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头颈肿瘤手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熟悉手术操作过程,做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配合默契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头颈肿瘤手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熟悉手术操作过程,做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配合默契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交腿移植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设计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交腿移植,治疗难以覆盖的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结论:交腿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是治疗小腿远端及踝关节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分析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坏死的成因,总结其应对方法,以期提高该类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523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结果】出现皮瓣危象共48例,急救探查后抢救成功18例,最终坏死30例,手术成功率94.2%。【结论】皮瓣坏死受患者全身情况、皮瓣制取方法、供受区情况及术中术后处理措施等多因素的影响。应对的关键在于保持皮瓣血流通畅、术中妥善止血和术后充分引流及良好的口腔护理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术前CT血管成像(CTA)穿支动脉设计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 ALTPF)移植中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32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患者的手术和CTA资料。按照是否应用术前CTA穿支动脉设计分为设计组(n=16)和对照组(n=16),对比手术中供区位置改变情况、移植皮瓣并发症、供区发病率、再次手术率等指标。结果:设计组发生移植皮瓣并发症的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术中改变供区位置和供区发病率,再次手术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患者中,皮瓣存活率为96.88%(31/32)。结论:依靠CTA提供术前穿支动脉设计对ALTPF移植是一个可靠实用的方法,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巨块转移灶挽救性清扫术后巨大皮肤缺损修复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5例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巨块转移灶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具有代表性的病例作示例描述挽救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缺损区以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ALT)进行修复的方法,其中2例以单蒂单叶的ALT修复缺损,另3例以单蒂双叶的ALT修复缺损.[结果]5例带血管蒂的转移皮瓣均存活,1例出现血管危象,予减张后血管危象解除.病例1外侧皮瓣局部坏死(4 cm×5 cm),病例3供区局部皮肤坏死(4 cm×2 cm),予邮票状植皮后均愈合.腹股沟巨块淋巴结及破溃面清除,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随访2~7个月,无肿瘤复发,无肌疝等并发症.[结论]股前外侧皮瓣可用于修复阴茎癌腹股沟巨块淋巴结转移灶挽救性清扫术后的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带血管化的阔筋膜修复跟腱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采用股前外侧皮瓣带血管化的阔筋膜治疗跟腱及软组织缺损11例。皮肤缺损4 cm×6 cm~9 cm×13 cm,跟腱损伤部分缺损或全部缺损,病例的缺损长度2~5 cm。根据创面大小及跟腱损伤或缺损的程度,切取相应大小的股前外侧皮瓣及阔筋膜,设计跟腱缺损区处于穿支血管蒂部,修复跟腱缺损。患足跖屈位术后石膏固定6周。供区行中厚皮片移植修复。 结果11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边缘少许坏死,部分指肪液化,换药后愈合。部分植皮的供区植皮完全成活。随访6~12个月,跟腱张力恢复,踝部跖屈背伸功能正常。 结论股前外侧皮瓣带血管化的阔筋膜修复跟腱及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我们自2004年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治疗胫前软组织缺损1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5例,年龄31-53(平均41-5)岁。闭合性骨折4例,开放性骨折9例。斜型骨折2例,粉碎性骨折1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研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穿支分布规律、体表的定位及血流动力学,评估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准确性,为术前供区选择双侧中的优势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高频彩超对30例健康志愿者及13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手术患者的双侧穿支血管数目、管径、起点位置、走行位置、穿深筋膜位置、平均流速进行检测,并与术中观察到的穿支血管数据及Dopplar超声探测数据进行对比,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健康人及13例患者共检测到穿支动脉192条,其中肌皮穿支型占79.3%;肌间隙皮支型18.6%,直接皮血管型2.1%。穿支管径(外径)(1.02±0.41) mm;平均血流速度左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稍高于女性(P<0.05)。Dopplar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术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术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频谱显示:收缩期正向波,舒张期流速极低或没有血流,呈低速高阻单相频谱。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旋股外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较粗大穿支的数量、管径、管壁结构、走行方向、分布区域、血流动力学性状,评价血管质量以及进行体表定位。13例手术患者中检测到的穿支结果与手术中所见的穿支数量、位置、管径基本吻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较精确地了解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区血管穿支的情况,为临床选择优势侧皮瓣供区提供了较直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穿支皮瓣(perforator flap)是指仅以管径细小的皮肤穿支血管(穿过深筋膜后口径仍≥0.5mm)供血的皮瓣,属轴型血管的皮瓣范畴。20世纪80年代,穿支皮瓣在肌皮瓣和筋膜皮瓣基础上得到发展,逐渐成熟并在全世界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研究表明,对于肌皮皮瓣,无论足皮下肌肉或是皮下筋膜,都不是皮瓣存活的必要条件,皮肤的血供主要来自肌肉深部血管的主干发出肌皮血管进入肌肉前后所发出的血管穿支,穿支以接近垂直方向穿过深筋膜,再进入皮下组织和皮层,以供应肌肉浅面的皮肤。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游离足拇指背侧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外科接受手术的手指指腹缺损的患者90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游离足拇指背侧皮瓣进行修复,对照组采用髂腹皮瓣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皮瓣成活率、肿胀情况及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皮瓣成活率为95.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37/4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而术后皮瓣肿胀及瘀血等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修复后感觉功能评分为S3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评分为S4的患者多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1周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游离足拇指背侧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缺损中皮瓣成活率高,皮瓣肿胀及瘀血的发生率低,且术后愈合快,外形美观,对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的影响更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皮瓣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乳房重建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收集本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间住院的4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皮瓣进行乳房重建,对照组给予转移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进行乳房重建,对比两组手术的疗效。【结果】研究组重建的乳房未见明显萎缩,质地柔软,色泽外形接近正常乳房,腹部供区恢复良好未见腹壁薄弱的现象发生。研究组手术时间为(6.1±0.7)h,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7.2±1.1)d与对照组(5.9±1.9,14.7±2.3)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未见术后腹部供区的皮下积血等腹部并发症的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皮瓣进行乳房重建效果确切,减少了腹部并发症发生的机率同时不影响肿瘤的治疗,达到患者对于胸部塑形的要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直肠低位双吻合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加直肠低位双吻合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改良组采用肠-肠“端-角”吻合的改良直肠低位双吻合术,对照采用常规操作。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以及吻合成功率、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控便能力。【结果】改良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吻合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改良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改良组和对照组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和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改良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改良组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控便能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改良后的直肠低位双吻合方法在中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4.
头颈部皮肤恶性肿瘤的手术切除与修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总结头颈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和修复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手术治疗的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125例,术中作冰冻切片监测手术切缘,术后缺损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邻近随意皮瓣、直接拉拢、血管化游离皮瓣、带蒂皮瓣、植皮方法修复。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一期修复,甲级愈合。结论: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术中作冰冻切片监测手术切缘有助于保证肿瘤的彻底切除。术后缺损的修复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其中以邻近随意皮瓣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改良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头颈肿瘤手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地总结本科2004年6月1日至2008年6月31日间15例应用改良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头颈肿瘤手术巨大组织缺损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经锁骨下隧道转移.手术均为Ⅰ期修复,皮瓣面积为5 cm×6 cm~10 cm×15 cm.[结果]患者肌皮瓣全...  相似文献   

16.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头皮瘢痕癌切除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未累及颅骨内板的头皮瘢痕癌在行根治性切除术后遗留的创面的修复方法。【方法】选择本院1990年1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33例未累及颅骨内板的头皮疲痕癌患者,将病灶切除,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时正常头皮进行扩张后皮瓣转移的方法修复9例(A组)与行邻近皮瓣转移加植皮的方法修复24例(B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创面均完全修复。A组除1例扩张皮瓣的远端出现营养不良性秃发外均取得满意的效果。B组均遗留1~2处秃发区,有2例出现邻近转移。【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时头皮痘痕癌切除后的创面修复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PV16/18蛋白表达与新疆维、汉民族头颈部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汉族和维吾尔族头颈鳞癌患者各30例癌组织中HPV16/18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汉族人群组织中HPV16/18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维族(70.0% VS 37.7%,P <0.05).维族头颈鳞癌患者癌组织中HPV16/18蛋白表达情况与吸烟史、肿瘤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 <0.05).汉族患者表达与吸烟史、饮酒史、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维族头颈鳞癌患者的预后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和HPV16/18蛋白表达情况有关均(P<0.05).汉族患者的预后与吸烟史、淋巴结转移和HPV16/18蛋白表达情况有关(均P<0.05).[结论]HPV16/18蛋白表达与新疆维、汉民族头颈部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关,可作为治疗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分别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传统的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开始康复训练时间和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和开始康复训练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内髋关节功能评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和拇指逆行桡背侧皮瓣修复拇指创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拇指损伤患者88例,按照患者拇指手术修复部位分成大鱼际组、拇指桡背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视觉痛觉评分(VAS)、主观满意度、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关节活动度、感觉、复工时间及拇指血液流量.[结果] 大鱼际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均明显少于拇指桡背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鱼际组指背部位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拇指桡背组,而拇指桡背组指腹、指尖部位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大鱼际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拇指桡背组术后活动度、感觉测量分数均明显高于大鱼际组,而大鱼际组术后恢复时间、复工时间短于拇指桡背组,术后血液流量大于拇指桡背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拇指逆行桡背侧皮瓣修复术适合修复带有感觉功能的指腹部分;而大鱼际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适合修复不带有感觉功能的指背部分.  相似文献   

20.
全髋置换术治疗中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伴股骨头缺血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髋置换术治疗中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伴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中年患者进行全髋置换术。【结果】随访30~82个月,平均54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术前平均(35.4±7.3)分,术后1年平均(87.2±10.2)分,术后2年平均(87.1士10.3)分。术后第54(30~82)个月随访Harris髋关节评分,优18例,良14例,中2例,优良率达94.1%。并发症包括术中股骨近端骨折1例,术后髋关节脱位和异位骨化各1例。【结论】全髋置换术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迅速恢复髋关节功能,近期随访手术效果良好,并发症较少,是伴有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中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但仍需要大样本的长期随访结果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