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脑利钠肽(BNP)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分别测定51例KD患儿应用IVIG前、后及15例对照儿童(对照组)血浆NT-proBNP和BNP水平。结果 KD组、对照组血浆NT-proBNP、BNP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完全KD(n=12例)血浆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患儿明显升高,BNP水平增高不明显。结论血浆BNP和NT-pro BNP可作为早期诊断KD较好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脑钠肽与心脏功能的维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利钠肽系统成员之一,1988年首先由猪脑中分离出来,其主要由心室合成分泌,在人体血浆中以含有特异性环状结构的32肽形式存在,具有利尿、利钠、扩张血管的效应,同时可抑制醛固酮分泌及肾素的活性.当心室扩张或容量、压力负荷增加时,其分泌亦随之增多,并扩张血管,从肾脏排出多余水分,减少血液滞留,降低血压并减少心脏负担.N末端前脑钠肽(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是BNP前体的分解产物之一,无生物活性,其与BNP具有类似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关于脑钠肽、N末端前脑钠肽的临床研究已成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BNP通过肾脏发挥利尿、利钠作用;扩张血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这些作用有利于心衰患者症状和体征的缓解,实际上是心衰患者的一种自我保护性调节.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绝大多数脑血管病的患者患有不同程度动脉硬化或心血管疾病,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往往可出现脑心综合征。近年来,脑钠肽(BNP)、新型心肌标志物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血管领域,  相似文献   

4.
宋琼 《河北医学》2012,18(5):674-677
近20 多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血浆脑钠肽(BNP)和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在心血管疾病中广泛应用.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是1988 年Sudon 等首先从猪脑中分离纯化的一种利尿钠多肽[1] ,主要由心房和心室肌细胞感受压力和容量负荷后分泌.此外肺、脑、脊髓中有少量BNP 存在.BNP 具有抑制肾素、醛固酮系统分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抑制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反应;产生扩血管、利尿、利钠等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钠肽( BNP)是一类多肽类神经内分泌激素,广泛表达于人体的心、脑、肺等重要组织和器官。BNP/N-末端利钠肽前体( NT-proBNP)作为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标志物,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综述BNP/NT-proBNP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实验室检测、使用价值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和临床新知识。  相似文献   

6.
血浆脑钠素(BNP)是一种利钠肽家族成员;具有利钠、利尿的作用,同时还能扩张血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圈,在心血管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故笔者分析并探讨了BN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中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脑钠肽(BNP)及其前体(NT-proBNP)是心脏分泌的神经激素,它主要由心室分泌,具有利尿、利钠,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扩张血管,降低外周循环阻力,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作用,心力衰竭时,室壁压力升高增加其分泌量。本研究将BNP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作一综述。1 BNP的结构特点BNP在1988年由日本学者Sudoh发现并在猪脑中提取,故名BNP。它是一个含32个氨基酸的多肽,心室受刺激时  相似文献   

8.
BNP在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乃勇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8):21-21,68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首位疾病,而心力衰竭几乎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并发症和最终归途。人脑钠利肽是B型利钠肽,简称脑钠肽(BNP),为人体分泌的一种内源性多肽,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天然拮抗剂,它可以拮抗心肌心肌细胞、心纤维原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内皮素、去甲肾上腺素和醛固酮。  相似文献   

9.
B型利钠肽(BNP)自1988年发现以来⑴,已被逐渐认识其利钠、利尿、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对抗心室重塑、减少心肌肥厚和心室扩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BNP在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预后和指导治疗方面有着重要价值。本文就BNP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利钠肽(atriuretic peptide,NP)系统是由心、脑和其他器官合成的神经激素组成[1]。利钠肽系统主要包括3类:心房利钠肽(ANP)、脑利钠肽(BNP)和C型利钠肽(CNP)。心钠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利钠肽成员。其合成的主要部位是心房,在健康成人心脏,心室组织只生产少量的心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脑利钠肽(BNP)对毛细支气管炎合并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AHF)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10~2011-03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未合并AHF)33例,AHF组(合并AHF)2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浆NT-ProBNP和BNP,并行心脏彩超多普勒(UCG)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AHF组患儿血浆NT-ProBNP和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HF组患儿血浆NT-proBNP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62,P〈0.01),BNP与LVEF呈负相关(r=-0.39,P〈0.05)。结论血浆NT—proBNP和BNP浓度对于毛细支气管炎合并AHF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其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NT—proBNP、BNP、cTnI及CK—MB与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序贯入选临床诊断心力衰竭患者194例,根据GFR水平分为2组(A组GFR≥60ml/min/1.73m^2,B组GFR〈60ml/min/1.73m^2).比较两组间的NT—proBNP、BNP、cTnI及CK—MB水平,结合超声心动图对心力衰竭合并有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评价。结果GFR〈60ml/min/1.73m。组的心力衰竭患者相较于GFR≥60ml/min/1.73m。组患者,NT—proBNP、NT—proBNP/BNP、cTnl水平显著增高(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TnI与GFR相关(r=-0.411,P〈0.001);log(NT—proBNP/BNP)与GFR显著相关(r=-0.776,P〈0.001),BNP及CK—MB水平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BNP及cTnI数值与GFR密切相关,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时血浆BNP水平受受肾功能影响较小,是理想评价心功能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素氮端前体肽(NT-proBNP)在不同心血管病的血清水平及临床意义,并分析其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为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广东省龙川县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并行NT-proBNP检查的患者及健康体检者300例,分为心血管疾病组120例,其中按病种分为心绞痛组24例、心肌梗死组23例、心律失常组18例、高血压病组15例、风湿性心脏病组14例、心肌病组14例、先天性心脏病12例;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Ⅰ级组40例,心功能Ⅱ级组35例,心功能Ⅲ级组15例,心功能Ⅳ级组10例;另选择非心血管疾病组120例及健康对照组60例.分别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三组间及心血管疾病组内各亚组的差异,并探讨不同NYHA心功能级别NT-proBNP水平及相关关系.偏态分布资料进行对数转化后分析.结果 ①心血管疾病组的血清log NT-proBNP水平(3.05±0.45)显著高于非心血管病组(2.78±0.81)和正常对照组(1.43±0.28),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27.84,P<0.01);心血管疾病组、非心血管疾病组log NT-proBN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疾病组与非心血管疾病组log 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血管疾病组各疾病亚组间log 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13,P<0.05);心律失常组、先天性心脏病组log 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高血压病组、风湿性心脏病组、心肌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③不同NYHA心功能组log 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54,P<0.05);log 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84,P< 0.01).结论 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在心血管疾病诊断、鉴别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鉴别诊断心源性哮喘和肺源性哮喘的价值,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NT-ProBNP的水平.方法:选取CHF患者和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共128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浆NT-ProBNP的水平.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中NT-proBNP的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心功能分级不同的患者血浆中NT-proBNP水平也不相同,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不断升高,患者血浆中NT-proBNP的水平也呈现升高趋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能够快速鉴别呼吸困难的病因,心源性呼吸困难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NT-proBNP在CHF患者的病情评估和治疗检测方面具有重要的标志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 手足口病(HFMD)是常见的儿童急性传染病,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部分重症HFMD短期可发生心肺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心肌酶及心功能异常的病例可采用左卡尼汀心肌营养保护性治疗策略,但是否可改善其预后尚不明确。目的 观察EV71感染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的重症HFMD患儿心肌酶和心功能的异常情况,探讨左卡尼汀辅助治疗对心肌酶和心功能异常的影响以及临床预后及转归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治疗的EV71感染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的重症HFMD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左卡尼汀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左卡尼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治疗,两组患儿于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脑钠肽(BN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并行床旁三维心脏超声检查,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心脏指数(CI),于治疗第7天进行疗效判定,并记录合并症发生情况。结果 120例患儿中,CK异常57例(47.5%)、CK-MB异常70例(58.3%)、cTnT异常40例(33.3%)、BNP异常75例(62.5%)、NT-proBNP异常81例(67.5%)、LVEF异常61例(50.8%)、FS异常53例(44.2%)。两组CK、CK-MB、cTnT、BNP、NT-proBNP、LVEF、FS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左卡尼汀组CK、CK-MB、cTnT、BNP、NT-proBNP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治疗后CK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左卡尼汀组治疗后CK、CK-MB、cTnT、BNP、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左卡尼汀组LVEF、FS、CI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后LVEF、FS、CI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左卡尼汀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Z=-2.317,P=0.013)。左卡尼汀组肺水肿、肺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EV71感染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的重症HFMD患儿存在心肌细胞及心脏收缩功能异常;左卡尼汀可短期有效改善心肌细胞和心功能异常,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预后和转归。  相似文献   

16.
谭今  于涛  黄克力  刘科  杨倩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8):2179-2184
目的 评价血浆脑钠肽(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心脏外科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情况的预测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常规心功能指标对心脏外科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心瓣膜病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均由风湿性心脏病引起。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检测指标;于患者出院1个月后开始随访,随访时间为18个月,根据随访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结果 随访的138例患者中,删失14例,其余124例中预后良好73例(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51例(预后不良组),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为41.1%(51/12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RR=1.578,P=0.039)、血浆BNP(RR=1.935,P=0.013)和NT-proBNP(RR=2.346,P<0.001)是心脏外科瓣膜置换术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LVEDD、血浆BNP和NT-proBNP预测心脏外科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774、0.814、0.800,血浆BNP联合NT-proBNP预测心脏外科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6,特异度为78.9%,灵敏度为83.6%。结论 血浆BNP和NT-proBNP对心脏外科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有望作为临床评估患者术后预后风险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BNP及NT-proBNP和心肌缺血缺氧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耿旭  马宾 《医学综述》2014,(8):1374-1376
脑钠肽(BNP)或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已广泛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中。近来研究表明,BNP及NT-proBNP参与心肌缺血缺氧的早期病理过程,与常规心肌损伤标志物比较,有助于心肌缺血缺氧损伤的早期诊断,而且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BNP的合成与缺氧诱导因子(HIF)相关,人们试图通过HIF-1α类似物,诱导BNP合成以保护心肌。另外发现,排除心室室壁张力后,心肌缺氧缺血能直接诱导BNP合成,打破了传统的通过机械张力诱导或促进BNP合成的固有理论。  相似文献   

18.
根据82例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52例)及非感染组(30例)。分析两组患者B型利钠肽(BNP)及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NT-proBNP/BNP比值的差异,及三者与炎症标志物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结果显示,感染组NT-proBNP/BNP比值明显高于非感染组(t=10.764,P〈0.01),且与炎症标志物WBC、CRP、降钙素原(PCT)均呈正相关(P〈0.01),与LVEF无线性相关(P〉0.05),而NT-proBNP及BNP与炎症标志物及LVEF均无线性相关(P〉0.05)。非感染组NT-proBNP/BNP比值与炎症标志物及LVEF均无线性相关(P〉0.05),NT-proBNP及BNP与CRP均呈正相关,与LVEF均呈负相关(均P〈0.01),与血WBC、PCT无线性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感染组CRP与NT-proBNP/BNP比值呈明显正相关。提示HF合并肺部感染时NT-proBNP/BNP比值可不受心功能影响,独立反映感染严重程度,而NT-proBNP及BNP均不能准确反映HF或感染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