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干细胞标志物CD44、乙醛脱氢酶1(ALDH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宫颈癌组织标本78例、癌旁正常组织23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织CD44、ALDH1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Oct4和Nanog基因在人胰腺癌细胞系及干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流式细胞仪,以CD44+CD24+和CD44+CD24+ESA+为表面标记,在胰腺癌Panc-1细胞中分选肿瘤干细胞,RT-PCR、定量PCR及免疫荧光法检测肿瘤干细胞中Oct4、Nanog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分选出的胰腺癌CD44+CD24+细胞约占细胞总量的1%~3%,CD44+CD24+ESA+约占细胞总量的0.1%~0.8%,Oct4及Nanog基因在两种分选出的细胞中表达均高于未分选细胞,在CD44+CD24+ESA+细胞中的表达高于CD44+CD24+细胞.结论:干细胞相关基因Oct4、Nanog高表达于胰腺癌干细胞中,其表达量与干细胞纯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系SMMC7721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探讨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其对肝癌细胞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群体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将肝癌细胞按细胞表面标志CD133、CD44进行分离,分为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4个群体,采用脂质体法将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质粒转染入人肝癌细胞SMMC7721,采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细胞NS-1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SMMC7721转染前后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CD133、CD90、CD44的表达和细胞生长周期,检测细胞群体的变化。以裸鼠成瘤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评价具肿瘤干细胞性质的肝癌细胞表面标志物以及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转染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肝癌SMMC7721细胞分成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4组亚群的细胞存在着异质性,4组亚群细胞中均有少数肿瘤干细胞样细胞能在软琼脂上形成克隆,其中CD133+CD44+、CD133+CD44-亚群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5%和1.8%,CD133-CD44+、CD133-CD44-亚群克隆形成率为0.7%和0.5%。转染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后,4组亚群细胞克隆的形成率都显著下降。裸鼠成瘤实验提示,CD133+表型的细胞成瘤能力强于CD133-表型细胞,CD133-CD44+亚群细胞成瘤能力最弱。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转染NS-1后,CD133+群体细胞被明显抑制,由31.9%下降至6.3%,而CD90+和CD44+的表达未出现改变;转染NS-1后细胞S期百分率明显下降。结论:肝癌细胞表型为CD133+CD44+和CD133+CD44-亚群中富含肝癌干细胞,转染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基因NS-1的部分亚群SMMC7721细胞生长被抑制,提示其对肝癌细胞株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CD133+群体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胰腺癌细胞系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三种胰腺癌细胞系(AsPc-1、Panc-1和SW1990)分别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三种细胞系中对照组予以10 μl CD133抗体及90 μl磷酸盐缓冲液(PBS)标记液,实验组予以10 μg/L TGF-β1及90 μl PBS标记液。运用流式细胞计数(FACS)评估TGF-β1对Panc-1、AsPc-1和SW1990中CD133表达的影响;同时,采用磁性活化细胞分选技术(MACS)筛选出三种细胞系CD133阴性细胞,分成Blank组、T组及T + I组,T + I组同时加入10 μg/L浓度的TGF-β1以及10 μmol /L TGF-β1抑制剂,Blank组仅添加等量的PBS溶液,T组中加入10 μg/LTGF-β1及与抑制剂等量的PBS溶液。采用FACS评估TGF-β1及其特异性抑制剂对胰腺癌CD133阴性细胞的影响。 结果AsPc-1[(1.63 ± 0.21)% vs.(0.63 ± 0.12)%,t = 7.276,P = 0.002]、Panc-1[(3.48 ± 1.26)% vs.(0.66 ± 0.22)%,t = 4.924,P = 0.001]和SW1990[(3.83 ± 0.71)% vs.(0.90 ± 0.44)%,t = 6.102,P = 0.004]细胞系中实验组CD133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由MACS分选后的CD133阴性细胞中,AsPc-1[(1.70 ± 0.66)%、(0.50 ± 0.00)%、(0.64 ± 0.21)%]、Panc-1[(1.45 ± 0.53)%、(0.50 ± 0.00)%、(0.42 ± 0.17)%]和SW1990[(1.68 ± 1.26)%、(0.50 ± 0.00)%、(0.62 ± 0.11)%]中T组CD133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lank组及T + I组(P均< 0.05)。 结论TGF-β1可以使胰腺癌细胞获得肿瘤干细胞能力,并且该现象可以被TGF-β1抑制剂所阻断。  相似文献   

5.
阳昌军  陶冶  陈伟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5):925-927,930
[目的]探讨Smac基因对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于裸鼠腋下接种200 μL 107/mL的PANC-1细胞悬液,建立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其分为三组:注射PBS液(A组)、转染空载体(B组)、转染Smac基因(C组),比较三组移植瘤的大小、移植瘤细胞的凋亡率,移植瘤中Smac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与A、B组比较,C组裸鼠移植瘤体积、质量和MVD显著减小;移植瘤细胞的凋亡指数和Smac蛋白的表达率均明显增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质体转染Smac基因能抑制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可能与该基因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miR-30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胰腺癌侵袭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用FQ-PCR方法从细胞水平检测5种胰腺癌细胞系(PANC-1、PaCa-2、AsPC-1、Hs-766T、BxPC-3)中miR-301的表达;进一步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组织水平检测胰腺癌组织芯片(含60份胰腺癌组织、10份癌旁组织和10份正常胰腺组织)中miR-301的表达;在证实miR-301高表达后,进一步研究其在胰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临床意义,用100 nmol/L miR-301抑制剂(anti-miR-301)或阴性对照(Anti-miR~(TM) Negative Control#1)处理对数生长的胰腺癌细胞系PANC-1、PaCa-2,用WB检测胰腺癌细胞系中侵袭转移相关分子COX-2、MMP-2的表达,并用Transwell技术检测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结果 FQ-PCR检测结果显示,在5种胰腺癌细胞系PANC-1、PaCa-2、AsPC-1、Hs-766T、BxPC-3中miR-301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3.09±4.21、30.76±3.18、47.57±3.56、20.20±1.21、76.75±13.51;而正常胰腺细胞中为1.00±0.08;5种胰腺癌细胞系分别与正常胰腺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86、9.53、6.39、6.77、11.18,P均<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亦显示,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中miR-301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8±0.09、0.22±0.04、0.14±0.05;胰腺癌组织分别与癌旁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1、10.6,P均<0.01);正常胰腺组织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P=0.22).用miR-301抑制剂抑制胰腺癌细胞系PANC-1、PaCa-2中miR-301的表达后,WB检测结果显示,侵袭转移相关分子COX-2、MMP-2的表达下调;细胞侵袭转移能力试验结果显示,miR-301抑制剂处理后跨膜转移的细胞数分别为PANC-1(587±27)个、PaCa-2(363±13)个,而阴性对照处理后跨膜转移的细胞数为:PANC-1(1 091±15)个、PaCa-2(737±44)个;miR-301抑制剂处理与阴性对照处理相比,细胞侵袭转移能力亦显著下降(t值分别为7.89、7.56,P均<0.01).结论 胰腺癌细胞系和组织中miR-301高表达;且与胰腺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抑制miR-301的表达能够有效抑制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miR-301有望成为抗胰腺癌侵袭转移治疗的新分子靶标和胰腺癌早期诊断的新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TE-1细胞系中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CD133、P75NTR、OCT-4的表达,探讨食管鳞癌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食管鳞癌TE-1细胞系中CD44、CD133、P75NTR、OCT-4的表达和定位.结果:在TE-1细胞中,CD44和CD133在所有细胞都表达且荧光定位在细胞的胞浆;P75NTR和OCT-4也在所有细胞表达,但在有些细胞荧光定位于胞核,在另外一些细胞荧光定位于胞浆.结论:在TE-1中可能存在肿瘤干细胞,但CD44、CD133、P75NTR、OCT-4不是特异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相关蛋白1(MTA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MTA1在人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组织中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胰腺癌肿瘤细胞系PDAC-1培养上清液中MTA1浓度。然后加入不同浓度(5.0 ng/ml、10.0 ng/ml、15.0 ng/ml、20.0 ng/ml)的外源性MTA1处理胰腺癌肿瘤细胞系PDAC-1 48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MTA1(20.0 ng/ml)和YC-1(50μmol/L)分别单独或联合作用于胰腺癌肿瘤细胞系PDAC-1 48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24 h时Western blot检测HIF-1α/VEGF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HIF-1α和VEGF蛋白的水平。结果 MTA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0.05)。胰腺癌肿瘤细胞系PDAC-1自然生长条件下分泌的MTA1水平随着时间的增加在不断增大,48h后浓度为(0.041±0.003) ng/ml与后续研究中加入的外源MTA1浓度相比,可忽略不计。MTA1浓度在5.0~20.0 ng/ml时,从作用第12小时开始能够显著促进胰腺癌肿瘤细胞系PDAC-1的增殖(P <0.05)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效应。YC-1能够抑制胰腺癌肿瘤细胞系PDAC-1的增殖和迁移能力。MTA1能够促进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而YC-1能够降低MTA1对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结论 MTA1可以促进胰腺癌肿瘤细胞系PDAC-1的增殖和迁移,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IF-1α/VEGF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8种人肝癌干细胞标志物在化学药物诱导的大鼠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二乙基亚硝胺及N-亚硝基吗啉建立化学药物诱导的大鼠原发性肝癌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种人肝癌干细胞标志物CD133、CD90、CD44、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G2(ABCG2)、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OV6和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s,ALDH)在大鼠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通过13点评分法及Image-Pro Plus 6.0软件对图像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ABCG2、CD133、CD44和AFP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其余4个标志物无显著差异。结论:化学药物诱导的大鼠肝癌细胞中含有肿瘤干细胞标志物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CXCL12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用不同浓度的CXCL12处理后,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组中PANC-1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用RT-PCR法检测细胞中MMP-9 mRNA和VEGF mRNA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MMP-9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经CXCL12作用后,人胰腺癌PANC-1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增强,并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细胞和上清液中MMP9和VEGF的表达亦呈剂量依赖性增强.结论 CXCL12可以通过上调MMP-9和VEGF的表达从而增强人胰腺癌细胞PANC-1的体外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13.
陈霖  杨锦林  杨丽  王春晖 《华西医学》2010,(11):1972-1974
目的探讨胰腺癌早期诊断的要点及误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8日收治的1例以腹胀、呕吐为主要表现的胰腺癌患者。结果患者经及时剖腹探查确诊为胰腺癌并行手术切除。结论胰腺癌起病隐匿,其早期误诊率高,进行胰腺癌的早期诊断、避免误诊是提高预后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4.
胰腺癌CT征象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胰腺癌的CT征象进行探讨。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18例,其中胰头癌13例,胰体癌3例,胰尾癌2例,就其CT征象进行分析,同时又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壶腹癌7例,十二指肠乳头癌5例,胆总管远端癌4例,胰头部炎性肿块3例作为鉴别诊断,全部病例均采用型高分辨率CT机作增强前后扫描,对兴趣区作3-5mm薄层和动态扫描,并分别摄取动脉期及静脉期相。结果 胰腺肿块呈低密度,胰头静脉弓扩大,胰后脂肪间隙模糊,肿块远端的胰腺组织不同程度稀疏,萎缩,肠系膜上动脉增粗,胆总管远端和主胰管远端间距分离,为胰腺癌较具特征的表现,结论 高分辨率CT薄层和动态扫描是发现胰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早期转移和化疗耐药是影响其临床治疗效果的两大主要因素,并且与肿瘤的上皮间质转化(EMT)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就EMT与胰腺癌的转移和耐药性之间的联系综述如下. 1 EMT 1.1 EMT相关转录因子 到目前,已发现的参与EMT的转录因子有锌指结构蛋白Snail和Slug,具有螺旋-环-螺旋结构的Twist1、Goosecoid和Foxc2,两端锌指结构蛋白ZEB1和SIP1等[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影像学检查、癌胚抗原 (CEA)和术中活组织检查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 2月~ 1999年 8月收治的 86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胰腺癌病例。结果 :B超、CT和MRI的诊断率分别为6 2 .5 %、76 .5 %和 83.3 % ;PTC和ERCP为 93 .3和 10 0 .0 %。血清CEA检测阳性率为 37.2 % ,随病程发展 ,CEA值和阳性率逐渐升高。结论 :各种冰冻活检和穿刺细胞学检查共 2 7例 ,2 5例诊断为胰腺癌或转移癌。结论 :各种影像学检查对胰腺癌诊断有帮助 ,联检可提高诊断率。胰腺癌中血清CEA有一定的阳性表达 ,可作为胰腺癌病程发展的一个预测指标。术中活检或穿刺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获得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相关性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选取117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其他癌症患者156例(对照1组)和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对照2组),对比各组糖尿病的例数及病程,测定各组患者血清胰淀粉样多肽(IAPP)的含量,分析糖尿病相关性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依据。结果胰腺癌组有22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组),对照1组有3例糖尿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组糖尿病病程≤2年者高于对照2组[86.3%(19/22)比16.7%(21/126),P〈0.05];合并糖尿病组、对照1组、对照2组患者血清 IAPP 分别为(21.2±11.4)、(7.3±3.2)和(3.7±2.8)pmol·L^-1),合并糖尿病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发现肿瘤占位病灶之前可能已有糖代谢异常,尤其是病程≤2年的2型糖尿病,联合检测患者血清IAPP的含量,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胰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81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DM组,n=65)和非糖尿病组(非DM组,n=116).分析两组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肿瘤部位、术前指标、肿瘤免疫组化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术前总胆红素、CA199、肿瘤分化程度、肿瘤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免疫组化指标中,P53、CEA、S100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M组Ki-67增殖指数>50%2例(5.13%),非DM组Ki-67增殖指数>50% 12例(23.53%),Ki-67增殖指数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8,P<0.05).结论:DM组Ki-67增殖指数较非DM组低,两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肿瘤部位和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常规基波显像(FI)与组织谐波显像(THI)的对比观察,探讨组织谐波显像诊断胰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胰腺癌患者(肿块直径小于4cm,无远处转移)进行FI和THI检查,对2种方法所得图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在观察胰腺病灶的大小、边界、内部回声特点、胰管回声及肿块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等方面,组织谐波显像明显优于基波显像。结论本研究表明,THI可提高胰腺肿块的图像质量,提高病变显示的清晰度及信息量,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