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庞丹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1):1377-1379
目的 探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尿酸(UA)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检测64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Hcy、hs-CRP与UA的水平,并将脑梗死组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型、中型、重型组,各组进行比较,同时选择62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脑梗死组Hcy、hs-CRP与U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Hcy、hs-CRP与UA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cy、hs-CRP与 UA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其水平与病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以及与梗死面积大小的关系。方法应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hs-CRP和Hcy水平检测,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作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CRP和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梗死面积大小呈正相关(P〈0.05)。结论hs-CRP和Hcy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的危险因素,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重要的血清标志物。两者联合检测对评价脑梗死的发生及判断病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的疾病感知特点。方法利用疾病感知问卷修订版(IPQ-R)对6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疾病感知评价,同时结合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IPQ-R各因子之间Pearson偏相关分析显示病程(急慢性)因子与疾病一致性因子、个人控制因子、治疗控制因子、后果因子和情绪陈述因子显著相关(r为0.768、-0.605、-0.714、0.731、0.790,P均0.05),情绪陈述因子与个人控制因子、治疗控制因子和后果因子显著相关(r为-0.708、-0.725、0.719,P均0.05)。胱抑素C与病程(急慢性)因子、周期因子、后果因子、情绪陈述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为0.552、0.393、0.456、0.442,P均0.05),与治疗控制因子、个人控制因子呈负相关(r为-0.285、-0.293,P均0.05);社区综合管理患者在病程(急慢性)、周期因子、后果因子、疾病一致性因子和情绪陈述因子得分明显低于非社区综合管理患者[(2.48±0.47)分,(3.02±0.45)分;(2.78±0.39)分,(3.02±0.26)分;(3.08±0.41)分,(3.32±0.30)分;(3.30±0.55)分,(3.57±0.41)分;(2.42±0.42)分,2.68±0.36)分; P均0.05];在治疗控制因子高于非社区综合管理患者[(3.69±0.29)分,(3.53±0.24)分,P均0.05]。社区综合管理患者检测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明显低于非社区综合管理患者[(0.94±0.15)分,(1.39±0.48)分;(10.40±2.07)分,(17.52±6.89)分,P均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疾病感知,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间接反映其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比较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RP和IL-6的区别,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CRP和IL-6水平与病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和IL-6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RP和IL-6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RP和IL-6水平可作为评价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比较136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cy和hs-CRP的区别,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cy和hs-CRP水平与病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和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cy和hs-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Hcy和hs-CRP水平可作为评价老年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冠心病和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冠心病患者15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7例;急性脑梗死组67例;健康对照组50例。hs-CRP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定量法,Hcy采用循环酶法检测。结果冠心病组和急性脑梗死组Hcy、hs-CRP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各亚组间,SAP组与UAP组hs-CRP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与UAP组Hcy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与SAP组、UAP组Hcy、hs-CRP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Hcy、hs-CRP的阳性率及两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比较,二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Hcy、hs-CRP水平与冠心病、急性脑梗死病情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冠心病、急性脑梗死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7.
任继欣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22):2800-280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和血脂水平的意义。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循环酶法、乳胶免疫比浊法用日本东芝TBA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对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6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的hs-CRP,Hcy,D-D,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Hcy、hs-CRP、D-D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中的TC和LDL-C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DL-C的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与血清中hs-CRP,Hcy,D-D和TC、LDL-C的水平变化呈正相关,与HDL-C的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U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211例和非冠心病对照者(CG)72例,其中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冠心病(SCHD)组(n=70)、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n=73)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68).比较分析各组间UA、hs-CRP水平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冠心病各组血清UA、hs-CRP水平较CG组显著升高(P均<0.01),AMI组UA水平显著低于SCHD组和UAP组(P均<0.01),UAP组hs-CRP显著高于SCHD组(P<0.01),AMI组hs-CRP显著高于UAP组(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hs-CRP对冠心病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SCHD组UA与hs-CRP呈正相关(r=0.328,P<0.01),AMI组UA与hs-CRP呈负相关(r=-0.461,P<0.01).[结论]血清UA和hs-CRP水平增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可能促发低度炎症反应,AMI患者在hs-CRP水平明显增高的同时伴有UA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脑梗死(CI)患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变化特点,探讨与其相关的因素。方法对133例脑梗死患者(男98例,女35例)和45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测定tHcy、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进行对比研究及相关性分析,并对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Hcy含量(15.91±7.20)μ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8.30±2.07)μmol/L(P〈0.01);男女组间比较tHey含量男性(16.71±7.14)μmol/L,女性(13.67±6.87)μ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在男性为52.0%,女性为17.1%,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Hcy水平与hsCRP呈正相关,r=0.298,与TG、TC、HDL-C、LDL—C未见明显相关,单纯脑梗死患者tHcy水平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冠心病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cy增高可能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血tHcy增高可能是男性脑梗死发生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尿酸(UA)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老年女性脑梗死后疲劳(PSF)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8月收治住院的老年女性脑梗死患者313例,依据是否发生PSF分为PSF组101例和对照组212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血清UA、CRP、Hcy水平,采用Barthel指数(ADL)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Logistic回归分析PS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对血清UA、CRP与ADL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PSF组患者血清UA、CRP、Hcy水平明显增高(P<0.01)。血清UA与ADL评分呈负相关(r=-0.132,P=0.020);CRP与ADL评分呈负相关(r=-0.127,P=0.025)。结论除了血清Hcy,血清UA、CRP水平与老年女性PSF发生亦密切相关,血清UA、CRP升高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