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36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4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按JOA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优25例,良12例,可8例,优良率为82.2%;平均植骨融合时间为16周,植骨融合率为100%。结论颈椎前路钢板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有效,可提高植骨融合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剑  李松强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8):1020-1021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对6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钛网植骨或自体髂骨植入结合颈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颈椎X线片、自我感觉、临床功能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63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手术后恢复满意,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神经功能改善依据JOA评定标准,优29例,良18例,中10例,无效6例;JOA评分由术前(9.1±2.4)分上升至术后的(17.4±3.2)分。结论应用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或自体髂骨植入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支撑、稳定手术椎体节段和诱导成骨的优点,术后颈椎即时稳定性好,椎间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经前路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996年7月至2005年7月共收治脊髓型颈椎病54例,均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2.5年,参照日本骨科学会(JOA)对脊髓功能评定标准,手术有效率96%。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无假关节形成。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经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具有减压彻底,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及稳定性,疗效持久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颈椎病类型,常常引起严重的神经症状,一般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前路手术其减压直接并且更符合生物力学原则,近年来采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钉板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对1992年9月~2001年1月的7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前路手术后的疗效及常见影响因素作一分析。结果病程及年龄与疗效有关,手术范围及融合方式与疗效无关。结论建议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确诊后尽早手术治疗,合适的手术方式及减压范围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及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12  
邹军  王与荣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2):1768-1769
目的 探讨影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1992年9月-2001年1月的7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前路手术后的疗效及常见影响因素作一分析。结果 病程及年龄与疗效有关,手术范围及融合方式与疗效无关。结论 建议脊髓型颈椎病患确诊后尽早手术治疗,合适的手术方式及减压范围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脊髓型颈椎病经后路单开门减压术后的疗效。方法对1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后路单开门手术,术后随访0.5~7年,平均随访时间3.5年。结果临床疗效用JOA评分,术前平均5.5分,最终随访平均为14.6分.平均改变率为79.1%。结论后路单开门减压手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探讨CSLP颈前路钛钢板联合SYNCage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此项技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2例,病变节段共70个,病变范围从C3~C7,C3—C4 15个,C4-C5 17个,C5-C6 18个,C6-C7 20个。结果 本组52例患者术前JOA评分平均为8.9分,随访时15.7分,结果 优41例,良7例,可4例,差0例,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优良率100%。结论 CSLP上颈前路钛钢板联合SYNCage手术有固定简单可靠、棺骨融合率高、可以早期活动、损伤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并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并行颈前路手术治疗的35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围术期护理的原则和方法。[结果]35例手术病人效果良好,术后骨性融合达到80%~90%。[结论]前方入路颈椎椎体间减压支持性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靠而有效的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及提高疗效、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并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并行颈前路手术治疗的35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围术期护理的原则和方法。[结果]35例手术病人效果良好,术后骨性融合达到80%~90%。[结论]前方入路颈椎椎体间减压支持性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靠而有效的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及提高疗效、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的手术配合530027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侯美凤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是目前治疗颈椎病较好的方法[1]。我院自1976年12月~1995年10月用此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10例,随访结果表明,效果显著。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颈椎前路自锁钛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17例脊髓型颈椎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自锁钛板内固定。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6~12个月(平均8.5个月),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植骨全部融合,未发现钉板松动及断裂。结论 自锁钛板前路融合内固定,能获得即刻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提高融合率。  相似文献   

13.
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前术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前路椎间盘除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融合术是目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有效的方法之一,本院2002年6月至2005年6月施行该项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7例,取得良好效果,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和后路手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四川省人民医院2004年11月至2009年1月经前路减压及带锁钢板固定和后路减压、侧快螺钉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4例,神经功能评价依照JOA评分法,所有病例均行颈椎常规X射线摄片及MRI检查.前路手术44例,后路手术20例.结果 获得随访55例,随访时间3~48个月.获访患者植骨在3~4月内获得牢固骨融合,椎间高度和生理弯曲度得到良好的保持,无钢板和螺钉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前路少于后路,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有效率前路95.45%(42/44),后路95%(19/2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术式,相对于后路手术有较高的植骨融合率,风险小,出血少.  相似文献   

15.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讨论前路减压并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选择指征。结果全组病例手术疗效满意,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实施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案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关键。脊髓单节段或两个节段受压者,选择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多节段脊髓受压者,选择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相似文献   

16.
宋贵武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2828-2829
目的 探讨前后路联合与单纯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比较.方法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各30例,实验组行后路颈椎开门椎管扩大加前路减压并钛笼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仅行后路颈椎开门椎管扩大术.脊髓功能采用 JOA评分进行评定,随访观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平均16个月,术前、术后JOA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评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可达到椎管充分减压,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有利的条件,效果优于单纯后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疗效及影响疗效因素。方法:手术治疗122例脊髓型颈椎病。经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手术49例,其中单纯切骨减压27例,同时切除增厚的后纵韧带22例;全椎板切除8例;半椎板切除11例;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42例;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12例。结果:随访4个月-8年10个月,平均3年8个月,优良率91.0%,无无效及恶化。结论:应根据脊髓压迫来源、范围、程度选择手术进路及手术方法,手术目的明确,解除脊髓压迫彻底,有利于促进神经恢复。  相似文献   

18.
曾国鉴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2):1418-1419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在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缓解,临床疗效优良率92.0%,平均植骨融合时间14周,植骨融合率100%,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是目前临床治疗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19.
脊髓型颈椎病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脊髓型颈椎病的不同手术方法,以提高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3年来行颈前路及后路手术的32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143例;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术111例;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75例。采用JOA评分,分析患者术后改善率。【结果】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术后改善率分别为81.4%,83.3%,77.2%。【结论】合理的选择手术方法,可提高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改善率。  相似文献   

20.
脊髓型颈椎病后前路一期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后前路一期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和体会。方法对脊髓型颈椎病后前路一期手术48例患者,围手术期重点加强心理评估及心理护理,术前功能训练,术后注重生命体征、切口及引流管的观察,呼吸道管理,疼痛护理及早期的康复护理。结果48例病人平均住院16d,所有病例随防6~18个月(平均10个月),采用Odom's临床疗效评定,其优良率达90%以上,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是加强心理护理和术后的呼吸道护理,对脊髓型颈椎病后前路一期手术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能促进愈合,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