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96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组(双镜组)和仅作LC手术的对照组,每组48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结果】双镜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切口感染、胆漏、胆囊结石复发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双镜组的腹胀、腹泻及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均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但双镜术式保留了胆囊的生理功能,与LC术式比较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2.
谭贤辉  郭文龙  付冬林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8):1380-1381,1384
【目的】观察术前给予不同剂量的地塞米松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分析本院219例LC临床资料,术前分别予地塞米松8mg(A组)69例、地塞米松4rag(B组)71例、等剂量生理盐水(C组)79例。术后第1h、4h、6h、12h进行VAs镇痛评分,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结果】A、B组VAS镇痛评分均较C组显著降低(P〈0.05);A组与B组相比,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C组(P〈0.05)。术后所需止痛药,A、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常规应用8mg地塞米松可减少LC患者术后疼痛,同时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LRCL)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184例术前胆囊收缩率≥30%的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LC和LRCL,分别于术后3、12、24个月进行随访,B超测量胆总管内径,统计腹痛、腹泻、脂肪泻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个月LC组胆总管内径(7.6±0.4)mm,显著大于术前的(5.3±0.7)mm(P< 0.05);而LRCL组术前与术后比较胆总管内径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3个月LC组腹痛的发生率57.6%,高于LRCL组的15.2%(P<0.01).LC组术前无腹泻和脂肪泻,术后3个月腹泻发生率为34.8%,脂肪泻发生率为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LRCL组腹泻及脂肪泻的发生率术前及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腹泻、脂肪泻的发生率差异最为显著,LC组显著高于LRCL组(P< 0.01);LC组在术后24个月仍有少数患者存在腹泻(4.3%)、脂肪泻(6.5%),与LRC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前胆囊收缩功能良好的胆囊结石患者,LC后胆囊功能缺失,术后2年内包括腹痛、腹泻及脂肪泻在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LRCL保留了胆囊亦保留了胆囊功能,术后2年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0c)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术后应激反应。方法将60例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LC组3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C组3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及术后疼痛、肛门排气、下床活动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检测2组术前术后血清IL-6水平。结果LC组手术时间及术后疼痛、肛门排气、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OC组(P〈0.05)。术后第1天(T1)2组血清IL-6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术前(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T2)、第3天(T3)逐渐下降;LC组术后血清IL-6水平均低于同期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患者胆囊结石,可以明显地减少术后应激反应,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患者各25例。手术前、手术结束时、手术后24h分别检测患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MDA皆增高,但LC组增高明显(P〈0.01);术后24hLC组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而OC组继续增高(P〈0.01)。手术结束时两组SOD皆降低,但LC组降低明显(P〈0.01);术后24hLC组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而OC组继续降低(P〈0.05)。两组比较,LC组术后24hMDA水平明显偏低(P〈0.05),而SOD活性明显偏高(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由于气腹造成缺A/再灌注损伤,导致氧化应激现象产生,但术后恢复速度比开腹胆囊切除术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全麻下行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0):全凭静脉组与静吸复合组。分别观察气腹前、气腹后5min、15min、30min、60min、放气后5min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气道峰压值(Ppeak)和PETCO2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对PETCO2的影响。【结果】各时段与气腹前相比,气腹后15min两组患者MAP与HR均明显升高(P〈0.05),Ppeak亦于气腹后15min明显升高(P〈0.05);气腹后5minPETCO2明显高于气腹前(P〈0.05),气腹后30min静吸复合组PETCO2较全凭静脉组升高更显著。【结论】LC中随气腹时间的延长可引起PETCO2显著升高,全麻方式的选择也可影响腹腔镜手术中PETCO2的改变,因此,PETCO2监测是LC中不可缺少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罗库溴铵应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189例拟在本院实施LC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研究组在麻醉中应用罗库溴铵、对照组应用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观察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的差异。【结果】给药后1min、3min、5min、10min研究组的组胺浓度值、心率(HR)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给药后1min、3rain、5min、1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肌松起效时间(126.3±9.3)S显著短于对照组(194.5±11.0)s(P〈0.05)、维持时间(49.2±6.9)min显著长于对照组(32.8±6.3)min,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89%显著低于对照组31.82%(P〈0.05)。【结论】罗库溴铵应用于老年LC手术患者不会增加组胺释放量、有利于减轻患者的手术不良反应,同时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长,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围术期机体炎症反应和呼吸动力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对本院行LC手术治疗的130例老年患者中69例患者采用七氟醚进行麻醉(七氟醚组)、61例患者采用丙泊酚麻醉(丙泊酚组),监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气腹后(T2)、术中30min(T3)、气腹止后5min(T4)时刻的潮气量(VT)、气道压(Paw)、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胸肺顺应性(Compl)等呼吸动力学指标变化及手术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T1、T4时间点,两组患者的VT、Paw、Ppeak、Pplat、Compl监测值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T2、T3时刻,七氟醚组的VT、Compl监测值显著高于丙泊酚组(P〈0.05),Paw值显著低于丙泊酚组(P〈0.05)。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IL-10、C反应蛋白(CRP)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24h,七氟醚组的IL-6、TNF-a、IL-10、CRP显著低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七氟醚对老年人LC围术期呼吸动力功能的影响较小,可降低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比较、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LC组(n=74)、开腹胆囊切除(OC)组(n=36)及中青年LC组(n=282)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LC及OC组并存病显著高于中青年LC组(P〈0.001)。LC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住院天数及中转开腹率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OC组平均手术用时、平均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延长(P〈0.001),且并发症多(P〈0.05)。结论只要高度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正确评估麻醉与手术的风险,把握手术时机及技巧,对老年患者施行LC不仅安全可行,而日可能凸现微创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黄韬  罗彪  刘佳  杜景平 《华西医学》2011,(10):1514-1516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的特点,以便更好地进行罔手术期处理。方法对2009年2月一2010年5月收治的长期生活在西藏高原地区的患者(高原组)367例和非高原地区患者(非高原地区组)167例的一般资料、术前诊断、合并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两组患者诊断均以胆囊结石为主,其次为胆囊息肉,诊断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合并症比较,高原组患者高血压、冠心病、血红蛋白增多症及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高于非高原地区组(P〈O.05);肺部疾病、肝硬化、糖尿病及脑梗死的发生率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LC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结果、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原组患者手术中转开腹率(7.1%)高于非高原地区组(2.4%)患者(_P〈O.05);高原组患者较非高原地区组患者住院时间长、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高原地区LC患者宜及时中转开腹,其围手术期处理得当将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LRCL)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年中36例LRCL和30例LC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手术情况和近远期生存质量.结果 保胆组完成LRCL33例,手术成功率92%(33/36).结石取净率100%.术后无出血、胆漏、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当日均可下床,次日进流食,3~7d可出院.术后随访1年,B超检查胆囊壁光整无增厚(2mm),胆囊收缩率>30%,符合正常胆囊超声表现.无结石复发;无消化不良、腹胀及腹泻发生,无胆囊癌发生.术中3例改行LC.分别为1倒胆囊床撕裂出血和2例胆囊网膜广泛粘连.LC组30例均采用传统三孔穿刺法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亦随访1年,14例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结论 恰当的适应证、确切的胆道镜检查和可靠的胆囊底切口缝合是施行LRCL安全有效的保;LRCL较LC操作简便,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消化、腹胀、腹泻发生方面要优于LC,生活质量优于LC组.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LRCL)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年间360例LRCL和300例LC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手术情况和远期生活质量。结果保胆组完成LRCL 357例,结石取净率100%。术后无出血、胆瘘、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当日均可下床,次日进流食,3~7 d可出院。术后随访1年,B超检查胆囊壁光整无增厚(2 mm),胆囊收缩率>30%,符合正常胆囊超声表现。无结石复发,无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发生,无胆囊癌发生。术中3例改行LC,分别为1例胆囊床撕裂出血和2例胆囊网膜广泛粘连。LC组300例均采用传统三孔穿刺法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亦随访1年,14例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的症状。结论恰当的适应证、确切的胆道镜检查和可靠的胆囊底切口缝合是施行LRCL安全有效的保证;LRCL较LC操作简便,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发生方面要优于LC,生活质量优于LC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囊收缩功能障碍及缩胆囊素(CCK)A受体(AR)与胆囊结石的关系,为临床明确保胆手术适应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B超测量息肉组、结石组胆囊的胆囊壁厚度,长、宽、横径,计算胆囊收缩率,酶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观察胆囊壁中CCK-AR分子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结石组胆囊壁厚度明显高于息肉组( P <0.05);②结石组胆囊收缩率明显低于息肉组( P <0.05)。③结石组胆囊收缩率与胆囊壁厚度二者呈显著负相关。④结石组平滑肌CCK-AR低于息肉组( P<0.01)。⑤结石组患者的胆囊收缩率与平滑肌CCK-AR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结论】①胆囊收缩功能障碍与CCK-AR减少有关。②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壁厚度与胆囊收缩功能成明显负相关。③保胆手取石术的基本条件是胆囊收缩率>50%,胆囊壁厚度<0.30 cm。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胆囊炎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22例为LC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OC)21例为OC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LC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少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4个月,OC组发生并发症1例,OC组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肠蠕动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在合并肝硬化的症状性胆囊结石症治疗中的优点和风险。方法:收集1996年12月-1999年12月间50例合并肝硬化的症状胆囊结石手术病人。所有病人分成LC组和OC组,测定两组间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无手术死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LC组有3例中转开腹手术。LC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较OC组少(P<0.05)。结论:在治疗合并肝硬化的症状性胆囊结石病人中,LC较OC有明显优点,风险也小,可安全用于合并肝硬化(ChildA、B级)的症状性胆囊结石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及胆总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122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EST联用LC,对照组行开腹胆管探查T管引流。观察两组治疗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排气时间短,术后镇痛次数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与对照组(7.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T联合LC利用内镜、腹腔镜的优势,充分体现微创治疗的特点,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合并胆囊癌的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1995,1~2005,1收治的7032例LC手术,其中发现合并胆囊癌56例,29例仅行LC手术,27例中转行根治术。结果 术后两组病人Ⅰ期无显著差异,但Ⅱ、Ⅲ、Ⅳ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胆囊结石行LC发现合并胆囊癌时早期病人(Ⅰ期)可以不进一步开腹行根治术,而中晚期病人(Ⅱ、Ⅲ、Ⅳ期)则应进一步开腹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8.
选取我院9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47例患者手术成功45例,2例转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取石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安全有效,在手术过程中须操作熟练,把握时机,以提高手术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基层医院开展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 将228例需行手术处理的良性胆囊疾病患者按住院顺序分为两组:研究组(腹腔镜组)应用LC对114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开腹组)114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前者明显小于后者(均P〈0.05)。结论 LC治疗良性胆囊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只要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LC在基层医院开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8月我院收治的92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LC组和LRCL组各46例。术后12个月进行随访,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胆总管内径、腹痛、腹泻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比较,LRCL组显著优于LC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12个月LC组较LRCL组胆总管内径显著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腹泻发生率的比较,LRCL发生率4.43%,LC组发生率8.6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的特点是损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重要的是保留了胆囊的生理功能,避免了胆囊切除所带来的并发症,在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