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现状   总被引:71,自引:5,他引:66  
韩维红 《护理学杂志》2001,16(4):254-256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解除呼吸道梗阻、抢救生命的有效措施。然而有创气道的打开 ,使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的空气未经口鼻腔温化过滤 ,若护理不当 ,常可引起肺部感染。所以 ,护理界同仁一直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现综述如下。1 人工气道的湿化管理因人工气道自身的湿化作用明显降低甚至消失 ,易使分泌物干燥粘结、阻塞管腔。而肺部感染随着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 [1]。所以湿化气道是预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1 .1 湿化方法1 .1 .1 雾化吸入 :临床上根据病情采用不同药物进行超声雾化吸入 ,每 4~ 6h1次 ,每次 1 5~ 2 0 min。采用小雾量…  相似文献   

2.
1976~1981年6月我院共施行气管切开65例,其中术后继发性大出血2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53岁。因高血压脑出血并脑内血肿(左)行气管切开术后,开颅清除脑内血肿120ml,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意识好转。第6天发现气管套管喷出鲜红色血液多次,每次10ml左右,因原有肺结核咳血而未重视,创口填油纱条观察。次日23时55分突然出现大量喷血(约1,000ml),10余分钟内因失血性休克和窒息而死亡。死后进行局部尸检,发现气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进展   总被引:39,自引:7,他引:39  
冯小梅 《护理学杂志》2002,17(11):876-878
气管切开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传统的适应证是解除喉及气管上端阻塞,被认为是一种抢救性的急症手术。但近年来,因为其它病因所行的气管切开术已大大超过了上呼吸道阻塞因素,其作为一种抢救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病人的预后。现将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气管切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外科(200025)王建承自从16世纪AntonioMusaBrasavala行第一例气管切开术以来,气管切开术已被广泛地运用于临床,技术日趋成熟。但作为一项手术,它也有其适应证及操作要求,只有严格遵循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 20例中发生肺部感染2例,经对症处理感染控制,患者均为未出现脱管、呼吸道阻塞等并发症。结论科学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气管切开患者继发性感染及脱管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的护理管理体会,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结果成功拔除气管套管痊愈出院42例,死亡4例。结论正确的呼吸道湿化,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防止肺部感染,防止消化道呕吐物返流入呼吸道等措施是防止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为预防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局部感染,气管导管口的纱布有潮湿或污染时需及时更换。但过多过频更换,可增加对患者气管切口的刺激、护士的工作量及患者的经济负担。为解决上述问题,我科2006年7月至2008年1月采用一次性手套自制塑料气管垫,应用于72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应用不同类型气管套管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02例昏迷气管切开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不带气囊的金属气管套管;观察组采用一次性低压气囊气管套管,均予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两组分别在气管切开后第3天、第15天,从气管套管内留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两组气管切开术后第15天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气管切开术后15d总菌株少于对照组(P〈0.01);第3天与第15天总菌株比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低压气囊气管套管能有效降低昏迷气管切开术患者的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为预防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局部感染,气管导管口的纱布有潮湿或污染时需及时更换.但过多过频更换,可增加对患者气管切口的刺激、护士的工作量及患者的经济负担.为解决上述问题,我科2006年7月至2008年1月采用一次性手套自制塑料气管垫,应用于72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应用不同类型气管套管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02例昏迷气管切开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不带气囊的金属气管套管;观察组采用一次性低压气囊气管套管,均予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两组分别在气管切开后第3天、第15天,从气管套管内留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两组气管切开术后第15天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气管切开术后15d总菌株少于对照组(P<0.01);第3天与第15天总菌株比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一次性低压气囊气管套管能有效降低昏迷气管切开术患者的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在疾病抢救过程中,保障呼吸道的畅通,是抢救各种疾病的首要条件。本院在1997-2000年抢救急性喉阻塞的12例患中采用针头环甲膜穿刺后气管切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急危重病人、解除呼吸道梗阻的常用方法.而对于神经外科的高血压、脑出血或外伤性脑挫伤的病人,行气管切开术后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纠正危象,是有效抢救病人的措施之一.但随之而来的呼吸道阻塞和肺部感染,是危及病人生命的又一主要并发症,因其可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率、病人的预后等,所以呼吸道的护理尤为重要.我科近几年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通过以下几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控制了各种危险及感染因素,使病人较快的恢复到最佳状态,为病人及家属节约了一定的人力和财力,为医院赢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气管切开后人工气道的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8例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采取了规范的护理措施,从体位、合理氧疗、气道湿化的方法、有效排痰、气道感染的预防等方面加以总结分析.结果:28例患者经过严格有效的人工气道管理,减少了并发症,无一例由于护理不当引起气道阻塞、窒息、及肺部感染等.结论:严格、有效、细致的气道管理,对维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减少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5岁,18 d前因外伤入院,诊断:(1)急性颅脑损伤术后;(2)胸部闭合型损伤:左侧多发型肋骨骨折,左下肺挫裂伤,左侧胸腔积气;(3)左股骨中上段骨折。术中气管切开后置入8号硅胶气管套管,术后机械通气3 h,自主呼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喉炎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2例急性喉炎气管切开术后患儿,实施加强病情观察、湿化呼吸道、保持套管通畅及规范拔管等护理措施。结果 22例患儿恢复良好,顺利拔管出院。无肺部感染、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及死亡病例。结论对小儿急性喉炎气管切开术后患儿规范实施护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气管切开是一种紧急情况下建立人工气道的急救手术,而呼吸道涅化是保证气道通畅,维持正常呼吸功能的重环节,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病人的预后.因此,广大的护理工作者在湿化方法,湿化液的选择、湿化量及湿化温度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6例气管切开术后再度发生呼吸困难,对造成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认为:其原因是套管滑脱、阻塞,纵隔气胸、气肿,肺部并发症等。认真观察,正确处理和积极预防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气管切开术后意外死亡1例报告姜洪,虞竞病例报告患儿,男,1.5岁,因IV·呼吸困难,疑为“气管异物”急诊入院。经直接喉镜于声门下后方取出已腐烂呈三角形IX’0.scm’花生无一块,声门区充血、水肿,4.5X250mm支气管镜无法插人,作了预防性气管切...  相似文献   

20.
气管切开术后气管无名动脉瘘五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4年1月至2004年1月我院因各种原因行气管切开术342例,其中出现气管无名动脉瘘共5例,占1.46%.5例中,死亡3例,成功抢救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