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俯卧位以其可显著改善肺氧合且有降低病死率的优势[1],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症肺部感染、大面积烧伤等患者的治疗中。目前,俯卧位通气可以采用专门的翻身床或翻身器。或借用烧伤翻身床,在海绵垫与患者腹部之间加设枕头后人工徒手操作,翻身时需多人协同进行;先将患者翻于一侧,再转至俯卧  相似文献   

2.
沈柳  徐婷婷  付聪慧  杨晓亚  居敏洁 《全科护理》2020,18(11):1363-1365
总结32例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行俯卧位通气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规范化儿童俯卧位操作流程,减少俯卧位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做好压疮预防护理工作,并借用辅助工具减少压疮的发生;加强气道护理、镇静镇痛的管理,改善患儿的氧合,并防止气管插管阻塞;妥善、有效固定各类导管,加强观察及护理干预以降低导管滑脱的发生率。32例患儿中11例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其中5例发生压疮,压疮部位为耳郭、左下颌、左枕后、双足、肩胛骨,1例发生气管插管脱落,其余患儿均未在俯卧位通气下发生护理相关并发症,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3.
正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是指在施行机械通气时,把患者置于俯卧式体位~([1])。可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辅助治疗,它能提高ARDS患者的氧分压(PaO_2),改善氧合状况,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治疗有效率达64%~78%~([2])。俯卧位通气作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及ARDS的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3])。俯卧位改善氧合的可能机制:(1)改善肺部通气血流比值,让通气血流匹配;(2)通过俯卧位促进背侧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重度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017年1月—2018年8月入住本科的18例中重度ARDS患者采用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密切监护,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本科18例中重度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后取得了良好效果:10例病情好转后转普通病房继续治疗,5例放弃治疗而死亡,3例病愈出院,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有助于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降低死亡率,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采取俯卧位通气实施方法、护理及对ARDS患者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对3例ARDS患者准确评估血流动力学和对卧位改变的忍耐力,制定操作程序,加强呼吸道管理,做好各管道、皮肤及组织的护理,采取俯卧位每次1~4h,每日2~3次,疗程2~5d,定时改变体位。[结果]3例患者俯卧位通气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PaO2/FiO2)均明显改善,吸入氧浓度(FiO2)下调( P <0.05),最终撤离呼吸机,未发生并发症。[结论]俯卧位通气明显改善了肺的氧合功能。熟练掌握俯卧位通气的操作方法,安全有效地转换患者体位,是保证治疗安全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中的护理体会。[方法]2014年11月—2017年5月对7例ARDS导致的呼吸衰竭病人采取俯卧位通气前的准备、实施过程中的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对ARDS病人实施俯卧位通气时应安全有效地翻转病人体位,严密监护以及妥善固定各种管道,防范各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确保病人获得足够的氧合及通气,尽早发现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ARDS呼吸衰竭病人在实施俯卧位通气后病人氧合状况明显改善。[结论]ARDS病人采用俯卧位通气及精心护理可改善病人氧合状况。  相似文献   

7.
俯卧位通气是指在实行机械通气时,把患者置于俯卧式体位。俯卧式通气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能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情况,且血液动力学、呼吸力学无明显变化。本文重点介绍俯卧式通气治疗的机制、实施方法,讨论了实施过程中的主要护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肺复张与俯卧位通气联合治疗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ARDS患者83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1例给予肺复张治疗,研究组42例给予肺复张与俯卧位通气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标[氧合指数(Pa O2/Fi O2)、血氧分压(Pa O2)]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14、28 d后,研究组的Pa O2/Fi O2和Pa 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52%,低于对照组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肺复张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ARDS,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俯卧位通气成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辅助措施之一,它通过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变膈肌的运动方式和位置,利于分泌物引流,改善肺依赖区的通气血流灌注,减少纵隔和心脏对肺的压迫,改变胸壁的顺应性来改善氧合,治疗难治性低氧血症。本文就目前普遍接受的俯卧位通气改善ARDS患者氧合的机制、通气的优越性和安全性及临床上俯卧位通气的实施与监护中的有关问题作一简要综述。1概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于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疾病过程中,肺实质细胞损伤导致的以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  相似文献   

10.
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主要手段之一,俯卧位通气作为一种非常规的机械通气方式在ARDS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俯卧位通气可以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但对是否可以改善ARDS患者的预后仍存有争议。本文主要就俯卧位通气的生理学效应、改善氧合的机制、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肺损伤的关系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对ARDS患者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ARDS机械通气患者88例,分为A(俯卧位治疗组)、B(常规治疗组)2组,采取俯卧位通气观察0.5h,3h,5h后,将2组的SpO2、PaO2:、PaO2/FiO2、HR、MAP等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俯卧位通气对患者的HR、MAP影响不大(P〉0.05),2组Sp02、PaO2、PaO2/FiO2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能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状态,从而实现早日脱机,且实施方便,加强护理和观察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俯卧位通气是指在施行机械通气时,把患者置于俯卧式体位,可因重力作用促进气管内分泌物引流,减少心脏纵膈对下垂肺区的压迫,使背侧肺泡复张,改善通气灌注比及增加通气量~([1])。目前,行俯卧位通气的辅助用具包括翻身床、翻身器、烧伤床配软枕垫等。为保证通气及插管,患者头面部必须偏向一侧放置于琼脂马蹄形软垫上,其缺点是体位摆放中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方法,为1例机械辅助通气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制定合理的卧位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根据PICO原则,提出临床问题,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5~2011.1)、DARE(2011.3)、CCTR(2011.3)、MEDLINE(1996~2011.1)以及CNKI(1979~2011.1),查找高质量临床证据,并根据患者情况及家属意愿制定合理护理方案。结果共检索出有关机械辅助通气的ARDS或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合理卧位的Meta分析3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系统评价1篇,自身前后对照研究1篇。证据表明:①早期对患者应用俯卧位,尤其是针对双肺或左肺功能障碍者,可以有效改善其氧合状况,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率;②长期俯卧位会增加压疮发生的危险性;③俯卧位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尚无充分证据证明该卧位可以明显降低轻度ARDS患者的病死率。综合文献信息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为其制定出如下护理方案:在发病早期(24~36小时内)给予俯卧位机械通气,同时加强受压部位的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经过4周左右的综合治疗和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的氧合状况有了明显改善,SpO2达90%~100%,生命体征稳定,未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和压疮,患者准备脱机,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后续治疗。结论为重度ARDS患者进行早期俯卧位机械通气,可以改善氧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肺损伤的发生,但对轻度ARDS患者采用俯卧位机械通气是否会延长生存时间、降低其病死率仍需高质量证据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实施过程中的护理难点及对策。方法分析18例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的过程。结果 18例患者中有16例(88.9%)氧和改善明显,成功撤离呼吸机。结论俯卧位通气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策略,简单有效,但在实施过程中须密切观察,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15.
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对改善氧合状态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对ARDS患者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ARDS机械通气患者88例,分为A(俯卧位治疗组)、B(常规治疗组)2组,采取俯卧位通气观察0.5h,3h,5h后,将2组的SpO2、PaO2、PaO2/FiO2、HR、MAP等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俯卧位通气对患者的HR、MAP影响不大(p>0.05),2组SpO2、PaO2、PaO2/FiO2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俯卧位机械通气能显著改善ARDS患的氧合状态,从而实现早日脱机,且实施方便,加强护理和观察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在新冠肺炎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2月7~13日收治的30例新冠肺炎引起的ARDS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改善患者氧合状况;将2020年2月14~20日收治的35例新冠肺炎引起的ARDS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间断俯卧位通气改善患者氧合状况。于通气前、通气2、4、24 h监测患者心率、呼吸、血压、SpO2、PaO2、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pH)。结果:通气2、4h,观察组平均动脉压(MAP)、PaO2、PaCO2、PaO2/FiO2、SpO2指标较对照组改善(P<0.05);通气24 h,观察组收缩压(SBP)、MAP、PaO2、PaCO2、PaO2/FiO2、SpO2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能有效改善新冠肺炎引起的ARDS患者氧合情况,但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评估工作,保证患者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过程中的呼吸道管理经验,规范俯卧位通气的呼吸道管理方法,保证俯卧位通气效果。方法对11例中重度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期间,规范进行呼吸道管理,在治疗前后对比血气分析结果,观察动脉血氧分压P(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氧合指数P(O_2)/FiO_2,监测生命体征和呼吸力学指标。结果 11例患者共实施31例次俯卧位通气,其中29例次(93.5%)俯卧位1h、4h时P(O_2)、P(O_2)/FiO_2均升高(P0.001),P(CO_2)、气道峰压、呼吸系统顺应差异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过程中落实规范的呼吸道管理方法,包括充分做好翻身前人工气道评估与准备,体位转变过程中人工气道的护理和俯卧位通气期间的呼吸道管理,可有效改善中重度ARDS患者的氧合状况,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俯卧位通气是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辅助措施之一,其改善氧合的作用已经在临床中证实.2009年12月我院ICU作为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收治单位,在1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俯卧位通气,使其氧合状态得到改善,成功抢救了患者的生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俞瑾  刘汉  陈久栋  李纯  冯萍 《天津护理》2021,29(3):304-305
总结18例ARDS患者应用“糖果翻身法”行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护理。医护团队协作,结合肺保护性通气治疗策略,应用“糖果翻身法”成功实施了俯卧位通气治疗;同时落实俯卧位通气治疗期间的监测、人工气道的管理、镇痛镇静护理及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20.
自1976年,Douglas等首次报道俯卧位通气可以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氧合,之后的20多年间,临床上逐渐将其应用于ARDS患者的治疗,由于该治疗手段要求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因而成为护理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已有相关报道。2004年我科诊治的机械通气患者中有2例应用了俯卧位通气,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