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王晓慧  高任 《医学临床研究》2022,(11):1618-1621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联合多期相CT血管造影(MP-CTA)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的价值。【方法】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15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侧支循环,并根据结果分为良好组(n=101,侧支循环良好)和不良组(n=52,侧支循环不良)。患者均行CTP和MP-CTA检查。比较两组梗死核心区灌注参数及缺血半暗带灌注参数[平均通过时间(rMTT)、脑血容量(rCBV)、达峰时间(rTTP)、脑血流量(rCBF)],对比CTP联合MP-CTA与DSA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的一致性。【结果】不良组梗死核心区rMTT、rCBV、rTTP均低于良好组(P<0.05),rCBF与良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缺血半暗带rMTT、rCBV、r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组rCBF低于良好组(P<0.05)。CTP联合MP-CTA与DSA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23,P=0.000)。【结论】CTP联合MP-CTA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水平有一定评估作用,有助于临床及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3D—DSA与CTA对颅内动脉瘤20例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我院近5a来3D—DSA与CTA对颅内动脉瘤20例诊断价值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12例。全部有自发性蛛网下腔出血病史。  相似文献   

3.
DE—CTA和DS—CTA在头颈部CTA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军  张朝利  陈宁  刘军华  郑冬  程鹏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840-1842
[目的]探讨头颈血管双能量血管造影(DE-CTA)的辐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CT减影血管成像(DS-CTA)对60例疑头颈部血管病变者进行扫描,并同时进行DE-CTA的模拟扫描,比较两者的辐射剂量;另选取一组60例疑头颈部血管病变者行DE-CTA扫描,在DS-CTA、DE-CTA两组扫描图像中分别选择四个解剖部位,对比测定其血管内造影剂浓度并统计两组扫描的时间.[结果]头颈血管DE-CTA辐射剂量高于DS-CTA约17.12%,近段血管图像质量等同于DS-CTA,远段血管图像质量逊于DS-CTA,完成扫描时间明显短于DS-CTA.[结论]头颈部血管DE-CTA与DS-CTA扫描各有其长处及缺点,应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选择合理的扫描方案,获得最佳图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平扫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差异.[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15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其发病后行CT及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的时间不同将其分成三组:发病后6h内行CT以及DWI检查组(A组,n=66),发病后6~24 h行CT以及DWI检查组(B组,n=57),发病后24~72 h行CT及DWI检查组(C组,n=29).所有患者均通过NIHSS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分析不同时间段CT、DW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根据患者病情以及就诊时间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A组、B组DWI检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头颅CT平扫检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C组两种检查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发病24 h内)诊断的患者病死率为5.89%(7/119)明显低于后期(发病24~72 h)诊断的患者的病死率22.23%(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P=0.03<0.05),早期及时诊断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结论]DWI检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检出率方面明显优于CT平扫,可有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对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脑灌注加CT血管成像技术在早期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总结108例发病在6h内临床可疑脑梗死,其中105例进行CT平扫、CT脑灌注和CTA,部分复查CTP的住院患者资料,并对影像资料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CT平扫7例脑实质密度轻微减低、脑沟变浅(6.6%),CT脑灌注83例显示与临床症状对应区域血流灌注异常(79.1%),与对侧比较CBF下降、CBV下降或正常、TTP延长.22例CT灌注未见异常(20.9%).CT血管成像显示53支动脉(39例)有不同密度斑块及管腔狭窄,3例检查未成功.结论 CT脑灌注加CTA成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确定缺血半暗带及病变血管,对早期缺血性脑血管脑的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研究不同千伏设置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头颈联合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进行头颈联合CTA检查的70例患者随机分2组.A组35例扫描的千伏设为100 kV;B组35例扫描的千伏设为120 kV.扫描后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技术(VR)重建,以九位法来显示动脉的位置.对两组血管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2.16±0.36和2.8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图像质量优于A组的图像质量,颈动脉及椎动脉起始部图像质量得到明显改善.B组的平均辐射剂量高于A组.结论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高千伏可以获得满意的CTA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多排螺旋CT(MSCT)三维血管成像(3D MSCTA)在肾静脉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拟行活体肾移植术供肾者96例,临床可疑胡桃夹综合征者5例,行64层3D M SC T A ,了解肾脏静脉血管起始、数目、分支走行及管径大小,进一步比较3D MSCTA各种图像后处理重建方法对肾静脉异常的显示效果。【结果】双肾静脉均为一支且其起源与走行正常者66例。肾静脉变异35例:包括2条右肾静脉者4例,3条右肾静脉者2例,主动脉后肾静脉者1例,肾静脉细小(考虑可疑胡桃夹综合征)者5例,性腺静脉和或腰静脉及左肾上腺静脉(左肾静脉常见属支)汇入左肾静脉主干者20例,2条左肾静脉者3例(2条肾静脉分别与腹主动脉前后分别汇入下腔静脉者1例;1条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一条肾静脉汇入半奇静脉者1例;1条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一条肾静脉汇入左髂总静脉者1例)。与手术所见完全一致者为99例,符合率为98%(99/101)。【结论】64层3D MSCTA结合适当的后处理重建方法可满意显示肾静脉正常解剖及变异情况,是评价各种肾静脉异常的准确、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颈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患者行128层螺旋CT颈动脉造影检查,利用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进行分析,在CPR图像上测量血管管径,测量斑块的CT值,判断斑块性质。并与临床危险因素检验结果及头颅CT对照分析。结果研究了60例中的360支动脉,包括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双侧椎动脉。52例阳性病例,在252支不同程度狭窄的动脉中,其中轻度狭窄28例,中度狭窄14例,重度狭窄、闭塞10例。脂质斑块22处、纤维斑块36处、钙化斑块81处和混合斑块165处。结论 128层螺旋CT颈动脉造影对于颈动脉斑块及狭窄的诊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静脉血管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不同部位CT静脉血管造影21例,颈静脉及门静脉系统血管造影由上肢静脉注入对比剂,下腔静脉及下肢造影由小隐静脉注入对比剂,行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血管成像技术及诊断价值.结果静脉血管CT造影表现不同于动脉CT造影,不同部位的静脉血管表现不同.21例中发现颈鼻咽癌侵犯血管1例,血管走行纡曲1例;下腔静脉瘤1例,肿瘤压迫下腔静脉1例;门静脉高压1例,疑肠系膜上静脉内血栓1例;11例下肢静脉血栓.结论不同部位的静脉影像表现存在差异,不同的重建技术对血管的显示有影响.下腔静脉造影应注意假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肝脏间叶性错构瘤(MHL)的CT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MHL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CT特征,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所有患儿均为巨大单发病灶,其中5例位于肝右叶。1例位于肝左叶,平均最大径7.3(4.9~16.9)cm;6例cT平扫均表现为肝内巨大囊实性肿块,囊腔内可见分隔,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及分隔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病理结果显示肿瘤由富于血管的成熟的结缔组织所组成。【结论]MHI。是一种少见的肝脏间叶性良性肿瘤,CT表现与其病理组织学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有助于与肝脏其他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造影剂注射方案对头颈部动脉 CT 血管造影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头颈部动脉造影的112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下肢团注造影剂方法,对照组采用上肢团注造影剂方法。原始数据采用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及多平面重组技术进行后处理,观察各部位血管 CT 值及血管显像质量,对比两组患者头颈部动脉血管显像质量,并采用主观评分3级评分法评估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双侧颈总动脉 CT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双侧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起始部、头臂干血管显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不增加造影剂和辐射剂量的前提下,通过下肢静脉团注造影剂,可取得较好血管显像质量,还能得到更多显像质量较好的血管信息,有利于及早发现相关部位的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67例疑似PE患者的肺动脉CTA检查资料,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依据,对67例疑似 PE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变的CTA 影像特征、误诊情况及其栓子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7例疑似PE患者,经肺动脉CTA诊断出PE患者63例,经病理学确诊62例 PE患者,误诊率仅为15.8%,不存在漏诊的情况。62例PE患者,其中9例为肺动脉主干、叶、段肺动脉多部位栓塞,累及主肺动脉12例、右肺动脉19例、左肺动脉22例。通过肺动脉CTA扫描62例PE患者共检查出78个栓子,包括59个血栓,脂肪栓11个,空气栓5个,其他3个。血栓来源广泛,其中来至于盆腔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分别为24个和19个。【结论】肺动脉CTA在诊断PE时不仅可直接显示出栓子的位置、形状、病程时间及其间接征象,同时还可诊断同PE具有相似病症的疾病,误诊和漏诊率低,且可协助寻找栓子的来源,为患者的临床溶栓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三维超声造影(3D‐CEUS)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肝细胞癌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每例患者都进行动态3D‐CEUS 和增强 CT (CECT )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图像质量,包括动脉期肿瘤内部显示情况(增强方式、肿瘤内部血管)、各期肿瘤供血血管及肿瘤边界显示情况进行综合评分。【结果】注射造影剂后,50例肿瘤3D‐CEUS 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评分结果表明:3D‐CEUS 为0分者3例,1分者10例,2分者37例;CECT 无0分者,1分者9例,2分者41例。对两种方法评分均为2分的32例肿瘤内部显示情况进一步分析发现,增强方式上3D‐CEUS 与 CECT 图像上无统计学差别( P >0.05),一致性评分 Kappa 值为0.88。而在肿瘤内血管显示情况方面,3D‐CEUS 优于 CECT( P <0.05);在供血动脉方面,二者并不完全相同,0分和1分的图像3D‐CEUS与 CECT 无统计学差异( P >0.05),而2分的图像3D‐CEUS 优于 CECT ( P <0.05);在周边组织关系方面,二者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动态3D‐CEUS 对肝细胞癌的成像具有较高质量,在显示肿瘤增强方式、肿瘤边界的清晰度方面与 CECT 相同,而在显示肿瘤内部血管及供血血管方面,其能力优于 CECT 。  相似文献   

15.
唐欢  杨峰  吴承龙  章燕幸 《新医学》2022,53(5):324-329
目的 探讨大动脉闭塞(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M1近端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双侧大脑内静脉(ICV)信号不对称与进展为恶性脑水肿以及远期预后不良是否有关。方法 收集大动脉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SWI上双侧ICV信号是否对称将其分为ICV信号对称组及ICV信号不对称组,比较2组患者发生恶性脑水肿及远期不良预后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32例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位数17分,ICV信号对称组19例,ICV信号不对称组13例。与ICV信号对称组相比,ICV信号不对称组进展为恶性脑水肿的比例更高(76.9% vs. 5.9%,P < 0.001),3个月预后良好的比例更低(23.1% vs. 70.6%, P = 0.025),3个月病死率更高(46.2% vs. 0%,P = 0.00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双侧ICV信号不对称与大动脉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恶性脑水肿相关(OR = 43.333,95%CI:3.897~481.820,P = 0.020),脑水肿进展与大动脉闭塞的急性脑梗死发病3个月预后不良相关(OR = 0.330,95%CI:0.002~0.653,P = 0.025)。结论 大动脉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MRI SWI序列上双侧ICV信号不对称可能与进展为恶性脑水肿有关,而脑水肿进展可能与发病3个月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开始时间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两组各3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运动功能康复,一组于发病1周内开始康复,称为早康复组;另一组于发病1~3周开始康复,称为晚康复组,两组均接受同样的康复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疗效评定,运动功能选择Fulg-Meyer运动功能测评,ADL测评选择FIM方法中反映上下肢功能的亚项,测评分别于入组时(治疗前)和病程28~30 d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病程1个月时的功能状态。结果运动功能积分:治疗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早康复组手、腕、上肢积分显著高于康复组(P<0.05)。ADL积分:治疗前早康复组上、下肢积分均低于晚康复组(上肢P<0.05,下肢P<0.01),治疗后早康复组上肢积分高于晚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开展的越早运动功能恢复的越快,尽早康复治疗可以加快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a distributed version of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CIMT). DESIGN: Within-subjects control intervention study. SETTING: Outpatient rehabilitation center. PARTICIPANTS: Eleven persons with chronic stroke. All had active extension of at least 20 degrees at the wrist and at least 10 degrees for each finger of the more-affected hand. INTERVENTIONS: Intensive motor training of the more-affected arm for 3 hours a day for 20 days; restraint of the other arm for 9.3 hours daily to limit its use. This intervention provides the same amount of training as provided in the conventional CIMT therapy protocol (60 h) but distributes training time over twice the number of days. MAIN OUTCOME MEASURES: Real-world (Motor Activity Log) and laboratory motor activity (Wolf Motor Function Test, Frenchay Arm Test, Nine Hole Peg Test), strength (grip force) and spasticity (Ashworth Scale), and quality of life (QOL; Stroke Impact Scale) were assessed. RESULTS: Participants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more-affected arm real-world motor activity, laboratory motor activity, strength and spasticity, as well as in some aspects of QOL, up to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 P .05). CONCLUSIONS: Distributed CIMT is a promising intervention for improving motor function and QOL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rok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