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生这个职业是高风险的,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不断加剧,其风险程度呈现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医患纠纷、各种性质的医疗事件和事故,使许多医生感到沮丧和烦恼。更有甚者,个别地方在医疗事件中发生的暴力倾向,更是使医生胆战心惊,甚至想弃医而去,再也不愿穿上这件白大褂。有人曾调查统计过,在上世纪70年代,大约80%以上的做医生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也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而在进入21世纪后的今天,有这种想法的医生却已经下降到20%以下了。换句话说,现在的大部分医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再吃这碗自己正在吃的…  相似文献   

2.
一份老年人慢性病治疗流向调查表明,80%以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希望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治疗。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地理位置是其发展的天然优势,而成为居民的“家庭医生”是对社区医生的进一步要求。社区医生要使自己成为社区居民及其亲朋的“好朋友”。社区卫生站就可以成为保卫人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社区医生开展更年期激素替代咨询的相关知识水平、对社区现状的认识及工作动机。方法于2002年3月对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名社区医生以问卷形式进行了调查,发放31份,收回31份。结果93.55%的医生参加过正规培训,48.39%的社区医生把能密切医患关系作为工作首选,但时间与经济效益也不能忽视。80.65%的医生认为病人因惧怕激素的副作用而拒绝。结论社区激素替代咨询在病人需求,社区优势,医生业务及工作意愿上存在可能。病人对激素一概拒绝和经济效益是主要的制约因素,探索一条良性循环的方法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4.
栗保华  牛成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9):174-174
门珍妇科病人的心理特点 挑选医生,以求高明。初诊病人出于对自己的疾病知之甚少,因而希望有经验,技术高的年长医生诊治。复诊病人愿找熟悉的医生继续治疗。临床上常见到女性患者不让男性医生诊治,甚至个别围绝经期综合征病人一次看病要更换几个医生。  相似文献   

5.
近10年来,剖宫产率不断攀升,已成为困扰当前医务界及妇产科医生的一大难题。剖宫产率的升高是一种国际趋势,但发达国家这种趋势的高峰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及80年代早期,但如今这些发达国家剖宫产率已经控制在20%左右。而国内报道许多大医院的剖宫产率大约为40%~60%,甚至有些地方高达70%~80%。  相似文献   

6.
谢丹  张仲男 《甘肃医药》2009,28(2):141-143
相对于正常人而言,病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主流社会对于病人,特别是患有某些特殊疾病的病人,常常会采取排斥态度,这种排斥会对病人的生活、就业、交往等社会事务产生不利影响。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当病人告知医生自己的疾病信息时,就希望医生能够保守这一秘密。  相似文献   

7.
今天,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很多往日复杂的键盘输入方式已经被指尖轻轻一滑所取代。然而,当医生也希望将这种更高效也更快捷的方式全面引入医疗领域时,却遭遇到了一些阻碍:尽管今天的平板电脑在性能、运算速度等方面已经能够满足基本的办公需求,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系统兼容性,在面对数以万计的、复杂的Windows商务应用时,  相似文献   

8.
自从成为一名医生以后,我就特别害怕别人问我你当初为什么学医,因为即使说出事实,别人也会认为我是在开玩笑。当年高考报志愿,我和家人产生了很大分歧。妈妈很希望我能学医,她觉得自己女汉子一般的女儿不学医实在是可惜了,而我心底却更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文字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我国约有75%的人每年至少有过一次上呼吸道感染,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约占门诊患者量的1/4~1/3。但是,全科医生是怎样选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药物的呢?我做过的一个调查结果显示,89.6%的全科医生认为感冒药既然是非处方药,就十分安全,患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药物;只有10.4%的医生认为虽然是非处方药,但在服用中也会发生不良反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医生职业压力大,与中国医改政策不配套、管理手段和方法机械化密切相关。“为什么要当医生?”在医生职业压力剧增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医生质疑自己当初的职业选择。辽宁省医师协会于2014年1月10日向社会公布的《辽宁省执业医师职业压力、职业风险、职业满意度与职业倦怠现状调查报告》中显示,过半医生认为工作缺乏成就感,41.4%的医生存在离职倾向。  相似文献   

11.
临终关怀     
有位女孩报名参加了临终关怀志愿者活动,她负责照顾的是一名癌症患者。老人的子女在国外,但他们的生活境况不尽如人意,反倒老人自己有不少积储。女孩去之前,老人的医生告诉她,老人已经对自己绝望了,希望她能安慰他。  相似文献   

12.
《中外健康文摘》2008,(3):27-27
在美国.有79%的医生和82%的护士向患者推荐膳食补充剂,而且大部分医护人员自己也服用膳食补充剂。近年来,这股“补风”也吹到了中国。只不过,对于膳食补充剂中知名度最高的复合维生素,大多数人心中仍有不少疑问.到底自己该不该补充维生素呢.该怎么补呢?  相似文献   

13.
开心乐翻天     
馊主意一位病人第一次去看医生。“关于你的病情,你来这儿之前请教过什么人吗?”医生问。“只问过附近药房的老板。”病人答到。此医生最讨厌那些不是医生的人常常提出医疗方面的意见。于是,他非常反感地问到:“那个傻瓜给你出了什么馊主意了?”病人答到:“他让我来找你。”手术成功的可能性“大夫,我这次手术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少?”“哦,算这一次,我已经有九十七次的手术经验了。”“那我就放心了。”“嗯!我也非常希望能够成功一次。”初试身手一位妇产科医生自己开业了。第一天回家后妻子问他:“老公,今天成绩如何?”医生答道:“不算太坏,…  相似文献   

14.
在28岁那年,她出现了严重的头痛现象。经医生诊断,她的大脑中出现一个巨大的脑瘤,最多还能存活6个月。同时,医生又告诉她,即使手术,存活的机会也只有2%。她犹豫了,6个月,2%的存活机会,也就是说自己差不多已被宣告了死刑。她没有请求医生为她开刀,她说,我的时日已不多,得先干些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吴兴田 《当代医学》2007,13(2):88-89
从成为医生的那一天起.一直到现在.这么多年来,有一个问题我从未停止过思考.那就是: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当然.关于这个问题.各种书籍文章上都有很多理论指导.我今天只想从医界名家或优秀医生成长的小故事说起.结合自己的感受,讲一下从医的道理。  相似文献   

16.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2004,7(21):1571-1571
我的病人Susan患有不典型的胸痛,这是一个很难缠的病例。几周前进行的治疗和观察没有取得什么效果,我当时安慰她说问题不大,但她却坚持认为自己有病,后来便介绍她去看一位呼吸科专家。今天我收到了她的语音邮件,她告诉我另一位医生给她下了最终诊断,我如果想知道可以打电话询问,我感到有些不自在,但还是回了电话。原来她没去看呼吸科医生,而是找了一位针灸医生,医生说她是漂浮肋,并建议由一位按脊师为她复了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院出院患者回访的需求现状,为医院开展有效的回访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南京市某三甲医院出院处对当日出院的患者进行随机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42份。结果:92.4%的患者表示愿意接受出院后回访;36.2%的患者表示希望在出院后1周内回访;80.8%的患者表示希望采取电话回访方式;83.3%的患者表示希望由医生进行回访;92.1%的患者表示主要希望回访时给予康复指导。结论:医院应围绕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有效开展回访工作。  相似文献   

18.
周琦  周淑琼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9,(16):2021-2021,2002
从古至今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健康长寿,但是不一定人人都能健康长寿。有些人不免要经受疾病折磨,而有些人就不免要经受精神痛苦的折磨。要想健康长寿,是不能等待别人的恩赐,靠医生的诊断、治疗虽能解除某些疾病的病痛,目前还尚有多种疾病医生也感棘手。钱能请医生诊断出疾病,买到药品进行治疗,却不能买到健康,要健康长寿只有向自己索取。  相似文献   

19.
挪威特隆赫姆医院最近宣布,该院和美国一家公司共同发明了一种无痛治疗打鼾的新技术。这项技术有望在欧洲境内得到普及。新技术是通过局部麻醉将3根细小的聚酯纤维插入软颚,以限制上颚振动、打开通气孔。这种治疗方法比传统的手术治疗更快,痛苦更小。努德高医生说:“它几乎是无痛的。也不会留下瘢痕。经过一年的治疗试验,80%的病人对治疗结果感到满意,在其配偶中也有70%的人对此感到满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全科医学》2010,(7):69-70
目前,一位患者同时惠多种疾病的情况已很常见,其临床处理往往很棘手。下面是我们从读者来信中选择的一个较为复杂的病例,针对这个病例,临床医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希望通过我们这个平台能请专家给予解答。为此,我们邀请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华崎教授对病例进行简单分析,希望能给作者和读者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