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诊断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63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MSCT诊断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与TEE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结果]对163...  相似文献   

2.
黄兴清 《医学临床研究》2014,(12):2413-2415
目的探讨不同抗栓药物在二级预防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0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高龄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血栓栓塞患者165例,所有患者既往均有脑血栓史,按照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华法林组(n=57),氯吡格雷组(n=54)和阿司匹林组(n=54),比较三种药物在预防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栓塞的作用。结果总危险事件统计华法林组24例(42.1%),氯吡格雷组40例(74.1%),阿司匹林组50例(92.6%),华法林组能显著降低危险事件发生率(P< 0.05);三组脑栓塞复发率和后循环缺血发生率大小比较均为:阿司匹林组 >氯吡格雷组 >华法林组,三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与阿司匹林治疗组比较,华法林组和氯吡格雷组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显著升高(P < 0.05);三组间在病死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华法林能显著降低总危险事件发生率,在无禁忌证时,对高龄高危脑栓塞患者应首选华法林,若有禁忌证则考虑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患者是否存在血小板激活和内皮功能损伤,探讨其与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根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有无检出血栓及有无栓塞并发症将45例心房颤动患者分为两组血栓阳性组(9例)和血栓阴性组(36例),分别用ELISA法测定其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vWF、D-二聚体水平,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MPV,对其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慢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vWF、MPV、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中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D-二聚体水平在血栓阳性组和血栓阴性组中亦有显著差异(P<0.05).且可溶性P-选择素与D-二聚体水平呈正相关(rs=0.320,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存在有血小板激活及内皮功能损伤,且这些异常改变与其血栓形成及栓塞并发症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所引起的栓塞并发症(主要为脑卒中、肢体栓塞)是其致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NVAF时发生血栓栓塞与其血小板功能改变所致的血栓前状态密切相关。本研究拟选取可溶性P-选择素、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作为反映血小板激活的标志物,旨在探讨NVAF患血小板激活对评价栓塞危险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血清水平与心房颤动(房颤)血栓栓塞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对116例非瓣膜性房颤并发血栓栓塞患者及129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浆sP-selectin水平进行测定。【结果】非瓣膜性房颤并发血栓栓塞组sP-selectin血清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42.4±8.2)μg/mLVS(36.3±8.4)±g/mL(P〈0.01)]。[结论]sP-selectin水平的升高与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孕期第10~20周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对孕期20周后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0例健康未孕女性、孕期第10~20周的91例健康妊娠女性和114例妊高征患者的MPV和血小板计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ROC)分析MPV对孕期20周以后是否发生妊高征的预测价值.结果 健康妊娠女性MPV较未孕女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女性中,孕期20周后发生了妊高征的孕妇MPV较健康妊娠女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妊娠孕妇与妊高征孕妇在血小板计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V预测妊高征的曲线下面积为0.63(95%可信区间为0.56~0.71).当MPV取值为12.45 fL时,MPV对妊高征的预测敏感性为0.48(95%可信区间为0.38~0.57),特异性为0.75(95%可信区间为0.65~0.83).结论 孕期第10~20周的MPV值对妊娠第20周后是否发生妊高征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平均容积在疾病中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综述近年来血小板平均容积在各种疾病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各种疾病诊疗中的价值。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82-01/2006-08有关血小板平均体积检测及其在各种疾病中的意义、变化规律方面的文章,检索词为“mean platelet volum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6-08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血小板平均容积”,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此外,手工查阅国内近年的相关文献。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步评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血小板平均容积在各种疾病中的变化意义、对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03篇相关文献,3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66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37篇文献中,2篇反映血小板平均容积与凝血功能的关系,其余均涉及血小板平均容积在各种疾病中的变化。资料综合:血小板平均容积与血小板的凝血活性呈正相关,在各种疾病中的改变可反映机体凝血活性的变化与血小板代谢紊乱情况,增高代表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下降则说明机体凝血活性减低。结论:血小板平均容积是一个判断血小板功能的参数,观察其变化规律对各种疾病尤其是血栓性疾病的诊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心脏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9例非心脏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血栓事件发生情况,统计患者年龄、性别、用药情况、左心房直径(LAD)、炎症因子、血压、血脂、凝血指标等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  相似文献   

9.
房颤是心源性脑栓塞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我科于2009—01收治1名房颤并发脑栓塞的患者,住院期间该患者又相继并发双下肢动脉的栓塞,采取手术取栓及相应的护理后,于2010-02病情稳定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血小板活化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108例患者分为2组,包括2型糖尿病76例(糖尿病组),男40例,女36例;糖耐量减退(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32例(IGT组),男24例,女8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62p和CD41+CD11b,同时使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糖尿病组急性脑梗死患者CD62p,CD41+CD11b水平犤(9.2±3.6)%,(98.2±16.5)%犦与未发生脑梗死犤(3.8±1.1)%,(55.6±11.8)%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05,2.69,P<0.05);IGT组急性脑梗死与未发生脑梗死患者上述两项指标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t=2.40,2.15,P<0.05);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D62p,CD41+CD11b水平亦高于未发生脑梗死患者(t=2.15~3.05,P<0.05);糖尿病组和IGT组发生急性脑梗死患者CD62p,CD41+CD11b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9~2.79,P<0.05)。老年2型糖尿病组颈动脉有斑块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50%)高于发生腔隙性脑梗死(3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23,P<0.05);颈动脉有斑块者与正常者比较脑梗死及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12,3.95,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和IGT患者CD62p,CD41+CD11b的测定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有一定价值,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KCNQ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孤立性、继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选出老年人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15例,继发性房颤35例,无心房颤动同期住院患者65例为病房对照组,年轻健康体检对照组100例,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病例组与对照组KCNQ1基因多态性。结果:在深圳汉族人未发现KCNQ1 G等位基因,各研究组GS GG基因型频率为0。结论:本研究未发现KCNQ1 G等位基因,KCNQ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孤立性、继发性心房颤动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达比加群酯对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脑卒中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脑卒中患者,根据患者对治疗费用、药物耐受性及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观察组(62例)予以达比加群酯110 mg ,2次/日,口服;对照组(48例)应用华法林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服药后1个月和6个月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血栓事件、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用药1、6个月时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 INR均显著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对照组仅 PT 和 INR 显著长于治疗前( P <0.05)。用药后观察组再发脑卒中、栓塞或血栓形成、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与华法林比较,达比加群可显著改善非瓣膜性房颤伴脑卒中患者凝血功能,且并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小板参数与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CHD合并 IGT患者49例作为 A 组,单纯 CHD患者52例作为 B组,同期入院体检正常者55例作为对照组(C组),入院后均检测 hs-CRP及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5项血小板参数水平,并了解其相关性。【结果】A 组 hs-CRP、PCT、PDW、MPV、P-LCR 分别为(7.94±0.51)mg/L、(0.24±0.04)%、(22.86±3.05)%、(16.04±3.97)fl、(59.68±8.24)%均显著高于B,C组,PLT为(148.37±29.79)×109/L显著低于 B, C组,B组和C组之间相比较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 <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PLT呈负相关关系,与PCT、PDW、MPV、P-LCR呈正相关关系。【结论】CHD合并 IGT 患者血小板参数与 hs-CRP 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段雯  潘莹  曹平  曾宪钦 《医学临床研究》2014,(11):2179-2181
目的 通过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 )、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 CA125)与左房内径的相关性研究来探讨二者在房颤发生及持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房颤患者68例,其中阵发性房颤28例,持续性房颤40例(含永久性房颤),健康成人组30例。检测三组的 Hcy、CA125水平,所有人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房内径。结果 持续性房颤组 Hcy、CA125的水平高于健康成人组和阵发性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 Hcy的水平高于健康成人组;阵发性房颤组CA125水平与健康成人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房颤组Hcy、CA125水平与左房内径呈正相关。结论 Hcy、CA125和房颤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华法林对高龄患者房颤并发栓塞的抗凝剂量、效果和副作用.方法 华法林2.5mg/片,每日1次早饭后口服,维持剂量为(2.26±0.30)mg,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结果 华法林在10.6±3.5d内使INR达标(1.5~2.5),这一维持剂量的出血副作用轻微.结论 高龄房颤患者并发脑栓塞和下肢动脉栓塞后,华法林的应用没有特殊要求,以较普通人小的剂量可使INR达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来评价老年高龄房颤患者安置心脏起搏器前后各项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128例慢性房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不安装心脏起搏器,起搏组予装·心脏起搏器,入选时及三年后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并比较左室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脏指数(CI)及心率(HR)等指标。【结果】起搏组CO、CI及HR较对照组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V、LVEF较对照组降低,LVEDD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结构指标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老年高龄的房颤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后CO和CI显著增加,费用并不昂贵,且在心脏起搏器使用年限内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房颤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本院进行健康检查的11375例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心房颤动将其分为心房颤动组(n=52)和非心房颤动组(n=11323).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健康体检人群房颤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1375例健康体检者共计52例心房颤动患者,其中31例(59.61%)为阵发性心房颤动、16例(30.76%)为持续性心房颤动、5例(9.63%)为永久性心房颤动.心房颤动组年龄、心率均显著大于非心房颤动组,服用降压药物、糖尿病史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心房颤动组,心房颤动组体质量指数(BMI)、舒张压(DBP)、收缩压(SBP)与非心房颤动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心率、高BMI、高DBP、高SBP、卒中史为健康体检人群房颤发病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高心率、高BMI、高DBP、高SBP、卒中史为健康体检人群房颤发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这类患者的监控,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心房颤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自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204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根据患者的病理特征,将104例伴有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无心房颤动患者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患者最大P波时限(Pmax )、最小P波时限(Pmin)、P波离散度(P波离散度=Pmax -Pmin),比较两组心电图和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检查指标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P波离散度分别为(45.3±10.8)m s、(30.7±11.0)m s ,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观察组Pmax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max值,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观察组LVMI值为(152.4±14.9)g/m2,与对照组(101.1±9.2)g/m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P波离散度、Pmax是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心房颤动的预测因子,其可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心房颤动的临床诊断提供关键的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