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0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患者,参照组应用推拿方法治疗,治疗组在推拿基础上应用针灸方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组54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统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仅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能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全面普及。  相似文献   

2.
牛建新 《首都医药》2014,(24):181-181
目的分析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6月我院11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的针灸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86.7%优于对照组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与功能改善评分方面,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方法比单纯的针灸治疗方法更具优势,有深化研究的必要,应加大临床应用以及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3.
陆永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158-159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推拿治疗,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并用针灸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症状与功能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与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的患者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且临床效果优于单一推拿治疗组。两者共用,可相互协调,互为补充,以最大程度的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280例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比数据,按照入院顺序,平均分成综合组与对照组,分别各1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中医针灸手法进行治疗,综合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推拿手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1个疗程过后,综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14%,二者进行统计学比对,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在中医针灸手法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推拿手法,实验效果有明显提升,推荐在临床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针灸与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28例患者采用中西药治疗为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中西药联合针灸与推拿治疗为观察组。结果治疗后,两组基底动脉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双侧椎动脉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显著增加。观察组基底动脉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双侧椎动脉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针灸与推拿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血流参数,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为联合组45例、针灸组41例和推拿组41例。联合组采用推拿联合针灸进行治疗,针灸组仅用针灸,推拿组施以推拿手法,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痊愈率均明显高于针灸组和推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灸组痊愈率略高于推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无明显不适症状。结论推拿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江西省瑞昌市中医院诊治的56例椎动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加以针灸推拿,比较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9.3%(25/28),对照组则为78.6%(22/28),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进行普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点穴推拿联合牵引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4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观察组在牵引治疗基础上行点穴推拿治疗。两组患者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15次,总计1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穴推拿联合牵引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察运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寻找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最佳办法.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运用单纯针灸治疗,试验组运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通过电话方式,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结果 试验组治愈18例,好转21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25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87.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试验组的整体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推拿和牵引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推拿和牵引综合治疗,观察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配合推拿和牵引综合治疗和单纯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都有一定的疗效,前者疗效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推拿配合针灸治疗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所收治的128例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针灸基础上加以推拿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7.5%(56/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1%(41/6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88%(62/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52/6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推拿配合针灸治疗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回顾性病例对象,依据诊治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用针灸推拿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36例,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临床治疗方法,指导临床治疗实践。结果联用针灸推拿治疗的患者在疾病症状改善、治愈率方面优于常规治疗,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α=0.0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颈椎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采取针灸推拿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收集天津市红桥区中医医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经相关检查明确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92例患者临床资料,以患者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取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采取针灸推拿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炎性介质、血管内皮功能以及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47%,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观察组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管搏动指数、脑血管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1β、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内皮素-1水平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推拿联合天麻素注射液能够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下调炎性介质,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颈椎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针灸配合推拿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至2015年收治的124例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研究组62例,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方法治疗;对照组62例,采用单纯的针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8%,差异显著,以P<0.05表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给予合理的针灸配合推拿方法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减轻其痛苦,促进其身体康复,并且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毫米波结合牵引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毫米波结合颈椎牵引疗法治疗)、对照组36例(推拿、牵引疗法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痊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毫米波结合颈椎牵引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5年5月长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抽取94例,参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观察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仅采取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远高于对照组的85.11%(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并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CSA)针刺推拿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医院收治的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均分为两组,甲组45例采用穴位注射加针刺、推拿结合治疗,乙组45例采用单纯穴位注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推拿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椎动脉形态,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正骨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9例。观察组采取正骨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仅采取正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2.92%优于对照组的80.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眩晕为(4.86±0.40)分、头痛为(0.61±0.27)分、肩颈痛为(1.10±0.25)分、恶心或呕吐为(2.32±0.46)分、生活及工作为(0.98±0.25)分,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骨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随机选取50例采用中医针灸配合手法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50例给予常规药物方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其治疗效果并进行记录同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在治愈率方面,观察组治愈率为60%,而对照组的治愈率为20%。而在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4%。在这两项的比较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常规药物治疗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明显减轻患者所受痛苦,改善其临床病症,增加其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使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对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入治疗的颈椎病患者103例作为此次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53例与针灸推拿组50例。联合治疗组采用针灸推拿联合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组仅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针灸推拿组,P <0.05;且联合治疗组患者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针灸推拿组,P <0.05。结论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临床疗效确切,治疗后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