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儿包涵体性结膜炎是当前西方国家常见的新生儿眼炎之一,在美国其发生率约占新生儿眼炎的13%~19.5%,在英国其发生率是淋菌性新生儿眼炎的10倍以上。但在我国尚未见有关统计数字,病例报道很少。第210医院眼科于1997~2000年诊断2例新生儿包涵体性结膜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16S rRNA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方法及血培养方法检测疑似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标本中潜在病原菌的病原学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套适用于临床的可检测新生儿败血症常见菌株的特异性引物多重PCR体系。方法建立16S rRNA通用引物PCR检测方法并检测534例疑似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标本,分析其病原学感染及特点,与常规血培养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建立适用于临床的可检测新生儿败血症常见菌株的特异性引物多重PCR体系。结果 534例血标本的血培养阳性率为26%,经鉴定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4.6%)、大肠埃希菌(14.4%)、无乳链球菌(8.6%)、金黄色葡萄球菌(7.9%)、肺炎克雷伯菌(5.8%)、屎肠球菌(4.3%)、其他菌株(14.4%)。16S rRNA通用引物PCR检测阳性率为37.6%,显著高于血培养检测(P<0.05)。经优化的多重PCR体系可快速准确检测败血症常见菌种。结论 16S rRNA基因PCR方法用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用于临床新生儿败血症的快速诊断。本研究初步建立的败血症常见致病菌特异性引物多重PCR体系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喻强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9):2866-2867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诊断新生儿淋菌性眼炎的方法——TF染色法。方法:先后对25例来门诊和住院的新生儿(均有眼分泌物增多)采集眼分泌物进行涂片,并做TF染色后置显微镜下查找淋球菌,同时追问其家长是否有婚外性行为以及有关卫生情况。结果:有5例诊断为新生儿淋菌性眼炎,与其家长(一方或双方)有婚外性行为相符,并对上述患儿进行了及时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TF染色法可快速检查新生儿眼分泌物中的淋球菌,同时结合其家长的病史(主要指有婚外性行为)对快速诊断新生儿淋菌眼炎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淋菌性眼炎山西省儿童医院(030013)周芳兰新生儿淋菌性眼炎是眼一生殖器官传播的疾病之一,1994年9月至1995年9月我科对128例新生儿淋菌性眼炎,在临床和实验检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1...  相似文献   

5.
王炳和  高卫胜 《医药导报》2004,23(2):0102-0103
目的:测定并比较预防新生儿眼炎的硝酸银滴眼液、聚维酮碘滴眼液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硝酸银滴眼液对致新生儿眼炎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的MIC50分别为4,8 μg·mL 1,MBC90分别为8,32 μg·mL 1;聚维酮碘滴眼液对该两菌的MIC50分别为64,128 μg·mL 1,MBC90均为256 μg·mL 1。结论:硝酸银滴眼液和聚维酮碘滴眼液对新生儿眼炎常见致病菌都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但硝酸银滴眼液更适用于对新生儿眼炎预防。  相似文献   

6.
孕产妇及新生儿携带乙型肝炎病毒(HBv),除可引起周产儿死亡外,还可使婴儿感染HBV后成为慢性携带者。为探明乙肝免疫标志物与HBVDNA检测之间相互关系,对200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至少一项阳性的孕产妇、新生儿,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HBVDNA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并比较泰利必妥滴眼液、环丙沙星滴眼液、庆大霉素滴眼液用于预防新生儿眼炎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泰利必妥滴眼液对新生儿眼炎常见致病菌金葡菌、淋球菌、肺炎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50为0.25~2μg/ml,MBC90为8~32μg/ml;环丙沙星滴眼液对受试菌的MIC50为0.125~0.5μg/ml,MBC90为1~16μg/ml;庆大霉素滴眼液对受试菌的MIC50为<0.125~4μg/ml,MBC90为128~>512μg/ml。结论3种滴眼液对新生儿眼炎常见致病菌都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但环丙沙星更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并比较泰利必妥滴眼液、环丙沙星滴眼液、庆大霉素滴眼液用于预防新生儿眼炎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泰利必妥滴眼液对新生儿眼炎常见致病菌金葡菌、淋球菌、肺炎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50为0.25~2 μg/ml,MBC90为8~32 μg/ml;环丙沙星滴眼液对受试菌的MIC50为0.125~0.5 μg/ml,MBC90为1~16 μg/ml;庆大霉素滴眼液对受试菌的MIC50为<0.125~4 μg/ml,MBC90为128~>512 μg/ml.结论 3种滴眼液对新生儿眼炎常见致病菌都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但环丙沙星更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产科门诊进行常规产检、单胎宫内妊娠、胎儿存活的32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于孕35~37周取阴道分泌物和肛周分泌物,分别进行细菌培养与实时PCR检测,观察两种检测方法检出效果,比较B族链球菌阳性、阴性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 325例孕妇中,B族链球菌细菌培养检出阳性13例(4%),实时PCR检测检出阳性29例(8.92%),特异度为94.9%,灵敏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44.8%,阴性预测值为100.0%;B族链球菌阳性孕产妇宫内感染(13.79%)、胎膜早破(34.48%)、早产(10.34%)、产后出血(10.34%)均明显高于GBS阴性孕产妇(P0.05);B族链球菌阳性孕产妇所分娩新生儿肺炎(6.9%)、新生儿败血症(6.9%)、新生儿窘迫(13.79%)明显高于GBS阴性所分娩新生儿(P0.05)。结论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携带明显增加了孕产妇宫内感染、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窘迫发生率,B组链球菌核酸检测试验用于产前检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新生儿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择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及其分娩新生儿276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孕妇和新生儿外周血HBV标志物,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母亲和新生儿外周血HBV DNA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新生儿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亚群的水平。结果 HBV宫内感染的新生儿外周血CD3+、CD4+T细胞和CD4+/CD8+低于未感染新生儿,HBV宫内感染新生儿CD8+高于未感染新生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尚未发现HBV宫内感染新生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失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妊娠晚期B型链球菌(GBS)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在某院产检的200例单胎初产妇,取阴道拭子,分别使用普通细菌培养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是否合并GBS,记录入组孕妇GBS携带情况、分析细菌培养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GBS阳性率,并比较GBS阳性与阴性者母婴妊娠结局。结果:200例孕妇GBS携带率为10.50%(21/200);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GBS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高于GB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S会增加孕妇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实时荧光定量PCR可快速准确筛查GBS,指导临床及时给予产妇干预措施,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在孕产妇孕晚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78例孕产妇为观察对象,采集78例孕妇肛周及阴道分泌物,分别使用PCR检测、细菌培养法进行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并对比B族链球菌阳性、B族链球菌阴性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PCR组患者阳性检出率(10.26%)高于细菌培养组(3.85%),但P0.05;阳性组孕产妇产后出血、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较阴性组更高,P0.05,但剖宫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孕晚期孕产妇采用PCR检测B族链球菌的阳性率更高,并尽早对B族链球菌阳性产妇进行干预,以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巨细胞病毒(HCMV)是先天性病毒感染的重要病原,流行广泛,危害严重,导致胎儿及新生儿先天异常。因此越来越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我们应用PCR方法检测新生儿尿液HCMV-DNA及脐血IgG、IgM抗体,进一步了解新生儿先天感染的情况及后果,以便于临床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  相似文献   

14.
张芳  郭静  杨楠  荣丽英 《天津医药》2002,30(3):150-150
近年来,国外研究报道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可能与人类细小病毒B19(HPVB19)感染有关[1],国内文献报道极少。人类细小病毒B19属于DNA病毒,能在人体骨髓的红系祖细胞及幼稚细胞内迸行复制[2,3]。目前,HPVB19感染的特异性检测方法是核酸杂交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2,3]。我科自1998年10月-2000年12月利用PCR方法检测方法确诊因HPVB19感染引起的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本市新生儿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000例新生儿鼻咽上皮细胞的沙眼衣原体DNA(简称Ct-DNA)。结果15例新生儿Ct-DNA阳性,占1.5%;Ct-DNA阳性患儿并发肺炎9例(占60%),并发眼结膜炎7例(占46.7%),其中早产3例(占20%),足月小样儿2例(占13.3%),发病率明显高于Ct-DNA阴性的新生儿(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要重视新生儿的沙眼衣原体感染,做好围产期保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弓形虫感染的诊断方法。方法:用PCR和ELISA法对463例产妇及其新生儿血液标本进行弓形虫(简称为TOX)检测。结果:51例产妇血清Tox-IgG阳性,阳性率为11.02%,61例产妇TOX-IgM阳性,阳性率为13.11%,PCR阳性率产妇为12.00%,新生儿的阳性率分别为Tox-IgG6.20%、TOX-IgM 1.51%,TOX-PCR 4.54%,母婴间垂直传播率为23.93%。结论:PCR方法对弓形虫的检测比血清学方法更为可靠;弓形虫病作为国产医学中一个严重的寄生虫病应引起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7,(6):64-66
目的探讨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在产前筛查中的可行性。方法将2012年4月~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产检的10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于35~37孕周期间采集孕妇肛周及阴道分泌物后做PCR检测与细菌培养,分别比较两种方法对B族链球菌的阳性检出率,随后分别抽取B族链球菌阳性与阴性各100例孕妇,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新生儿并发症、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CR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为8%(80/1000),明显高于细菌培养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4%(40/1000);阳性组产妇产后出血、早产、胎膜早破及新生儿窒息、败血症、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应用PCR检测方法能够提高B族链球菌的阳性检出率,尽早对B族链球菌为阳性的孕妇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可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母婴健康平安。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淋病情眼炎是新生儿眼炎中最严重者,大多因患有淋球菌性宫颈炎或阴道炎的产妇分娩时直接感染,少数患儿可能是经污染的纱布、棉球、被褥等间接感染。此病是盲童的致盲原因,应早期诊断以便及时治疗。本病潜伏期较短,来势且凶猛,病情发展迅速,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方可治愈。我们通过对18例淋球菌性结膜炎的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实践证明使用国产青霉素G,具有作用快,疗效准确,既能全身使用又能局部用药,而且毒性较小,且新生儿皮肤较嫩,青霉素过敏试验呈阳性,但后天免疫尚未形成,但仍可考虑用青毒素治疗。因此,青霉素G可列为治疗此病的首选药物,在护理时我们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对病人家属不断地加强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治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淋病性眼炎又称浓漏眼,是一种急性化脓性结膜炎。胎儿通过患有淋病的母体经产道时受到感染,少数新生儿也可以通过被污染的手,纱布或衣物感染,出生后24~48h发生炎症,是盲童的主要致盲病。1990年以来,我院共收治新生儿淋病性眼炎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经过及时治疗,均痊愈出院,现将此病的治疗和护理总结如下。 1 治疗 ①10%葡萄糖200ml,内加青霉素钠320万U静脉点滴,10~15滴/min。②青霉素钠160U,加10%葡萄糖20ml输液前后静脉推注。③生理盐水500ml,内加青霉素钠240万U或4800U/ml的青霉素液行结膜囊冲洗。④10%磺胺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B族链球菌产前筛查在母婴感染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1月间来我院进行产检的94例孕妇,均采集孕妇阴道内1/3处和直肠分泌物,将孕妇随机划分为2组,包括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为研究组孕妇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为对照组孕妇采用细菌培养检测,观察检测效果。根据检测结果,分析两组孕妇分娩方式、产妇及新生儿分娩结局等。结果研究组PCR检测阳性符合率为85.71%。对照组细菌培养检测阳性符合率为67.74%。研究组检测阳性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041,P=0.003)。66例GBS阳性中,选择自然分娩率为31例(46.97%),剖宫产率为24例(36.36%),产钳助产率为11例(16.67%),28例GBS阴性孕妇中,自然分娩率为13例(46.43%)、剖宫产率为10例(35.71%)、产钳助产率为5例(17.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6、0.009、0.050,P0.05)。66例GBS阳性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率为13例(19.70%)、早产率为9例(13.64%)、胎膜早破率为8例(12.12%);28例GBS阴性孕妇中发生产后出血率为2例(7.14%)、无早产情况、胎膜早破率为1例(3.57%),GBS阳性孕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GBS阴性孕妇(χ2=6.789、14.638、5.056,P0.05)。GBS阳性新生儿感染、窒息、败血症发生率均高于GBS阴性新生儿,P0.05。结论 GBS阳性孕妇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风险较GBS阴性孕妇高,对分娩方式选择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