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提高缺血性结肠炎(IC)和与溃疡性结肠炎(UC)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的住院患者,确诊IC 43例,UC 36例,对其临床特征、内镜特点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和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主要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组以老年女性多见,病程短,多伴发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29/43,67.0%).IC组C反应蛋白高于UC组,血小板低于UC组(P<0.05).IC多累及乙状结肠,直肠少见;病变为区域局限性,溃疡为纵形或不规则形,病灶愈合迅速,病理以黏膜炎症为主.UC组病变多起源于直肠,一般累及肠壁全周,病变为倒灌连续性,以散在针尖样地图状溃疡为主,病理表现为隐窝炎和脓肿.结论 年龄、病程、基础疾病、C反应蛋白、内镜及病理特征是鉴别诊断的要点.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缺血性结肠炎(IC)与溃疡性结肠炎(UC,左半结肠型)在临床和内镜表现上有一定相似之处,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初步诊断颇具难度。目的:分析IC与UC的临i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确诊为IC或UC左半结肠炎的住院患者,对其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IC和25例UC患者纳入研究。IC患者以老年女性居多,病程相对较短,常伴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突发腹痛后24 h内出现便血,贫血少见;UC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黏液血便伴腹痛,贫血常见。IC病变多仅累及单一肠段,直肠受累少见,溃疡小而表浅,病理学表现为慢性炎,隐窝炎罕见;UC病变多起源于直肠,呈连续性,溃疡弥漫,病理学表现为慢性炎伴多种炎性细胞浸润,隐窝炎、隐窝脓肿常见。结论:根据性别、年龄、病程以及临床、实验室、内镜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IC与U C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特征,提高对UC的认识和诊断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2月6年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2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41~50岁年龄段发病比例最高,女性多于男性。UC的临床特征以黏液脓血便、腹痛、腹泻为主;内镜下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13例伴有肠外表现,病变同时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者最多见,病理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为主。结论 UC确诊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其中结肠镜检查可明确病变部位、范围、程度以及肠腔有无狭窄或癌变,有助于临床病情分期,对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来确诊的UC住院病人60例。结果60例UC患者中,男多于女(1.07∶1),各年龄段均有发病,60%~87%UC患者有腹痛、腹泻、血便和粘液便;UC病变范围分型为直肠炎3例(5%),直肠乙状结肠炎24例(40%),左半结肠炎7例(12%),全结肠炎24例(40%),区域性结肠炎2例(3%);病情轻、中、重度分别为32例(53%)、16例(27%)、12例(20%);临床类型为暴发型3例(5%),初发型25例(42%),慢性持续型10例(17%),慢性复发型22例(35%)。结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为UC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直肠与结肠部位的一种原因未明,但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炎症性肠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发病部位主要在直肠与乙状结肠,亦可累及到降结肠或整个结肠,目前已被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以反复发生的肠道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腹泻、血便、腹痛等症状为主.UC的发病被认为与宿主遗传易感性、黏膜免疫和肠道菌群有关.与正常人相比,UC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菌群失调,主要表现在益生菌数量的减少和条件致病菌数量的增多.本文就UC患者肠道菌群分布、潜在致病菌和益生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缺血性结肠炎及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点与组织病理学的差异,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2013年20例缺血性结肠炎及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性别、病程、年龄、基础疾病史、临床表现,肠镜结果及病理特点等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缺血性结肠炎发病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起病急,病程短,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溃疡性结肠炎以中青年患者为主,病程长,伴随基础疾病较少见,前者临床表现以腹胀、呕吐多见,后者以黏液血便及里急后重症状较多见。缺血性结肠炎肠镜下病变较少累及直肠,多出现黏膜水肿,溃疡多呈纵行,溃疡性结肠炎常累及直肠,常合并炎性假息肉,溃疡以地图状为主,病变部位呈连续性。病理上,缺血性结肠炎以血管扩张充血、间质水肿及血管壁增厚多见,而炎性细胞浸润及隐窝脓肿较少见。结论结合年龄、既往病史、临床症状及内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有助于缺血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系原因不明的大肠粘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主要累及直肠粘膜、乙状结肠粘膜,也可逆行向上扩展至左半、右半结肠,甚至全结肠和末端回肠。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部分患者有发热、体重减轻、贫血等全身症状。病情轻重不一,多反复发作。其病程与预后因发病过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目前研究表明可能与遗传、感染、环境及肠道免疫系统异常反应等因素综合作用有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UC可出现发热、消瘦等全身表现及外周关节炎、口腔溃疡、强直性脊柱炎等肠外表现,但累及神经系统者少见.本文报道UC合并烟雾病1例,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罕见肠外表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宫健伟 《胃肠病学》2007,12(1):58-6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临床上以腹痛、腹泻、黏液便和血便为主要表现。过去认为该病欧美多见,亚非少见,但据江学良等对1978年以来几次重要的全国性消化会议的资料统计,我国UC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明显增加趋势。UC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其病因和治疗药物一直是研究热点。本文结合目前对UC的认识.就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的方法,收集12例IC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相关的基础疾病、内镜表现、病理、化验、影像学资料及转归,并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男女之比为1∶3,均为一过型IC,伴有相关的基础疾病者11例(91.7%),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100%),腹痛后便血(100%),多数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结肠镜检查示,病变部位以左半结肠为主(91.7%),表现为黏膜纵行充血、水肿、糜烂,黏膜下出血,病变黏膜与正常黏膜分界清楚.血浆D-二聚体检测以及影像学检查无异常表现.结论 有相关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出现腹痛、便血、胃肠道排空症状时,提示IC可能,早期结肠镜检查是确诊IC的首选方法,血浆D-二聚体检测以及腹部CT检查具有重要的阴性价值.  相似文献   

12.
溃疡性结肠炎与感染性结肠炎临床和病理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比较溃疡性结肠炎 (UC)与感染性结肠炎 (IC)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学特点等方面的不同。方法 复习 1996~ 2 0 0 1年我院住院的 12 7例UC和 14 3例IC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 ;盲法比较其中 46例UC和 42例IC患者内镜及组织学表现。结果 两组患者的病程、起病方式、有无血便、诱因、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血白细胞计数及血色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内镜表现中提示UC的指标为弥漫性分布、粗糙颗粒变、自发性出血、袋囊变浅、肠管短缩及息肉。提示IC的指标为病变呈灶性分布。组织学表现中弥漫性混合性或慢性固有层炎症、隐窝扭曲与分叉、隐窝萎缩、绒毛状表面、基底浆细胞增多有助于UC的诊断。结论 结肠镜及粘膜活检有助于UC和IC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溃疡性结肠炎(UC)与感染性结肠炎(IC)在临床、内镜及组织学等方面的不同,为鉴别UC和IC提供量化的综合鉴别指标,建立积分标准。方法:将1996-2001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诊断明确的127例UC和143例I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建立鉴别UC与IC的积分系统。结果:临床积分标准(包括实验室检查)ROC曲线下面积0.990,Youden指数0.903,敏感性为94.5%,特异性为95.8%。组织学表现积分各值分别为0.978、0.864、93.5%和92.9%。临床和内镜综合积分各值分别为0.997、0.954、97.8%、和97.6%。临床、内镜及组织学综合积分各值分别为0.999、0.976、100%和97.6%。结论:通过量化UC和IC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组织学等各项有鉴别意义的指标而建立的UC积分诊断标准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内镜及临床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方法收集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2月,经临床、结肠镜确诊的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相关资料,89例患者均在腹痛等症状出现后10天内行全结肠镜检查,部分病例取病变黏膜活检,观察其内镜下表现及病理组织学特点。结果经临床、结肠镜确诊为老年缺血性结肠炎者90例,其中男25例、女65例,男女之比为1:2.6,年龄为60~90岁,平均年龄(73.31±6.63)岁,多伴有相关基础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和血便,病变多数位于左半结肠。一过型者86例,狭窄型4例,无坏疽型。病理学表现无特异性。结论老年病人出现急性腹痛、便血时,及时结肠镜检查对明确缺血性结肠炎诊断,了解病变范围和分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结肠炎的内镜及临床特点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目的 总结缺血性结肠炎的内镜及临床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收集分析1975年6月至2000年12月经结肠镜发现,病理确诊的36例缺血性结肠炎的相关资料。所有病例均在腹痛等症状出现后5d内行全结肠内镜及病理检查,并于首次检测后2周至2个月内复查大肠镜,部分病例取病变黏膜活检,观察其内镜下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的36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男12例,女24例,年龄为35-84岁,平均年龄为60.5岁,其中50岁以上3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血便及腹泻等,病变多数位于左半结肠。一过性炎症型者30例,狭窄型5例,仅有1例坏疽型,病理学表现无特异性,结论 早期行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的内镜特点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总结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表现。方法 收集1975年至2001年经结肠镜检查及病理确诊的UC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1975—1994年组有486例,1995—2001年组490例,观察其临床特点及内镜表现。确诊靠病理活检。结果 在1975—1994年和1995—2001年两组中,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的UC患者占同期结肠镜的总数从3.51%上升至4.44%,男女之比分别为1.67和1.25,平均发病年龄从42.4岁上升至51.5岁,高峰年龄段分别是30—49岁和40—49,≥6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黏液脓血便、腹泻、腹痛等,病变范围:直肠及乙状结肠炎占55.4%和64.5%,左半结肠炎占17.3%和13.9%,全结肠炎占11.9%和14.3%。分别有89.9%和90.4%的患者病程小于10年。结论 UC的发病例数有所增加,病变主要以左半结肠为主,病程短,发病年龄相对较大,癌症发生率及并发症低。结肠镜及活检是诊断UC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50例IC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IC患者年龄(63.14±9.83)岁,多见于50~70岁年龄段(70.0%),以女性居多(62.0%),50例中饮酒者占12.0%,吸烟者占10.0%。临床表现主要有便血(92.0%)、腹痛(92.0%),有时可见腹泻(18.0%)、呕吐(18.0%)、发热(10.0%)、便秘(6.0%);多伴有高血压(34.0%)、糖尿病(20.0%)、肾囊肿(10.0%)、脑血管疾病(10.0%)等基础疾病及口服降压药、降血糖药、激素等药物史,12例有腹部手术史,4例有结肠炎史,4例有肠息肉史;5例合并房颤,4例合并肺结核,3例合并肾上腺疾病,2例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2例合并风湿性心脑病,2例合并慢性肾病,1例合并肝血管瘤,1例合并白癜风,1例合并甲亢,1例合并痛风,1例合并深静脉血栓。结肠镜下病变多呈节段性分布,多有充血、水肿、糜烂,树枝状血管影,也可有溃疡,附着黄白苔。所有患者经内科治疗好转出院,以其首次诊断为IC为起点,随访至今,共有3例复发。结论IC的症状呈多样性、非典型性,全面了解IC患者的高危因素及早期结肠镜和活检检查有助于早期识别IC。  相似文献   

18.
527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评价临床、内镜及活检三者在溃疡性结肠炎(UC)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总结我院10年间经肠镜诊断为UC的病例,分析其临床、内镜表现及部分活检资料。结果 527例确诊为UC,其中误诊34例,结肠镜诊断正确率为93.9%。UC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88%)、粘液脓血便(52%)。结肠镜表现以粘膜充血水肿(94%)、糜烂溃疡(75%)最多见,病变部位以直、乙结肠为主(51%),呈弥漫性、连续性分布。活检特征性表现为炎症程度重(49%),固有层弥漫性混合性炎细胞浸润(76%)、杯状细胞减少(71%)、隐窝扭曲(63%)、萎缩(47%)、隐窝炎(45%)、隐窝脓肿(36%)及绒毛状表面(39%)。结论 UC的诊断应强调临床、内镜及活检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及内镜下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7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内镜下表现.结果 31例患者年龄大于50岁,29例伴有高血压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便秘、腹部手术等基础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腹痛、腹泻及便血.结肠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