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中药材百合来源于药用植物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百合(L.brownii F.E.Brown var.viridulum Baker)、细叶百合(L.pumilum DC.)的干燥肉质鳞叶.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症[1].  相似文献   

2.
规范化栽培百合的最佳采收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材百合来源于药用植物卷丹(Lilium tancifolium Thunb.)百合(L. brownii F.E.Brown var. viridulum Baker)、细叶百合(L. pumilum DC.)的干燥肉质鳞叶。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症。  相似文献   

3.
孙喜荣  张卫峰 《光明中医》2006,21(11):47-48
蜜炙是一种常用的炮制方法,即是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炼蜜拌炒的方法.蜜炙后能增强药物润肺止咳、补中益气等作用,因此止咳平喘药、补中益气药多用蜜炙法炮制.蜜炙药物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常用蜜炙品种就有40余种.  相似文献   

4.
百合炮制后对小鼠止咳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通过实验探讨百合炮制后是否能增强止咳作用。方法:用浓氨水喷雾法和SO2刺激法对小鼠进行止咳实验。结果:百合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通过蜜炙使止咳效果更好。百合和蜂蜜的止咳作用不存在效应垒加。结论:百合炮制后能增强止咳作用。  相似文献   

5.
药用百合与食用百合的区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药用百合为百合科植物卷丹 L ilium lancifolinm Thunb.百合L ilium brounii F .E. Broun. var. viridulum Baker或细叶百合 L .Pum ilum DC.的干燥肉质鳞叶 [1 ]。呈长椭圆形 ,长 2~ 5 cm,宽 1~2 cm,中部厚 1.3~ 4m m,表面类白色 ,淡棕色或微带紫色 ,有数条纵直平行的维管束 ,顶端稍尖 ,基部较宽 ,边缘薄 ,微波状 ,略向内弯曲。质硬而脆 ,断面平坦 ,角质样 ,气微 ,味微苦。百合的主要功效是润肺止咳 ,清心安神。主要用于肺热咳嗽 ,劳嗽咳血及虚烦悸惊 ,失眠多梦。食用百合 (习称大百合 ) ,形态上与药用百合基本相近 ,鳞茎盆较大 ,…  相似文献   

6.
<正>百合为常用中药,药用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味甘、微苦,微寒,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功效[1]。主产于湖南、甘肃、河南。《中国药典》2015版收载了3个来源,即卷丹、百合或细叶百合(又名山丹、线叶百合)的干燥肉质鳞叶。1正品性状鉴别百合。鳞叶呈长椭圆形,顶端尖,基部较宽,微波状,向内卷曲,长1.5~3cm,宽0.5~1cm,厚约4mm,有脉纹3~5条,  相似文献   

7.
中药炮制是在中医临床用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传统制药技术。在中药饮片的制作过程中经常需加用一些辅料,如蜜、醋、盐水、酒、姜汁等进行炮制,由于各种辅料的性能不同,则可相应地增减或改变中药的性味功能,兹探讨如下:1 蜜 制蜂蜜性味甘平,具滋补润肺、润肠通便的功效。中药经蜜制后可增强其润肺止咳、补中益气的作用,并缓和其药性。如麻黄用蜂蜜拌炒后,辛散之性已缓,发汗作用较弱,偏于平喘止咳,对于肺虚肺燥而见喘咳者尤宜;又如蜜炙百合、蜜炙紫菀、蜜炙款冬、蜜炙旋覆花、蜜制五味子均系临床常用止咳化痰药。甘草加炼蜜及开水少许,拌…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优选建昌帮蜜炙百合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 以饮片外观评分和浸出物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炮制工艺的影响因素:加蜜量、炮制温度和炮制时间,实现对炮制工艺参数的优选.结果 建昌帮蜜炙百合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加蜜量5%,炮制温度190℃,炮制时间4 min.结论 优选出的建昌帮蜜炙百合最佳炮制工艺操作简单且稳定可行,可...  相似文献   

9.
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为百合科植物,以干燥肉质鳞叶入药,名为百合。【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1.5m。鳞茎卵圆状扁球形,高4~7cm,直径5~8cm。茎直立,淡紫色,被白色绵毛。叶互生,无柄;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20cm,宽0.5~2cm,向上渐小成苞片状,  相似文献   

10.
蜂蜜性平味甘,有甘缓益气、补中润肺、止咳解毒和矫味等功能。主要含果糖、葡萄糖、麦芽糖等成分,是中药炮制中常用的液体辅料。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定量的炼蜜拌炒的方法称为蜜炙法。药物经蜜炙后有以下作用:1.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如百部、款冬花、紫菀、枇杷叶等;2.增强补脾益气的作用,如黄芪,甘草等;3.缓和药性,如麻黄蜜炙后能缓解其发汗力,并可增强止咳平喘功效;4.矫味和消除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波炮制方法对蜜炙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影响,优化蜜炙黄芪微波炮制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ELSD法检测蜜炙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并按L9(3^4)正交实验对蜜炙黄芪的微波火力、加热时间、含蜜量3个因素进行微波炮制蜜炙黄芪的工艺考察。结果可用微波法炮制蜜炙黄芪,最佳工艺为微波火力100%,加热时间4min,含蜜量25%,即A3B2C1。结论微波法炮制蜜炙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高于炒法蜜炙黄芪,正交实验中的微波火力和加热时间对蜜炙黄芪的效果具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蜜量对蜜炙黄芪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法炮制蜜炙黄芪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中药甘草生用具有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的作用 ;蜜炙后增强补脾和胃益气的功效。传统的蜜炙方法为手工操作 ,我院用河南省周口制药机械厂生产的 CY- 4型炒药机蜜炙中药饮片。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有重量法、比重法、薄层扫描法、气相色谱法等[1] ,本文采用《中国药典》所载的重量法测定了生甘草、用传统蜜炙法及机器蜜炙法蜜炙的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 ,根据其测定结果 ,对机器蜜炙法的意义进行了讨论。1 实验材料与样品炮制1 .1 实验药材甘草原药材 ,购于安阳市药材站 ,经本院质检室鉴定为内蒙产豆科植物甘草 …  相似文献   

13.
几种中药炮制方法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秀华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0):929-930
近些年药学工作者对中药炮制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但在某些中药的炮制工艺方面仍存在与中医临床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 ,现将白术、百合、槟榔等一些中药炮制方法的改进予以评述。1 蜜制麦麸炒白术法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常用的炮制方法有生用、土炒和麸炒。生用健脾燥湿 ;土炒能增强补脾止泻的功效 ;麸炒增强健脾作用 ,能缓和燥性。麸炒法虽达到了增强白术健脾的目的 ,但炒制的白术具有焦斑和颜色不均的特点。笔者将此法改进为蜜制麦麸炒法 ,既克服了麸炒法的缺点 ,又借助蜂蜜的滋补之性增强了白术的补脾作用。改进的具体操作为 …  相似文献   

14.
中药蜜炙沿革探讨──兼谈酒在蜜炙中的应用广东省兴宁市妇幼保健院(514500)罗峭琳中药蜜炙法是中药炮制学中重要方法之一,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一般认为,药物通过蜜炙后有甘缓益元、补脾益气、引药入肺、润肺止咳、减低毒性、增强疗效、矫味矫臭等作用。蜜炙法是...  相似文献   

15.
不同炮制方法对远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远志质量的影响.方法:以醇浸出物含量和远志酸含量为指标,比较炒、甘草制、蜜炙、姜制以及酒制等5种炮制方法对远志质量的影响.结果:浸出物含量上,蜜远志酒制远志甘草制远志生远志姜汁炙远志炒远志;远志酸含量酒制远志甘草制远志蜜远志生远志姜汁炙远志炒远志.结论:5种炮制方法中以清炒法对远志醇浸出物以及远志酸含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杨中林等在《中药材》1990年第4期发表的“党参的炮制研究”一文中,通过炭粒廓清实验和抗疲劳实验,研究了党参生品、米炒品、蜜炙品补气作用,结果表明党参补气以蜜炙为优。但笔者认为此研究有一点欠妥,就是党参米炒与蜜炙的目的截然不同,两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恒温干燥法蜜炙马兜铃降毒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马兜铃酸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恒温干燥法蜜炙马兜铃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加蜜量对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烘制温度和烘制时间对实验结果无显著影响,最佳炮制工艺为:加蜜量35%,烘制温度110℃,烘制时间60min。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参数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百合又名重箱、百合蒜。为百合科植物百合LiliumbrowniiF.E.Brownvat.viridulumBaker的干燥肉质鳞叶。其来源有卷丹、百合、细叶百合。本品呈长椭圆形,长2.5cm,宽1~2cm,中部厚0.13~0.4cm。表面类白色、淡棕黄色或微带紫色,有数条纵直平行的白色锥管束。  相似文献   

19.
杜仲系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树皮。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作用。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等症。古有生用及炙、炒、酥蜜炙、姜汁炙、盐水炙、炒炭等炮制方法。鉴于其有关炮制论述散见于历代本草著作中,本文拟对其炮制的历史沿革、炮制特点、炮制目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 蜂蜜性味甘平,有甘缓益元之功,用蜂蜜炙药多用于补脾益气,润肺止咳。蜜炙药炮制方法按1963年药典附录中规定“将药材与炼熟的蜜及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使蜜炙入药材内,至水分去尽,不粘手为度……。”实践证明蜜炙药质量,决定于炼蜜用量和火候强弱,在每种药炮制项下都有了详细记述,但炼密用开水稀释只提到少许,在实际操作中加开水量多少也直接影响蜜炙药的质量,加水量大,致炼蜜太稀,药材不能完全吸收,易潮湿发霉,如加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