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汗法     
<正> 一、汗法是什么? 汗法就是用具有发汗作用的药物或者其它物理上的处理,使患者出汗或者使汗出正常,藉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人体的汗,中医认为是人体阴阳变化过程中的产物,它具有和调人体阴阳偏胜的重要作用,换句话说,也就是认为汗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产物,有调节人体内外的功能,比如说:我们在天气热,活动多,运动量大,或是在饮食辛辣刺激……等食物,人体内的阳气受到温热作用而产  相似文献   

2.
在中医诊疗工作中,必然注意到病人有汗或无汗。对有汗的病人,一定会查问出汗的情况。这因为医生根据有汗或无汗,结合其他症状,参以望、闻、切所得,进行辨证施治.所以前人把汗字列为中医问诊的一个内容;把汗法列为中医治疗外感性疾病的一法.至今医生还离不开使用汗法。现就个人管见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汗及汗法     
汗法是治疗表证的基本大法,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奠定了汗法的立法依据。张仲景著《伤寒论》,将汗法针对于太阳病及太阳变证、兼证的治疗,为后人所推崇。至张元素汗剂方药除辛温剂用仲景方外,  相似文献   

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1]因此,汗法是使在表之邪从汗而解,是表证的主要治法。表证是指六淫外邪侵犯人体皮毛、经络、肌肉而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脉浮为主证的疾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汗法的机制与临床应用,系统回顾《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与温病名著中的发汗与得汗诸方证,梳理解表主治、发汗相关脏腑,提出"开腠理、通经脉、畅气机、益正气"为汗法四要,是发汗与得汗的机制。并总结发汗之度、汗出之量、中病之征、服药之法、汗后调护、汗法禁忌以及误汗救治,为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浅谈汗法     
汗法,即解表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八之一。汗法是运用各种发散药物的特殊性能,促使机体腠理开泄,使病人发汗,排除病邪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外感疾病的初期。一、汗法的运用《素问·生气通天论》:“体若燔炭,汗出而散”。这就是说,高热患者可使邪热因汗出而减轻。《阴阳应象大论》:“其有邪者溃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玉机真藏论》:“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热论》:“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  相似文献   

7.
汗法活用     
经云:“阳加於阴,谓之汗”。汗则心率加快,血管扩张,气血沸腾,阳气上升。证之中医,不仅外散风寒,驱邪外出;还能内鼓正气,振撼营卫。用之得当,大有消肿、止痛、决闭、收泻、止痒等功效。不信,请看实例,人但知过汗之弊,又孰知巧汗之功乎!此所以汗列八法之首也。  相似文献   

8.
汗法主要分"辛温"、"辛凉"两大法,即伤寒汗法和温病汗法。通过从理论基础、治法原则、适应病证及方药四个方面进行讨论,比较二者的异同。两大汗法都以《內经》为理论指导,都通过使用辛散的药物,使邪从表而出。但二者却又一寒一热相互对立。另伤寒汗法不仅运用于表证,内伤杂病也有广泛的运用,温病汗法则主要用于温热表证。二者同源异流,相互补充,都是汗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的学习,从可汗之病证、发汗之方剂、发汗之法度及汗法之活用四方面对张仲景汗法进行了归纳分析,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0.
朱德宝 《四川中医》1999,17(7):20-21
汗法是祖国医学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辨证论治大法之一,《内经》中就有“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论述,又有“汗之则疮已”之说,许多医家对此应用研究颇多。本人在临床中常择而用之,多能取效,在此不揣简陋,作一简叙,望同道指正。1痈疮痈疮之发生,多由邪毒内侵,壅阻经络,气血凝滞,“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病之早期常具表证,最忌妄投寒冻之品冰凝气血。如能妙用辛散发表之剂,使邪毒从汗而解,则可使病人免遭刀针之苦。具体使用时只要掌握痈肿尚未塞热腐肉成脓便可开之。笔者取大辛大热之巴豆与蓝白等药配伍外用,配合姜葱场…  相似文献   

11.
12.
仲景在运用汗法时着重强调机体阴阳、气血盛衰的重要性,同是外感风寒,阳证、阴证所表现的征象有所不同,表现为脏腑功能上,阳证人多为热证,阴证人多表现为寒证,即转归、从化;卫外不固,则邪气乘虚入里,直中脏腑,寒邪直中所虚之处,运用发汗解表治疗同样有效,便为异病同治。处于同一环境中的人,对正气足的人可能不发病,反之,对于阳气虚的人则为虚邪,当避之有时。发汗法在治疗除表证外的其他疾病中亦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点在桂枝汤中得到较好的体现。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多表现为时发热自汗出,烦躁,以桂枝汤服之多能达到阴阳的平和,此时的桂枝汤可以不发汗,反而表现为止汗。  相似文献   

13.
咳嗽病因病机复杂多变,宣降失司、肺气上逆是发病的关键。外感咳嗽,辛温与宣降并用,驱邪理肺,宣畅气机,则咳止;内伤致咳,温补肺脾肾三脏,通调水道,排除多余水液,使痰无由生,又可调畅气机,从而减少咳嗽;感染后咳嗽为本虚标实,宜重温阳润肺,则余邪自散,咳嗽得止;素体阳虚者,当温补脾肾,使邪气无由生,咳嗽无由发。因此,对于临床常见症状咳嗽的治疗,应重视温法的应用,然切记以正确辨证为前提,不可一味温补。  相似文献   

14.
从虚实两方面分列盗汗在临床上的常见证型,并分析各型主症、病因病机及主治方药。  相似文献   

15.
刘艳丛  滕晶 《河南中医》2015,35(1):45-46
在脉学领域,敛、散是指桡动脉血管收缩和舒张运动的态势;敛是指桡动脉搏动扩张有限而迅速回敛,桡动脉壁与周围组织间界限清晰;散是桡动脉搏动扩张有余而回敛态势不足,动脉壁与周围组织间界限不清晰;在传统中医领域里,敛散亦为治疗手段,归属于中医的药性理论"五味",临床可用其辨寒热、辨气之虚实、辨心理状态和指导临床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16.
耿晨  董海航  何俗非  王邈 《河南中医》2022,42(2):186-189
人迎气口脉法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被多次提到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内经》并未明确说明人迎和气口的具体位置,历代医家对《内经》人迎气口脉法诊脉位置的理解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人迎在颈,气口在腕,即"人迎在人迎穴,气口在手太阴脉动点";一种是人迎在颈,气口在足,即"人迎在人迎穴,气口在趺阳脉动点";还有一种是人迎气口均在腕,人迎在左,气口在右,即"人迎、气口分别在左、右手太阴脉动点"。王叔和的《脉经》最早明确提出"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其中,《脉法赞》中记载:"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脉法赞》中"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的定位更符合《内经》本意,人迎气口脉法中人迎与气口的位置均在腕部,运用左人迎右气口脉法可以指导临床针灸及用药。  相似文献   

17.
王漫  周晓柯 《河南中医》2016,(10):1762-1764
"徐疾"之义,应视其所修饰内容而定,为复式补泻手法。若指提插捻转手法,或开阖补泻,或言气至或脉象,即当作快慢、重轻、徐缓与紧疾解;若云留针时间则当解作久暂。且无论其所指为何,皆当贯穿于针刺前、针刺中及针刺后的整个针刺过程。而"徐""疾"作"快慢"解时当相对而言,并无定性的速度而言。当然,此论仅指针刺施术过程而言,临证时更应全面顾及理、法、方、穴、术这一全过程,选穴施术均应以准确辨证为前提,法随证立,方随法出,穴由方选,术依法施。  相似文献   

18.
论厥阴病     
厥阴为人体阴阳之气交替转换的阶段,可以将其概括为:两阴交尽,谓之厥阴;阴极阳生,极而复返,这是厥阴的生理。厥阴病是伤寒最后的厥证阶段。外感病的发生是从太阳开始的,因为太阳主表,外邪不经太阳则无由进入人体;外感病的死亡则在厥阴,因为厥阴是人体阴阳之气交替转换的阶段,厥阴病乃人体阴阳之气不能正常交替,即所谓"阴阳气不相顺接",阴阳气不相顺接的临床特征就是"厥","阴阳气不相顺接"的再发展就是"阴阳离决",即死亡。厥阴病篇讨论了很多种厥,但厥阴病主要是热厥和寒厥,厥阴病是从热厥开始的,其他的厥是为了和厥阴病鉴别。另外,要强调一点的是,如果厥阴病讨论的是厥,则326条不能作为厥阴病的提纲,因为这条原文并没有揭示厥阴病的本质特征,与之相关联的是,乌梅丸不是厥阴病的主方。  相似文献   

19.
漫谈风药     
风药是一类具有风木属性的药物,其性升发、宣散、调达,有治风、升阳、除湿、行气滞、散火郁、布津液、解痉、调血、增效、引经等诸多功效,故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学科。虽然风药应用甚广,但也有辛燥伤阴耗阳等弊端,临床应用时切不可随意滥用,尚需注意风药的一些禁忌:(1)风药多辛燥伤阴,阴液亏损者当慎用,若用当佐以滋阴之品;(2)风药升提阳气,肾虚不能纳气者慎用;(3)风药辛散走窜,开泄腠理,发汗伤阳,阳虚者慎用;(4)病去勿再服,以诸风之药,损人元气而益其病故也。  相似文献   

20.
闫颖  王倩  唐瑛  江玉 《河南中医》2016,(9):1520-1521
疔毒虽为外科疾患,但其发病跟毒滞脏腑、邪侵机体密切相关,临证时仍当根据证候表现辨证论治,施以内服汤剂,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畅旺气血。若为毒火壅滞脏腑的实证,应用黄连汤疏解;若是"毒气过盛,内脏反虚,渐增神昏溃乱"的虚实夹杂之证,则宜用内托安神散益气养阴安神;若为邪侵机表的表实证,可用七星剑汤发汗解表;若是邪入少阳,寒热兼作的半表半里证,宜用小柴胡汤加减和解少阳;若是患者不谨遵戒条,或医者治法失误而发生走黄之险证,临证治疗当随机应变。除用内服之法治疗外,《外科明隐集》还综合运用了多种外治之法,如选用蟾酥丸内服外敷。《外科明隐集》没有因为疔毒是外科疾患而只用外治之法,而是内服、外敷、汤洗、针刺、艾灸等多种治疗方法并用,从理法方药上详尽地论述了疔毒的诊疗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