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茜  李东旺 《海南医学》2008,19(3):12-13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D)的主要患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36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83.3%)以疼痛为主要症状;超声、螺旋CT、MRI诊断AD的敏感性分别为90%、93.8%和100%;综合治疗后存活24例(66.7%),死亡12例(33.3%)。结论主动脉夹层基础疾病主要是高血压,以急性剧烈疼痛为主要症状。超声、CT、MRI检查有助于诊断。本病死亡率高,对高危病例积极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可能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检查对主动脉夹层(AD)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6例经临床和MRI确诊的AD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6例MRI均清晰显示出真、假2腔,14例显示撕裂的内膜片,9例显示出破裂口,2例有附壁血栓。结论:主动脉夹层具有较典型的MRI表现,MRI对AD具有诊断价值。早期确诊、早期合理治疗是降低AD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6例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早期识别诊断要点。方法分析总结6例确诊AD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资料。结果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复杂,高血压是导致AD发生的常见原因。超声心动图、CT及MRI三种检查技术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定位。结论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能初步诊断AD;心电图、X线胸片对AD不能明确诊断,仅可做筛选;超声心动图对AD诊断符合率较高可作首选;CT、MRI、主动脉造影对AD起确诊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表现,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死亡率。方法 对50例AD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经过及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行心脏超声检查,确诊者43例(90%);21例行CT检查。21例诊断为主动脉夹层(100%);行磁共振显像(MRI)27例,均确诊为主动脉夹层(100%)。经治疗好转出院42例(84%),1例并发脑梗死且留有一侧肢体活动障碍后遗症。7例死亡(占14%)。结论 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CT、MRI可提供可靠的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光霞  唐兵  吴佳妮  靳琳 《西部医学》2012,24(9):1742-1743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及内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急诊或收入院后明确诊断为主动脉夹层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D患者临床表现多样,首发症状多为胸痛;高血压是导致AD的主要原因,CT和MRI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定位;镇静、镇痛、降压是内科治疗中最有效的方法。本组27例患者中,显效和有效共17例(62.96%),无效10例(37.04%)。结论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及治疗,可有效降低AD患者的早期死亡率,是提高AD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病因、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预后,提高早期诊断率,早期合理治疗以期改善预后.方法:分析32例AD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误诊情况、治疗方法及近期预后.结果:32例AD临床表现多样,大部分病人表现为突发剧烈持续胸痛、腹痛,少部分表现为晕厥、腹部搏动性包块、胸腔积血等.病因由高血压引起26例,以中老年病人多见;马凡综合征引起3例,以青年病人多见.超声、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MRI)3种技术联合应用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定位.本组误诊18例,首诊误诊率达56.25%.30例AD病人住院存活20例(66.67%),死亡10例(33.33%).结论:主动脉夹层是少见和危险的疾病,高血压是引起中老年人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因素,青年人主动脉夹层主要由马凡综合征引起.早期确诊、早期合理治疗是降低主动脉夹层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42例主动脉夹层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8年5月在随州市中心医院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确诊后其中2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植入均取得成功,6例行外科主动脉置换术,16例内科保守治疗.住院存活39例,死亡3例.结论 主动脉夹层以突发剧烈疼痛为主要症状,CT对本病的诊断意义重大.控制血压、心率是治疗的关键,进行介入或外科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对Stanford B型夹层应用覆膜支架行腔内隔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D)早期诊断的方法,以提高AD的早期确诊率.方法 分析总结2004年至2009年张掖市人民医院62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62例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26例行普通CTA检查,其中16例行64层螺旋CTA检查;18例行磁共振(MRI)检查;2例行主动脉腔内造影.结果 UGG检查62例,检出Ⅰ型29例,Ⅱ型14例,Ⅲ型15例,诊断符合率为93.55%.CTA检查26例:Ⅰ型16例,Ⅱ型6例,Ⅲ型4例;行磁共振(MRI)检查18例:Ⅰ型10例,Ⅱ型3例,Ⅲ型5例;64层螺旋CTA 16例:Ⅰ型5例,Ⅱ型3例,Ⅲ型8例;主动脉腔内造影2例,均为Ⅱ型.结论 彩色多普勒对AD诊断可靠,诊断符合率高,对AD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CTA、64层螺旋CTA、MRI、主动脉腔内造影均能对AD起确诊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发病原因,并分析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对该病诊治的意义.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4例AD患者,分别对胸片、MRI、CTA及DSA进行检查,分析其误诊情况,并针对检查和确诊结果采取临床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中,16例病愈出院,4例患者于住院4周病情稳定后至上级医院行主动脉支架置入术成功,4例住院期间死亡,对患者进行随访,1年内有2例因血压控制不佳,再次发生夹层,死亡1例.结论 主动脉夹层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是治疗关键,MRI、CTA及DSA检查有助于确诊,在内科治疗基础上采取介入或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义林 《安徽医学》2010,31(2):152-153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对策。方法对18例确诊为高血压合并A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以急性胸痛为常见首发表现,少部分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误诊率高达33.3%。超声心动图、增强CT和(或)MRI联合应用有助于快速诊断。结论AD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易误诊、漏诊,及时诊断并合理地内科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必要时行外科手术或支架置入术更加有利于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误诊原因,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方法:就我院2005年~2009年5月收治的38例证实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经CT、MRI证实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有18例先后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入院前误诊15例,占39%。入院后继续误诊者占16%。结论:(1)部分病人由于误诊,早期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导致严重后果。(2)心电图、X线胸片对AD不能做出明确诊断,但能起到临床筛选作用,超声心动图对AD诊断可靠,诊断符合率高,对AD患者早期诊断尤其重要。CT、MRT对AD起确诊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是一类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病情危重的心血管疾病,随着磁共振(MRI)影像技术的发展及临床的广泛应用,对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显现出了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被视为主动脉夹层和其他主动脉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笔者回顾性分析AD患者在MRI检查过程中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3.
彭雪梅  吴焕文 《吉林医学》2013,34(7):1310-131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思路及药物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收治的1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多以疼痛为首发症状,高血压是主要的原因;主动脉血管造影可快速诊断及定位,内科药物治疗能防止夹层扩展,降低早期的死亡率;为介入或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机会。结论:正确诊断及合理的药物治疗是降低主动脉夹层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发病机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及其对诊断和治疗的应用意义.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8例AD患者分别进行胸片、MRI、CTA及DSA检查和分析误诊情况,并根据检查和确诊结果进行临床治疗.结果 32例病愈出院,8例患者于住院四周病情稳定后去上级医院行主动脉支架置入术成功,8例住院期间死亡,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1年内有3例因血压控制不佳,再次发生夹层,死亡1例.结论 主动脉夹层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是治疗关键,MRI、CTA及DSA有助于确诊,在有效内科治疗基础上采取介入或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例以下肢单瘫为主要症状的主动脉夹层死亡病例的回顾性分析,进一步加强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争取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评价CT及MRI对主动脉夹层(AD)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我院20例主动脉夹层的CT及MRI表现,其中5例未作MRI检查。结果Ⅰ型6例占30%,Ⅱ型2例占10%,Ⅲ型12例占60%。CT平扫见8例钙化的内膜片内移,具有诊断意义。增强扫描15例见内膜片显示,20例均显示真假两腔。MRI不仅显示15例内膜片、真假两腔,并且能显示部分AD的破裂口及主动脉分支受累情况。结论MRI被誉为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金标准。CT与MRI检查优势互补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丰富的影像信息,且操作简单安全,诊断明确,可取代DS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夹层15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AD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治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5例AD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及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是AD的主要危险因素。AD患者由于夹层受累部位、范围、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影像学UCG/MRI/CT检查结果是正确诊断的主要依据,MRI被确认为AD诊断的金标准。急性期的内科治疗主要目标是降低收缩压和减弱左室收缩力,并且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早期诊断和积极正确治疗主动脉夹层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AD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治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5例AD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及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是AD的主要危险因素。AD患者由于夹层受累部位、范围、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影像学UCG/MRI/CT检查结果是正确诊断的主要依据,MRI被确认为AD诊断的金标准。急性期的内科治疗主要目标是降低收缩压和减弱左室收缩力,并且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早期诊断和积极正确治疗主动脉夹层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措施。结果:高血压12例(66.7%),其次为马凡氏综合征,胸背痛是最主要的症状(55.6%),双侧血压不对称,一侧肢体末端动脉搏动消失伴胸痛高度提示AD,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经症状;16例经超声检查确诊,阳性率88.9%,CT、MRI阳性率均为100%;8例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经手术治疗好转;死亡4例,急性心包填塞1例,破入胸腔3例;症状无好转,自动出院4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对AD诊断可靠,对AD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CT、MRI均能对AD起确诊作用。镇静、止痛、降压治疗是内科治疗AD最为有效的方法,降低左室射血速度(dp/dt)是避免AD扩展的重要措施,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可以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总结了2002~2010年83例AD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CT、核磁共振(MRI)及主动脉照影检查。83例在给予镇静、止痛、降压、控制心率等治疗的基础上,19例行手术治疗,32例行介入治疗。结果 83例确诊病例,24例放弃治疗,死亡8例,19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主动脉弓置换及象鼻手术,32例行覆膜支架封堵术。结论 1)临床症状、体征能初步诊断AD。2)超声心动图对AD诊断可靠,CT、MRI和主动脉造影对AD有确诊作用。3)镇静、止痛,降压是早期治疗AD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