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76例拟诊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扫描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分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以及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准确性。结果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准确率为准确率为97.4%,Kappa值为0.65。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分型准确率为81.6%,Kappa值为0.76。结论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与分型方面具有较高准确性,对手术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新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别对其行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和X线检查,以手术分型结果作为评估标准,对比分析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和X线检查对该类患者骨折分型的诊断结果。结果 CT三维重建扫描对于胫骨平台骨折中Ⅱ型、Ⅲ型骨折诊断准确率及整体诊断准确率均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应用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可有效提高分型诊断准确率,为早期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螺旋CT三维重建应用和临床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华勇  王会根 《中原医刊》2004,31(7):14-15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 (3DCT)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影响及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 2 6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X线片检查 ,同时行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根据Schatker分类法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分型 ,比较X线片和 3DCT两种方法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诊断的正确率 ,并评价 3DCT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结果 :经手术证实 ,2 6例胫骨平台骨折按Schatker分类法 :Ⅰ型 :劈裂骨折 (1例 ) ;Ⅱ型 :塌陷骨折 (2例 ) ;Ⅲ型 :劈裂及塌陷 (17例 ) ;Ⅳ型 :涉及胫骨嵴的平台骨折 (3例 ) ;Ⅴ型 :内外侧平台Y型骨折 (2例 ) ;Ⅵ型 :胫骨平台和胫骨上 1/3段联合骨折 (1例 )。普通X线片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正确率为 76 92 % ,螺旋CTSSD、MPR结合二维CT横切面图像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正确率为 10 0 % ,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所有 3DCT资料均对治疗具有指导作用。结论 :3DCT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决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胫骨平台骨折的愈来愈复杂,其临床分型愈来愈完善,膝关节三维CT成像的临床应用,能够提供胫骨上端的立体结构,对胫骨平台复杂骨折的诊断及指导术前制定手术方案,较CT平扫具有极大的优势,尤其是新鲜骨折。本文分析了我院治疗21例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例资料,从而回顾膝关节三维CT成像对其诊断的准确性及指导术前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胫骨平台骨折的愈来愈复杂,其临床分型愈来愈完善,膝关节三维CT成像的临床应用,能够提供胫骨上端的立体结构,对胫骨平台复杂骨折的诊断及指导术前制定手术方案,较CT平扫具有极大的优势,尤其是新鲜骨折.本文分析了我院治疗21例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例资料,从而回顾膝关节三维CT成像对其诊断的准确性及指导术前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叶鹏翰  徐荣明  阮永平  马维虎  黄雷  张峰  何贤峰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7):744-744,746,F0003
目的探讨螺旋CT图像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检查和图像三维重建,并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分型。结果14例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经参考CT扫描和三维重建后,进行了重新分型,占总例数的14.3%。CT扫描和三维重建清楚的显示了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骨折线走行,骨折块的分布和关节面塌陷的程度,直接指导手术入路和内固定物的选择。结论螺旋CT图像三维重建检查在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和分型有较大价值,对胫骨平台骨折治疗具有直观有效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鸣  杨劲松 《甘肃医药》2013,(11):848-849
目的:回顾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结果,总结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方法:胫骨平台骨折52例采用Schatzker分型,均手术治疗,根据分型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式,有骨缺损者行植骨治疗.结果:采用Rasmussen临床评分标准:优良率为87.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多造成关节面损伤,术前螺旋CT三维重建可为手术提供可靠依据,术中关节面的平整复位及关节内结构的修复是提高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骨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的骨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42例骨折(6例胫骨平台骨折,3例Pilon骨折,24例跟骨骨折,3例脊柱骨折,6例骨盆骨折)在普通X线摄片的基础上进行SCT三维重建处理。结果。SCT三维重建图像直观,立体,全,面地显示了复杂骨关节骨折的形态和特点,根据SCT三维重建图像,胫骨平台骨折进行Schatzker分型,Pilon骨折进行Rueedi分型,胫骨平台骨折和Pilon骨折的再分型和分型补充为选择切口入路和手术方法提供了指导;跟骨骨折进行Sanders分型且指导手术;对脊柱,骨盆骨折和类型和预后进行了判断并在其指导下治疗。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楚地显示普通X线摄片所不能直接清楚显示的骨关节骨折的情况,对术前骨折分型,治疗方案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孙宝森 《当代医学》2021,27(26):71-73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分型中应用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影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3月本院骨科收治的140例证实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7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均经过膝关节正侧位DR拍摄并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探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与分型时选择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分型正确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合并踝间隆突骨折、腓骨小头骨折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2.86%、100.0%,均高于对照组的80.0%、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低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分型过程中应用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影像技术,骨折检出率与分型符合度均较高,可缩短诊断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行X线摄片、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运用schatzker法进行分类并与手术对照。结果 所有三维重建图像的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和术中所见一致,它在空间关系的显示上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为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和分型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三维CT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CT扫描和三维CT重建影像检查资料,对照术中所见,分析、比较三维CT重建影像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结果X线平片与三维CT重建影像在确立诊断方面未见明显差异。但在分型和指导手术方面,三维CT重建影像则明显优于前者。结论三维CT重建影像能直观、立体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有助于骨折的分型及术前的准备。  相似文献   

12.
何卫斌  唐福云  江泽文  孙勇  柯锐 《四川医学》2012,33(7):1228-1229
目的探讨在胫骨平台骨折的的众多分型方法中,Schatzker分型是否具有指导选择治疗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骨科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0日收治的7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Schatzker分型,分别采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3~24个月,以雍氏评级标准进行评定,总的优良率为94.9%。结论 Schatzker分型方法具有指导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选择治疗方法的临床实际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何彦国 《西部医学》2010,22(8):1411-1412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34例,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其中Ⅰ型7例,Ⅱ型9例,Ⅲ型5例,Ⅳ型7例,Ⅴ型6例,Ⅰ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其他类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缺损塌陷处自体或同种异体骨植骨。结果 3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38个月,平均18个月,功能评价采用Hohl膝关节功能分级系统,临床结果优良率达85.3%。结论手术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重要方法 ,术中解剖复位应根据不同分型给予牢固内固定,早期正确功能锻炼能够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CT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HW  Zhao GS  Wang ZY  Pan J  Wu LJ  Xu B  Xu GF  Xu LH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180-184
目的 探讨新的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CT分型、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7月,采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获得随访的患者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26~68岁,平均41.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6例,高处坠落伤9例,其他伤4例.应用CT分型:Ⅰ型,后内髁劈裂骨折7例;Ⅱ型,后外髁劈裂骨折5例;Ⅲ型,后外髁塌陷骨折11例;Ⅳ型,后外髁劈裂塌陷骨折2例;Ⅴ型,后内髁劈裂及后外髁塌陷骨折14例.结果 本组39例均获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8.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1~16周,平均15.2周;完全负重时间为12~20周,平均15.6周.无切口感染,无术中血管神经损伤,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无骨不愈合,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骨折再移位.术后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定评分标准:优20例,良14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为87.2%.骨折复位满意度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标准评价,优28例,良8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2.3%.结论 基于三维CT的胫骨平台后髁骨折分型可明显提高骨折分类的可靠性,有利于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计划、决定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法,是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有价值的分型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new computed tomographic (CT) classification, surgical approaches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posterior condyla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6 to July 2009, a total of 39 patients of posterior condyla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were treated by posteromedial and posterolateral knee approaches. There were 23 males and 16 females. The mean age was 41.6 years old (range:28 -68). Among all patients, the causes were traffic accidents (n =26), falls (n =9) and other injuries (n=4). By CT classification, there were type Ⅰ with posteromedial condylar tibial plateau split fracture(n=7), type Ⅱ with posterolateral condylar tibial plateau split fracture (n=5), type Ⅲ with posterolateral condylar tibial plateau depression fracture (n=11), type Ⅳ with posterolateral condylar tibial plateau split depression fracture(n=2) and type Ⅴ with posteromedial split and posterolateral condylar tibial plateau depression fracture (n=14). Results 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was 18.1 months (range:12-30). The radiographic bony union time was 11 -16 weeks (mean:15.2) and the full weight-bearing time 12-20 weeks (mean:15.6). No infection, knee varus/valgus, nerve injury or screw loosening/breakage was found. Bony union was achieved in all cases. According to the Rasmussen functional scoring, the results were excellent in 20, good in 14 and fair in 5. And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87. 2%. The radiological results were graded with the Rasmussen score to evaluate the reduction of fracture. The outcome was excellent in 28, good in 8 and fair in 3. And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92.3%. Conclusion This new CT classification scheme of posterior condyla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eliability,guide the clinicians to select appropriate treatment plans and design an ideal regimen of operative approach and internal fix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复杂骨折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体会。方法选择从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本院收治的56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根据Schatzker分型予以不同内固定治疗,骨缺损者同时给予植骨。结果 56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0.5~2.0年,均骨折骨性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总分30分,结果优(≥27分)30例,良(26~20分)18例,可(19~10分)7例,差(9~0分)1例,优良率85.71%。结论胫骨平台复杂骨折一般要求进行手术治疗,根据不同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进行内固定治疗,以及术后进行的康复锻炼都是提高胫骨平台复杂骨折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 方法 整群选取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8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胫骨骨折手术临床效果的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 结果 从结果上看,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骨折类型以及手术复位情况是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58例胫骨平台手术患者手术疗效如下:优20例、良18例、中17例、差3例,优良率为65.52%. 从结果上看,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骨折类型以及手术复位情况是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应充分重视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骨折类型以及骨折复位等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国建 《当代医学》2010,16(3):63-64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38例。骨折按Schatzker分类,Ⅰ型8例,Ⅱ型10例,Ⅲ型11例,Ⅳ型4例,Ⅴ型3例,Ⅵ型2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38例获得随访,随访期1~3年,平均2年,全部骨性愈合。按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优良率78.95%。结论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手术方法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而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骨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解剖复位、骨缺损植骨、稳定的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与植骨技术联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对其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与植骨技术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所有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前后 HSS 评分、AKSS 评分、Lysholm 评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与植骨技术联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徐强  王小兵  刘显东 《四川医学》2012,33(4):628-630
目的 探讨过伸性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结合病史、X线片及CT诊断出过伸性胫骨外侧平台骨折患者39例,平均年龄44.9岁;骨折类型:按照Schatzker分型,均为Ⅱ型.术后平均随访14.3个月.结果 Merchant评分表评价膝关节功能,其中,优19例,良18例;随访中发现:术后3个月骨折临床愈合,可弃拐负重行走.没有出现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败,切口延迟愈合或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通过病史及影像学资料可以诊断过伸性胫骨外侧平台骨折,采用专门的治疗方案,保证充足的复位效果,从而利于患者步态及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侧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09年1月我们采用双侧锁定钢板共治疗16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按照Schatzker分类法:Ⅴ型7例,Ⅵ型9例。13例闭合性损伤,3例开放性损伤,现对这些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均获得12~32个月的临床随访,平均18.3月。参照Merchant功能评定标准,优6例,良8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87%。结论采用双侧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能够为胫骨平台提供良好的复位及力学稳定性,便于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