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白质疏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白质疏松是多种原因造成的,CT表现为脑室周围或皮质下区(半卵圆中心)弥漫性低密度带,在MRI T2加权像上为弥漫性高信号。小动脉病变导致的白质纤维脱髓鞘是发生白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对脑白质疏松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特点及其发病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是Hachinski等于1987年提出的一个影像学诊断术语,用来描述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区脑白质的斑点状或片状改变。CT显示为低密度影,MRI T2加权像显示为高信号,T1为等信号或低信号。LA是一种非特异性大脑白质改变,见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Reye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脑型血吸虫病磁共振成像诊断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脑型血吸虫病磁共振成像(MRI)的表现特点,探讨MRI在本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脑型血吸虫病MRI表现及8例磁显葡胺(Gd-DTPA)强化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对T1WI和T2WI信号强度与正常脑灰质进行比较。结果8例表现为与脑灰质信号一致的等T1、等T2信号;2例呈等长T1、等长T2信号,提示为灶性软化;1例呈长T1、短T2信号,提示病灶钙化。9例灶周水肿影将病灶包绕成“岛”状。4例水肿累及脑室旁白质时,水肿影呈“佛手状”。8例增强扫描,7例表现为数个小结节呈簇状聚集且融合成团块样强化。8例抗病原治疗后,7例MRI复查异常信号范围缩小或数目减少、消失。结论平扫T1WI和T2WI均与脑灰质等信号,增强扫描数个小结呈簇状聚集且融合成团块样强化是脑型血吸虫病的主要MRI表现。MRI可用于发现病变,帮助确诊,并在评价疗效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60例,其中37例患者行CT检查,53例患者行MRI检查,30例患者行CT联合MRI检查,分析CT与MRI的诊断价值。结果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病灶部位多在中颅窝内鞍旁,MRI呈类圆形、哑铃形较均匀的稍长T1信号、明显长T2信号,扫描增强呈明显均匀强化;脑内型患者的病灶分布于脑内任何部位,并以单发病灶为主,未见严重占位效应,未见水肿或可见轻度水肿,MRI检查T2WI呈"桑葚状"混杂高信号,周围伴絮状低信号环,扫描增强可见少量轻度强化。有32例患者经CT检查后为稍高、混杂密度影,扫描增强未见强化。结论脑外与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CT与MRI检查时均有特定特征,但CT像不及MRI像,尤其是MRI的T2WI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新  牛智祥  张焱 《山东医药》2006,46(26):53-54
回顾性分析12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患者的MRI表现及临床特点。结果ADEM病灶多发且不对称,多累及双侧脑室周围及额、颞、顶、枕白质区,亦可累及灰质基底节、丘脑、脑干,在T1WI多呈低信号(部分为等信号),在T2WI均呈高信号;7例见环形强化,2例为轻度至中度占位效应。认为综合分析MRI表现可为ADEM临床诊断、病情评估、治疗监测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IHP)合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颅脑CT与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临床确诊的IHP合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颅脑CT与MRI表现,观察病灶的位置、分布范围、形态和密度及信号特点.结果 9例患者颅脑CT与MRI均表现为双侧大脑、小脑内对称性钙化灶及细胞水肿、坏死影,在CT上表现为高密度钙化灶及低密度坏死灶;在MRI上,9例颅脑MRI表现为双侧小脑、基底核区及半卵圆中心所有序列均表现为对称性片状稍高信号或高信号,其中8例为双侧尾状核、豆状核及丘脑T1WI、T2WI片状高信号;6例双侧齿状核、放射冠-半卵圆中心至顶叶见大片状对称性云雾状DWI、T1-FLAIR、T2-FLAIR高或稍高信号;4例基底核区病灶内见小片状低信号及混杂信号.结论 IHP合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颅脑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双侧基底核区及齿状核对称性T1WI、T2WI稍高信号或高信号,双侧放射冠-半卵圆中心大片云雾状状对称性DWI、T1-FLAIR、T2-FLAIR高信号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断层解剖学为依据,研究正常成人Meckel腔(MC)硬膜壁及其内部结构的CT和MRI表现.方法40例MC区正常成人,其中20例行横轴位和冠状位SE T1WI、FSE T2WI及SE TiWI-C+;另20例同时行冠状位和横轴位CT和CT-C+.分析MC壁及其内部结构的CT和MRI表现、显示率.结果①外侧壁CT和MRI显示率高,前壁、内侧壁、上壁和后壁MRI较CT显示率高,CT和MRI平扫呈等密度/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下壁CT和MRI均不能显示;②三叉神经节位于MC前外下部,冠状位较横轴位显示佳,增强扫描可强化;③三叉神经节周围静脉丛CT和MRI平扫不能显示,增强扫描呈高密度/高信号;④三叉神经池在CT上呈低密度,在MRI上呈长T1长T2信号;⑤神经纤维在FSE T2WI上呈点状或短条状等信号.结论本文提供了国内正常成人MC的CT和MRI表现,可为临床相关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MRI在显示MC结构和形态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子痫性脑病的CT和MRI特征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头部CT和MRI对子痫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1例产前子痫性脑病患者、1例产时子痫性脑病患者、3例产后子痫性脑病患者的头颅CT和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头颅CT检查发现异常8例,以额、顶、枕叶皮质或皮质下白质内基本对称性斑片状低密度影为主;10例患者头颅MRI均发现异常,病变主要呈T1WI稍低,T2WI稍高信号、FLAIR较高信号,DWI病变呈等及稍高信号,病变主要以双侧额、顶、枕叶及基底核区多见,大多呈可逆性改变;两种检查均发现1例脑出血;初检为CT检查时有3例显示为阴性,阳性者中CT发现病灶数目及部位均较MRI复查时要少。结论 MRI更有助于子痫性脑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对预后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53例T2DM并发脑梗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CT、MRI诊断,结果CT显示梗死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多呈低密度表达,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基底动脉高密度征,可见沟回、脑室、脑池异常改变.MRI显示单一梗死灶为斑点状、片状分布,多发梗死灶呈点片状分布.DWI高信号,T,WI低信号或稍低...  相似文献   

10.
正脑白质疏松(LA)或称脑白质病变(WMLs),于1986年由加拿大神经病学家Hachinski等[1]首次提出,指脑室周围及皮质下(半卵圆中心)在CT上的低密度带或磁共振成像(MRI) T2加权像上的高信号区,病变呈弥漫的斑点或斑片状,边缘模糊不清。根据其病变部位分为脑室旁白质病变(PWMLs)和脑深部白质病变(DWMLs)。因其高发病率且可导致多种神经功能缺损及不良预后,LA的临床意义日益被重视。本文拟对其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常见临床神经精神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脑室外神经细胞瘤MRI表现.方法 选择经病理证实为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每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检查结果.结果 15例患者中4例肿瘤位于额叶,4例肿瘤位于顶叶,4例肿瘤位于松果体,2例肿瘤位于中脑,1例肿瘤位于颈髓.肿瘤直径为1.3~9.5cm,MRI表现T1WI、T2WI及FLAIR均示肿瘤呈不均匀低信号或等信号,可见多发囊变,造影强化程度不一致,8例患者伴有梗阻性脑积水.结论 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发生部位和MRI的表现不尽相同,MRI的检查有助于诊断,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研究脑白质病变的CT表现和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10例有脑白质病变CT表现和临床症状的病人,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脑白质病变表现为双侧脑室前后角周围、半卵圆中心斑片状、对称性或弥漫性低密度区。可合并有基底节区及丘脑腔隙性脑梗死及脑萎缩,临床常伴有高血压。结论脑白质病变系大脑白质脱髓鞘,根据其典型的CT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可作出正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又称脑白质疏松,是老年人脑小血管病的标志之一,为CT上脑室周围低密度影,MRI T2加权像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上均呈高信号。有研究表明,年龄与WMH严重程度相关,年龄越大,WMH患者病变程度越重。且WMH与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如认知功能障碍、情绪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尿失禁等发病率增高有关[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白血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临床并发症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住院的已经确诊的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并发症,12例均行MRI检查患者,其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例。结果颅内病变9例:(1)颅内肿块3例,MRI显示鞍区T1WI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2)脑出血3例,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或等高信号伴环状低信号环。(3)脑膜病变1例,MRI示脑膜广泛增厚伴明显强化。(4)梗阻性脑积水2例,MRI表现为中脑导水管以上脑室扩大,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椎管内病变有3例,其中椎管旁肿块1例,椎管内肿块1例,表现为T56椎管后方梭形T1WI等高信号,T2WI等低信号灶,增强未见明显强。检查异常1例,为白血病直接的侵犯神经系统,MRI检查为条状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像高信号影。结论 MRI检查可以辅助老年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临床并发症的诊断,对于提早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肝腺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国库  陈锴  周宏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2004,20(5):291-292,F003
研究及阐述肝腺瘤的MRI表现与诊断 ,以提高MRI对肝腺瘤的诊断能力。对我院从 1991~ 2 0 0 3年在受检 4 138例肝脏病例中 ,共收集到的 2例材料齐全的肝腺瘤病例 ,并经MRI、CT、US检查及手术和病理证实。 1例肝腺瘤MRI表现为T1WI上高信号 ,T2 WI上稍高信号 ,SPIR(脂肪抑制像 )表现为稍低信号 ,FFE(快速梯度回波 )表现为稍低信号。另 1例肝细胞腺瘤在T1WI为稍低信号 ,T2 WI稍高信号 ,其内见斑片状高信号 ,SPIR表现与T2 WI基本相同。MRI对肝腺瘤的术前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和探讨肝吸虫肉芽肿的CT、MRI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9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且经病理确诊的5例肝吸虫肉芽肿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吸虫肉芽肿CT平扫表现为稍低密度,MRI平扫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三期对比增强扫描均呈延迟强化表现,伴周围肝内胆管轻度扩张,病灶内可见正常血管通过。结论肝吸虫肉芽肿临床罕见,食生鱼史、三期对比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及病灶内有正常血管通过等特点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 CT征象 ,我们对 12例 HIE患儿的 CT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2例中男 7例 ,女 5例。 9例为足月新生儿 ,3例为早产儿。多数患儿表现为嗜睡、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反应抑制及惊厥等。其 CT表现为枕叶及两颞叶散在低密度影 6例 ,其中 2例伴额叶及顶叶弥漫性低密度区 ,左颞叶大片状扇形低密度区 1例 ;基底神经节的丘脑呈双侧对称性密度增高3例 ;脑室周围脑白质密度增高 3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为双侧裂池、小脑幕旁、大脑镰旁、直窦和窦汇、各脑沟及其它脑池出现的铸形高密度灶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2DM患者的脑白质病变及其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T2DM患者80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量表(MoCA)分为MCI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Con组),每组各40例,行头颅MRI检查,比较两组代谢指标及头颅MRI的Fazekas评分。结果 Con组脑室旁及深部白质Fazekas评分均较MCI组降低(P0. 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脑室旁Fazekas评分与MoCA评分的所有组分均呈负相关(P0. 05)。深部白质Fazekas评分与视空间与执行、命名、注意、抽象、延迟回忆呈负相关(P0. 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2DM患者SBP、C-P、脑室旁及深部白质Fazekas评分是MoCA评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T2DM伴MCI患者脑白质Fazekas评分显著升高,脑室旁的脑白质高信号可能对认知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目的 探讨不同分型脑囊尾蚴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方法 对166例经临床确诊的脑囊尾蚴病患者的CT及MRI 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结果 166例脑囊尾蚴病患者中, 脑实质型108例, 脑室型15例, 脑膜型3例, 混合型40例。各型 脑囊尾蚴病CT、 MRI特点: ① 脑实质型脑囊尾蚴病可分为急性期型 (囊泡型、 脑炎型、 多发环形或结节状强化型) 和慢性 钙化型。囊泡型: 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囊状影, 边界清楚, 囊内可见高密度头节; MRI表现为类圆形长T1、 长T2信号, 囊 内可见偏心附壁的点状影, 囊壁及头节为等信号, 增强后无明显强化; 脑炎型: CT呈散在低密度灶, MRI表现为斑片状稍 长T1、 长T2信号, 多数无明显强化或不规则强化; 结节状或多发环形强化型: CT平扫为多发结节状低密度灶, 增强扫描 呈多发结节或环形强化; 慢性钙化型: 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圆点状高密度影, MRI上表现为等或长T1、 短T2信号。② 脑室型: 常发生于第三、 四脑室, 可并发阻塞性脑积水。③ 脑膜型: 脑脊液间隙局限性扩大且不对称, 可出现交通性脑积 水, 增强扫描后可出现软脑膜强化。④ 混合型: 表现为上述2种或以上类型并存, 急、 慢性期影像混合存在。结论 结论 不同 分型脑囊尾蚴病影像学表现各不相同, 分析这些独特的影像学特征对脑囊尾蚴病患者的临床诊治及预后评判具有重要 意义。  相似文献   

20.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CT表现及其在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对79例SAE病人的临床和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SAE病人多有高血压病病史和/或反复发作的中风史,CT表现为双侧脑室周围白质区及半卵圆区中心呈对称性低密度影,病灶边缘模糊不规则,两侧脑室扩大,脑沟、脑池增宽、增深,脑白质CT值降低,可伴发腔隙性脑梗死或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熟悉掌握本病的临床及CT特点,对提高本病的CT诊断率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