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站采血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状况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站采血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现状,并探讨相关对策。方法:对血站采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有关安全防护知识和实施情况。结果:53名采血人员全部发生皮肤被血液污染过,曾被利器刺伤过者90%以上;每一个工作日洗手次数<30次的达96.2%,>30次的只有3.8%,在为献血者初筛、采血、监护、热合血袋、留样本血时戴手套操作率不高,只有78%。结论:采血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不强,要加强卫生保健,严格卫生洗手,加强安全管理,做好安全防护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2.
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后,采血模式由公民义务献血彻底转变为无偿献血。血站的工作流程不再是先化验合格后再采血,而是在采血车上采取快速初筛HBsAg,和有选择地初筛ALT,因此所采血液可能就含有HBV、HCV、HIV等病毒。采血护士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经常接触各种类型的献血者和日常采血,对自身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所以提高安全意识、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采血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采血护士要承受职业暴露的可能性更大,调查发现采供血机构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曾有暴露的经历.近年来,来自自愿人群的无偿献血者中HIV、TP等病原体阳性率逐步上升,而许多未列入检测项目中的经血液传播性疾病和一些未明确原因的血液传播性疾病也不断增加,因此血站采血护士在血液采集过程中职业安全问题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焦点,笔者就我站2例采血护士职业暴露事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和相应预防措施。方法:分析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分析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针头刺伤、血液接触、皮肤接触和有害气体及消毒液的危害是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主要因素。在采血护士工作中,要加强针头刺伤、皮肤接触、有害气体及消毒液的防护,改善采血环境。结论:针头刺伤是采血护士最常见的职业暴露因素,加强对采血护士职业防护、改善采血护士工作环境,有助于提高采血护士的职业安全,提高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正>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目前多数血站采用非预检性血液采集,血站采血护士主要从事血液及标本采集、成分血的制备分离等工作,长期接触血液,处于职业危险因素中,若不注意自身防护,极易造成职业性损伤。1职业危险因素1.1物理因素锐器伤。医护人员经血液传染疾病的职业暴露主要途径是被污染的医疗锐器刺伤(统称为针刺 相似文献
6.
为达到做好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工作的目的,结合多年的实际采血工作经验,针对采血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有意外暴露和难免的危险操作,长期接触传染源,需要对感染有效地控制,加强防范。本文主要探讨血站的工作人员(主要是采血护士)的职业防护问题。 相似文献
7.
职业危害是工作人员在履行职业工作过程中由于自身防护不当或工作环境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造成的职业损伤危害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导致了与职业有关的疾病[1]。采血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经常接触各种类型的献血人群及采血针(据统计80%的护士有被针尖刺伤的经历),存在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此外护士本身对职业危害认识不足或心存侥幸心理,各种理化因素也对护士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影响。因此,采血护士必须增强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对各种危害有足够认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自身健康安全。1职业危害因素1.1认识不足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站采血护士针刺伤的防范措施,保证护士在采血过程中的安全,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方法对19名采血护士采取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新的和低年资采血护士针刺伤比例高,采血护士对针刺伤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缺乏自我防护意识,更主要的是未规范处理采血针头,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结论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职业防护意识,落实防护措施,建立、健全防护针刺伤的管理制度,确保采血护士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护士对职业性损伤的危害及防护。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方式,调查近3年来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出现的职业性损伤的防护意识。结果:医护人员在被针刺伤、锐器损伤后,能及时正确处理伤口的为100%;但对血源传播性疾病的认识不足为11.6%;自我防护意识不佳的医护人员发生职业危害的几率增高;近70%的医护人员担忧自己因职业危害而感染乙肝、丙肝,20~30%的医护人员惧怕感染艾滋病。结论:加强医护人员职业安全教育,掌握正确的防护方法,做好预防接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职业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流动采血车上采血护士在采集血液过程中发生针刺伤的情况及其他损伤,探讨预防措施与对策。方法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对50名采血护士在采血操作各环节中被针刺伤和其他不适症状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针尖刺伤的15人,职业暴露的总发生率为30%。胃炎2人,头疼胸闷5人,2人4胎次流产(流产占妊娠妇女的20%)。结论采血护士是针刺伤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要改善采血车上的工作环境,从而有效地保证采血人员和献血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门诊采血中心护士是在一个特殊环境中从事护理专业的,在她们的周围潜伏着各种因素造成的职业危害。充分了解门诊采血中心护士的职业危害,了解本职业所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对于维护门诊采血中心护士的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13.
血站采血人员HIV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旨在进一步引起大家对采血过程HIV职业暴露的高度重视。方法通过对采血人员HIV职业暴露的注意事项的论述,阐明采血人员被传播的原因。结果只要采血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从细微方面着手,重在预防。结论血站采血人员只要按规程办事,有效预防就一定能够防止HIV的传播,从而有效地保护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4.
血站护士在工作中面临的职业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物理性因素、化学因素、生物性因素.针对以上因素,提出树立职业安全管理理念,加强持续性职业防护培训;改善护理工作环境,保护高危人群;推行标准预防加强自身防护,预防和控制职业性损伤的发生, 切实保障和提高护士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血站检验人员每天都要检测血液标本,存在着极大的生物安全风险。职业暴露风险主要来自于检测血液标本时皮肤受到各种损伤以及血液飞溅等因素所致;血站检验人员在检测血液标本时要采取佩戴防护设备、检测完毕要及时洗手冲洗、保持实验室清洁、规范检测流程等预防措施;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要认真做好现场处理、对接触病原生物阳性血液标本人员要定期行病原学或相应抗体检测并行特异性预防、完善安全事故登记和报告制度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血站采血护士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及原因,探讨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法调查33名泉州市中心血站采血护士在2011年2月-2012年1月期间发生针刺伤的情况。结果:33名护士中有18名护士曾被针刺伤,发生次数为41次。发生的主要环节是采血操作、回套针头、处理污染针头时,其中处理污染针头时被刺伤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不同工作年限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有显著差异,随着护士工作年限的增加,工作经验日益积累,护士针刺伤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结论:血站采血护士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是与操作规程不规范、带血针头处理以及针刺伤后伤口处理不规范等有关。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采血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提高健康防护意识,完善意外针刺伤的处理等有关规章制度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门诊采血护士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护理专业的护士,通过分析门诊采血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提高门诊采血护士对针刺伤的自我防护意识及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8.
采血护士岗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岗位.承担这一岗位职责的护士即要有医疗临床护理工作的素质,又要具备能胜任本岗位要求的特殊素质,随着护理模式由功能制护理向责任制护理及系统化整体护理的转变,人的因素显得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探讨防护方法.方法综合分析手术护士的常见职业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结果严格执行核心制度,加强防护措施,减少了手术护士的感染危险.结论强化职业防护知识的学习,规范操作流程,降低手术护士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护士职业暴露常见的原因及危害,根据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制定全面的防护措施。方法首先从观念上加强教育,从操作上完善规章,从监督上有力贯彻。结果达到了预期的标准,主观上防范意识大大提高,客观上有益于护士的身体健康。结论注重护士职业暴露教育,建立、健全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的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