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琳  高润霖  叶绍东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00-1803
【目的】观察不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正常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克隆数量、分泌一氧化氮(NO)能力及半胱氨酸天冬胺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分为5组,每组8只。A组对照组,B~E组药物干预组,每日灌胃分别予培哚普利[1.33mg/(kg·d)]、雷米普利[1.67mg/(kg·d)]、福辛普利[6.67mg/(kg·d)]、卡托普利[25mg/(kg·d)]。2周后取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内皮祖细胞(EPCs),经免疫荧光染色及Real~Time PCR鉴定细胞。计数细胞克隆,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NO含量及细胞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培养10至14天逐渐形成“铺路石”样克隆,经鉴定CD34、CD133、FLK-1、vWF、UEA-1及acLDL染色阳性,符合晚期EPCs特点。各药物组形成细胞克隆数较对照组均有增多趋势,卡托普利组差异明显(P〈0.05),各药物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细胞培养液上清中NO含量亦有升高,与对照组相比,雷米普利组、福辛普利组差异显著(P〈0.05),各药物组阀差异无显著性;Western-Blot检测显示药物组EPCs的Caspase-3水平较低,除培哚普利组外各药物组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鼠外周血体外培养可获得晚期EPCs,ACEI类药物可以增加其数量,提高细胞分泌NO能力,并降低Caspase-3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2.
廖土才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8):1333-133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培哚普利在扩张型心肌病治疗中对肱动脉充血后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扩心病患者予不同剂量培哚普利治疗和20例健康成人应用高分辨超声分别测定治疗前后反应性充血后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的内径,计算反应性充血和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率。【结果】扩心病组的反应性充血诱发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2.32±2.10%)显著低于对照组(7.87±4.15)%(P<0.01);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诱发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经不同剂量培哚普利治疗后,扩心病组的反应性充血诱发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率和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增加(P<0.01,P<0.05)。【结论】扩心病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减低。培哚普利能改善扩心病患者的内皮功能,且较大剂量组改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 IG )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8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分为小剂量和大剂量IVIG治疗组,两组均在病毒唑抗病毒和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IV IG治疗,并以29例单纯病毒唑抗病毒和对症支持治疗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IL-6水平的变化。【结果】小剂量与大剂量IVIG组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1)且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各组hs-CRP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但IVIG小剂量和大剂量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 P <0.01);小剂量与大剂量治疗组之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IVIG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其可能机制为下调炎性细胞因子hs-CRP和IL-6的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的发展,且小剂量与大剂量IVIG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盐酸艾司洛尔对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平抑作用。【方法】将4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21例).术中一旦患者血压〉18.7/12kPa。即静脉注射盐酸艾司洛尔0.5mg/kg;一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21倒)。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5min、10min、20min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血压(MBP)和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盐酸艾司洛尔组术中HR、SBP、DBP度MBP较平稳,术中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发现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的情况。对照组在麻醉后5min、10min、20min时的HR、SBP、DBP及MBP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SpO2无明显变化。【结论】静脉注射0.5mg/kg盐酸艾司洛尔治疗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心血管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尼卡地平和拉贝络尔在控制围手术期高血压作用的异同。【方法16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只接受麻醉药;尼卡地平组(N组)和拉贝洛尔组(L组),每组各20例。术前或术中当血压高于21.33/12.67kPa时.静脉泵入降压药.N组给尼卡地平.L组给拉贝络尔。观察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指脉氧饱和度(SpO2)和心电图(ECG)变化。【结果】N组给药3min后SBP.DBP均明显下降。与给药前比较P〈0.01;L组DBP5min开始下降.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SBP到10min后才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给药后N组和L组的SBP、DBP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给药3min后.N组的SBP、DBP均比L组有明显下降(P〈0.01);至10min后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尼卡地平和拉贝洛尔对围手术期高血压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但尼卡地平的降压作用更快、更显著、效果更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培哚普利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以硝酸酯类药物、抗凝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予以上述药物外,还给予培哚普利4 mg,每日1次口服连续治疗56 d。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4 d、28 d、56 d分别抽取静脉血,用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含量。结果对照组hs-CRP在治疗后血清hs-CRP含量较治疗前无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hs-CRP在治疗后血清hs-CRP含量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培哚普利能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炎性因子、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培哚普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坎地沙坦酯治疗,比较二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浆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C)和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3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显效3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hs-CRP及FIB-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浆hs-CRP及FIB-C水平均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ET-1及NO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浆ET-1水平下降、NO水平上升(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培哚普利可以有效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抑制患者血管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联合用药对糖尿病(DM)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选取近3年在本中心接受降压治疗的DM病合并症高血压患者106例,分为A组56例,采用非洛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治疗,B组50例,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2个月后,A组总有效率为85.7%,与B组92.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显著高于B组的10.0%(P〈0.05)。【结论】与非洛地平联合培哚普利相比,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对DM合并症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姜高分  杨佳  陈峰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8):1130-1132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EH)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EH患者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30mg,每日一次.连服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并与30例健康人血浆ET、NO进行对照。【结果】①EH组患者治疗后77.5%显效(31/40)。17.5%有效(7/40).5%无效(2/40)。②EH患者ET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NO显著降低(P〈0.01)。经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血浆ET显著下降(P〈0.01),NO显著升高(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并能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及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科室收治的行冠脉造影的连续病例300例,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cHD组(n=250)和非CHD组(n=50),比较两组血清Lp-PLA2、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FMD);计算CHD组患者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根据Gensini积分不同分为低Gensini积分组(LS组)、中Gensini积分组(MS组)和高Gensini积分组(HS组),比较不同冠脉病变患者血清Lp-PLA2、FMD、Gensini积分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CHD组血清Lp-PLA2水平显著高于非CHD组,FMD显著低于非CH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Lp-PLA2水平、Gensini积分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FMD低于SAP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纽血清Lp-PLA2水平高于LS组、MS纽,FMD低于LS组、M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S组血清Lp-PLA2水平高于LS组,FMD低于L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Lp-PLA2水平与FMD呈显著负相关,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Gensini积分与FMD呈显著负相关。【结论]Lp-PLA2是CHD患者的危险因素,并与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FMD相关,而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尚须进一步深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人软骨糖蛋白水平在评估高血压患者病情中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4例和健康者70例,检测血清人软骨糖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0)和内皮素-1(ET-1)含量,以及其他常规实验室指标,比较高血压患者和健康者人软骨糖蛋白及其他指标之间的差异,以及血清人软骨糖蛋白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患者腰臀比、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人软骨糖蛋白、hs-CRP、ET-1、尿酸含量均高于健康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O含量低于健康者(P〈0.05);高血压患者血清人软骨糖蛋白含量与SBP、DBP、体质量指数(BMI)和hs—CRP呈显著相关(r=0.357、0.293、0.276、0.543,P=0.008、0.026、0.037、0.001);健康者中血清人软骨糖蛋白水平与SBP、DBP、BMI、hs—CRP均无显著相关性(r=0.135、0.083、0.106和0.077,均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人软骨糖蛋白含量高于健康者,且与血压值、BMI、血清hs—CRP含量呈正相关,可作用高血压病情评估及治疗的指导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内皮祖细胞(EPCs)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检测EPCs表达CGRP ,对EPCs条件培养基采取CGRP抗体封闭和CGRP受体阻断后,观察EPCs条件培养基对 AngⅡ诱导的DNA合成能力、细胞总蛋白含量、细胞存活率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EPCs能够表达并分泌高浓度的CGRP;CGRP阻断后,EPCs条件培养基对AngⅡ诱导的VSMCs DNA合成能力、细胞总蛋白含量、细胞存活率、细胞周期进程的抑制作用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结论】EPCs通过旁分泌CGRP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成药金水宝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金水宝治疗组。对照组均服用依拉普利;治疗组在服用依拉普利的基础上,每次服金水宝胶囊3粒,每日3次,疗程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测血压,24h尿蛋白,尿素氮,肌酐,D反应蛋白(CRP)。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有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血压降低的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没有显著的变化(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均显著减少(P〈0.05);治疗前后CRP在对照组有降低倾向(P〉0.05),治疗组则显著降低(P〈0.05);两组CRP降低程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金水宝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减少蛋白尿,稳定肾功能,疗效肯定,未发现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培哚普利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冠心病心绞痛80例按入院登记顺序随机分为2组,A组40例给予培哚普利联合常规药物治疗,B组4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A组治疗后血浆一氧化氮水平明显增高,内皮素-1豆著降低(P〈0.01),B组治疗前、后变化不大。结论培哚普利可较好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可将其纳入冠心病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TMZ)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72例慢性CHF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抗心衰治疗,对照组加服培哚普利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两组均治疗12周。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 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改善(P〈0.05) 病情恶化减少(P〈0.05)。结论:TMZ联合培哚普利可有效治疗慢性CHF。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对慢性肾炎患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对72例慢性肾炎患者,采用随机化方法分为福辛普利组和常规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Pro)、尿白蛋白(Alb)、肾功能和肾小管功能。【结果】福辛普利组尿Pro、尿RBP、尿α1-MG及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刑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福辛普利能有效改善慢性肾炎肾小管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加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别两组,治疗组20例给予培哚普利(2~8mg/d)和美托洛尔(12.5~75.0mg/d),对照组22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培哚普利联用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简单易行,且可以预防洋地黄中毒,对依赖洋地黄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有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应用替米沙坦或贝那普利治疗前后血清内皮脂肪酶(EL)和脂联素(APN)水平的变化。【方法】将63例轻度EH患者随机分成替米沙坦组(n=32)和贝那普利组(n=31),进行12周的药物治疗,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健康人及EH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L和APN的水平。【结果】EH患者治疗前血清EL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AP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替米沙坦组和贝那普利组治疗后血清EL水平显著降低,而APN水平显著升高(P〈0.01),其中替米沙坦组EL水平下降,APN水平升高的幅度显著大于贝那普利组(P〈0.05)。【结论】替米沙坦和贝那普利均能使EH血清EL活性降低及APN水平升高,但替米沙坦更显优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小剂量螺内酯联合氢氯噻嗪、培哚普利及非洛地平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氢氯噻嗪、培哚普利及非洛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小剂量螺内酯。连续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水平、心功能[左心室内径(LVD)、左心房内径(LAD)]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对照组为78.3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DBP、SBP低于对照组(P<0.05),LV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LA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螺内酯联合氢氯噻嗪、培哚普利及非洛地平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效果确切,可提高疗效,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且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陈克茜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7):1185-1187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雷公藤多甙。检测子宫和肌瘤体积,用药前后性激素水平,观察月经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赋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和肌瘤的体积均显著缩小(P〈0.05),且治疗组缩瘤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性激素水平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月经复潮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轻,停药后症状消失,不影响治疗,其肝、肾功能及脂代谢、血糖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雷公藤多甙能有效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