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CT表现。结果:在6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中,CT表现为胆囊壁弥漫型增厚4例。局限型增厚2例。增厚的囊壁内见类圆形低密度小结节影4例,伴胆囊内结石5例。增强扫描动脉期增厚的胆囊壁轻度强化。门脉期至平衡期强化逐渐明显,囊壁结节强化不明显,出现较高密度的连续性黏膜线2例。胆囊周围浸润3例。肝侵犯1例,3例胆管扩张,肝门肿大淋巴结1例。误诊为胆囊癌4例,一般慢性胆囊炎伴结石1例。结论:通过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CT资料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在矽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32例已确诊为矽肺病人的X线胸片与螺旋CT的影像表现。结果32例中20例螺旋CT显示有多发且分布密集的小矽结节(直径%10mm),而X线胸片显示12例,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00,P〈0.05);直径〉10mm的融合结节和团块CT共检出12例,X线胸片检出9例,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5.27,P〈0.05)。CT检出矽肺并发肺气肿11例,X线胸片检出6例;CT检出矽肺并发肺结核5例,X线胸片检出3例;CT检出矽肺并发纵隔和肺门淋巴结大或钙化21例,X线胸片检出15例。结论螺旋CT在矽肺大小结节的显示及并发症的检出上优于X线平片,对矽肺的正确、综合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源螺旋CT血管成像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8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与20例正常肾血管的资料,测量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的夹角,左肾静脉最窄处直径。结果: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间夹角为39.3,°正常对照组的为70°。正常对照组左肾静脉直径为12 mm,而胡桃夹综合征患者为3.1 mm。结论:双源螺旋CT血管成像能精确测量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的夹角以及左肾静脉的直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检查对脾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6月~2006年6月经手术或临床证实脾脏损伤的15例患者的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脾包膜下血肿9例,脾脏撕裂伤7例,脾脏挫裂伤血肿5例。结论螺旋CT能直观地显示脾脏损伤的范围及程度,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0例乳腺癌患者的螺旋CT图像,全部病例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CT增强采用动态扫描,观察病灶形态,病灶动脉期、静脉期及平衡期强化方式,统计本组资料中螺旋CT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结果:本组100例乳腺癌中导管原位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79例,浸润性小叶癌9例,髓样癌3例,炎性乳腺癌、混合癌、黏液癌各2例,乳头状癌1例,共有111个病灶。增强扫描病灶均有不同程度强化,增强方式中环形强化77个,不均匀强化22个,均匀强化12个。病灶血流动力学特征:111个病灶中强化呈快进快出型占68%,呈平台型占17%,呈线性强化占15%。腋淋巴结转移73例,CT显示67例,占91.78%。结论:乳腺癌在CT增强扫描中均有不同程度强化,病灶的强化方式结合血流动力学特征在乳腺癌定性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但术前误诊亦较多,文献报道外科手术阴性阑尾切除率达13%~29%。螺旋CT薄层扫描能直接显示阑尾的病理改变,以及阑尾周围脂肪间隙的变化,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很高准确性,文献报道可使阴性阑尾切除率降到10%以下。我院近年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16例,15例经手术  相似文献   

7.
螺旋CT在29例腹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检查在腹部外伤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腹部外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9例腹部外伤患者的CT征象。结果:腹部外伤主要累及脾、肝、肾等。结论:螺旋CT检查对腹部外伤具有敏感、可靠、检出率高、无创伤的特点,能给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无典型临床表现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2例急腹症患者行腹部多层螺旋CT平扫,然后进行1.25 mm薄层重建,多方位连续动态观察.结果 22例患者中18例CT诊断为阑尾炎,4例疑为阑尾炎,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无典型临床表现的急性阑尾炎多层螺旋CT扫描可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并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我院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十二直肠和壶腹周围肿瘤除外)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中小肠腺癌9例,间质瘤5例,恶性淋巴瘤4例,腺瘤1例。阳性检出构成比为:MSCT,78.9%(15/19);B超,15.8%(3/19);全消化道钡餐造影,42.1%(8/19)。MSCT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明显优于X线钡餐造影和B超(χ2=5.40、15.20,P〈0.05、0.01)。结论MSCT扫描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检查小肠原发性肿瘤最主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白玉雪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9):4716-47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油田总医院4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MSCTA检查,观察其原始图像及后处理图像。结果发现45例患者中共34例颅内动脉瘤,3例颅内动静脉畸形,2例烟雾病,其中颅内动脉瘤发生在颈内动脉16例,大脑前交通动脉7例,大脑中动脉5例,大脑前动脉3例,大脑后动脉2例,基底动脉1例;MSCTA可充分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形态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结论 MSCT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外科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内镜检查诊断胃脂肪瘤的效能.[方法]本院收治的疑似为胃脂肪瘤的患者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3例为胃脂肪瘤,13例为胃淋巴瘤.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内镜及MSCT检查.观察胃脂肪瘤MSCT及内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表现;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内镜及MSCT诊断胃脂肪瘤的效能.[...  相似文献   

13.
14.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09年2月我科住院疑似和确诊的冠心病70例,首先行MSCT检查,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MSCT与CAG结果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9例CAG正常,双支病变26例,单支病变18例,三支病变17例。MSCT示40例存在钙沉积。3例MSCT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桥血管闭塞,与CAG结果符合;1例MSCT示支架内闭塞,CAG示血管内膜增生。以CAG结果为金标准,MSCT检测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灵敏度84.67%,特异度94.57%,阳性预测值78.38%,阴性预测值96.37%,诊断符合率92.70%,MSCT和CAG诊断冠状动脉节段明显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冠状动脉成像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的初步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CT对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诊断及与壁厚型胆囊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测量13例XGC与19例壁厚型胆囊癌的胆囊壁最大厚度,并对其以下CT征象进行分析:①胆囊壁间低密度结节或低密度带,②黏膜线,③胆囊内壁改变情况,④肝内浸润,⑤肝内胆管扩张,⑥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果:13例XGC平均壁厚(24.7±16.0)mm,10例病灶区出现低密度结节或低密度带,8例存在黏膜线,8例病变处胆囊内壁光整,5例出现肝内浸润,1例出现肝内段胆管扩张,均无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而19胆囊癌平均壁厚(18.3±8.6)mm,6例病灶区出现低密度结节或低密度带,该6例且均存在黏膜线,8例病变处胆囊内壁光整,7例出现肝浸润,12例出现肝内段胆管扩张,4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论:增厚的胆囊壁间出现低密度结节或低密度带,肝内胆管无扩张,是XGC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关键CT征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扫描多模式重建诊断颈椎病的价值。方法161例颈椎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神经根型、动脉型、脊髓型、混合型和食管压迫型,分别为84例、40例、22例、13例和2例。采用多排螺旋CT扫描多模式重建技术观察颈椎骨质增生情况、椎间孔大小、椎动脉和颈椎骨质增生的关系、骨性椎管狭窄的改变。结果84例神经根型中,发现椎间孔狭窄438处,其中C5-6和C6-7椎间孔狭窄占79.6%,椎间孔狭窄的成因有钩突关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椎体肥大、小关节突骨质增生、错位等;40例椎动脉型表现为骨赘压迫椎动脉(52.5%),导致椎动脉变细、粗细不均和椎动脉迂曲。22例脊髓型表现为颈椎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钙化、椎间隙狭窄和颈椎间盘突出等。结论多排螺旋CT扫描多模式重建能全面评价颈椎骨质增生及颈椎间盘退变对神经、血管和脊髓的影响,是颈椎病诊断较实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数据的回顾性后处理,产生高质量三维尿路成像,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对8例疑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畸形的病例进行多层螺旋CT三维尿路成像(MSCTU)。结果 全部病例行B超、IVU、经MSCTU确诊,其中6例行逆行造影(RP)。临床治疗采用输尿管复位矫正术,术后8例获随访,随访期限6~24个月,症状消失,肾积水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吻合口无狭窄。结论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极少见的腔静脉发育畸形,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B超、IVP、RP是主要的方法,而MSCTU检查使病变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更直观,为轴位图像提供补充信息,使病变情况一目了然,帮助制定手术计划,是诊断本病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前列腺疾病的螺旋CT灌注成像特点,探讨其对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3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其中前列腺增生(BPH组)患者72例,前列腺癌(PCa组)患者58例.对比各组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异,观察BPH组和PCa组的CT强化峰值到达时间,计算上升段斜率并进行分析.[结果]BPH组增强图像显示,60例患者前列腺普遍表现为均匀强化,PCa组增强图像显示,48例明显强化,45例前列腺双侧外周区不对称.BPH组与PCa组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毛细血管通透性(PS)以及达峰时间(TT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的平均通过时间(MTT)小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的强化峰值出现时间早于BPH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PCa组时间、密度曲线(TDC)的上升斜率大于BPH组.[结论]CT灌注成像能够反映PCa与BPH不同的动态强化过程,为前列腺疾病的早期CT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精细护理在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64-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64-S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5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在64层螺旋CT下实行了冠脉成像,其中42例获得了精细护理(实验组),余23例因某些原因未能实施精细护理(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图像采集成功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图像采集成功率分别约为88.1%(37/42)和26.1% (6/23)(P=0.000);实验组图像采集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中,精细护理能有效提高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的成功率,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螺旋CT用于诊断骨折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35例骨折病例,采用X线与CT检查同时进行或先X线检查后CT检查,了解CT诊断骨折的作用。结果:共有22例患者骨折被X线漏诊,134例做CT检查均明确诊断。X线检查检出率83.7%,CT检查检出率100%,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螺旋CT对骨折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以有效减少误诊与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