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基因位于15号染色体上,其表达产物PML蛋白定位于一种被称为核体或POD的核内亚微结构中,具有抑制肿瘤、抑制生长及调节转录等作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表达融合蛋白,使正常核体结构发生改变。本文重点介绍PML蛋白与其它POD相关蛋白的功能,相互作用及APL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PML蛋白)是核体(PML Oncogenic Domain,POD)的组成成份,它是细胞生长和转化的抑制蛋白。研究表明PML蛋白具有抗肿瘤特性,它在许多肿瘤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PODs在整个细胞周期中,其数目及大小都在不断变化。PODs的形态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当PML与RARα形成融合基因,继而形成PML-RARα融合蛋白,破坏POD结构及功能,阻断骨髓干细胞的正常分化和凋亡,导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发生。  相似文献   

3.
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发病过程中和诱导分化凋亡的治疗过程中,核体不断发生变化。通过对核体的认识,可以深入探讨APL的发病机制,寻找APL更好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核体与APL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发病过程中和诱导分化凋亡的治疗过程中,核体不断发生变化。通过对核体的认识,可以深入探讨APL的发病机制,寻找APL更好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核体与APL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核体的功能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纯兰  羊裔明 《华西医学》2004,19(3):531-532
对核体(nuclear body,NBs)功能的探索已持续了近40年,只是在最近10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才根据这一结构域中的蛋白推论出其潜在的功能。NBs并不是存在于所有细胞核中的一个细胞器,而是定位于核染色体之间核基质区域的多蛋白复合体,是一个具有核心中空的球形或扁球形小体,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promyelocytic leukemia gene,PML)产物形成其外壳,  相似文献   

6.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PML蛋白)是核体(PML Oncogenic Domain,POD)的 组成成份,它是细胞生长和转化的抑制蛋白。研究表明PML蛋白具有抗肿瘤特性,它在许多肿瘤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PODs在整个细胞周期中,其数目及大小都在不断变化。PODs的形态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当PML与RARα形成融合基因,继而形成PML- RARα融合蛋白,破坏POD结构及功能,阻断骨髓干细胞的正常分化和凋亡,导致急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的各异构体因C末端结构域序列不同而不同,但各异构体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回顾性分析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异构体在基因转录调控、细胞生长分化、细胞凋亡、免疫反应及其核体形成等方面的功能特点.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2/2010 PubMed数据库和FMJS数据库有关野生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核体结构、功能及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异构体的结构、命名、功能和3者之间联系等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是通过多种不同的mRNA剪接本来表达的,其中每一个剪接本都编码不同的蛋白即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异构体.由于各种蛋白异构体都拥有共同的N末端结构区域,从而决定其具有某些功能上的共性如细胞凋亡.而不同的C末端结构区域又决定它们具有各自功能上的特性如抗病毒、细胞生长分化作用.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索各种异构体功能作用的具体生物化学机制.  相似文献   

8.
背景: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的各异构体因C末端结构域序列不同而不同,但各异构体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回顾性分析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异构体在基因转录调控、细胞生长分化、细胞凋亡、免疫反应及其核体形成等方面的功能特点。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2/2010PubMed数据库和FMJS数据库有关野生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核体结构、功能及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异构体的结构、命名、功能和3者之间联系等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是通过多种不同的mRNA剪接本来表达的,其中每一个剪接本都编码不同的蛋白即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异构体。由于各种蛋白异构体都拥有共同的N末端结构区域,从而决定其具有某些功能上的共性如细胞凋亡。而不同的C末端结构区域又决定它们具有各自功能上的特性如抗病毒、细胞生长分化作用。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索各种异构体功能作用的具体生物化学机制。  相似文献   

9.
对35例白血病病人骨髓标本进行抗PML抗体免疫荧光测定。19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标本中,11例未治、3例服ATRA4天以内,以及3例复发病人均为典型APL荧光表现,2例ATRA诱导完全缓解APL病人荧光表现为非APL型。16例未治的非APL病人均为典型非APL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抗PML抗体免疫荧光法简便、快速、特异,适于诊断未治和复发的APL病人。  相似文献   

10.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研究进展于文强综述孙秉中审校肿瘤细胞染色体易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确定与肿瘤有关的新基因。1990年Borrow等人先后发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特征性的染色体易位t(15;17)使位于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  相似文献   

11.
黄纯兰  羊裔明 《华西医学》2003,18(2):295-296
自 1 986年我国首次报导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成功以来 ,ATRA诱导APL细胞分化治疗的显著疗效已得到公认 ,完全缓解率 (CR)达到90 %以上[1 ] 。同时ATRA大大地增加了APL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及生存率 ,降低复发率[2 ] 。现将ATRA治疗APL的机制、方法、并发症等综述于下。1 APL的特征APL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个特殊类型 ,它具有下述 4个方面特征 :(1 )细胞形态学 ;表现为粒系分化停滞在早幼粒细胞阶段 ;(2 )细胞免疫表型 :CD9+ 、CD33+ 、CD1 3+ 、HLA-DR- 为APL的特征 ,而CD34、CD7、CD1 …  相似文献   

12.
13.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以骨髓中异常早幼粒细胞增多为特征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目前被认为是可治愈的急性白血病,常见于20岁以上的患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预后、治疗及治疗后的并发症与成人相比有一些不同之处,现将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研究四硫化四砷(As4S4)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白血病细胞中PML/PML-RARα蛋白的作用。在患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多次留取骨髓或外周血标本,用抗PML蛋白单抗对APL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信号的演变规律。结果显示:治疗前APL细胞表现为细胞核内弥漫分布的大量微颗粒荧光信号。As4S4治疗后,最早于第2天即可出现荧光分布的改变,表现为微荧光颗粒消失,出现数个大荧光颗粒,并出现核周荧光,最终大荧光颗粒也消失。当As4S4合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时,PML蛋白荧光信号变化规律与单用As4S4基本相同。但单独应用ATRA治疗后,PML蛋白荧光信号的改变与前两组明显不同,主要差别为微荧光颗粒不会很快消失,而是在微荧光颗粒逐渐减少的基础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大荧光颗粒,最终微荧光颗粒消失,而大荧光颗粒始终存在。结论:As4S4使患体内APL细胞的PML/RML-RARα蛋白发生重新分布,与ATRA治疗后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回顾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一种亚型,FAB分类为M3型。APL约占全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7%~27%,其中欧美国家为5%~15%,中国约为12%~23%,拉丁美洲最高,达15%~27%。APL在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水平都有其特点。95%的APL具有特异性染色体易位t(15;17)(q22;q21),形成特有的PML/RARα融合基因。另有5%的M3为其他亚型。  相似文献   

17.
林纲  陈蕾  焦志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0):1203-1204,1207
目的探讨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维甲酸受体α融合基因(PML-RARα)定量检测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1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初诊、治疗后完全缓解及复发时PML-RARα进行定量检测,分析不同阶段其变化程度,并与同阶段细胞形态学、染色体分析进行比较。结果 1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初发时PML-RARα均为阳性,完全缓解阶段转为阴性或定量结果呈逐渐下降趋势,当复发时PML-RARα再次并早于细胞形态学和染色体分析出现阳性,且定量结果明显高于初发阶段。结论 PML-RARα定量检测可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断、治疗及提示复发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以早幼粒细胞异常增多、凝血功能异常、表达特征性PML-RARα融合基因、且预后良好为特征的一类独特类型白血病.APL的治疗分为诱导、巩固、维持三个阶段.全反式维甲酸应用于诱导、巩固治疗可提高完全缓解率,改善长期预后,而是否需应用于维持治疗阶段尚存争议;蒽环类药物用于诱导及巩固治疗,可降低早期病死率、改善预后;砷剂不仅可作为复发、难治性APL的二线治疗药物,也可用于新发APL的诱导治疗,且在巩固、维持治疗各个阶段应用砷剂可提高总体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对于复发、难治及晚期APL,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去甲基化药物的出现在未来可能对复发、难治及晚期APL的治疗发挥作用.现就此对APL的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铡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染色体易位t(15;17)所形成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受体α(PML-RARα)融合基因转录本。方法筑巢式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RT-PCR)。结果在30例APL中,L型18例,S型10例,另有两例完全缓解者(CR4年和6年)未检测到上述转录本。10例初治APL同时进行PML-RARα融合基因和细胞遗传学检查,10例患者均植铡刊PML-RARα融合基因,而只有6例检测到t(15;17)易位染色体。结论PML-RARα融合基因植铡在APL的诊断、疗效评价及MRD的监测中是一个快速、准确且灵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具有独特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特征的一个亚型,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维甲酸受体α(retinoic acid receptor alpha,RARα)基因重排产生新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romyelocyt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