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SCT)扫描对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2例PTE患者的64层SCT肺动脉成像资料,分析PTE栓子的形态特征和PTE间接征象。【结果122例中,血栓全部表现肺动脉内充盈缺损,共126个栓子,其中栓子位于主肺动脉为2个,左右肺动脉干内13个,肺叶动脉49个,肺段及以下62个;除外主肺动脉的2个栓子,右侧77个,左侧47个,其中表现为中心型充盈缺损25个、附壁型充盈缺损79个、完全闭塞型分别为22个。PTE间接征象:“肺少血”征2例、“马赛克”征3例,肺大片实变3例,肺梗塞10例,肺动脉扩张4例,胸腔积液12例。【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PTE简便、安全、准确性高,是PTE一种重要而可靠的临床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斌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8):7004-7005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因其无特异性症状、体征,临床极易漏诊、误诊。本文收集2005-06/2008-06我院经螺旋CT诊断的肺动脉栓塞17例,探讨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申磊  夏豪  江洪  姚园  曲哲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5):871-87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肺栓塞(PE)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5例病例分别为1例大动脉炎致AMI合并PE;3例AMI患者长期卧床后引发PE;1例AMI患者行冠脉造影术后所致PE。【结果】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和肺动脉会导致AMI和PE,但多表现为基础疾病症状;高龄患者长期卧床或股动脉穿刺加压易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脱落会引发PE,患者多合并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结论】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AMI可发生内源性的肺动脉血栓形成,临床特点不典型,全身基础疾病多掩盖典型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AMI合并PE多为外源性栓子脱落所致以下肢血栓为主,症状典型,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64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影像诊断中的应用2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956-295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笔者收集28例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经肘静脉注入造影剂行64层螺旋CT的容积扫描,然后将原始图像传至ADW4.4工作站,并通过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等对原始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MSCTA能清晰显示肺动脉及各级分支,28例患者中正常6例,肺动脉栓塞22例,阳性率80%栓子主要表现肺动脉主干或分支腔内充盈缺损。结论:64层螺旋CT肺动脉CTA是诊断肺动脉栓塞无创、安全、有效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临床具有较高的诊断实用价值,有望成为肺动脉栓塞检查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5.
胆总管结石的超声和CT诊断及误漏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比较超声检查与CT检查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6例住院病人的术前B超及其中163例的CT影像资料,对比两种影像学方法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优缺点并分析其漏误诊原因。【结果】B超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准确率84.3%(182例)、漏诊率6.94%(15例)、误诊率8.8%(19例);CT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准确率58.9%(93例)、漏诊率40.5%(66例)、误诊率3.1%(5例)。【结论】B超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准确率、敏感性优于CT,特异性低于CT,两种方法均有局限性,综合来看B超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6.
李丙华  熊曾  刘进康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1):1935-1938
【目的】探讨“扫帚征”早期诊断左上叶中央型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经病理学确诊的195例肺部病变,对8例具有扫帚征征象的左上叶尖后段中央型肺癌进行胸片和CT的对比分析,并结合支纤镜、手术及病理检查对该征象的构成进行初步探讨。最后统计两位同年资影像学医生在掌握该征象前后诊断符合率的变化。【结果】195例患者中左上叶肺部病变29例,有8例患者具有该征象,病变全部位于左上叶尖后段,其中肺泡癌1例,腺癌5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扫帚征主要表现为左肺门向尖后段呈扇形放射状分布的粗条索影和左肺门肿块,在疾病早期,左肺门肿块隐藏在心脏大血管的重叠影像后,容易引起误诊和漏诊。两位同年资影像学医生胸部平片与CT的诊断符合率由培训前的37.5%和87.5%提高到75%和100%。【结论】“扫帚征”是早期诊断左上叶中央型肺癌的重要征象,充分认识该征象,可降低漏诊和误诊率。  相似文献   

7.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全身静脉系统内的栓子游离后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所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90%的栓子是血栓性质,因此也称为肺血栓栓塞症。其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高,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目前尚无简便的确诊方法,误诊漏诊率高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场强MRI对肺动脉血栓栓塞(PT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PTE溶栓前后MRI资料对比分析。结果:2例栓子位于肺动脉分叉部,14例栓子位于肺叶或叶以上肺动脉。双侧肺动脉栓塞11例,右侧4例,左侧1例。溶栓后完全再通12例,不完全再通2例,未再通2例。结论:中场强MRI能准确诊断中心型PTE,对周围型PTE诊断有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排CT血管成像对双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患者行16排CT血管成像及三维重建,其中12例接受人工血管或支架植入术。【结果】21例中19例存在不同程度的阻塞,2例正常。12例行DSA检查,仅2例CTA与DSA分级不符。【结论】16排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阻塞性病变方面与DSA结果基本一致,是一项高度准确的成像技术和非侵袭性检查。  相似文献   

10.
急性肺栓塞39例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PE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规检查也无诊断的金标准,故易于误诊或漏诊。以收集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明确诊断的临床资料完整的39例急性肺栓塞(APE)住院患者为对象,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及心电图特征性表现,探讨其对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及多方法三维重建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5月临床拟诊为肺栓塞,并经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及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T)、最大密度投影(MIP)多方法三维重建确诊的41例病例。结果:41例病例均得到满意图像,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干及叶、段、亚段肺动脉显示良好,41例病例共发现栓子512个,其中肺动脉主干2个,右肺动脉干63个、左肺动脉干54个、叶动脉105个、段及亚段288个。直接征象表现为各级肺动脉内不同形态的充盈缺损,间接征象表现为因肺动脉栓塞所致的肺梗塞、肺动脉高压、支气管动脉扩张、右心功能不全及局限性的肺纹理稀疏、胸腔积液等的影像学表现。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及多方法三维重建技术安全、迅速、无创、敏感性、特异性、分辨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肺栓塞及复查疗效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与DVT合并肺栓塞(PE)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9月本院收治的新发DVT及DVT合并PE患者12例,其中新发DVT患者8例,DVT合并PE患者4例,选择同期无DVT或PE病史的1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行下肢静脉彩超、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血栓弹力图等检查.比较DVT患者及DVT合并PE患者在血栓弹力图相关指标如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固时间(K值)、最大血凝块强度(MA)、凝固角(Angel)、凝血综合指数(CL)的异同点.[结果]DVT组、DVT合并PE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R、MA、K、Angel、CL方面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肺栓塞在血栓弹力图指标上无明显差异,血栓弹力图在VTE中的应用价值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肺栓塞的CT征象及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例肺栓塞病人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确定肺栓塞的形态,部位和数目。结果:7例患共累及55处肺动脉极其分支,其CT表现部分充盈缺损,其在垂直面上表现为圆形充盈缺损,在水平面上呈轨道状充盈缺损;完全性堵塞或中断;环状狭窄。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栓塞诊断有极高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栓塞误漏诊常见原因,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和诊断,以降低误、漏诊率、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诊断明确的肺栓塞的临床资料及误诊情况,就误、漏诊原因加以分析.结果 肺栓塞常见误漏诊原因为临床医生对肺栓塞的不认识或重视不够;肺栓塞起病隐匿,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合并心、肺慢性疾病掩盖了肺栓塞的临床表现.结论 加强对肺栓塞的认识,对疑似肺栓塞症状患者,特别对有肺栓塞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尽早行特异性检查,以提高确诊率和早期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价值, 分析其CT表现.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机对27名肺栓塞病人进行肺动脉增强扫描, 将图像进行多平面(MPR)、曲面(CPR)及斜面(Oblique)重组再处理.结果 27例病人共发现肺动脉栓子146个,其中左及右肺动脉7个,肺叶动脉34个,肺段动脉99个,肺亚段动脉6个.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可清楚显示段以上肺动脉血栓栓子,具有方便、快捷、无创、准确的优点,对及时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并能有效评估溶栓治疗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肺血管成像在肺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例拟诊肺栓塞、4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工作站上对原始薄层图像进行后处理观察肺动脉栓子分布情况,其中5例同时行DSA检查,并与64层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全部病例三维肺血管图像均能充分显示肺动、静脉的空间关系与解剖细节,不但能准确、直观地观察肺血管,而且能明确诊断肺动脉栓塞及有无侧支循环形成。23例患者中检出肺动脉栓塞16例,共发现肺动脉栓子264处,其中段及段以上栓子149处,亚段及以下5~6级分支115处,血栓栓塞血管直径最小者1mm。1例上肢和胸侧壁因锁骨下静脉血栓明显侧支循环形成,1例左上肺静脉左房入口和左心耳内附壁血栓形成。5例同时行DSA检查,对肺段及段以下肺动脉栓子检出率,64层CT和DSA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64层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主干、亚段及以下5~6级分支肺栓塞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为肺部血管性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欧宗兴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9):1614-1616
【目的】分析总结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漏诊率、误诊率和病死率。【方法】对本院39例诊治为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栓塞缺乏临床特异性表现,常被误诊为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等。D-二聚体大于500μg/L者占92.3%,血气分析P02〈80mmHg占89.7%,螺旋CT肺段动脉以上动脉血栓者占79.5%。溶栓加抗凝治疗组有效率为81%,单纯抗凝治疗组有效率为66.7%。【结论】肺栓塞易漏诊和误诊,血气分析、D-二聚体、UCG可作为急性肺栓塞的初筛检查指标,溶栓加抗凝疗法治疗PE优于单纯抗凝疗法。  相似文献   

18.
老年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对老年肺栓塞的认识,提高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老年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及误诊情况。结果 本研究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为下肢静脉血栓、制动和恶性肿瘤。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晕厥亦较常见,占发病人数的三分之一,咯血和胸痛较少见。螺旋CT是确诊老年肺栓塞最常用的手段。老年肺栓塞常误诊的疾病有肺炎,冠心病等。结论 老年肺栓塞临床表现不典型,需要提高诊断意识,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前瞻性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临床疑诊为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疑诊为肺栓塞的患者行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及二维或三维重建,所有患者经多种影像检查方法和/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SCTA扫描参数取层厚3.0,螺距(pitch)1.5,用SmartPrep软件对比剂智能触发技术获得最佳延迟扫描时间。结果32例临床疑诊肺栓塞中,21例肺栓塞共累及肺动脉105支;SCTA确诊了19例,2例5个亚段肺动脉的栓子漏诊。在11例肺栓塞阴性中,SCTA对10例作出了正确诊断:2例肺癌,4例肺炎,1例夹层动脉瘤,3例未见明显异常;另外1例肺动脉肉瘤,SCTA误诊为肺栓塞。SCTA诊断肺栓塞的特异性90.9%,敏感性90.5%,准确性90.6,阳性预测值95.0%,阴性预测值83.3%。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无创、快速、敏感性及特异性高,可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