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学术界多从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今本《针经》(《灵枢》)《素问》即《内经》之见,并认为《黄帝外经》散佚已久。而考察历代史志可知,随着《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渐失记载,《黄帝素问》《黄帝针经》两个系统的传承脉络日益清晰,至《清史稿·艺文志》所载书目,《素问》《...  相似文献   

2.
根据《左传》、《史记》、《汉书》记载,我国春秋至两汉时期,书籍的计量单位─“卷”“篇”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触发了卷篇一级计量概念蜕变成二级计量概念。按照“卷篇”蜕变原理,以及《汉书·艺文志》医经七家“卷”参数的记载,揭示了《灵枢》三大经文系统并与《黄帝内经》《外经》、《扁鹊内经》《外经》卷参数一致。此外,运用“编绝简垢”原理,重塑了《灵枢》的合篇与脱篇,从而对《黄帝内经》等原貌作了初步还原处理。  相似文献   

3.
读《内经》札记(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前些日子,收拾书箧时,翻出过去学习《内经》的笔记,经过一番整理定名为“读《内经》札记”,写出来以供读者参考。不当之处,请予指正。关于《内经》书名问题《内经》这一书名,在现有的史书中,最早见于西汉末年刘歆所撰的《七略》;本书虽已亡佚,但《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  相似文献   

4.
《外经微言》别论探齐南(中医系《内经》教研室)关键词《外经微言》学术思想卷帙浩繁的中医古籍,尚有不少孤本、秘本未广流传,有的几成绝响,《外经微言》便属此类。《外经》之名,始见于《汉书·艺文志》,其书早件。《外经微言》原题岐伯天师传,陈士铎述。陈氏系清...  相似文献   

5.
《内经》论消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4个方面阐述了《内经》对消渴病的认识。病因病机方面,《内经》认为消渴扫生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脏腑柔弱、气血衰少、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及咸味,二阳结,热蕴于内等有关。在分类及临床表现方面,《内经》不同的篇章中有“消瘅”、“消渴”、“肺消”、“鬲消”、“脾瘅”、“肾热病”、“漏风”、“风消”、“消中”、“食亦”等10个名称。其临床表现则主要是:身热、多汗、多饮、善饥、消渴、咽干、口干、善渴以及多尿、饮一溲二,脉微小等症候,在治疗及预后方面,《内经》提出了“治之以兰,除陈气”,“治消瘅.....则高梁之疾也”等治疗方法;提出了“脉实大者,病久可治,脉悬小坚者,病久不可治”,“饮一溲二,死不治”等预后,从《内经》对消渴的认识得出,消渴不但有虚实之异,还有阴阳寒热之分。强调治疗应辨证施治,不徒有清泄解热,且有芳香发散,  相似文献   

6.
1 《黄帝内经》之名最早见于《汉书》《汉书·艺文志·方技略》 :“《黄帝内经》十余卷 ,《外经三十七卷》。”这是迄今现存文献中最早见到《黄帝内经》书名的记载。《汉书·艺文志》是东汉班固依据西汉末年刘向父子《别录》、《七略》为依据整理而编成的。2 《素问》之名最早见于《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自序 :“乃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撰用《素问》、《九卷》……为《伤寒杂病论》 ,合十六卷。”《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是最早提及《素问》之名的文献记载。3 《黄帝内经》由两部分组成 ,最早记载于《甲乙经》《甲乙…  相似文献   

7.
关于《内经》(包括《灵枢》)成编年代问题“一向有争议”。自宋·林亿在《新校正黄帝针灸甲乙经序》中 ,否定“似出战国”论 ,提出“大哉《黄帝内经》十八卷 ,《针经》三卷 ,最出远古”以来 ,后世学者提出过多种可能性 ,如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曰 :“其书云出上古 ,固未必然 ,然亦周秦人传述旧闻 ,著之帛书”[1] 。将《灵枢》所载文献资料与其它文献资料做对比分析 ,我认为《灵枢》初编 ,约在春秋末期 ,流行于战国 ,至于其学术思想和许多内容的流传 ,比用竹帛作文具的商周时代早得多 ,甚至可以追溯到伏羲、神农、黄帝三世医学启蒙时代。《…  相似文献   

8.
因势利导是根据疾病发展变化的趋势与病邪所在的不同部位,因其势而就近引导,使之排出体外,以达到正气不伤或正气少伤为目的的治疗原则。《内经》提出了诸如“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实者。散而泻之”等因势利导、祛邪却病的治疗原则。张仲景全面继承《内经》因势利导的治疗学思想,审证求因,察机度势,根据病邪的性质、病变的部位,以及正气抗邪的趋势而采取不同的利导方法,驱病邪从最便捷的途径外达,以求“动小而功大,用浅而功深”之效,为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难经》命门脏器实质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命门之名 ,始见于《内经》 ,但最早将命门作为内脏的记载 ,则是《难经》[1 ] 。而《内》、《难》二者所记述的命门 ,乃名同实异[2 ] 。近人徐氏依据《内经》“命门者 ,目也”(《灵枢·根结》)的记载提出为免与《难经》发生混乱 ,《内经》所言之“命门”宜改为“明门”[3] 。鉴于古今医家对《难经》命门脏器实质认识颇不一致。笔者从中西医结合角度 ,探讨如下。1 .“命门”在解剖结构上相当于肾上腺笔者认为 ,考证“命门”的解剖结构实质 ,首先必须以最早将“命门”作为内脏记载的《难经》为依据。而归纳《难经》对命门的记述主要有 :《难经…  相似文献   

10.
《难经》相传为春秋时秦越人(扁鹊)所著。体例上以问答体裁,辑为八十一难。全书以阐明《内经》要旨为主,更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特色,尤其体现在脉诊方面,兹总结介绍如下。1独取寸口,兼分三部 《难经·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吕广[1]认为:“太阴者,肺之脉也。肺为诸藏上盖,主通阴阳。故十二经皆会手太阴寸口。所以决吉凶者,十二经有病,皆见寸口,知其何经之动,浮沉滑涩,春秋道顺,知其死生也”。因此,五脏六腑有病,气血运行失常…  相似文献   

11.
袁景贤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1):1042-1042
《金匮要略》水气病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四类,如果从症状和方剂上进行研究,只有表里两大纲,风水、皮水属于外,正水、石水属于内。所以仲景在治则上提出了这样一个提纲:“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这种治法,就是《内经》所说的“开鬼门,洁净府,”也是后来《医宗金鉴》所说:“治诸水之病,当知上下,表里分消之法,”今择《金匮》原文中意义明显的分列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内容非常丰富的古典医学著作。《内经》在讨论具体病证时 ,例举了十多首方剂 ,并提出了一系列制方学思想 ,这些内容 ,历来为医家所重视。1 方制君臣的含义“君、臣、佐、使”说 ,一直被视为制方之圭臬。“君、臣、佐、使” ,在《内经》成书时代 ,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是《内经》提出以“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 ,…… ,中药以一百二十种为臣 ,…… ,下药以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 ,从药物的善恶攻补性来决定它们的主次地位 ;另一种是《内经》提出“主病之谓君 ,佐君之谓臣 ,应臣之谓使” ,明确指出“方制君臣”不是“…  相似文献   

13.
疒徵瘀血系指血液运行不畅,甚至停滞凝聚,或离经之血积于体内。《内经》中有关于“恶血”、“脉不通”、“血泣”等记载,也曾论及其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然首次提出“瘀血”之名者为汉代名医张仲景。在其《金匮要略》许多篇章中详细论述了瘀血证的病因病机及其病证特点,并用活血化瘀诸方治疗与瘀血有关的病证,为后世医家对瘀血理论和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1何为瘀血《内经》中虽有关于瘀血的论述,但很不明确,如《素问·调经论》云:“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脉络水溢,则经有留血。”《素问·缪刺论》云:“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张…  相似文献   

14.
论《内经》中"神”与针灸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医学、自然哲学和道教都认为 ,精、气、神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要素。精、气、血是“神”形成的物质基础 ,“神”寓于精气之中。宋·虞庶云 :“神者 ,精气者之化成也”,表明人身之神是由精气化生而成的。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内经》,深受中国古代哲学和宗教思想的影响 ,应用大量篇幅论“神”,《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 ,人之神也”。《灵枢·小针解》:“神者 ,正气也”。《平人绝谷》云 :“故神者 ,水谷之精气也”。《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载 :“所言节者 ,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 ,非皮肉筋骨也”。可见《内经》中之神就是人身…  相似文献   

15.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上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其中医可归属“淋证”范畴。相当于五淋之“石淋”。“淋证”一词始见于《内经》,《素问》中有“淋闷”一说。  相似文献   

16.
对《伤寒论》中有关吐法的五个条文,从其理法方药及禁忌证作一探讨,认为仲景之用吐法继承于《内经》而又有所发展。创制瓜蒂散治病应在上“因而越之”、“以苦吐之”正合内经之语,使《内经》的原则具体化。  相似文献   

17.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根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义而设的以甘温为主的补剂。  相似文献   

18.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1] 为千古不变之定法也。仲景本《内经》之旨 ,以疾病为依据 ,崇辨证为准绳 ,拟温凉并用之剂 ,创寒热并调之法 ,应用于临床 ,实用阴阳兼顾之功 ,异道夹击之妙。本文拟就此展开讨论 ,不到之处 ,尚请同道指正。1 温表清里法  温表清里法 ,实为外寒内热证设。大论阐述有三 :一曰大青龙汤证 ,如 38条 :“太阳中风 ,脉浮紧 ,发热恶寒 ,身疼痛 ,不汗出而烦躁者 ,大青龙汤主之。”[2 ] 其“发热恶寒 ,身疼痛 ,不汗出”、“脉浮紧”为风寒束表 ,卫阳被遏 ,营阴郁滞所致 ;“烦躁”乃邪热内郁 ,外无宣泄之路 ,上扰心神使然…  相似文献   

19.
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术源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内经》“五脏相通”、汉代张仲景“五脏病”论、金元时期刘完素“五运主病”,以及明清医家提出的“五脏旁通”、“五脏穿凿”、药性归经、五行相生子母相应之义、“五脏互相关涉”等理论学说比较研究,认为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与上述理论有学术渊源,但五脏相关运用现代语言表述了自《内经》以来五行学说的合理内核,凝炼成为解释复杂病理现象、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体现了当代中医学术继承与创新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三焦之争,实由《难经》之“有名无形”发其端倪,宋金以前多有追随者,明及后世理论纷然。五脏六腑之中,惟此争论最烈,新安医家于此研究也不乏其人,尤以孙一奎、罗美等为著。1孙一奎阐发三焦无形虽然《内经》、《难经》言及三焦均以无形立论,然阐释最为风发者首推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