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性质与一般的产品责任相似,医疗机构的地位也相当于一般销售者,其归责原则也应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对医疗产品缺陷的认定应从设计制造缺陷扩大到警示、跟踪观察缺陷。医疗产品损害责任应实行举证责任缓和,并对缺陷与损害的因果关系实行不完全推定。《侵权责任法》需要在明确生产者与医疗机构的内部责任、明确销售者的责任主体地位等方面作出改进,另外,可借鉴美国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产品安全监测和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2.
医疗侵权损害赔偿"双轨制"法律适用原则的困惑与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行的医疗侵权损害赔偿"双轨制"原则倍受争议;医疗行业的独特性决定了医患关系是受到国家干预的民事法律关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国家对医疗损害民事赔偿进行行政干预的产物;医疗纠纷中传统的"主观过错"的归责理论难以对医疗过错准确定性,相应导致医疗事故(过失)与非医疗事故(过失)损害赔偿法律适用的冲突。"双轨制"原则的初衷实系将可容许的合理医疗损害与不可容许的恶性医疗损害予以分类区别对待,只有确立"客观过错"的归责理论才能凸显"双轨制"原则的现实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因使用缺陷药品、消毒药剂及医疗器械造成患者损害产生的责任既是医疗损害责任也是产品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血液不属于产品,因使用不合格血液造成患者损害产生的责任也不具有产品责任性质,应适用过错责任归责原则,特殊情况下可有例外。医疗产品损害责任是一种不真正连带责任,个别情况下是一种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第59条对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规定较为模糊,再加上我国有关理论还不够成熟,因此,对相关理论进行探讨以修改完善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规定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现有法律表明医疗侵权诉讼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当前,医疗侵权诉讼案件数量不断上升。适用何种归责原则判决案件直接关系到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医疗侵权诉讼属于一般损害赔偿案件,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作为行政法规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了不同医疗事故不赔偿的原则,进而确立了过错责任原则在医疗侵权诉讼法律适用方面的唯一性。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民事审判政策、地方法院规定均体现了医疗侵权诉讼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精神。因此,依据当前的法律规定,医疗侵权诉讼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5.
试论医疗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归责原则,是确定行为人的侵权民事责任的根据和标准。过错责任、过错推定、公平责任三项原则组成归责原则体系。医疗侵权民事责任适用过错推定原则而不适宜用公平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6.
医疗行为的结果存在许多不确定性,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以及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医师在临床决策中不得不采取更多的防御性医疗行为。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危害主要包括患者医疗成本增加、医疗资源浪费、妨碍医学科技发展、医患互信进一步降低等。目前我国尚无立法明确对其进行规制。本文从现行医疗法律制度与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关系、医疗行为的“可容性危险”原则适用等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防御性医疗行为的法律属性及构成,分析比较了防御性医疗和过度性医疗、保护性医疗的异同;为防御性医疗的法律判定与认定、侵权责任的法律构成与归责原则提供建议,同时为法律制度层面规制防御性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非事故医疗损害的民事责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损害既包括医疗事故,也包括各类非事故医疗损害,非事故医疗损害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非事故医疗损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以过错责任为主,无过错责任为补充.医疗机构其他主体对非事故医疗损害是否承担赔偿责任的判定标准,只能建立在上述的归责原则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医疗损害的鉴定及医疗损害的赔偿一直是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最具争议性3个核心问题。文章从卫生法理论与医疗诉讼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上述3个问题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其医疗诉讼领域的适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医疗责任保险原理及适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我们通过对医疗责任保险概念的探究,结合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举证责任的规定,展开对侵权归责原则的分析,探讨医疗责任保险对医疗纠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侵权行为法视角重新审视医疗损害赔偿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制度的健全、社会监督的加强、"医闹"的愈演愈烈构成了一个怪圈,使矛盾的焦点集中于目前的医疗损害赔偿制度。在思考和论辩中出现了一些认识误区,对于制度的完善非但无益,反而会加剧医患矛盾。从医疗损害赔偿的"损害"界定、归责原则和赔偿原则三个方面,针对目前相关认识误区,立足于侵权行为法的角度,提出将医疗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限定为医疗事故行为是合理的,医疗损害赔偿原则应坚持过错推定,需要调整的是赔偿标准而非赔偿原则。  相似文献   

11.
刘亮 《卫生软科学》2011,25(7):445-449
我国《侵权责任法》专章(第七章)规定了医疗侵权,其中第54条确立了过错责任原则,并通过第58条明确列举了推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的三种情形,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和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的做法,亦与我国《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完全由患者承担医疗机构存在过错的举证模式不同,这一模式变迁反映了立法机关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社会的价值取向做出了适时调整,不仅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而且契合了当前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Critics charge that judges and juries are incompetent to address medical liability issues. Some advocate shifting authority away from ordinary judges and juries, either by appointing "expert" decisionmakers, such as "medical screening panels" or specialized "medical courts," or by instituting caps on damages. Problems with the tort liability system may weigh in favor of a shift to a no-fault administrative compensation system. If the current fault-based system is retained, however, policymakers should not adopt half-measures by creating "expert" panels or "expert" courts. Rather, they should better equip the existing decisionmakers to deal with liability and damages question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我国医疗责任保险投保行为,为完善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医疗责任保险的需求主体投保动机入手,对影响其投保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受不同因素影响,不同的医疗责任保险需求主体具有不同的投保动机。结论保险公司应推出差异化的医疗责任保险产品;政府应以积极态度推动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侵权责任法的出台,对医疗管理与诊疗行为的规范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医疗损害责任规定之特点及施行后对医疗纠纷的可能影响进行分析;根据法律环境的变化和医疗纠纷多发的现状,提请医务人员注意了解该法对医方有赔偿风险的规定情形,而且要熟悉掌握《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与诉讼有关的新增内容,以提高依法行医和自我维权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日本复合污染侵权责任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确立了以民法共同侵权理论为基础,由数加害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复合污染侵权责任承担制度.在具体的案件中,根据不同的情形,灵活运用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减轻受害人的举证责任,全方位地保障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指出我国应借鉴日本复合污染侵权责任制度的先进成果,逐步确定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并通过制度设计进一步实现举证责任的合理分配,构建以连带责任为主导,按份责任以补充的责任承担制度.  相似文献   

16.
医疗纠纷处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医疗纠纷案例的鉴定、诉讼、赔偿等方面的数据,反映出医疗纠纷数量持续且迅速增长的现象;医疗纠纷出现了一些新的类型和结构;医疗纠纷诉讼案的审理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医疗纠纷诉讼的审理应遵照过错归责原则,并坚持举证责任由原被告双方合理分担。通过讨论侵权行为法发展的一些重要趋势,分析了法律发展大环境与医疗纠纷现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医疗责任保险与医疗侵权责任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医疗责任保险有利于减轻医院的损害赔偿责任和强化医疗侵权责任的赔偿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侵权责任在解决医疗纠纷中的局限性.同时,医疗责任保险也可能弱化医疗侵权责任制度的事故预防功能,因而有必要正确认识医疗责任保险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