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肘管综合征,又称肘部尺神经卡压、创伤性尺神经炎、迟发性尺神经炎等,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尺神经卡压病变,也是最常见的上肢神经卡压症之一。其发生的机制为:尺神经受到牵拉、肘管内压力升高、尺神经受到摩擦。病因有: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卡压是指南于各种解剖结构异常而导致的神经卡压,如Struthers弓、滑车上肘肌、上臂内侧肌间隔、前臂深屈肌腱膜、肘管支持带、肱三头肌内侧头、肘部畸形(先天性或创伤后)、局部占位性病变(囊肿、脂肪瘤等)、肘父节骨性关节炎、尺神经在尺神经沟内反复向前脱位等,均可成为卡压尺神经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
丁土旺  陈春仙 《中原医刊》2006,33(19):72-72
肘部创伤性尺神经炎又称肘管综合征、肘尺管综合征或肘后迟发性尺神经炎,是尺神经在肘后的肘管内受压或慢性损伤而产生的一系列综合征。自1991年1月至2003年6月,笔者采用手术的方法治疗肘部创伤性尺神经炎2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肘部尺神经炎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9例肘部尺神经炎患者行带尺神经尺侧上副动脉及尺侧返动脉后支的吻合支、尺神经前置的方法治疗,观察肘部尺神经血供特点及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19例肘部尺神经炎患者,15例症状体征消失,4例感觉功能恢复,运动功能部分恢复。结论:带尺神经尺侧上副动脉及尺侧返动脉后支的吻合支、尺神经前置的方法是治疗肘部尺神经炎的一种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4.
尺神经前移松解术治疗肘管综合征(附3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sborne[1]将非由于牵拉或摩擦引起的尺神经受压称之为迟发性尺神经炎,认为系由于尺侧腕屈肌两个头之间的纤维束带的压迫引起.Feindel等[2]将此病命名为"肘管综合征".我科自1993年1月-2000年12月以来采用尺神经前移松解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肘管综合征3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迟发性尺神经炎并非罕见,多丁肘关节损伤数年后出现,尤其是合并肘外翻畸形时其发病率更高。它是尺神经的一种进行性慢性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手部尺神经支配区域的神经障碍。我院自1975~1986年收治迟发性尺神经炎24例,采用神经内、外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临床尺管综合征和尺神经卡压、尺神经损伤的诊治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只成人手标本上解剖并观察了尺管的结构、尺神经的分支与走行。结果:依据尺神经在腕部和手掌的行程,将其分为豆钩管段、小鱼际段、掌中段、终末段。结论:尺神经深支在尺管内与豌豆骨、钩骨钩、豆钩韧带的关系密切。临床上骨折、韧带断裂、外伤都有可能引起神经损伤,产生尺神经卡压,出现尺管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尺管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临床尺管综合征和尺神经卡压,尺神经损伤的诊治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只成人手标本上解剖并观察了尺管的结构,尺神经的分支与走行。  相似文献   

8.
刘悦臣  黄勇 《大家健康》2014,(1):143-14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迟发性尺神经炎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迟发性尺神经炎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尺神经松解术,观察组行尺神经松解术联合尺神经前置术。结果:术中无神经损伤现象,术后所有患者的伤口均一期愈合。平均随访24个月,大部分患者均感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没有出现加重现象。经统计,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迟发性尺神经炎患者保守治疗无效要尽早接受手术治疗,利用尺神经松解术联合尺神经前置术方式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回顾分析42例肱骨内上为合并尺神经炎两种手术疗效,20例只作局部松解,22例另加尺神经前移,随访24-76个月,根据患者术后满意度、抗阻力剜地疼痛情况、临床症状及握力检查等进行闻效评估及对比分析。结果前移组效果较单纯松解优,经统计学处理其差异有显著意义,这表明尺神经前移术对肱骨内上髁炎合并尺神经炎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肘部迟发性尺神经炎也称肘管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外周神经嵌压性疾病,可引起手部尺侧麻木、疼痛,及手部肌肉萎缩等症状,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是尺神经前置术,我科自2007年3月~2010年12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充分游离、松解受压尺神经,并将尺神经伴行动脉与尺神经一起前移,深筋膜瓣包绕固定治疗肘部尺神经炎26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迟发性尺神经炎又称肘管综合征、肘部尺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外周神经卡压疾患,其发病率较高,手术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办法,但术式的选择尚无统一的标准及依据。我科自2007年6月以来采用单纯肘管切开尺神经原位松解加神经外膜切开术治疗尺神经炎患者116例,通过3个月~5年的随访发现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肘部迟发性尺神经炎亦称肘管综合症,常继发于其它病变。在肘内侧,尺神经行于尺神经沟内,肘部的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之间有筋膜存在,形成一骨纤维鞘管。当肘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病变时,致使尺神经受到牵拉、磨擦、压迫,局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进而使神经变性。早期不易引起重视,待晚期有神经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时,疗效  相似文献   

13.
尺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尺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观察32个成人肘关节标本,测量肘管弓状韧带的长、宽和肘管中段的平均深度以及尺神经及其血供情况.结果:①肘管弓状韧带长为(13.3±3.6)mm,宽为(8.4±1.9)mm,肘管中段的平均深度为(4.8±1.3)mm;②尺神经在肘管内的横径为(4.5±1.1)mm;③肘部尺神经血供主要为尺侧上副动脉.结论:肘关节屈曲时肘管解剖形态的变化是产生尺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解剖基础,尺神经前移术是治疗尺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肘部迟发性尺神经炎临床非常多见,其发病年龄多在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自90年以来,我科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尺神经嵌压症状较重的病人收住院实施手术治疗,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平庆贺  陈灼 《河北医学》1996,2(2):123-123
肘外翻畸形合并迟发性尺神经炎(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32007)平庆贺,陈灼1976年以来我院手术治疗肘部陈旧性骨折形成肘外翻畸形合并的迟发性尺神经炎15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9例,女6例,左肘5例,右肘10例,年龄最大48岁...  相似文献   

16.
回顾分析42例肱骨内上髁炎合并尺神经炎两种手术疗效,20例只作局部松解,22例另加尺神经前移,随访24~76个月,根据患者术后满意度、抗阻力屈腕时疼痛情况、临床症状及握力检查等进行疗效评估及对比分析。结果前移组效果较单纯松解组为优,经统计学处理其差异有显著意义,这表明尺神经前移术对肱骨内上髁炎合并尺神经炎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肘部尺神经炎的带尺侧下副动脉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5例肘部尺神经炎患者行带尺神经尺侧上副动脉及尺侧返动脉后支的吻合支、尺神经前置的方法治疗,观察肘部尺神经血供特点及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25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1年半,平均11.6个月。按Pasque肘管综合征评分系统评定:优18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2%;与术前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尺侧下副动脉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董峥  聂宏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4,(23):3119-3120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肘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31例经临床确诊为尺神经卡压的患者,对其进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其尺神经的超声表现,观察内容包括尺神经的走行、形态、内部回声、肿胀程度、卡压部位、与外周组织关系等。结果 尺神经卡压患者在高频超声下可见尺神经总体增粗,粗细不均匀,内部回声减低,纤维结构欠清晰,卡压处可见明显压迹。结论 尺神经卡压可以在高频超声下发现并诊断,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肘部尺神经炎的带尺侧下副动脉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5例肘部尺神经炎患者行带尺神经尺侧上副动脉及尺侧返动脉后支的吻合支、尺神经前置的方法治疗,观察肘部尺神经血供特点及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 15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0.6个月.按Pasque肘管综合征评分系统评定:优12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6%;与术前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尺侧下副动脉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迟发性尺神经炎是发病率仅次于腕管综合征的外周神经嵌压性疾病,发病原因包括肘管自身解剖结构上存在的潜在卡压因素、外伤及肿物等.迟发性尺神经炎保守治疗和手术干预的适应症及疗效各不相同.尺神经解压后深筋膜瓣下带血管前置术在提供柔软的神经床、良好血供、避免复发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内镜技术及神经移植亦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该文就迟发型尺神经炎的病理、诊断及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