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近年来以呼吸内科为代表的主要内科绿脓假单胞菌的检出趋势及耐药性,以引起临床注意,指导临床更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探讨医院感染的防控办法。方法:对2004年8月~2007年8月内科住院和门诊病人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绿脓假单胞菌2004~2007年分离株逐渐增多,而对抗生素的敏感率却在不断下降,分离株主要来自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综合内科,以呼吸内科为主,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自呼吸道标本分离出的绿脓假单胞菌占75.0%。结论:绿脓假单胞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亚胺培南仍是治疗该菌感染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 《吉林医学》2011,32(13):2611-2612
目的:探讨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327株铜绿假单胞菌分离、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按照CLSI规定标准进行判断。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科室中ICU检出率最高,占39.1%;临床标本中痰液检出率最高,达65.7%;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较低的是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19.3%、19.0%和19.9%。结论: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重视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住院患下呼吸道感染绿脓假单胞菌(PA)及其对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 对临床下呼吸道感染患送检痰液分离细菌,采用美国Auto Scan—4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 PA在检出细菌中占比例最高(42.4%),PA耐药较低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15.1%),其次为头孢他啶(26.4%)、派拉西林/他唑巴坦(27.9%)、环丙沙星(35.8%)。结论 PA是住院患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应强调及时送检标本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刘小朵 《吉林医学》2013,(34):7176-7177
目的:分析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及变化趋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MicroScan A/S-4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测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6软件。结果:4年间分离出312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ICU和呼吸科各分离出菌株所占比例为29%和25%,心血管13.5%,普外科8%,神经科7%,消化科4.8%,痰标本所占比例最高占88.5%,对13种抗菌药物活性较好的是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总耐药率为22.1%和15.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总耐药率为22.8%,抗菌作用最差的抗生素为头孢曲松钠(总耐药率51.2%),其他药物均有不同的耐药率,且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的变化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主要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和呼吸科,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该菌虽然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药物有较好的敏感性,但耐药现象比较严重,还需加强耐药物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本院2010年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PA)的分布和耐药性情况.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及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2009年版为判断标准,药敏结果使用WHO提供的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集2010年本院非重复临床分离PA共116株,其中标本来源以痰为主占72.4%,主要分离科室为ICU,占53.4%.PA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7.6%、15.1%、24.1和18.1%.结论 β内酰胺抑制剂复合物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对其仍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对20例老年和14例中青年绿脓假单胞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老年组病死率及治疗无效率在各类细菌感染中仍属最高;其病情常进行性加重、较中青年组预后差(P〈0.05)。对于有严重基础疾患,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的老年肺炎患者,应及早作细菌学检查,以确定是否有绿脓假单胞菌感染,而不宜仅凭咳痰颜色判断;丁胺卡那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等治疗仍有良好效果,但需联合用药,同时还必须采取其他综合性治疗措  相似文献   

7.
孙俊 《中原医刊》2011,(13):50-51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谱的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珠海黑马细菌鉴定药敏系统鉴定细菌和做体外药敏试验,统计分析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342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和神经外科,来自痰标本的有279株(占81.6%),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较严重。结论铜绿假单胞茵是临床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要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检测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临床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从各种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119株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耐药性变化。结果:铜绿假单胞菌119株中,革兰氏阴性细菌分离率为17.12%,67.24%分离于痰标本,主要以神经外科、呼吸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科室为主。铜绿假单胞菌除了对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耐药率较低以外,对其他抗生素耐药性均≥20.17%,对头孢曲松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达91.60%和92.44%。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有很强的耐药性,且耐药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医师应根据耐药率变化合理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既可以有效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又可以防止或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 目的 了解近两年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细菌鉴定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hoenixTM-100型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配套用药敏试剂条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 结果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医院住院患者各类标本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株607株,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占56.2%,其次为创面分泌物、尿液、胆汁、咽拭子,分别占25.5%、8.9%、4.3%、2.2%;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ICU)和呼吸内科为主,分别占27.5%和17.6% 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1.48%,其次依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哌拉西林,耐药率分别为3.13%、4.12%、6.10%、7.41%、7.58%;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6.90%、17.50% 。结论 及时监控和掌握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点,结合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4月长兴县中医院重症监护室248例患者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标本,采用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进行检测。结果分离铜绿假单胞菌210株,其中,多重耐药菌60株,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为28.6%。6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痰液(40株,66.7%),其次为伤口分泌物(11株,18.3%)、尿液(9株,15.0%)。耐药情况分析结果显示,头孢他啶(41.7%)、头孢吡肟(38.3%)、哌拉西林(48.3%)、替卡西林(58.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8.3%)、替卡西林/克拉维酸(58.3%)、氨苄西林/舒巴坦(100.0%),耐药率均较高;氨曲南(33.3%)、亚胺培南(30.0%)、美罗培南(30.0%)、庆大霉素(40.0%)、阿米卡星(26.7%)、环丙沙星(33.3%)、左氧氟沙星(33.3%),耐药率均较低。检出10株泛耐药菌株,检出率为16.7%,通过补充药敏实验,6株(6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对于多黏菌素B无耐药发生。结论对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可以采用青霉烯类、喹诺酮类联合用药治疗,对于泛耐药菌株可以应用多黏菌素B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本院铜绿假单胞菌(PAE)感染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患者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分离出333株PAE中有175株来自痰液(52.6%),86株来自咽拭子(25.8%),40株来源于脓液(12.0%),分离的科室分别为重症监护病房占38.1%、呼吸科占29.1%、神经外科占12.3%;药敏结果显示:PAE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有很高的耐药性,大部分耐药率在90%以上,而对碳青酶烯类、β内酰胺类及含酶抑制剂复合药有较低的耐药率,耐药率最低者是亚胺培南11.6%,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7.3%。结论:PAE分离株主要来自痰和咽拭子及ICU病房,并对多种抗生素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临床应根据其分布特点和药敏结果合理用药,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李继明 《华夏医学》2014,27(2):52-54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防治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菌培养、生化分析鉴定铜绿假单胞菌,药敏实验分析其耐药性,回顾性分析其来源与科室分布.结果: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某院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57株,主要分布在神经科、ICU和呼吸科,痰和分泌物中检出分别占75.8%和8.3%.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和乙基西梭霉素等敏感,对替卡西林和哌拉西林等耐药.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院内神经科、ICU和呼吸科,对替卡西林和哌拉西林等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8):92-94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分布方式以及耐药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2288株,其中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60株,占总数的2.6%。进行菌株培养和鉴定、药敏试验,然后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科室分布及耐药性。结果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占总数的50.0%;其次为神经外科,占总数的26.7%;再次为神经内科,占总数的13.4%;最后为呼吸科、骨科、普外科,均占总数的3.3%。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氨曲南、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性最高,均为100.0%;其次为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均为96.7%;再次为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耐药性分别为93.3%、90.0%、90.0%、83.3%,最后为阿米卡星,耐药性为16.7%;对多黏菌素B不耐药,耐药性为0。结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分布较为集中,高度耐药于常见抗菌药物,实时监控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能够对其在医院内传播进行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在临床感染中分布及耐药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2月分离来自住院患者的所有PA分离株,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占50%。其次是伤口感染占26.9%。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已超过80%。最敏感的药物是亚胺培南(敏感率为79.2%)。结论PA是医院感染常见条件致病菌之一,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医师应依据药敏结果和本地区耐药情况监测,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可降低抗生素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了解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变迁情况。②方法应用美国BD PhoenixTM100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对147例标本进行鉴定分析。③结果该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生素耐药情况不尽相同,但总体来看耐药情况比较严重。④结论该院应调整关于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用药策略,应综合检测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方法:对2003年1月~2003年12月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210株进行11种抗生素的药敏实验,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分离株中列第2位;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188/210,89.52%),和伤口(12/210,5.71%);丁胺卡那敏感率71.43%,亚胺培南为64.29%,头孢他啶为57.14%。结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可为临床抗生素治疗提供更多依据。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2019年我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2019年临床分离的42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其标本来源分布,科室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422株铜绿假单胞菌。痰液、脓液、肺泡灌洗液分别占71.1%、7.3%、5.2%;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室最多(19.9%),其后依次为呼吸内科(17.1%)、胸外科病房(8.5%)。2019年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0.2%;对多粘菌素、妥布霉素等药物耐药率较低,分别为0.3%和1.7%;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最高,为17.7%。结论 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耐药菌株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临床分离的1 274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来源分布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送检标本进行常规的分离培养,并用Vitek2 Compact和ATB Express系统进行病原学鉴定和测定其耐药性.结果 共分离到1 274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从痰标本中分离到959株,占75.27%,各ICU病房共分离到777株,占61.00%.其对美罗培南的耐药性最低,为18.13%;其次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也较低,分别为18.35%、18.89%、19.94%.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易产生多重耐药性,必须加强耐药性监测,为临床提供最新的耐药性资料,以更好地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铜绿假单胞菌(PA)在千佛山医院院内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以便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采集本院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我院确诊的368例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患者的各类标本,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茵以痰标本中分离最高,占65.8%,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于重症监护病房(占52.7%);其中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对铜绿假单胞菌较敏感,耐药率依次是15.6%、17.8%、22.8%、25.6%;头孢曲松、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复方新诺明和呋喃妥因高度耐药。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的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临床应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原则,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的临床分布情况,并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非重复性IRPA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PCR方法检测金属酶基因和外膜通道蛋白基因。结果:从404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共分离出100株IRPA,分离率为24.75%。其中90株(90.0%)IRPA来源于下呼吸道痰液标本;IRPA主要来源于重症医学科(ICU);IRPA对阿米卡星最敏感率为73.0%(耐药率为27.0%),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为63.0%),哌拉西林(敏感率为59.0%),庆大霉素(敏感率为58.0%),头孢他啶(敏感率为57.0%),其余药物的敏感率均〈50.0%。仅1株IRPA检测出IMP基因阳性(1.0%),测序为IMP-9型金属酶基因,其余金属酶基因均未检出;oprD2基因缺失的IRPA有65株(65.0%)。结论:我院IRPA主要是由于外膜通道蛋白oprD2缺失引起,且已有IMP-9型IRPA在我院流行,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