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亚青  杨雪芳  倪卫燕 《全科护理》2011,(29):2636-2637
[目的]探讨形象化健康教育模式对乳腺癌术后病人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病人采用形象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护理方法,使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C30)V3.0中文版分别对两组病人入院时、出院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病人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形象化健康教育模式较传统护理方式可提高乳腺癌术后病人的短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量化健康教育对白血病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化疗治疗的120例白血病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化疗期间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化疗期间进行量化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及癌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30)对两组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Piper疲乏量表中整体疲乏总分及认知/情绪、行为/严重性、感官及情感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量化健康教育能有效缓解白血病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感,改善病人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9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组采用授权教育。干预时间为6个月,采用中文版炎症性肠病病人生活质量量表(IBDQ)评价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生活质量,自行设计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治疗依从性问卷调查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治疗依从性。[结果]通过6个月的干预,干预组病人各维度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人IBDQ量表总分、肠道症状、情感功能和社会功能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授权教育可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魏绍辉  王斌全 《护理研究》2011,25(14):1252-1254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60例OSAHS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照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实施。[结果]经过6个月2周1次的健康教育后,两组治疗前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睡眠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SF-36指标、体质量指数(BMI)以及生活方式指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CA循环健康教育可提高OSAHS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许凤英  李琴 《全科护理》2016,(12):1217-1219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血液透析病人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授权教育模式,时间6个月,采用肾脏病饮食依从态度量表(RAAQ)及肾脏病饮食依从行为量表(RABQ)、原发性高血压药物依从性(CPAT)、授权量表、肾病病人生活质量量表(KDQOL)进行调查,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饮食药物依从性、授权评分、观察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前饮食依从态度、饮食依从行为、服药依从性、授权评分、观察组干预前KDQOL-S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饮食依从态度、饮食依从行为、服药依从性、授权评分、观察组干预后KDQOL-SF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授权教育可以提高血液透析病人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余菊  林征  张育  李国青 《护理研究》2015,(11):1323-1325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病人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RA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组采用授权教育模式,干预前后采用自制的RA病人治疗依从性调查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健康状况评定量表(HAQ)进行调查,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结果]两组干预前一般资料、治疗依从性、SF-36评分、H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治疗依从性、SF-36评分、HAQ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授权教育可以提高RA病人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施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癌症病人(110名家属)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入院后均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同时实验组病人家属同步接受健康教育,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袁(EORTC QIQ一30)对两组病人入院时、出院时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病人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可提高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对恶性淋巴瘤病人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方式将42例恶性淋巴瘤病人划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健康教育组各21例,常规护理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组病人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即健康教育组病人生活质量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对恶性淋巴瘤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体现护理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刘洪敏  赵岳  詹宏杰  李娜  王会英 《护理研究》2013,27(13):1262-1264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病人出院后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对近期生活质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9月1日—2012年10月1日行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术病人60例,根据是否进行出院后延续性健康教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出院后给予延续性健康教育,对照组出院后不进行延续性健康教育。于出院后1个月、3个月时应用第3版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进行调查,并检测体重等生理指标。[结果]术后1个月时两组病人QLQ-C3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总体健康状态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领域有所提高,在疲倦、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方面有一定改善(P<0.05)。[结论]对胃癌病人全胃切除术后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能够改善病人术后近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黄为君  黄敏  许睿 《护理研究》2012,26(34):3214-3215
[目的]探寻适用、高效、病人满意度高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将乳腺癌病人6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多媒体光盘进行功能锻炼,专科护士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功能锻炼;评价两组病人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度、对功能锻炼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度、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健康教育内容掌握度、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状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媒体健康教育较传统健康教育方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8例COPD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宣教,观察组实施授权教育,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12周采用自我管理量表评估两组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采用授权量表评估病人授权能力,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自我管理水平、授权能力、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2周观察组自我管理水平、授权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病人为中心的授权教育可提高COPD病人自我管理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健康行为生活方式、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及临床观察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4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授权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结果]两组随访12个月健康行为生活方式、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病人随访第12个月时,结核病灶明显好转。[结论]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结核病教育对提高耐多药病人治疗依从性、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肺部结核病灶恢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王丽  史素玲 《全科护理》2012,10(25):2390-2391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健康教育对宫颈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2例宫颈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观察组病人进行电话随访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的出院随访。采用恶性肿瘤病人生活质量问卷量表(QLQ-C30)评价病人出院第6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第6个月QLQ-C30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宫颈癌病人采取电话随访健康教育,可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阶段性强化教育在脑卒中介入治疗病人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48例脑卒中介入治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从入院至出院随访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阶段性强化教育,采用Barthel指数、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定两组病人入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遵医行为、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病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遵医行为、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介入治疗病人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有利于病人掌握各阶段健康教育知识,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康复治疗效果及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健康教育手段对肝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肝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上,采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健康教育。入组时与干预1个月后采用癌症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LI中文修订版)、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评估病人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程度。[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肝癌术后病人生活质量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健康教育在肝癌手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能提高肝癌手术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薛美玲  翟正环 《护理研究》2013,27(14):1381-1382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2型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对授权教育前后80例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糖尿病病人经过授权教育后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授权教育可使病人更积极主动寻求帮助,做出生活方式改变的行为决定,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出院后的病人实施动漫宣教片进行移动教育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实施THA病人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8),对照组采用传统宣教方式,观察组应用动漫宣教片进行移动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功能锻炼康复技能掌握情况、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后12周,观察组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出院前比较,两组出院12周后的躯体健康分数、精神健康分数、生活质量总体分数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动漫宣教片进行移动教育有利于促进THA病人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康复期乳腺癌病人生活方式的干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5例康复期乳腺癌病人分为对照组62例与观察组63例。观察组采用基于TPB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持续追踪3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后比较两组病人的膳食结构、体力活动、体重、烟酒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膳食结构、体力活动、被动吸烟较对照组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均实现了主动戒烟和戒酒。[结论]基于TPB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改变康复期乳腺癌病人的不良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适合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病人的健康教育方式。 [方法 ]将 3 4例CAPD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进行强化式健康教育 ,对照组进行说教式健康教育 ,于病人出院后 1个月、6个月分别用生活质量指数表测试。 [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 1个月、6个月生活质量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对CAPD病人进行强化式健康教育较说教式教育更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基于授权赋能理念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实施基于授权赋能理念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授权赋能理念的干预可有效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自我效能感,改善病人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