草枯口服量对死亡预后的AUC分别为0.737、0.683和0.724;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磷[(≤0.032 mmol/L)OR=1.48,95%CI 0.82~3.13,P<0.05]和百草枯口服量[(≥15.8 mL)OR=2.12,95%CI 0.79~5.07,P<0.05]为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血清磷水平与患者28 d死亡率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必净、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动脉血乳酸和预后的影响。方法:58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8例)进行常规治疗+静脉滴注血必净100 mL,bid,连用10 d;B组(30例)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60万U,静脉滴注,bid,连用10 d,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0天行动脉血乳酸检测,并于治疗后第10天进行APACHEⅡ评分、观察10 d内死亡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乳酸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7 d后B组动脉血乳酸水平与A组比较下降更加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第10 d APACHEⅡ评分及10 d内死亡率比较,B组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必净、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乳酸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GEM Premier 3000分析仪对133例足月窒息新生儿生后1、9h动脉血乳酸水平进行测定,观察其与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评分)及其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新生儿在生后1h的血乳酸水平为(3.56±0.8)mmol/L、(8.32±4.6)mmol/L和(12.13±4.4)mmol/L,P<0..01,在生后9h为(1.52±0.5)mmol/L、(3.4±1.0)mmol/L和(6.3±1.8)mmol/L,P<0.05;在生后2周的NBNA评分为(37.9±2.1)、(33.0±4.3)和(27.4±3.2),P<0.01,在生后3周为(38.3±1.5)、(37.2±1.6)和(33.1±2.7),P<0.01。结论窒息越严重,血乳酸水平越高,NBNA评分越低,不良预后越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乳酸和D-二聚体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测定动脉血乳酸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将患者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其上述指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1.92±0.84)mmol/L和(4.98±2.57)mmol/L,D-二聚体分别为(4.74±4.27)mg/L和(6.16±4.70)mg/L,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7.88±3.65和22.47±6.91。结论:血乳酸、D-二聚体可用于早期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CPR)患者血氧分压和血乳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36例心脏骤停后CPR患者依据复苏效果分为三组:A组(21例):心肺复苏30 min无效死亡;B组(10例):复苏成功,自主循环建立≥2 h,但最终死亡;C组(5例):复苏成功,存活出院.选择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于CPR0、1、3、6、12 h留取动脉血分别测定血氧分压与乳酸水平,比较各组患者该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 在CPR即刻,A、B、C三组血氧分压明显降低[分别为(26.2±1.4)、(34.8±1.2)、(43.8±1.2)mm Hg],血乳酸明显升高[分别为(12.4±3.1)、(10.6±2.6)、(6.9±1.6) mmol/L],与对照组[分别为(73.8±1.2)mm Hg、(2.8±0.6) 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组于CPR 3、6h无明显变化并持续至12 h;C组于CPR 3、6h血氧分压开始升高,血乳酸水平开始下降,12 h血氧分压升高明显,血乳酸降至较低水平;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血氧分压与血乳酸水平可作为CPR患者预后的指标.动脉血氧分压持续升高表明预后良好,乳酸水平持续升高表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乳酸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08年4月急诊ICU收治住院的危重症患者30例,入ICU24h测CRP、D-二聚体、乳酸水平,并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及出院评定。结果:预后不良组(无改善+死亡)CRP值为(13.8±9.6)mg/L,D-二聚体值为(12.20±5.60)mmol/L,LA为(7.1±4.5)g/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明显改善+治愈)CRP值为(5.02±4.61)mg/L(P〈0.05),D-二聚体值为(2.73±0.81)mmol/L,乳酸为(2.1±1.4)g/L。结论:血清CRP、D-dimer、LA水平可作为危重症患者评定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重度乳酸中毒患者的病因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09-2011年收治的35例重度乳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中,存在休克的有25例,占71.4%;基础病中存在严重炎症的有21例,占60.0%;31例患者存在低氧血症,占88.6%.连续性血液净化组18例24 h内血乳酸水平下降(10.2±1.1)mmol/L;常规治疗组17例血乳酸水平下降(5.1±2.1)mmol/L(P〈0.05).15例死亡患者血乳酸水平为(19.5±3.2)mmol/L,20例生存患者的血乳酸水平为(13.7±2.6)mmol/L(P〈 0.05).结论导致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重度乳酸中毒最常见的病因是休克诱发的微循环障碍,血清乳酸水平与患者预后有关,连续性血液净化是治疗重度乳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比较5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及25例健康正常人的CRP及血脂变化,以及分析其相关性,从而了解二者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结果 ACS组的CRP(12.3±7.60)mg/L、TG(1.56±0.87)mmol/L、HDL-C(1.32±0.45)mmol/L、LDL-C(3.72±1.35)mmol/L;SAP组的CRP(8.01±5.46)mmol/L、TG(1.52±0.78)mmol/L、HDL-C(1.35±0.51)mmol/L、LDL-C(2.34±1.02)mmol/L;对照组的CRP(7.86±5.52)mmol/L、TG(1.54±0.81)mmol/L、HDL-C(1.34±0.48)mmol/L、LDL-C(2.47±1.08)mmol/L.ACS组的CRP及LDL-C水平较SAP组及对照组明显升高(尸均<0.0 5),而3组间的TG及HDL-C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的CRP分别与TG,HDL-C、LDL-C进行相关分析,均无直线相关性.结论 血清CRP及LDL-C水平与ACS发病有关,可能是ACS发病及预后判断的独立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及碱剩余动态变化与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0例,患者于入ICU 1 d、3 d、7 d检测血乳酸及碱剩余水平。依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依据Apache Ⅱ评分分为A组和B组,进行动脉血乳酸及碱剩余的比较。结果死亡组患者入ICU1 d、3 d、7 d动脉血乳酸明显高于存活组( P <0.05);动脉血碱剩余水平均明显低于存活组( P <0.05);ApacheⅡ评分>20分的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较ApacheⅡ评分<20分的患者明显升高,BE值水平较ApacheⅡ评分<20分的患者明显下降( P <0.05);动脉血乳酸与碱剩余具有明显负相关( r =-0.802, P =0.000);与ApacheⅡ评分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 r =0.921, P =0.000);动脉血碱剩余与ApacheⅡ评分具有明显负相关关系( r =-0.787, P =0.000)。结论动脉血乳酸及碱剩余动态变化可以早期评估脓毒症患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低血镁的临床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发生低血镁(血镁<0.7 mmol/L)的成年患者40例及血清镁水平正常(血镁0.7~1.2 mmol/L)的成年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原发疾病组成及各项临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计算其进入重症监护室24h内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同时比较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等预后指标.结果 低血镁组危重患者严重脓毒症、心力衰竭的组成比例、SOFA评分和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血镁组,且ICU住院时间明显较长,血清胰岛素浓度明显低于正常血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发生低血镁有可能增加患者病死率,临床上应更加重视.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乳酸浓度和清除率及其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 年10 月至2018 年3 月 我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20 例,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危重组(n =24)、危重组(n =49)、极危重组(n =47),采集 动脉血检测血乳酸浓度,计算6 h 乳酸清除率,观察血乳酸浓度和乳酸清除率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危 重组、极危重组患儿血乳酸浓度高于非危重组,乳酸清除率低于非危重组(P<0.05);治疗后血乳酸浓度为2.0 ~3.9 mmol/ L 组 和≥4.0 mmol/ L 组病死率高于血乳酸浓度<2.0 mmol/ L 组,且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 PCIS) 评分低于<2.0 mmol/ L 组( P < 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的病死率和PCIS 评分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动脉血乳酸浓度与PCIS 评分呈正相关(r =0.68,P<0.01);乳酸清除率与PCIS 评分呈负相关(r =-0.69,P<0.01)。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乳酸浓度 越高,病情越严重,乳酸清除率越低,预后效果越差,病死率越高。血乳酸浓度和清除率变化可作为判断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 危重程度以及预后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钟悦华  刘俊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2):1858-1860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10 mg/d,1次/d;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强化剂量治疗,40 mg/d,1次/d.30 d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血清炎性因子、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比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27,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水平、SOD、MDA水平分别为[(5.49±0.53) mmol/L比(4.81±0.42) mmol/L],[(1.9 ±0.7) mmol/L比(1.2-±0.8)mmol/L],[(2.44±0.35) mmol/L比(1.74±0.28) mmol/L],[(16.54±6.56) mg/L比(10.37 ±5.72)mg/L],[(107.2±10.4) U/L比(119.9±13.5) U/L],[(4.84 ±0.29) nmol/L比(4.18 ±0.26) nmol/L],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54、3.235、3.540、3.892、3.206、3.089,均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强化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良好调节血脂、抗炎及抗氧化作用,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引起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通过查阅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重症监护室呼吸机应用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观察对愈后的影响,探讨实施预防措施。结果 2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年龄(60.23±20.29)岁、白蛋白水平(31.67±2.29)g/L、误吸30.00%、应用糖皮质激素45.00%、抗酸剂60.00%、预防应用抗生素50.00%、呼吸机应用时间(14.23±4.56)d高于按照1:1选择的20例同期重症监护室应用呼吸机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53.22±16.56)岁、10.00%、15.00%、25.00%、20.00%、(7.38±2.13)d;白蛋白水平(31.67±2.29)g/L低于按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33.78±2.32)g/L(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呼吸机撤机困难25.00%、住院时间(37.78±11.56)d、死亡20.00%高于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7.5.00%、(23.89±6.48)d、0.00%(P<0.05)。结论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较多,对患者预后有不良影响,应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减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动脉血、末梢血标本血糖仪测定结果之间的差异.方法 选择30例住院患者,对其动脉血和末梢血标本用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值.比较2种方法测定的结果.结果 动脉血标本血糖值为(8.2±1.8)mmol/L,末梢血标本血糖值为(8.8±1.5)mmol/L,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患者可以用动脉血直接监测末梢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