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创伤性凝血病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3月就诊的80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创伤性凝血病分组,分析多发伤患者发生创伤性凝血病的危险因素。结果:80例多发伤患者合并创伤性凝血病发生率为31.25%(25/80);合并创伤性凝血病组患者发生休克、低体温、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碳酸氢根(HCO-)<22 mmol/L比例以及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高于无创伤性凝血病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红蛋白(Hb)水平低于无创伤性凝血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休克、碳酸氢根HCO-<22 mmol/L、低体温、ISS评分是多发伤患者发生创伤性凝血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休克、HCO-<22 mmol/L、低体温、ISS与多发伤患者发生创伤性凝血病密切相关,可作为多发伤患者发生创伤性凝血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控制多发伤患者病情发展、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相关因素与救治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创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相关因素以及救治措施。结果酸中毒组及非酸中毒组、休克组与非休克组、低体温组与非低体温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凝血酶时间(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创伤患者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相关发病因素,采取对症措施防治疾病发生,可有效防止创伤性凝血病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李俊  杨恩惠 《安徽医药》2013,17(11):1915-1917
目的探讨急诊多发性外伤患者发生凝血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该院2010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84例急诊多发伤患者的相关资料,记录ISS、APACHEU值、血常规、血气分析和凝血功能等指标。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将患者分成凝血病组和对照组。将两组病人间APACHEⅡ值、低体温及低灌注比例、ISS等指标,分析TIC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多因素回归方程。结果17例(20.2%)患者符合TIC的诊断.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凝血病组的ISS、低体温和组织低灌注发生率、伴有严重创伤性脑损伤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GCS评分、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CS≤8、碱缺失≥6和血小板计数是多发性外伤患者收治入EICU时发生创伤性凝血病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TIC与全身损伤严重程度、伴有严重创伤性脑损伤、休克及低体温有关,容易造成不良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3例创伤性凝血病患者行CBP治疗,在治疗前、停止治疗时及治疗后第3天观察患者APACHEⅡ评分及凝血功能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CBP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较治疗前延长,血小板及D-二聚体下降(P〈0.05);治疗后第3天,APACHEⅡ评分下降,除FIB外的各凝血参数恢复正常,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P是治疗创伤性凝血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能改善凝血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王平  谢枫  吴秋英  李辉  张义强  李永生 《江苏医药》2021,47(3):264-267,273
目的 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42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后28-d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40例)和存活组(10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LR与脓毒症相关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死亡组患者年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血乳酸(Lac)、PLR、SOFA评分及APACHE 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LR与SOFA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r= 0.600和0.54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Lac水平、高PLR及高SOFA评分是脓毒症患者住院后28-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LR预测脓毒症患者早期死亡的AUC为0.885[95%CI(0.821~0.932),P=0.000],取最佳诊断界值240.8时,相应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91.18%.结论 PLR升高是脓毒症患者早期死亡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脓毒症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联合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症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对长沙市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68例脓毒症患者按疾病的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PCT,并同时进行APACHE Ⅱ评分,对PCT与APACHE Ⅱ进行相关性分析。然后再根据患者转归不同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评价PCT、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判断的指导价值。结果脓毒症组PCT低于严重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PCT低于脓毒性休克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PCT及APACHE Ⅱ评分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PCT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具有相关性;检测PCT水平联合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症病情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APACHE评分在危重疾病患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珊 《河北医药》2005,27(5):355-356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APACHEⅡ和APACHEⅢ评定168例内外科、重症监护(ICU)患者,用以评估其疾病的严重程度并预测其生存或死亡。结果 APACHEⅡ和APACEHⅢ评分均能准确的预测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准确预测其死亡危险性。APACHEⅢ与APACHEⅡ评分有显著正相关性。结论采用APACHEⅡ和APACHEⅢ评分系统来评估内外科危重患者的预后是非常有价值的,对客观、准确评估患者预后、指导治疗作用巨大,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严重创伤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及判断其预后。方法:对创伤严重度评分≥16的518例严重创伤病人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计算其自下而上概率。结果:虽然单变量分析表明病人年龄、入院时昏迷、休克、住院期间出现并发症、受伤区域个数、创伤前并存慢性疾病和创伤严重度评分与死亡率明显相关,但Logistic回归是伤严重度评分、病人年龄、创伤前并存慢性疾病和众议院期间出现并发症是严重创伤病人死亡的高危因素。自下而上概率方程表明其对创伤预后判断的精确度为89.76%,灵敏度为79.73%,特异性为91.44%。结论:创伤严重度评分、病人年龄、创伤前并存慢性疾病和住院期间出现并发症是其危险因素,生存概率方程能精确的预测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在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190例成人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休克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129例和脓毒性休克组61例,根据28 d生存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148例和死亡组42例。收集患者入院24 h内的CD64、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IL-6)等化验,计算入院24 h内APACHEⅡ、SOFA评分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脓毒症组相比,脓毒性休克组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WBC、PCT、CRP、CD64、IL-6、IL-8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CD64及PCT是脓毒血症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其预测脓毒症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9、0.799、0.795、0.778,CD64的AUC高于其他任一单个血标本检测项目,其灵敏度为75.7%,特异度为66.7%。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老年重症感染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 102例ICU老年脓毒症患者,均于入院24 h完成PCT、CRP检测及APACHEⅡ评估,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单纯脓毒症组(45例)、重度脓毒症组(34例)、脓毒性休克组(23例);根据预后结局分为存活组(81例)和死亡组(21例)。比较单纯脓毒症组、重度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与存活组和死亡组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分析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与重症感染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脓毒性休克组PCT(8.35±2.02)ng/ml、CRP(85.63±15.96)mg/L、APACHEⅡ评分(22.49±3.05)分和重度脓毒症组PCT(5.68±1.14)ng/ml、CRP(52.49±13.04)mg/L、APACHEⅡ评分(19.87±3.67)分均高于单纯脓毒症组的(3.61±0.92)ng/ml、(35.78±8.67)mg/L、(15.02±3.15)分,差异具有统...  相似文献   

11.
胡小明  唐义龙 《安徽医药》2012,16(5):645-646
目的评价APACHEⅡ评分和血小板计数对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收治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56例,所有患者在入院24 h内进行APACHEⅡ评分和血小板监测。结果 56例患者中,存活34例(60.7%),死亡22例(39.3%)。两组APACHEⅡ评分值为(16.3±5.8)分和(24.8±6.2)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小板计数减少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于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联合应用APACHEⅡ评分和血小板计数可作为判断预后较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郑州市儿童医院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72例,根据APACHEⅡ评分分为低分组、中分组和高分组;根据临床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各组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不同APACHEⅡ评分组的PT、PLT及AT-Ⅲ差异显著(P<0.05);死亡组的PT较存活组显著延长,AT-Ⅲ以及PLT均较存活组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T、AT-Ⅲ、PLT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的病情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临床预后越差,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凝血功能障碍有利于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由于肺内和肺外源性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主要引发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8例,根据其发病因素分为肺内组(64例)和肺外组(44例).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诱发因素和死亡原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APACHE 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内组病死率较肺外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发因素:肺内组肺部感染50例,误吸8例,肺挫伤4例,溺水2例;肺外组脓毒症22例,急性胰腺炎10例,休克4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例,药物2例,神经源性2例,输血相关性2例.108例患者治疗过程中死亡46例,肺内组30例,死亡原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4例、严重呼吸衰竭12例、脓毒血症休克4例;肺外组16例,死亡原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0例、严重呼吸衰竭4例,其他2例.结论 肺内和肺外源性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年龄、性别、APACHE Ⅱ、肺损伤、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原因等方面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创伤患者离子钙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ICU的创伤患者94例,在入院时即行离子钙测定及创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并取入院24 h内最差的生理参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APACHE Ⅱ评分,按ISS分值、APACHE Ⅱ分值及预后分组.结果 离子钙水平随着ISS、APACHE Ⅱ分值的增高而降低(P<0.01).死亡组离子钙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ISS及APACHE 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 创伤患者早期离子钙水平检测对临床评估创伤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血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评分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9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A组(评分≥20分)和B组(评分<20分),并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血乳酸浓度检测,分析血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组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分数均高于B组;存活组血乳酸水平、APACHEⅡ分数均低于死亡组,血乳酸清除率高于死亡组,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清除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乳酸清除率是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药实践》2013,(10):730-732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对预测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3年3月急诊科危重患者的资料,按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APACHEⅡ评分≤15分为低分组,15分相似文献   

17.
杨坤  唐安华  王渊 《淮海医药》2015,(3):256-257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乳酸浓度对感染性休克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重症医学科诊治的5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存活组28例,死亡组22例。测定患者入院时、经积极液体复苏后6 h、24 h、48 h血乳酸值并计算血乳酸清除率,24 h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分析2组血乳酸浓度、6 h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的差异及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相关性。结果死亡组入院0 h、6 h、24 h、48 h血乳酸浓度及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6 h乳酸清除率低于存活组(P<0.05)。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呈正相关(r=0.621,P<0.01)。结论血乳酸浓度持续增高或6 h乳酸清除率低的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差,动态监测血乳酸浓度及早期乳酸清除率能很好判断感染性休克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Ⅱ )与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 (MODS)对ICU患者预后价值。方法:记录104例机械通气超过48h患者入院时的APACHEⅡ、MODS评分及住院时间与转归。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MODS分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MODS评分分值越高病死率越高,APACHEⅡ评分无此趋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2组间APACHEⅡ及MO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对预后价值最大的6个器官功能障碍变量依次为 :神经系统、心血管、血液、肾脏、肝脏及呼吸系统。结论:APACHEⅡ及MODS评分对ICU患者预后均有价值 ,若评价住院期间病死率 ,MODS评分优于APACHEⅡ评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8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AEP)、39例急性重型胰腺炎(SAP)、43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凝血功能指标,计算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观察并比较APACHEⅡ评分。结果 SAP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指数(INR)、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FIB均高于对照组和AEP组,(P<0.01),AEP组亦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SAP组高于AEP组(P<0.01)。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0.
张玲玲 《家庭医药》2016,(12):17-18
目的:分析探究消化内科患者的休克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8月间前来我院消化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情况分为休克组和费休克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血生化指标以及APACHEⅡ评分来分析休克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休克组和非休克组患者的性别以及血清中的谷丙转氧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氯(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组患者的年龄、APACHEⅡ评分,凝血酶原时问(PT)高于非休克组.白蛋白含量低于非休克组(P<O 05);高龄、入院时APACHEⅡ评分>20分、PT> 16s、白蛋白含量<30g/L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休克的危险因素;性别以及血清中ALT,AST、BUN含量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休克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高龄、凝血功能障碍、低白蛋白血症以及全身情况较差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休克的危险因素,针时高龄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应积极纠正凝血功能异常、补充白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