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药物副作用。【方法】6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舒必利治疗)和试验组(齐拉西酮治疗),各30例。两组于治疗前和第42d进行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治疗第42d用临床疗效总评(CGI)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SANS(68.33±14.62vs67.72±14.42)、BPRS(47.33±8.21vs51.16±9.34)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sAN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55.30±8.86vs48.40±6.81)(P〈0.05),BPR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23.10±4.45vs25.31±5.98)(P〉0.05),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善满意(90.00%vs66.67%)和药物副作用轻(20.00%vs50.00%)(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疗效满意且药物副作用轻。  相似文献   

2.
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齐拉西酮是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选择其与阿立哌唑对照,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2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N=61)与奥氮平组(N=60)两组,分别予以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疗程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氨磺必利组的有效率为83.6%,奥氮平组的有效率为86.7%,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氨磺必利组与奥氮平组患者PANSS总分治疗后(41.79±9.66,46.56±9.88)均较治疗前(91.76±13.06,94.83±15.67)有显著下降( P <0.01);氨磺必利组患者在治疗12周后 PANSS阴性症状分值为(9.61±3.86)分,降低较奥氮平组(12.56±6.15)更为显著( 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总体疗效相似,对阴性症状改善较好,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奎的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 ,作者于 2 0 0 1年 1月至 5月用其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治疗并与氯氮平作对照研究 ,其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共收集符合入组条件的本院住院和门诊患者 6 0例 ,并随机分成奎的平和氯氮平 (因氯氮平目前被精神科专家公认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效 ,故选其为对照组[1,2 ] )组 ,每组各 30例。入组病例均符合CCMD - 2R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并且符合以下条件 :①过去 5年对三种药物剂量和疗程适当的抗精神病药物 (三种中至少有两种化学结构不同 )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叶酸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将106例以阴性症状为主且单一使用哌罗匹隆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 n =53,给予叶酸)和对照组( n =53,给予安慰剂),治疗周期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8、12周末使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定疗效,使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SANS总分在治疗第4、8、12周末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第4、8、12周末SAN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P <0.01)。治疗第12周末观察组SANS减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叶酸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研究组口服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7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末起两组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7周末研究组显效率95.2%、有效率100%,对照组分别为92.9%、1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但研究组震颤、静坐不能、肌强直发生率及体质量增加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氨磺必利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对体质量影响较小,有利于提高女性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临床诊断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用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6周,用简明精神病病评定量表(BPR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疗效与氯氮平组疗效相当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阿立哌唑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安全而有效的药物,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齐拉西酮替换利培酮治疗存在药源性高催乳素血症的缓解期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可行性.[方法]纳入148例正在服用利培酮、存在药源性高催乳素血症的缓解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为齐拉西酮治疗组(A组)和利培酮对照组(B组).A组原利培酮换为120~160 mg/d齐拉西酮治疗,B组继续利培酮治疗.2个月后复查血清催乳素水平,记录月经及泌乳的状况及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评分.[结果]A组月经紊乱及泌乳的发生率(17.8%)显著低于对照组(96%)(P〈0.01).[结论]齐拉西酮可以显著降低女性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显著改善利培酮导致的月经紊乱、泌乳等症状,但是可能同时会增加症状复燃及(或)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利培酮、氨磺必利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4月许昌市建安医院收治的9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予以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予以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症状的改善效果及代谢水平,记录两组患者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前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为(84. 36±12. 69)分,对照组为(84. 42±12. 65)分,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均较之前下降(P 0. 05),但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前各项代谢指标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 05),治疗后研究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血清泌乳素等指标变化幅度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体质量增加、闭经、溢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应用氨磺必利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性、安全性均较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与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入院的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氨磺必利组患者给予口服氨磺必利,利培酮组患者则给予口服利培酮,比较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精神分裂症状评分与药物副作用等.结果:氨磺必利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利培酮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患者治疗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与总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利培酮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氨磺必利组患者嗜睡与肌强直发生率明显高于利培酮组,存在明显差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更为显著,但要注意其副作用,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4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与阿立哌唑组各102例,分别给予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24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4周、12周和24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SI)及生活质量量表(QOL-100)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 PANSS 评分、HAMD评分、CGI-SI评分以及QOL-100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各评分均有显著改善,阿立哌唑组在治疗后 HAMD评分的12周末与24周末以及CGI-SI评分的4周末均优于利培酮组( P<0.05);治疗24周末的QOL-100评分显著优于利培酮组( 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较利培酮具有更好的远期疗效,更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张小清 《医学临床研究》2014,(11):2184-2186
目的 探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儿童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 ES )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的伴ES ES的癫痫患儿3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6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序贯泼尼松口服,并给予常规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口服治疗。随访6个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16例患儿,有效12例,有效率75%,药物不良反应率25.7%,对照组15例,有效率46.6%,药物不良反应率22.8%。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对比常规抗癫痫药物,在治疗 ESES患儿上,效果明显,但须注意激素对患儿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国产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6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n=49)和利培酮两组(n=47),分别采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阿立哌唑组显效率81.63%,利培酮组为80.85%,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阿立哌唑组显著低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不良反应比利培酮更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丙泊酚、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00例ERC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行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则单纯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秀率96.0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 (38/50)(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术中(T2) HR、MAP较麻醉诱导前(T0)均显著下降(P<0.05),且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意识消失时间、丙泊酚用量、意识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抑制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P<0.05),而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ERCP术中麻醉效果明显优于丙泊酚单独应用,其能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显著减少丙泊酚用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米氮平治疗中-重度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0例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重度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共患率,评价米氮平治疗IB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中-重度IBS-D(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米氮平;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IBS生活质量问卷(IBS-QOL)评分和焦虑/抑郁测试(HAMA/HAMD),并比较治疗后两组的改善情况.[结果]71.3%(57/80)的中-重度IBS-D患者合并焦虑或(和)抑郁;治疗后米氮平组患者IBS-SSS、IBS-QOL和HAMA/HAMD评分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P<0.01),其中合并焦虑或(和)抑郁患者的IBS-SSS和IBS-QOL得到显著改善(均P<0.05);米氮平组17.5%(7/40)的患者发生轻度不良反应.[结论]中-重度IBS-D患者常伴焦虑或(和)抑郁,米氮平的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较轻,可作为中-重度IBS-D的治疗用药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米氮平和舍曲林治疗首发抑郁症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9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予以米氮平(n=98)与舍曲林(n=100)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线测验(TMT)、词语流畅作业(VF)、数字符号和数字广度测验评定认知功能.[结果]治疗6周后,米氮平组的有效率为82.7%,舍曲林组的有效率为8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末,两组的WSCT正确数、分类个数较治疗前均有提高,错误数、持续错误数均有减少(P<0.05);两组的TMT连线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两组的VF总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两组的数字符号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两组的数字广度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米氮平组患者在治疗6周后,WSCT非持续错误数降低、TMT-A连线时间减少、VF总数增加均较舍曲林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米氮平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疗效相当,米氮平改善抑郁症伴发的认知功能障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对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均无手术指征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A组)和联合治疗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放疗3 000 cGy/10次,B组在放疗基础上联合替莫唑胺75 rng/(m2·d),口服,从放疗开始至结束共服用14 d.治疗结束2个月后通过MRI检查评估两治疗组近期疗效,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2个月后A组和B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66.67%(20/30)和76.67%(23/30),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神经系统症状改善率为90%(27/30),明显高于A组70%(21/30)(P<0.05);B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两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较A组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未能提高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短期客观缓解率,不良反应较单纯放疗明显,但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