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内皮 -钙粘附素 (vasoendothelial -cadherin ,VE -cadherin)属于钙粘附素家族成员 ,它存在于不同类型血管的内皮细胞 ,可与细胞内介导蛋白相互作用而形成血管内皮 -钙粘附素 /连环蛋白复合体。血管内皮 -钙粘附素 /连环蛋白复合体是粘附连接(adherensjunctions ,AJ)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调节微血管内皮通透性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1 血管内皮 -钙粘附素的表达血管内皮 -钙粘附素是一种内皮特异性钙粘附素。在胚胎期血管发生的最初时期 ,血管内皮 -钙粘附素表达于卵黄囊间质的中胚…  相似文献   

2.
选择素家族的分布及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选择素广泛表达于白细胞、活化的内皮细胞以及血小板表面,可在血流状态下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的初始粘附,主要参与细胞与细胞之间选择性的相互作用.本文介绍选择素家族(L、P和E)蛋白分子的结构特征、生理病理分布及生理功能,并简要叙述近年来有关选择素功能、选择素与疾病相关性等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肾宁心方对人单核-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及机理。方法:以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作为靶细胞,在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加入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或在试验体系中加入灌服补肾宁心方的兔血清,以孟加拉玫瑰红活细胞染色法测定人单核细胞系U937与HUVECs的粘附,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以及E-选择素的表达。结果:ox-LDL显著增强单核U937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的相互粘附,如在试验体系中加入灌服补肾宁心方的动物血清,则粘附率明显降低(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ox-LDL能明显促进内皮细胞表面ICAM-1、VCAM-1以及E-选择素的表达,补肾宁心方中药灌服血清可显著下调内皮细胞表面ICAM-1、VCAM-1以及E-选择素的表达(P<0.01)。结论:补肾宁心方含药血清可能通过下调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抑制单核-血管内皮细胞粘附,从而发挥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实 验与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脑缺血后的病理过程中有明显的炎性反应 ,目前主要研究与炎性细胞浸润有关的粘附分子和脑血管内皮方面。1 内皮细胞产生的粘附蛋白分子目前报道较多的是内皮细胞与白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 ,因为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并跨内皮细胞造成浸润等过程需要粘附分子的介导。内皮细胞产生的粘附分子主要有E selectin(内皮选择素 ,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 )、P selectin(血小板选择素 ,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及活化血小板内 )、ICAM 1(细胞间粘附分子 1)、VCAM 1(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1)、PE…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反应素-1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新生血管生成。实体肿瘤要维持其持续性生长必须有吸引宿主即存血管生成长入的能力以获得增殖所需的氧和营养物质 ;同时其远处转移也必须以血管新生为前提和必要条件。血小板反应素 - 1(thrombospondin - 1,TSP - 1)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外基质糖蛋白 ,能够影响及调控内皮细胞的粘附、运动、增殖 ,已被公认为一种有效的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16 ,17,19] 。下面将综述近年在TSP - 1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1 TSP - 1的复杂结构TSP - 1又称凝血酶应答蛋白 ,大量存在于血小板α…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血小板聚集性及血小板活化指标P选择素、膜GPⅡb/Ⅲa的变化.探讨活化血小板在ACS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健康体检者52名为正常对照组,ACS患者89例,按其病情分为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组43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组46例.检测两组对象的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表面表达的P选择素、膜GPⅡb/Ⅲa表达率等活化指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UA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P选择素、膜GPⅡb/Ⅲa表达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ACS患者中,AMI组与UA组比较,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P选择素、膜GPⅡb/Ⅲa表达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随着ACS患者病情加重,血小板活化水平明显升高,聚集功能明显增强,血小板功能异常改变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病情轻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抗P-选择素单抗的荧光素标记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各种血栓形成相关性疾病患者的P -选择素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标记抗P -选择素单抗SZ - 5 1-IgG和流式细胞术 (FCM)分析了 42例糖尿病患者、33例高血脂患者、2 3例脑梗塞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的血小板膜P -选择素表达 ,并与间接FCM和酶标记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作比较。结果 :FCM测得的血小板膜上P -选择素表达阳性率 ,在糖尿病组为 2 3 92 %± 15 83% ,高血脂组为 18 34 %± 9 46 % ,脑梗塞组为 19 32 %± 10 38% ,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3 38%± 1 11% (P值均小于 0 0 1)。间接FCM测定血小板膜P -选择素表达在糖尿病和脑梗塞患者中均显著增高 ,ELISA法测得的血浆中P -选择素在糖尿病、高血脂和脑梗塞患者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结论 :FITC标记的SZ - 5 1-IgG可用于FCM ,可成为测定血小板活化的一个新的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周宁  王丽先等 《医学信息》2001,14(3):175-177
血管紧张素 (Ag )是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重要的功能因子 ,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作用 ,在 PTCA术后再狭窄 (RS)的形成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Ag 通过其受体 (ATR1和 ATR2 )的介导而调节血管内皮细胞 (VEC)和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的功能 ,发挥着促 RS的形成的作用。1  Ag 对 VEC的作用1.1  Ag 对 VEC与血液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Ag 通过 ATR1介导而刺激培养的 HU VEC中细胞间粘附因子 -1(ICAM- 1)的表达和释放 〔1〕;Inoue等 〔2〕认为 PTCA术后冠状窦血中 ICAM- 1的高表达与 RS密切相关。 …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黏附分子P -选择素、ICAM -1及DC在大鼠肝和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中作用 ,以及抗P -选择素Lectin -EGF功能域单抗 (PsL -EGFmAb)的抗黏附抑制及其防治效果。方法分别建立肝和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90只 ,随机将两组模型各分为P -选择素单抗治疗组 (n=20)和非治疗组 (n=20) ,按不同再灌注时间 (1 ,3,6和24h)再分为4组 ,每组5只。治疗组于再灌注前5min静脉内注射自制的PsL-EGFmAb,剂量为2mg/kg。另各设假手术组(n=5)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和免疫双染与荧光图像分析法 ,分别观察和比较各组大鼠肝、肾组织P -选择素、ICAM -1表达及CD1a CD80 DC分布变化。结果①缺血 -再灌注1h起 ,伴随着肝、肾组织病理学改变 ,P -选择素即分别以肝窦内皮细胞或肾小管上皮细胞为主于肝和肾内广泛高表达 ,至24h仍维持一定水平。ICAM -1于缺血 -再灌注6h起持续以肝窦和肾血管为主表达上调和明显增强。②CD1a CD80 DC在假手术组大鼠肝、肾组织中分布甚少 ,而在非治疗组自再灌注1h起以肝窦和肾小管间质为主分布数量逐渐增多 ,至24h达峰 ,并与大鼠肝、肾功能密切相关。③经PsL -EGFmAb处理后 ,大鼠肝、肾组织P -选择素和I CAM -1表达受到抑制 ,CD1a CD80 DC分布及数量减少 ,组织病理损伤及肝、  相似文献   

10.
炎症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白细胞粘附并穿越微血管内皮细胞,向炎症部位募集.外渗的白细胞释放细胞毒性物质,如氧自由基、蛋白水解酶等,造成组织损伤.在炎症反应中,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是一重要环节,它决定了白细胞经内皮迁移以及粘附分子参与白细胞粘附的整个过程.在炎症所致微循环损伤中,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 1( PECAM- 1, CD31) 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1.
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又名CD54,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之一,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表面粘附因子。ICAM1在介导疟原虫感染红细胞(PRBC)和血管内皮细胞粘附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重症疟疾患者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ICAM1表达上调。PRBC在脑微血管中的扣押是脑疟的致病机制之一,ICAM1与PRBC表面的PfEMP1分子的相互作用是扣押的重要的分子基础。ICAM1与CD36在介导粘附时有协同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ICAM1介导粘附的机制及PRBC内皮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C5a反义肽对肺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粘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补体C5a反义肽在C5a过敏毒素介导的肺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粘附中的阻断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5a与其反义肽相互作用后再刺激人肺血管内皮细胞(PVEC),对细胞表面粘附分子P选择素(P-Selectin)表达的影响;同时通过测定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PMN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间接反映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粘附的PMN数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反义肽R4可以剂量依赖关系抑制C5a介导的PVEC上粘附分子P-Selectin的表达,当R4浓度为5000ng/ml时,可使P-Selectin的表达量下降20%左右,进一步增加R4的浓度,P-Se1ectin表达量无显著性改变;另外,反义肽R4对PVEC与PMN的粘附也有明显抑制作用,表现为PVEC上粘附的PMN中MPO活性的降低,当R4的浓度增加到5000ng/ml,MPO的活性可降低近40%左右。结论:C5a反义肽对C5a过敏毒素的生物学活性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血小板-血管壁的相互作用可涉及血浆,血小板糖蛋白以及其他一些止血成分,其中新发现的糖蛋白成分——凝血栓蛋白(thrombospondin,TSP)或称凝血酶敏感蛋白质,就是一种特殊的多功能糖蛋白;其在调节血小板粘附(血小板与基底膜的相互作用)和聚集(血小板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中具有重要作用,故近年来引起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EDRF/NO)是由完整血管内皮细胞所合成、释放的具有扩张血管,抗血细胞和血小板粘附、聚集,抗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血管活性物质[1~3]。当动脉粥样硬化(AS)危险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吸烟等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后,EDRF/NO与同样具有扩张血管和抗血小板粘附、聚集作用的前列环素(PGI2)等合成、释放减少,致使在受损血管内皮表面,血细胞与血小板易粘附、聚集,逐步形成泡沫细胞与微小血栓,中膜平滑肌向内膜移行增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4,5]。针对这一特点,从稳定和提高EDRF/NO含量、活性的角度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sP 选择素、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79例ACS患者、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HCMV IgM、HCMV IgG、sP 选择素和TNF α的水平。结果 (1)在ACS、SA及正常对照组中,血清HCMV IgM、IgG的阳性率分别为30 4 % (2 4 79)、10 0 %(3 30 )和6 7% (2 30 ) ;86 1% (6 8 79)、80 0 % (2 4 30 )和5 3 3% (16 30 )。HCMV IgM的阳性率在ACS组中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P <0 0 1) ,HCMV IgG的阳性率在ACS和SA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1)。(2 )与SA组和对照组相比,ACS组中血清sP 选择素和TNF α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15 2 0 0±112 7)和(14 81 0±10 9 1)pg ml比(6 4 37 3±6 6 6 9)pg ml,(2 7 3±13 7)pg ml和(2 8 1±11 3)pg ml比(5 6 2±18 4 )pg 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随着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增加,ACS中急性心肌梗塞(AMI)组与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相比,sP 选择素和TNF α水平显著升高(P <0 0 1) ,而SA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3)ACS组中HCMV IgM阳性患者血清中sP 选择素和TNF α水平较HCMV IgM阴性患者明显升高(P <0 0  相似文献   

16.
上皮钙粘附素-连环素复合体及其与细胞骨架蛋白的相互作用是维持上皮细胞极性和完整性的重要功能单位,并在炎症、组织损伤后的修复及恶性肿瘤的浸润、扩散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多器官衰竭早期血小板粘附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用失血再灌流加内毒素造成多器官衰竭(MOF)的方法,在300~1500倍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粘附和内皮损伤的改变,探讨血小板粘附和血管内皮损伤对微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MOF早期细静脉内皮上除有较多血小板贴壁或粘附在变形性差的白细胞上,细动脉内皮增厚,内皮表面出现较多血小板粘附,管腔内壁粗糙,可见到血流中的血小板迅速地粘附在损伤的内皮上,堆积、溶合形成壁栓。管腔内还有纤维蛋白形成丝网状粘附在血管腔的中间。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缠络在一起,形成棉絮状的团块在血管内流动。MOF的早期细静脉内皮水肿、管壁增厚并有空泡形成,大的空泡占满整个管腔,造成血流受阻。这些改变都是造成MOF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可视化血液流变性检测仪(MC-FAN)并结合血小板功能指标的检测,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术后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变化特点,并探讨患者血液流变性可视化结果与血小板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74例ACS介入术后1~3年的患者,21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应用MC-FAN检测2组人群的血液通过模拟人体毛细血管的时间(MC-FAN TT)和比较不同时段的结果,同时检测血小板聚集性、血小板黏附性、血小板P-选择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和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指标,观察ACS介入术后患者的MC-FAN 结果与血小板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CS介入术后患者的血流MC-FAN TT延长(P<0.01),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白细胞附壁及血小板的黏附、聚集相对增多;ACS介入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P-选择素水平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组间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相关性分析显示:MC-FAN TT与血小板功能存在相关性,其中10 μL MC-FAN TT和30 μL MC-FAN TT与P-选择素呈正相关(r=0.601,P<0.01;r=0.334,P<0.01);60 μL MC-FAN TT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呈正相关(r=0.527,P<0.01);100 μL MC-FAN TT与血小板黏附率呈正相关(r=0.815,P<005)。结论:ACS介入术后患者的可视化血液流变性及血小板功能异常,MC-FAN TT与血小板功能存在相关性,MC-FAN检测仪可客观地评价介入术后患者血液流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E-选择素及其配体sLex对胚泡粘附和着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E 选择素及其配体sLex 在胚胎粘附和着床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观察了E 选择素及其抗sLex 抗体对胚泡粘附的影响 ,并通过体内研究观察了抗sLex 抗体对胚泡着床的影响。结果 :体外培养胚泡时 ,培养皿上包被E 选择素浓度为 2 5ng ml、5 0ng ml时胚泡的粘附率为 88 0 %、87 2 % ,明显高于对照组 74 0 % (P <0 0 5 )。将不同浓度的sLex 抗体加入培养液 ,观察胚泡在包被 2 5 μg mlE 选择素培养皿上的粘附情况 ,发现当sLex 抗体浓度为 10 0、10 0 0ng ml时 ,胚胎的粘附率明显下降。给孕 2~ 4天的小鼠宫腔注射sLex 抗体 ,当抗sLex 抗体剂量为 10 μg 只时 ,胚胎着床数为 5 2± 2 7,明显低于对照组 11 3± 3 1(P <0 0 5 )。结论 :适当浓度的E 选择素可以促进胚胎的粘附 ,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与配体sLex 介导的。阻断E 选择素与配体的sLex 的结合可以部分阻断胚胎的粘附和着床。  相似文献   

20.
心肌重构是许多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等共同的重要病理改变 ,也是这些疾病的难治性所在。心肌重构是在局部氧化应激反应和机械刺激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所发生的局部细胞的过度增生与肥大 ,同时伴有细胞表型的改变。一般认为 ,自由基损伤和长期负荷过重可导致心肌重构 ,而抗氧化物和扩血管物质具有阻抑作用。血红素加氧酶 - 1(hemeoxygenase - 1,HO -1)除其本身的细胞保护作用外 ,其催化产物胆绿素、胆红素和一氧化碳 (carbonmonoxide,CO)分别具有抗氧化损伤、抑制心肌细胞肥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等作用。HO - 1/CO通路可能是抵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