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艾力,CPT-11)联合卡培他滨(Xeloda)治疗奥沙利铂(OXA)化疗后进展的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OXA化疗失败的3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伊立替康100mg/m2;卡培他滨2000mg/m2·d-1,每天2次口服,共14天;每三周重复一次。观察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6例,有效率(RR)为56.3%。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手足综合征。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奥沙利铂化疗后进展的结直肠癌耐受性好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在晚期结直肠癌、胃癌治疗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8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采用伊立替康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伊立替康用药剂量为69 mg/m2~200 mg/m2,中位周剂量强度为80 mg/m2。治疗周期1~22个不等,平均治疗周期数为4.5个,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初步观察结果显示,以伊立替康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在贲门癌、胃癌、结直肠癌的有效率为54.5%。发生急性胆碱能综合症3例(11.7%),5例(17.9%)患者发生Ⅰ度腹泻,4例(14.3%)发生Ⅱ度腹泻,经易蒙停干扰后继续治疗;2例(7.1%)发生出现Ⅲ度腹泻。结论以伊立替康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在贲门癌、胃癌、结直肠癌有效,腹泻与治疗剂量强度密切相关,急性胆碱能综合征通过延长输注时间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雷替曲塞或氟尿嘧啶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经一线FOLFOX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二线治疗。A组(25例)化疗方案为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B组(27例)化疗方案为氟尿嘧啶联合伊立替康及亚叶酸钙,比较两组二线治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有效率分别为36%和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6.0%和5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6.0月和4.5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方案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能耐受,使用方便,值得临床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4.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CF+5-FU,或西妥昔单抗联合奥沙利铂+CF+5-FU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西妥昔单抗首次剂量400mg/m2,以后250mg/m2每周一次维持.结果:2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均达PR.主要不良反应为痤疮样皮疹、腹泻及骨髓功能抑制.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国产替吉奥胶囊作为一线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4例既往未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应用伊立替康联合国产替吉奥胶囊化疗,伊立替康(180mg/m2)第1天,国产替吉奥胶囊口服剂量(60mg/m2,2次/日),连续14天,21天为1周期,连用2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24例疗效均可评价,其中CR 0例,PR 15例,SD 3例,PD 6例,RR 62.5%,DCR 75.0%,15例缓解的病例,中位缓解时间为1.8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3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级,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疲乏、恶心、呕吐等。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国产替吉奥胶囊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确切、耐受性好、易于实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37例经FOLFOX4、FOLFIRI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伊立替康125 mg.m-2,静滴,d1,8;卡培他滨1 250 mg.m-2,口服,bid,d1~14,21 d为1周期,化疗4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37例患者中,CR 0例,PR 10例,SD 22例,PD 5例,有效率为27.0%。毒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及迟发性腹泻,且多为Ⅰ~Ⅱ度。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奥沙利铂辅助化疗后疾病进展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优先推荐含伊立替康的方案, 然而部分患者因费用或禁忌症不能接受伊立替康的治疗。本回顾性研究探讨奥沙利铂辅助化疗失败后一线再引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奥沙利铂辅助化疗结束6个月后疾病进展一线治疗再引入的27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 化疗方案包括mFOLFOX6和CapeOX。  结果  27例均可评价疗效, 完全缓解1例, 部分缓解7例, 稳定7例, 总有效率29.6%, 疾病控制率55.5%, 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和中位总生存分别为7.26个月(95%CI, 6.34~13.43个月)和19.1个月(95%CI, 19.3~33.1个月)。Ⅲ~Ⅳ度不良反应包括Ⅲ度粒细胞下降2例、Ⅲ度贫血1例、Ⅲ度和Ⅴ度血小板下降各1例、Ⅲ度呕吐1例、Ⅲ度口腔粘膜炎1例、Ⅲ度神经毒性2例。  结论  对于奥沙利铂辅助化疗失败后不能接受伊立替康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奥沙利铂再引入可以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化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蔚茹  刘杰 《中国肿瘤》2011,20(3):200-203
在过去的20年中,无论是针对术后结直肠癌的辅助化疗或是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化疗均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在20世纪80年代末,仅有5-Fu一种化疗药物可选用,现在已经有了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卡培他滨、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等多种药物组成联合化疗方案供选择。通过目前的化疗方案治疗,75%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3年无复发,50%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达2年。文章重点对化疗在辅助治疗与转移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伊立替康二线治疗14例晚期结直肠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14例既往氟尿嘧啶(5-FU)治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单药伊立替康300mg/m^2,静脉点滴,每3周为一疗程。全部患者以前曾接受过含氟尿嘧啶的辅助化疗,2例曾接受过盆腔放疗。结果:9例患者接受3疗程化疗,5例接受6疗程化疗。14例患者中SD10例,PD 4例。常见治疗毒性为乙酰胆碱能综合征13例(92.9%),延迟性腹泻11例(78.6%)和中性粒细胞减少11例(78.6%);Ⅲ度毒性:恶心呕吐2例(14.3%),延迟性腹泻2例(14.3%)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1例;仅1例患者发生Ⅳ度腹泻。结论:伊立替康对晚期结直肠癌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并且毒性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方案与伊立替康联合5-FU方案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经一线化疗失败行二线治疗的6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据不同二线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联合5-FU方案(FOLFIRI方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观察总生存期(OS)和疾病进展时间(TTP)。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67% vs 13.33%,χ2=1.67,P=0.20);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33% vs 36.67%,χ2=4.27,P=0.04);观察组中位OS和中位TTP较对照组长,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9个月 vs 7.5个月,χ2=4.461,P=0.012;5.0个月 vs  3.7个月,χ2=6.735,P=0.022);观察组骨髓抑制、胃肠道不良反应等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肯定,较FOLFIRI方案可延长生存期,不良反应更轻,可作为一线化疗失败患者的可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ridine diphosphoglucu-ronosyltransferase 1A1,UGTlA1)是伊立替康代谢关键酶,其活性受基因多态性影响显著。本研究探讨结直肠癌患者中,UGT1A1*28和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入组2013年4月—2013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接受治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160例。抽提外周血中基因组DNA,分别采用STR方法和Sanger测序法,检测UGT1A1*28和UGT1A1*6基因型,分析UGT1A1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对其中82例化疗方案中含伊立替康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随访,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16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中,UTG1A1*28(启动子TATA盒区域TA重复次数)野生型TA6/6124例(77.5%);杂合子TA6/7 33例(20.5%);纯合子TA7/7 3例(2.0%)。UGT1A1*6位点(211G>A)野生型GG 105例(65.6%),杂合子GA 48例(30.0%);纯合子AA 7例(4.4%)。82例化疗方案中含伊立替康的结直肠癌患者中,*28基因型(TA6/7和TA7/7)显著增加发生3级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58.3% vs 0.0%,P<0.001),并增加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76.0% vs 45.6%,P<0.001);*6基因型(GA和AA)、年龄、性别、化疗方案和伊立替康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接受伊立替康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UGT1A1*28位点多态性显著增加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的风险,可预测伊立替康引起的骨髓抑制性不良反应,辅助临床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伊立替康是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最早用于标准化疗方案失败后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肺癌、生殖系统肿瘤的治疗,认为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比现有临床药物更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伊立替康的临床应用做了大量的研究,在此,我们对这一领域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西妥昔单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直肠癌肝转移发病率很高。目前,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不管肝转移灶是否可手术切除,均推荐实施新辅助化疗后再行肝转移灶切除术。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西妥昔单抗联合以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为主的化疗作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二线或一线治疗方案,可获得较高的有效率和良好的远期生存,并使更多的患者得到肝转移灶切除的机会,提高肝转移灶切除率,但只推荐应用于k-ras基因为野生型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伊立替康(商品名:艾力)联合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男女患者疗效的差异。方法 全组共6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男性42例,女性20例,入组后给予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方案化疗,伊立替康180 mg/m2,静脉滴注90 min,第1天;氟尿嘧啶400 mg/m2,静脉推注,第1、2天;600 mg/m2,持续静脉注入,第1、2天;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2天。14 d为1个周期。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可评价疗效者62例,其中完全缓解(CR)4例,女性4例,男性0例;部分缓解(PR)21例,男性14例,女性7例;稳定(SD)20例,女性4例,男性16例;进展(PD)17例,男性12例,女性5例。有效率(RR):男性为33.3 %(14/42),女性为55.6 %(11/20),总RR 40.3 %(25/62);中位生存期女性为15个月,男性为13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胆碱能综合征、中性粒细胞减少、迟发性腹泻、消化道反应及脱发。未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有较好的效果,毒性可耐受,其中女性患者受益较男性患者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ACR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19例晚期结直肠癌,每3周重复,完成4个周期(1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无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4例(21.0%),疾病稳定(SD)8例(42.1%),疾病进展(PD)7例(36.8%),有效率(RR)21.0%(4/1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2个月,中位生存期19.6个月.19例中不良反应为Ⅲ或Ⅳ度者7例,其中白细胞减少6例(31.6%),乏力1例(5.3%).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方案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高,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5-Fu)及亚叶酸钙(CF)组成的二线化疗方案治疗一线方案失败后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远期生存情况。方法 采用伊立替康联合5-Fu、CF持续静脉滴注2周的治疗方案,患者至少接受4个疗程以上治疗,按照WHO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全组均可评价不良反应,28例可评价疗效,CR 1例(3.6 %),PR 10例(35.7 %),SD 13例(46.4 %),PD 4例(14.3 %);中位疾病进展期为7.2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1.9个月;不良反应主要是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厌食、迟发性腹泻、乙酰胆碱能综合征,多为Ⅰ、Ⅱ度,Ⅲ、Ⅳ度不良反应少见。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5-Fu及CF为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有效的二线方案,不良反应易于控制,可供临床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7.
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结直肠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大多数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全身化疗是最佳的姑息治疗.20世纪90年代多项Ⅲ期临床研究证实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依立替康(开普拓,CPT-11)联合5-Fu、LV方案(FOLFIRI)治疗结直肠癌疗效显著.本研究旨在观察FOLFIRI方案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生存、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60例经病理学证实的一线治疗失败后的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FOLFIRI方案化疗至少2个周期,伊立替康18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四氢叶酸200 mg/m2,静脉滴注,第1、2天;5-FU400 mg/m2,静脉推注,第1、2天:5-FU 600 mg/m2,静脉持续滴注22 h,第1、2天,每2周重复.结果: 全组60例患者均能评价毒副反应,其中58例可评价疗效.全组无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14例(24.14%),稳定(sD)30例(51.72%),总有效率(CR PR)2414%,疾病控制率(CR PR SD)75.86%,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6.0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9.65个月.非血液学毒性不良反应轻微,大多为Ⅰ、Ⅱ度.只有2例患者出现Ⅲ度延迟性腹泻,1例患者出现Ⅲ度恶心呕吐. 常见的血液学毒性为粒细胞减少症.有5例患者出现Ⅲ度粒细胞减少症.没有发生粒缺性发热.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5-FU和叶酸二线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有较高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可控.  相似文献   

18.
黄于庭  汪超 《现代肿瘤医学》2021,(14):2472-2476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伊立替康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对98例结直肠癌手术后复发或转移采用伊立替康化疗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均对手术切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HSP90α蛋白表达。对比癌组织和癌旁组织HSP90α蛋白阳性表达率;对比化疗敏感和耐药患者癌组织HSP90α蛋白阳性表达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结直肠癌组织HSP90α蛋白阳性表达与伊立替康化疗敏感的关系。结果:癌组织HSP90α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伊立替康化疗敏感率为72.45%,耐药率为27.55%,伊立替康化疗耐药患者癌组织HSP90α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敏感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II期、癌组织HSP90α蛋白阳性表达均可降低结直肠癌患者伊立替康化疗敏感率。结论:结直肠癌组织HSP90α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且伊立替康化疗耐药患者癌组织HSP90α蛋白阳性表达率更高,III期、癌组织HSP90α蛋白阳性表达与伊立替康化疗敏感性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含草酸铂或伊立替康的化疗方案作为晚期结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使得患者总生存期超过20个月,靶向治疗药物西妥昔单抗和贝伐单抗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疗效.2008年结直肠癌治疗的重要进展是确定KRAS基因状态与抗EGFR抗体疗效的相关性.CRYSTAL、OPUS和CELIM等随机研究显示,通过K-ras检测可筛选出能从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中获益的人群,西妥昔单抗无论是联合以奥沙利铂为基础、还是联合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一线化疗方案,都能使KRAS野生型患者疗效显著提高,显示出西妥昔单抗在mCRC一线治疗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予以伊立替康200mg/m2,第1天,口服卡培他滨 1000mg/m2一日两次,联用14天,每21天重复,至少治疗2周期.结果:本组患者有效率7.9%(3/38),疾病控制率55.3%(21/38),其中部分缓解(PR)3例,稳定(SD)18例,进展(PD)17例.中位进展时间(TTP)及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4月和11月,临床疗效是影响TTP及OS的主要预后因素.3度以上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18.4%)及腹泻(10.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具有良好的疗效与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