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肝脏具有动静脉双重供血系统和一套静脉回流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的重建是肝移植中困难而关键的技术环节,肝移植时血管异常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直接影响着肝移植的疗效。 肝移植时的血管异常包括供肝血管异常和受肝血管异常,可累及肝动脉、肝静脉和门静脉,血管异常又分为血管变异、血管病变和血管损伤。 供肝动脉变异是最常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原发或转移性肝癌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后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分别测量肝癌肝动脉栓塞治疗前后肝动脉、门静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结果 :门静脉内径及平均血流速度无明显改变 ,肝动脉内径无明显变化 ,但收缩期峰值明显降低 (P <0 0 5)。结论 :肝癌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后门静脉血流无明显变化 ,对肝脏本身供血无影响。肝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明显降低 ,主要依靠肝动脉供血的肿瘤血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原发或转移性肝癌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后肝脏血汉动力学改变。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分别测量肝癌肝动脉栓塞治疗前后肝动脉、门静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结果:门静脉内径及平均血流速度无明显改变,肝动脉内径无明显变化,但收缩期峰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肝癌肝动脉栓塞术治疗门静血流无明显变化,对肝脏本身供血无影响。肝动脉缩期峰值流速明显降低,重要依靠肝动脉供血的肿瘤血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肝脏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是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结构上,肝脏可划分为肝实质细胞、血管系统、胆管系统和网状内皮系统。肝脏的血液由肝动脉和门静脉供应,其中肝动脉供血占1/4~1/3,门静脉供血占3/4—2/3。肝脏由于代谢和功能的特点氧耗量很大,其重量虽仅占体重的2%,氧耗量  相似文献   

5.
任大卫  刘兆玉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6):333-335,F0003
目的 利用血管造影CT及VR重建技术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血供方式,借以指导临床选择适当的介入方法,并预测单纯肝动脉栓塞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确诊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11例,共26个病灶。每位患者均行CTA、CTAP及常规DSA造影。以肝固有动脉DSA为金标准,对CT三维重建图像进行评估,并判定肿瘤血管。结果 本研究26个病灶均见肝动脉分支进入肿瘤内;未见门静脉分支进入瘤体。VR重建与DSA图像有很好的符合率。结论 肝动脉是肝海绵状血管瘤重要的供血血管。HAE对绝大多数肝海绵状血管瘤有效。血管造影CT基础上的VR三维重建对HAE选择靶血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VR重建图像,结合肝固有动脉及间接门静脉DSA图像可以推测单纯HAE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MSCT血管重建和双重化疗栓塞治疗25例转移性肝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雄  彭永海  欧阳学农  李天然 《医学争鸣》2005,26(24):2274-2276
目的:研究MSCT血管重建和双重化疗栓塞治疗转移性肝癌的效果.方法:选择转移性肝癌患者25(男18,女7)例,随机分为2组,采用16层螺旋CT对肝动脉、门静脉进行血管重建;11例DSA下单独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对照组),14例彩超引导下给予门静脉穿刺化疗栓塞(PVE)(治疗组),1wk后于DSA下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瘤体体积、白细胞和肝功能、生活质量变化.结果:MSCT肝动脉、门静脉血管重建成功率均为100%,可清楚显示Ⅳ-∨级肝脏血管,发现门静脉包绕肿瘤,周边以双重血供为主,随着肿块的增大,中间坏死灶无明显血供,肝动脉DSA造影提示60%转移瘤以肝动脉血供为主,结合彩超引导下介入栓塞治疗,40%门静脉除包绕肿瘤组织外,还有细小分支插入肿瘤内部,以门静脉血供为主;两组治疗前后瘤体体积、白细胞和肝功能变化、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MSCT血管重建和肝动脉、门静脉双重化疗栓塞治疗转移性肝癌有一定临床效果,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肝脏血管体积不仅可以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重要参考,还对肝脏供血能力和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提出一种血管体积测量方法,利用置信连接和ITK-SNAP分割出肝内门静脉并进行空洞填补后,通过体素数目换算得到血管体积。该方法可快速、准确的计算出肝内门静脉的体积。实验采用10套不同规格的肝脏CT图像进行肝内门静脉血管体积测量,并选取3套数据与基于手工测量得到的血管体积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本研究方法测量得到的体积与手工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利用统计学方法得到的肝内门静脉的体积为(11.316±1.080)m L。  相似文献   

8.
CT血管造影是将CT与血管造影相结合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包括CT经动脉门静脉造影 (CTduringarterialportography ,CTAP)及CT经肝动脉造影 (CThepaticangiography ,CTHA) ,现将近年来有关血管造影CT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基本原理肝脏接受双重供血 ,约 75 %以上来自门静脉 ,其余来自肝动脉 ,而肝肿瘤主要由肝动脉供血 ,经肠系膜上动脉 (SMA)或脾动脉注入的造影剂经肠道或脾循环回流入门静脉 ,正常肝脏得以最大程度强化 ,而肝肿瘤则极少强化 ,这样就极大提高了肝肿瘤与…  相似文献   

9.
尉东涛  张建平  孙海成 《中国现代医生》2013,(14):108-109,F0003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肝脏双期扫描血管重建成像对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方式证实的22例肝脏肿瘤进行128层螺旋CT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扫描,在后处理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表面阴影显示(SSD)与容积显示(VR)等技术进行双期血管重建成像。结果肝动脉期vR和MIP等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腹腔干、肝总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属支,门静脉期VR和MIP后处理成像能清晰显示门静脉主干及其属支。结论128层螺旋CT双期血管重建成像技术快速、直观、准确,有助于指导临床对肝肿瘤手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0.
MSCT肝门血管三维重建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MSCT(多层螺旋CT)肝门血管三维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MSCT对21例肝癌病人进行全肝增强双期扫描,使用三维表面重建(3D-SSD)和三维容积重建(4D—angio)技术完成肝门血管三维成像.[结果]21例肝动脉和门静脉均得到高质量的三维图像,肝段和段以下血管显示清楚。病变供血血管和邻近血管关系清晰.[结论]MSCT肝门血管三维影像对临床肝脏外科手术具有重要的帮助和指导作用,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肠腔分流条件下猪单纯门静脉阻断的安全时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人工血管行肠系膜上静脉与肝下下腔静脉搭桥建立暂时性肠腔分流动物模型,初步摸索肠腔分流条件下猪单纯门静脉阻断的安全时限.方法 将14头正常巴马小型猪分为A组(门静脉阻断120 min)、B组(门静脉阻断150 min),(n=7).两组动物在全麻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条件下用人造血管在肠系膜上静脉、肝下下腔静脉间架桥,建立临时性肠腔分流模型,按分组阻断门静脉.对照观察两组动物在阻断前、复流前、复流后2 h及术后1、3、5 d的ALT、AST、TBIL及肝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 ①整个阻断门静脉的过程中,各组动物肠管未见明显淤血,颜色基本正常,证实采用人工血管在肠系膜上静脉与肝下下腔静脉间架桥行暂时性门腔分流有效.②A组动物长期存活率为100%,B组长期存活率为57.1%,两组动物存活率有显著差异(P<0.05).③在复流前、复流2 h、术后1 d各相同时相点,B组动物的ALT、AST、TBIL组较A组明显升高(P<0.05).④A组门静脉阻断120 min,汇管区炎细胞浸润;复流2 h后,病变进一步加重,肝细胞出现变性,灶性坏死,肝窦充血,汇管区及肝窦内明显炎细胞浸润.B组门静脉阻断150 min 肝见汇管区大量出血,白细胞聚集,细胞广泛空泡样变,肝组织灶性坏死;复流2 h后,进一步加重,肝细胞广泛气球样变、脂肪变性,内皮细胞肿胀、水肿明显,肝窦广泛充血,汇管区及肝窦大量炎性细胞浸润,B组较A组损伤更为显著,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电镜下B组较A组线粒体水肿,内质网扩张扩张更为明显,且出现细胞核高度浓缩,纤维沉积等不可逆损伤.结论 在肠腔分流条件下,避免肠道淤血,正常巴马小型猪耐受单纯门静脉阻断安全时限为120 min.  相似文献   

12.
赵开飞  利峰  石荣书 《黑龙江医学》2014,38(10):1126-1128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脾功能亢进患者部分性脾脏栓塞术(PSE)在术前、术后肝动脉、脾动脉及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PSE对门静脉高压治疗的效果。方法 4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脾亢患者接受PSE治疗,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于PSE术前及术后检测肝动脉、脾动脉、脾静脉及门静脉血管内径,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量和动脉血管阻力。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术前、术后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 PSE术后肝动脉血流速度、血流量较术前增加,脾动脉、脾静脉及门静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及血流量较术前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SE术后肝动脉血流量增加,脾动脉、脾静脉血流量减少,可缓解脾循环高动力状态,间接降低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肝移植受体CT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和CT值测量分析。方法:对20例肝移植受体行三期增强扫描。结果:所有病例影像的主观评价和CT值测量分析均无不满意评价。肝动脉、门静脉、下腔静脉的CT值平均增加值分别达到(245±21)Hu、(120±18)Hu、(100±15)Hu,其中肝动脉、肝静脉显示满意率均为100%,门静脉显示满意率为85%。结论:应用预扫描、智能造影剂跟踪技术,精确测算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三期增强扫描的延时时间,在靶血管造影剂处于峰值段扫描,获得清晰、不失真的3D血管影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效果及对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①将病人随机分为脾肾静脉分流(SRS)组、贲门周围血管高断(PCDV)组和SRS PCDV组。②术前1周和术后2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的内径、最大血流速度、血流方向、门静脉侧枝循环和血栓形成的情况,术中动态测量自由门静脉压(FPP)。③手术方法:SRS组,脾切除、脾肾静脉吻合;PCDV组,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高断;SRS PCDV组,脾切除、脾肾静脉吻合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结果:断流术可直接阻断脾胃区反常血流,但术后门静脉高压瘀血状态依然存在。分流术后门静脉压力明显降低,但肝脏血流受到严重影响。断流术加分流术组术后的PVF、FPP介于断流组和分流组之间,仍为正常高值。结论;SRS PCDV在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中是合理的,而互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丝线栓塞性门脉高压模型犬进行PACS手术和传统SRS手术、PCDV手术,分别观察不同术式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制备门脉高压动物模型;PCDV组实施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SRS组实施脾切除,远端脾肾分流术。PACS组实施脾切除、门静脉-脾动脉吻合、门静脉-腔静脉吻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手术前后的入肝门脉血流、压力、入下腔门脉血流、压力;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的内径、最大血流速度、血流方向、门静脉侧支循环和血栓形成情况,术中动态测量门静脉压(PVP)。结果:PCDV组术后门静脉流量(PVF)下降17%,PVP下降5%,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7%;SRS组术后PVF下降51%,PVP下降50%;PACS术后向肝PVF上升至原来的180%,向肝PVP上升至原来的196%,门静脉入下腔门脉血流量增至原来的130%,门静脉入下腔门脉压力保持低压,约为原来的45.5%,相对于传统手术SRS或PCDV的门脉PVF和PVP治疗结果均具有极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PCDV术后门静脉高压瘀血状态并无明显改善,胃粘膜瘀血加重,复发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威胁依然存在;SRS术后PVF减少和PVP均有显著性下降,门静脉血流量进一步减少,肝脏血供术后仍然受到很大影响;PACS手术成功率较高,手术死亡率等同SRS手术,可同时提高入肝血流和降低侧支压力,是一种值得尝试和进一步研究的新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观测40例正常人和6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脉系统血管的最大流速、血流量、血管直径、淤血指数和血管阻力指数。结果发现: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脉系统动、静脉属支皆处于高血流状态,门脉主干的淤血指数较正常人高,门脉系统动脉属支阻力指数均较正常人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移植肝在冷保存与再灌注早期是否有氧自由基与一氧化氮(NO)产生,并探讨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猪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分别测定移植肝冷保存后与再灌注早期肝灌洗流出液/血中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与NO浓度。并观察肝再灌注时,出肝血中白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 冷保存后肝灌洗流出液中MDA与NO浓度有明显增高。门静脉血经肝再灌注后MDA含量较入肝前显著增加,粒细胞显著减少,但NO浓度无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螺旋CT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34例经临床证实的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MS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上腹部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10例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方法进行血管成像。结果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螺旋CT主要表现为:门静脉主干或其分支扩张增粗,门静脉走行区可见迂曲扩张、紊乱的静脉血管影;肝实质动脉期一过性异常灌注;显示原发病灶。结论螺旋CT可优化门脉侧支循环显示,是诊断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64层螺旋CT表现和特征,探讨64层螺旋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对6例CTPV患者,行上腹部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异常的门静脉及侧支血管情况。结果CTPV的64层螺旋CT平扫示门静脉结构不清,肝门区可见多发的结节状软组织影。本组全部病例均见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闭塞和(或)狭窄,正常门静脉系统结构消失,门静脉走行区结构紊乱,表现门静脉主干和(或)其分支因栓子闭塞和(或)狭窄5例,门静脉管腔增宽,内可见低密度充盈缺损1例,门-门侧支血管6例,胆管周围静脉丛曲张3例,胆囊静脉丛曲张2例,胃左静脉曲张5例。门一体侧支血管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4例,腹膜后静脉曲张2例、脾胃-肾静脉分流3例。增强扫描肝实质灌注异常2例,胆囊、胆管壁增厚2例,合并管腔狭窄5例。结论64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系统对CTPV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门静脉栓塞及其周围迂曲扩张的侧支静脉为其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20.
裘品丹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0):116-1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3年8月~2008年3月我院临床诊断肝硬化门脉高症的80例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27例,B级30例,C级23例,测量门静脉(PV)内径、脾静脉(SV)内径、平均血流速度(cm/s)和血流量(ml/min)。结果不同肝功能级别组与对照组比较血管内径明显增宽,血流速度明显减慢,血流量明显增加(P〈0.01)。不同肝功能级别组间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血管内径增大及血流速度减慢也有显著改变(P〈0.05),但血流量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多能动态反映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改变是评价肝功能、肝硬化病变程度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