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正> 我科运用三维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的患者52例,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兹将护理简述如次: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46.5岁;胫、腓骨骨折28例,肱骨干骨折13例,粗隆间骨折11例。 相似文献
4.
5.
6.
《护理研究》2016,(13)
[目的]探讨中药熨烫在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肘关节僵硬术后的应用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肘关节僵硬病人3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与对照组(15例),分别进行开放性松解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对照组术后进行功能锻炼康复、一般护理等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功能锻炼康复基础上加用中药熨烫疗法。治疗及护理后根据肘关节活动范围(ROM)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31例病人术后均获随访,治疗前两组肘关节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手术、康复治疗后两组肘关节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肘关节ROM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肘关节僵硬术后康复过程中应用中药熨烫治疗与护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分型,分析外固定架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1999年7月至2006年11月,共收治前臂桡骨远端复杂骨折98例。骨折类型以基于AO Müller法分类的桡骨远端通用的分型:Ⅱ型,关节外骨折、有移位,57例;Ⅳ型,关节内骨折,有移位,41例。Ⅱ型干骺端粉碎性不稳定的关节外骨折、Ⅳ型骨折整复不理想,小切口整复加外固定架+骨移植治疗。远端尺桡关节脱位或半脱位的患者,整复后用克氏针固定。结果 随访2~8年,平均5.6年。根据患者的主诉、前臂远端及腕关节的外形,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腕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功能及X线征象来分析临床疗效。其中优35例(36%),良46例(47%),可11例(11%),差6例(6%)。优良率为83%。5例患者出现尺倾角<10°,腕关节僵硬;3例关节面骨折块分离和移位>2 mm,其中1例因关节面塌陷,出现创伤性关节炎;3例远端尺桡关节不稳定,前臂旋转功能障碍;1例腕关节内侧皮肤坏死、缺损。结论 根据分型选择应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不稳定性骨折并发症少、创伤小、疗效满意,能恢复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倾角及恢复远端尺桡关节的稳定,并预防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创伤性关节炎、骨折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僵硬的术后功能锻炼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膝关节僵硬行膝关节松解术,术后利用下肢关节康复器辅助进行功能锻炼,较传统的术后采用人工方法行功能锻炼有明显改善。通过对25例利用下肢关节康复器辅助术后功能锻炼的膝关节僵硬患者的治疗观察,发现其较传统方法可提高膝关节活动度20 ̄40度,且痛苦小,患者易接受。同时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肘关节僵直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30例应用外固定架治疗的肘关节僵直患者归为治疗组,另随机选取30例单纯给予松解术治疗的肘关节僵直患者归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首先给予术前教育;术后3~14 d,应用外固定架对其肘关节进行控制,白天控制其处于伸肘位,夜间则控制其处于屈肘位;术后2~4周,嘱患者主动运动肘关节,增加关节活动范围(ROM);术后5~8周,采用Thera-Band训练带(弹力治疗带)进行肌力增强练习,拆除外固定架后给予强化关节ROM及肌力训练。经过10周治疗后,分别采用肘关节屈伸ROM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表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2组患者肘关节屈伸ROM及Mayo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后还发现,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肘关节屈伸ROM及Mayo评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肘关节僵直具有显著疗效,手术前、后的系统康复干预也是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肘部高能量创伤术后应用带铰链外固定架在早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0-10/2004-06华西医院骨科收治肘部高能量创伤、同时接受内、外固定的患者78例。患者均知情同意。男43例,女35例,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13例,肱骨髁上髁问粉碎性骨折21例,Monteggia's骨折26例,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9例,尺骨冠突骨折5例,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4例;合并环状韧带损伤17例,尺侧副韧带损伤25例,桡侧副韧带损伤8例;开放性骨折17例,闭合骨折6l例。分为外固定架组35例,石膏、支具组43例,两组年龄、性别等无统计学差异。外固定架组患者术后3d开始在外固定架保护下进行肘关节屈伸活动;石膏、支具组术后4-6周拆除石膏、支具后开始活动。随访时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两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及Gassebaum评分分级结果。采用Gassebaum分级指标评价治疗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肘关节无症状,伸肘15&;#176;,屈肘130&;#176;;良:肘关节有主观不适症状,伸肘30&;#176;,屈肘120&;#176;;可:肘关节有轻微不适症状,伸肘40&;#176;,屈肘90&;#176;~120&;#176;;差:关节功能受限,伸肘40&;#176;,屈肘〈90&;#176;。肘关节活动度=屈曲角度-伸直角度。结果:78例患者平均随访14个月,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术后3-6个月X射线片证实骨折愈合,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外固定架组无钉道感染和螺钉松动、断裂发生。②两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及Gassebaum评分分级结果:术后3和6个月,外固定架组在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上好于石膏、支具组[(96+18)&;#176;比(55+14)&;#176;,(105+16)&;#176;比(74+21)&;#176;,f=10.835-7.386,P〈0.05],外固定架组优良率为88.6%,石膏、支具组为58.1%。结论:①肘部高能量创伤以后,介入功能康复训练时间越早,越有利于肘关节活动度的恢复。②应用铰链外固定架在肘部高能量创伤术后对患者早期肘关节功能恢复比石膏、支具更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1)
目的探讨手术松解联合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对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就诊120例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行单纯松解术治疗,观察组(n=60)行手术松解联合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比较2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肘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且观察组患者肘关节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手术松解联合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架方式对肘关节僵硬患者实施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及活动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肘部高能量创伤术后应用带铰链外固定架在早期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0-10/2004-06华西医院骨科收治肘部高能量创伤、同时接受内、外固定的患者78例。患者均知情同意。男43例,女35例,肱骨髁上粉碎性骨折13例,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21例,Monteggia’s骨折26例,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9例,尺骨冠突骨折5例,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4例;合并环状韧带损伤17例,尺侧副韧带损伤25例,桡侧副韧带损伤8例;开放性骨折17例,闭合骨折61例。分为外固定架组35例,石膏、支具组43例,两组年龄、性别等无统计学差异。外固定架组患者术后3d开始在外固定架保护下进行肘关节屈伸活动;石膏、支具组术后4~6周拆除石膏、支具后开始活动。随访时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两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及Gassebaum评分分级结果。采用Gassebaum分级指标评价治疗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肘关节无症状,伸肘15°,屈肘130°;良:肘关节有主观不适症状,伸肘30°,屈肘120°;可:肘关节有轻微不适症状,伸肘40°,屈肘90°~120°;差:关节功能受限,伸肘40°,屈肘<90°。肘关节活动度=屈曲角度-伸直角度。结果:78例患者平均随访14个月,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术后3~6个月X射线片证实骨折愈合,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外固定架组无钉道感染和螺钉松动、断裂发生。②两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及Gassebaum评分分级结果:术后3和6个月,外固定架组在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上好于石膏、支具组[(96±18)°比(55±14)°,(105±16)°比(74±21)°,t=10.835~7.386,P<0.05],外固定架组优良率为88.6%,石膏、支具组为58.1%。结论:①肘部高能量创伤以后,介入功能康复训练时间越早,越有利于肘关节活动度的恢复。②应用铰链外固定架在肘部高能量创伤术后对患者早期肘关节功能恢复比石膏、支具更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肘关节僵硬松解铰链式外固定架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系统康复治疗的临床转归。方法:选择肘关节僵直松解、可活动的铰链式外固定架植入术后围手术期系统康复患者35例,术后第1天开始系统康复治疗,持续至患者去除外固定架后。根据Mayo肘部评分系统、肘部稳定性、肘关节活动度及针道情况对患者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患者平均随访6个月(3个月—12个月)。外固定架平均使用8.5周(6—11周),术前Mayo评分59.5±1.7分,术后82.8±7.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前肘关节总ROM平均37.51°±10.8°、术后110.5°±15.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5例术后均获得无痛性肘关节,并且全部恢复了伤前工作。4例固定针针道感染,采取局部换药治疗,术后8周去除固定架后痊愈。结论:应用可活动的肘部外固定架治疗:在组织愈合期间允许对肘关节提供活动;使得进行松解或重建的组织在无张力的条件下获得愈合;肘关节僵直行关节松解+外固定架植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外固定架的作用下更加利于实施早期、准确、量化、有效的康复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张彦茹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6):565-566
自1996年以来,我科应用骨外固定器治疗创伤引起的四肢管状骨骨折386例。外固定架能实现闭合复位,而其复位后固定效果较其他传统方法稳定,复位后可以允许骨折上下关节的活动和锻炼;对开放骨折更有独特优势,临床效果满意。但外固定架治疗骨折也有其不足,如费用较高。在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时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Ilizarov踝关节牵伸器微创治疗踝关节僵直的手术后的护理疗效.方法 总结2002年8月-2007年10月我科使用改良Ilizarov踝关节牵伸器治疗踝关节僵直的术后护理,找出护理问题,并制定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病例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踝关节平均保持在跖屈3°位置,较术前平均改善39°,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为26°,比术前平均进步11°.无严重并发症,行走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随着Ilizarov踝关节牵伸器微创治疗踝关节僵直的不断进展,有针对性的专科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使Ilizarov踝关节牵伸器微创治疗踝关节僵直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治疗高能量胫骨开放骨折的术后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2004年6月-2006年6月共计52例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平均年龄42.6岁,其中左小腿33例,右小腿19例;男31例,女21例.全部采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对52例患者术后做好心理护理、制定护理措施、加强病情观察和功能锻炼.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12~18个月的随访(平均14.7个月),其中2例保肢成功后因严重开放伤术后感染最终截肢,2例出现外固定架针道后期感染,5例发生骨不连,其他患者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32周,平均18.5周.结论 外固定架是一种有效的、适宜于高能量胫骨骨折的治疗方法,配合有效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外固定架治疗高能量胫骨开放骨折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高能量胫骨开放骨折的术后康复护理方法。方法2004年6月-2006年6月共计52例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平均年龄42.6岁,其中左小腿33例,右小腿19例;男31例,女21例。全部采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对52例患者术后做好心理护理、制定护理措施、加强病情观察和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2~18个月的随访(平均14.7个月),其中2例保肢成功后因严重开放伤术后感染最终截肢,2例出现外固定架针道后期感染,5例发生骨不连,其他患者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32周,平均18.5周。结论外固定架是一种有效的、适宜于高能量胫骨骨折的治疗方法,配合有效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背景:创伤性关节炎一旦发生,关节的退变过程将不可避免。在中度以下的肘关节僵硬临床治疗中,传统肘关节僵硬松解是其首选修复方法。但是,在极重度肘关节僵硬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存在着诸多的争议,其矛盾焦点在于传统肘关节僵硬松解实施后关节面的损伤。
目的:观察切开松解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对极重度肘关节僵硬患者的修复效果。
方法:选取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骨三科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52例极重度肘关节僵硬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肘关节僵硬松解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切开松解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与结论:研究组患者通过采用切开松解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术后功能评定优良率为96%,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17.5±20.5)°,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88.5±11.5)分;与对照组77%、(93.5±18.5)°、(76.5±9.5)分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提示切开松解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能够显著改善极重度肘关节僵硬患者的肘关节功能,且利于术后康复锻炼活动开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目的:观察切开松解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对极重度肘关节僵硬患者的修复效果。
方法:选取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骨三科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52例极重度肘关节僵硬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肘关节僵硬松解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切开松解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与结论:研究组患者通过采用切开松解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术后功能评定优良率为96%,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17.5±20.5)°,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88.5±11.5)分;与对照组77%、(93.5±18.5)°、(76.5±9.5)分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提示切开松解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能够显著改善极重度肘关节僵硬患者的肘关节功能,且利于术后康复锻炼活动开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