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冬菊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9):41-41,43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s技术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2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结果TUAE治疗12个月后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4.8%。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采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观察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及治疗后痛经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子宫腺肌病患者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子宫腺肌病发病率明显增加,且趋于年青化。根据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有多种,如药物治疗、子宫切除或部分子宫组织切除、宫腔镜子宫内膜去除及子宫动脉栓塞术等。所以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应该个体化,尤其对于生育期的要求保留子宫的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疗效.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诊断子宫腺肌病3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达60%.60例患者50例行子宫切除术,10例行改良的子宫部分切除.所有患者症状均消失,术后复发2例.结论 治疗应视患者症状、年龄和生育要求而定,子宫腺肌病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内膜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期间我院住院治疗的子宫腺肌病病人132例行保留子宫内膜手术,其中局限性子宫腺肌病灶挖除及子宫腺肌瘤挖除术27例,占20.45%,切除子宫体大部分组织,保留子宫峡部以上2-2.5cm子宫内膜者105例,占79.55%。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2.55min,术中出血平均80.40ml。术后所有病例接受随访。131例在术后痛经症状完全消失,月经量减少。1例术后2年再次出现经期下腹痛,但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1例于手术后14个月妊娠,足月剖宫产-男孩,发育正常。结论:保留子宫内膜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好,术后不易复发,而且保留子宫内分泌功能及子宫内膜制裁万籁 脱落,维持病人生理、心理平衡,预防生殖道感染,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子宫腺肌病85例临床诊断和治疗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陶瑞雪  苏燕 《安徽医药》2005,9(7):517-518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85例子宫腺肌病占我院同期妇科子宫切除的11.6%;前后4年相比近4年发病率明显升高(71.4%);术前痛经40例(47.1%);月经过多或紊乱49例(57.6%);术前诊断子宫腺肌病31例,诊断符合36.5%;B超诊断符合率17.6%;除2例行子宫腺肌瘤剔除术外,其余患者均行子宫切除术.结论近年来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升高,术前易误诊,阴道B超和MRI可提高诊断率,治疗应个体化,目前仍以手术为主,药物和微创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子宫腺肌病保守性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患者进行保守性手术治疗,即剔切除腺肌病病灶后再成型子宫,保留完整子宫形态。结果追踪32例患者术后结果,术前痛经症状全部缓解,月经恢复正常,复发率低。结论单纯子宫腺肌病保留子宫手术有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病灶局部切除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局部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子宫腺肌瘤病灶挖除术,术后用曲普瑞林或者口服避孕药治疗1~3个月,之后再放置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环,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术后40例患者痛经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且随访1年痛经症状无反复(P0.01);术后月经量较前明显减少(P0.01);手术后FSH、LH、E2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病灶局部切除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病,是子宫腺肌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向子宫肌层良性浸润并在其中弥漫性生长,如果侵入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周围的肌纤维聚合成结节称为子宫肌腺瘤,其特征是子宫肌层中出现了异位的内膜和腺体,伴有其周同的肌层细胞肥大和增生,有子宫内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称。早在1908年已经描述过此病,但至今仍缺乏好的治疗方法。我院在2005年5月~2006年8月共为73例患者行子宫腺肌病病灶部分切除,术后进行随访,以探讨这种手术能否改善该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yclinA与P21蛋白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S-P)检测CyclinA与P21蛋白在子宫腺肌病(40例)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中的表达。结果CycfinA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21蛋白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腺肌病中,CyclinA高表达及P21蛋白低表达与异位内膜浸润肌层深度及腺肌瘤的大小有关,而与痛经、月经过多无明显关系。结论CyclinA及P21蛋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刘梅春  冯胜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2469-2470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次数与子宫腺肌病发病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科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病的患者临床症状、病灶大小与人工流产次数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多次人工流产对子宫内膜的损伤促使子宫腺肌病发生,是其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子宫腺肌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松枝茯苓丸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子宫大小及停药后复发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及子宫大小的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能有效控制病情,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用于子宫腺肌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弥漫性子宫腺肌病为27例,局限性子宫腺肌病为13例,合并卵巢内膜异位症12例.结论 子宫腺肌病是内膜腺体细胞及间质细胞向肌层侵蚀,伴随着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符合率较高,且具有无创、安全、可重复检查等优点,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保留子宫的子宫肌腺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12月38例子宫肌腺病患者行子宫内膜切除后行口服孕三烯酮治疗与单纯口服孕三烯酮疗效的比较,随访12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量改变、痛经程度及子宫体积差异显著.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肌腺病是一种中青年患者乐于接受的、疗效显著的、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或传统开腹手术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保守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7例因子宫腺肌病行腹腔镜或传统开腹手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保守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后痛经和月经量的改变、合并不孕症的患者术后妊娠改善及复发情况。结果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和(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较单纯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发生几率高,痛经程度较重;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不孕症发生机率较高,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不孕症发生机率较低。术后30岁以上患者痛经缓解明显(痛经缓解率30~40岁组和40岁组分别为92.20%和81.80%)及月经量改善明显(月经量改变率30~40岁组和40岁组分别为45.16%和33.33%),术后疗效较好。30岁以下患者症状改善稍差(痛经缓解率为53.80%,月经量改变率为5.88%),患者术后复发率较低(19.58%)。手术对提高不孕症患者妊娠率有显著效果,且年龄越大,妊娠率提高越明显,呈上升趋势。结论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保守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病,能较好改善患者症状,术后复发率较低,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正>子宫腺肌病是由子宫内膜的腺体与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所引起的一种良性疾病。过去曾称之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上升,病因不十分清楚。一般多认为与子宫壁的创伤和慢性子宫内膜炎等有关,痛经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目前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本文通过对密山市八五五农场职工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病76例进行分析,以对子宫腺肌病病因、诊治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子宫腺肌病治疗中应用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子宫腺肌瘤患者50例,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接受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26例在病灶切除术后于第1次月经时在第1—3天给予患者亮丙瑞林注射液治疗,隔28d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痛经VA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单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可促使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GnRH-R与子宫腺肌病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子宫腺肌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上述细胞中GnRH-R的表达,分析其在子宫腺肌病的表达。结果Gn-RH-R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100%表达,增殖期和分泌期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质细胞无表达。结论GnRH-R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有表达,在基质细胞无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龙江县医院6年来子宫腺肌病1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因与妊娠、刮宫及分娩有密切关系,并与体内性激素水平失衡有关。结论子宫腺肌病常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MRI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子宫腺肌病的最佳方法,治疗以手术为主。年轻、有生育要求,近绝经期或保守性手术治疗后症状复发者可行药物治疗,但停药后易复发。  相似文献   

20.
子宫腺肌病的病理学基础是子宫内膜异位于子宫体肌层并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出血,临床表现为痛经、月经过多、子宫增大及不孕,因此消除异位内膜是治疗的关键。我院自2002年11月起应用介入放射治疗方法,通过栓塞双侧子宫动脉使异位内膜坏死达到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