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
目的:探讨学生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为今后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SCL-90自评量表测评分析,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及艾森克人格(EPQ)问卷。结果:心理障碍组学生SCL-90各因子均分离于正常组,经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选出9项因子(P<0.05),多因素分析有4项因素进入回归模型。结论:学生心理障碍与学生同家庭成员关系,父亲理解的程度,对学习的要求程度以及人格特征和个性特质有关。  相似文献   

2.
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为有针对性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量表(16PF)为测试工具,对377名不同年级在校医学生进行测评,有效样本375份。结果医学生SCL-90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青年常模;不同年级医学生SCL-90测评结果呈显著性差异,16PF测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男女生SCL-90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差异有显著性;SCL-90任一因子分≥2的学生和SCL-90任一因子分<2的学生16PF测试在乐群性、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忧虑性、怀疑性、独立性、紧张性、内向与外向型、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心理健康因素、有专业成就人格因素、适应与焦虑型、创造力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应注重学生人格特征倾向,扬长避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更有效地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学生心理障碍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筛选与学生心理障碍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学生心理卫生调查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运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对心理障碍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13项(P<0.05);多因素分析7项因素进入回归模型。结论:学生本人与家庭成员的关系、烦恼时的倾述方式、家庭经济收入、对学生要求的程度、社会生活事件,课余活动方式、人格特征可能为青年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人际交往小组辅导策略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瑶 《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148-150
目的探讨小组辅导过程中人际交往与人格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通过分析影响人际交往的相关因素,探索大学生人际交往小组辅导的策略.方法采用人际关系心理诊断量表、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参加小组辅导的36人进行测试,对其中人际关系困扰程度较高的22人的3项测验进行比较.结果 16PF测试中,兴奋性因素、适应与焦虑次级因素与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71,0.610,P值均<0.01.SCL-90测试中,症状总分、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因子与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70,0.665,0.646,P值均<0.01.结论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与人格诸多因素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相关,与心理健康诸多因子亦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相关.人际关系小组辅导应在思路、方法等方面体现出整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为进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病例组:经SCL-90测试分析筛检出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370人.健康对照组:按专业、性别、年龄等1∶1匹配 SCL-90测试各项指标正常的学生370人.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及自行设计的心理卫生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家庭成员的关系、烦恼时的倾述方式、家庭经济收入、对学习要求的程度、社会生活事件、课余活动方式、人格特征7项因素进入模型,与大学生心理问题有关(P<0.05);心理问题组内向不稳、外向不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外向稳定对照组高于心理问题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父母的教育态度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有影响;性格内向、焦虑程度高、不易与人相处者心理问题发生将增高;生活事件对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获得情况与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河南省高校1 100名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集体测查和分析.结果大学生社会支持水平在性别、年级和城乡之间,学生干部与非干部之间,不同身体健康状况和专业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社会支持各维度与SCL-90多项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EPQ人格P和N维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人格E维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培养中,要重视学生良好社会网络的建立与利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革命老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随机抽取的624名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革命老区医学生SCL-90各因子与国内常模相比,躯体化、强迫、抑郁等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SCL-90总分与人格维度当中的内外向、掩饰程度均呈负相关,与神经质呈正相关,其中与神经质维度关系最为密切(r=0.587);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SCL-90总分影响最大的是神经质维度.[结论]革命老区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欠佳,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状况有影响,其中神经质维度对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近视高中生的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体检结果除近视外无其他疾病的高中生143名为调查对象(近视组);另抽取无眼部疾患且身体健康的学生143名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结果 近视组以情绪型性格占多数(51.0%),对照组以外向型性格占多数(53.8%),2组学生人格特征差异有显著性(P<0.05).近视组SCL-90除躯体化外其余各因子得分、总均分、阳性均分及阳性项目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SCL-90各因子阳性率也高于对照组,其中抑郁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近视高中生人格特征以情绪型性格居多,心理问题比正常学生要严重,应该根据近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个性特征进行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石油工人心理健康状况,以及职业紧张、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对其影响,为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 100名石油工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职业紧张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中文版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以SCL-90评分纳入阳性症状者为阳性症状组,未纳入者为正常组.结果 ①1 100名石油工人SCL-90评分结果显示238(21.64%)名具有阳性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低于全国常模,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敌对因子和偏执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新疆地区部分汉族职业人群SCL-90常模比较,躯体化、恐怖2个因子得分均低于该常模,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该常模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阳性症状组石油工人在个体紧张反应、神经质维度得分均高于正常组,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维度得分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理紧张反应、自我保健、神经质、精神质、支持利用度是影响石油工人心理应激的主要因素.结论 石油工人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且具有自身的特点,适度降低工作压力的同时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合理有效的调解情绪是预防其出现心理应激障碍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提供不同的视角和理论依据,使其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方法 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某高校2009级大一新生身心健康状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89份,问卷数据经检查核实后用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9级新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中,除强迫症状和恐怖两因子略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外,其他各项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人格特质中抑郁、焦虑等因素以及学习压力等生活事件显著影响了SCL-90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格特征和生活事件是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