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的临床资料,并综合文献复习。结果 6例卵巢甲状腺肿类癌发病年龄21~77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腹腔积液及附件包块,CA125水平可增高。卵巢甲状腺肿类癌6例中术前怀疑为恶性肿瘤4例,其余术前均未明确诊断。1例行右侧附件切除;3例行腹腔镜右侧附件切除;1例行肿瘤细胞减灭术;1例行子宫及患侧附件切除。结论对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患者行双侧输卵管、卵巢及子宫切除术或行患侧附件切除术,其预后相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的病理学特点和生物学行为。方法对3例卵巢甲状腺肿类癌作临床病理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随防。结果 3例为囊壁结节型。组织学上2例以梁状结构为主,1例梁状结构中混有巢状结构。免疫表型3例Syn、CgA和NSE均阳性,PCT阴性;滤泡区TG阳性,而类癌区阴性。结论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是一种伴有甲状腺滤泡分化的低度恶性神经内分泌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甲状腺肿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观察和分析2例卵巢原发甲状腺肿类癌病例的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的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例1卵巢类癌伴有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成分,例2为单纯甲状腺肿类癌,类癌成分呈岛状与小梁状生长,甲状腺滤泡成分与类癌相互混杂.类癌的细胞比较一致,胞浆嗜酸性,染色质均匀,核分裂象少见.免疫组化2例类癌成分CK(+),CK19(+),CD56(+),NSE(+),Syn(+),TTF-1和TG散在阳性,甲状腺成分TTF-1(+)、TG(+).卵巢甲状腺肿类癌应与甲状腺癌鉴别,甲状腺癌的肿瘤细胞有高分裂活性,没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细胞岛状或梁状分布不明显.结论: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是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预后较好,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卵巢类癌因组织形态不同,可分为岛状型、梁索型、甲状腺肿型、黏液型及混合型等。甲状腺肿类癌(strumal carci-noid)属于生殖细胞肿瘤中单胚层高度特殊性的畸胎瘤,由不同比例的甲状腺组织和类癌混合而成,绝大部分为原发且预后良好[1]。我们就本院近年收治的5例甲状腺肿类癌病例进行分析回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的病理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对4例卵巢甲状腺肿类癌作临床病理分析,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观察,并随访,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为混合型,1例为瘤壁结节型;组织学上3例呈梁状结构,1例以梁状结构为主,混合岛状结构;免疫表型上4例NSE、Syn均阳性,3例CgA、降钙素阳性,1例5-HT阳性;TG、TTF-1滤泡区阳性,而类癌区阴性。结论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学特征的低度恶性神经内分泌癌,伴有甲状腺滤泡分化。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卵巢类癌6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类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75年9月~2008年9月治疗的6例原发性卵巢类癌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6例患者中5例(83.3%)发生下腹痛症状,检查发现盆腹腔肿物;2例(33.3%)发生类癌综合征表现;2例合并卵巢畸胎瘤.全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均无辅助治疗.病理组织学类型分别为:岛状型4例,小梁型1例,粘液型1例.手术病理分期:Ⅰ A期3例,Ⅰ C期3例.1例Ⅰ C期患者术后1个月发生肿瘤复发转移,行全身化疗后肿瘤未控.术后5个月死于本病.其余54例患者随诊9个月至33年,除1例死于原发肺癌外,4例均无瘤生存.结论:原发卵巢类癌非常罕见,诊断需除外转移性类癌.本病为低度恶性,早期患者可单纯手术治疗.多数预后良好.本组复发病例化疗疗效差.  相似文献   

8.
侯卫华  段尚林 《实用肿瘤杂志》2003,18(6):430-430,436
患者女性 ,46岁。发现左下腹肿块 1 0个月于2 0 0 3年 4月 1日入院。无其它不适。查体 :左下腹可触及一拳头大小包块 ,活动 ,无压痛 ,腹水征 ( - )。妇科检查 :左侧附件区可扪及约 1 0 cm× 8cm× 7cm大小包块 ,活动度好 ,似实性。B超示左侧卵巢肿瘤。4月 4日行手术治疗 ,术中见左侧卵巢增大约 9cm× 7cm× 6cm,实性 ,有包膜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术后恢复良好 ,随访至今 ,尚未出现复发及其它不适。病理检查 巨检 :有完整包膜的肿物一个 ,大小为 8.5 cm× 6.5 cm× 5 .5 cm,切面灰白、灰黄色 ,质韧 ,伴出血、坏死。并可见胶样物。镜检 :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卵巢原发性类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对4例卵巢原发性类癌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合文献讨论其病理形态特点及预后.结果 卵巢原发性类癌肿瘤细胞呈团块状、条索状、小梁状、缎带状或者腺样结构,免疫组织化学CgA、Syn、NSE均呈弥漫性胞质阳性表达.结论 卵巢原发性类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神经内分泌癌.  相似文献   

10.
11.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是由甲状腺组织和类癌组织密切混合构成的卵巢生殖细胞肿瘤[1]。自1970年Scully提出此命名以来,国内外报道鲜见[2]。本研究分析了7例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1.1临床表现收集2001-01-01-2011-03-3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病理科卵巢甲状腺肿类癌7例,其中6例伴囊性成熟型畸胎瘤。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12.
 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36 岁。因体检发现右附件包块于2005年8月1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无自觉症状。妇科检查:右侧附件区可扪及约6 cm×6 cm×5 cm大小包块,活动度好,边界清楚,质地中等,无压痛。超声示右侧卵巢肿瘤。8月4日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右侧卵巢肿块为囊实性,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盆腔未见种植和转移。病理检查巨检:肿瘤大小为7 cm×6 cm×5 cm,包膜完整, 切面为多房性,分叶状、内见毛发、皮脂等畸胎瘤成分及灰黄色结节,无出血、坏死。镜检示:肿瘤由甲状腺和类癌组织混合组成,有畸胎瘤和软骨成分。类癌细胞以梁状结构为主,混有小管状结构,细胞呈短梭性,大小较一致,胞质丰富,嗜酸,核为卵圆胞,染色质均细,核仁不明显。混有大小不等甲状腺腺泡,腺泡内衬扁平和立方上皮,腺腔内胶质丰富。甲状腺滤泡的数量在肿瘤的不同区域差别很大。免疫组化染色:神经内分泌标记syn(突触素)、cgA(嗜铬蛋白A)阳性,甲状腺腺泡TG阳性。病理诊断:右侧卵巢甲状腺类癌合并囊性成熟性畸胎瘤。 讨论 卵巢甲状腺肿性类癌是非常罕见的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由类癌和卵巢甲状腺肿两种成分构成。1970 年由Scully首先提出,迄今为止,国外报告约100余例,国内由范娜娣首报,至今约10例左右[1]。本病发病年龄21~77岁,40岁以上占2/3。临床上自觉症状不明显,可有下腹疼痛及月经不调,少数病例可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男性化等症状,很少发生类癌综合征。其病理学特征独特,组织起源尚有争议。WHO(2003)肿瘤分类中将其归入单胚层畸胎瘤,认为肿瘤中的两种成分均为畸胎瘤内胚层起源。其中类癌成分含有淀粉样物及神经内分泌性颗粒,类似于甲状腺髓样癌,提示其来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也有人根据其类癌形态主要为梁状,认为是由内胚层的后肠或支气管上皮转化而来[2]。Robboy等[3]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及所在部位将其分为三型:(1)瘤壁结节型,直径1~8 cm,位于皮样囊肿壁内,并突向囊腔。偶见瘤组织呈弥漫性分布,囊壁增厚。(2)纯型,肿瘤直径为012~20 cm,质地均匀,肿瘤内的类癌区呈灰白色或灰黄色,可有出血及坏死灶,甲状腺滤泡腔区充盈胶样物质。(3)混合型,类癌与畸胎瘤或其他肿瘤成分混合,本例即属于此型。通常畸胎瘤为囊性,囊内可见毛发及皮脂样物质,其他肿瘤则多为囊腺瘤。该瘤类癌成分中的腺泡样结构易与颗粒细胞瘤的Call-Exner 小体混淆,支持-间质细胞瘤具有小管或条索状瘤巢,也易与本瘤中小梁及岛状类癌成分混淆,免疫组化syn、CgA、TG染色有助于鉴别。本病预后良好,几乎全部为Ⅰ期,多为单侧,一般不转移[4]。手术无论行单纯患侧附件切除或双侧附件及子宫切除术,其预后相似。因此,若患者年轻,对侧卵巢无异常,行患侧附件切除术即可。若肿瘤内滤泡呈乳头状腺癌或滤泡癌变时,则术后应辅以化疗或放疗。  相似文献   

13.
0 引言 甲状旁腺癌(parathyroid carcinoma,PTC)是罕见疾病,发病率低,国内近几年仅有少量报道[1-3].由于甲状旁腺癌临床罕见,所以很多临床医师对其诊治缺乏经验与认识,极易误诊.现结合我院2例甲状旁腺癌探讨甲状旁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林锋  肖家荣  冉鹏 《中国肿瘤临床》2009,36(24):1434-1434
气管类癌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气管原发低度恶性肿瘤,我科在2008年收治1例并确诊,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报道胃肠类癌15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对胃肠道类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进行了讨论。认为只要能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胃肠道类癌预后明显好于胃肠道其它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6.
17.
胰腺类癌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娟  钱晓萍  刘宝瑞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10):1478-1479
1 病例 患者女,53岁.四个月前体检时B超发现胰腺体尾部囊肿,患者拒绝手术治疗,近三个月来自觉上腹部餐后闷胀不适感伴恶心反酸,近几日来上腹部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剧,食欲减退,乏力,为进一步诊治入院.病程中无发热、黄疸,无腹泻、黑便,体重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正>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但卵巢类癌非常少见,约占所有卵巢肿瘤的0.1%[1]。本文报道1例卵巢类癌,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1 病例报告患者38岁,因体检发现卵巢肿物10个月,于2020年8月19日入院。患者10个月前无任何自觉症状下进行常规体检,妇科彩超检查发现右卵巢肿物,直径约5 cm, 当地医院考虑多囊卵巢。患者遵医嘱口服达英-35 3个月,停药后月经量增多,  相似文献   

19.
乳腺类癌——附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已证实.类癌是胺前体脱羧细胞(APUD细胞)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90%发生在消化道,不到10%发生于气管和肺,发生于乳腺者极为罕见。国外文献报道较少。国内自1984年至今报道不到30例。现报告4例乳腺类癌,并结合文献对其组织发生、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临床诊疗过程中的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两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分析,归纳其临床特点。结果:本组患者1例行肾上腺肿物开放手术,术后一个月行放疗,行骨扫描,提示多发骨转移,给予抗骨转移治疗,术后5个月复查,提示肾周多发转移,以密妥坦口服抗肿瘤治疗,术后2年患者死亡;1例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伴肝转移,术后三个月复查:肝区占位,考虑肝转移,以密妥坦口服抗肿瘤治疗,随访5个月,疾病未进一步进展。结论:肾上腺皮质癌是一种罕见的泌尿系肿瘤,有些无特异临床表现。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应该结合临床表现,肾上腺内分泌检查,如雄激素和皮质醇等,再同时结合影像学资料,金标准依靠病理学。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首选,对于难以切除的肾上腺皮质癌可行辅助化疗、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