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丁螺环酮抗抑郁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丁螺环酮与抗抑郁剂有协同作用[1,2]。为进一步探讨丁螺环酮对抗抑郁剂的增效作用,进行如下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盐酸丁螺环酮片与舒必利治疗出现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出现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治疗组采用舒必利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控制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9例;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停药后抑郁症状再次复发12例;治疗组停药后抑郁症状再次复发2例,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舒必利对出现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抑郁剂治疗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患者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抗抑郁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疼痛评分,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抑郁、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抑郁、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抑郁剂在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患者中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抑郁,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5-羟色胺(5-HT)受体功能与5-HT浓度发生改变,常常导致抑郁的发生。抑郁是一种情绪障碍,许多研究发现在综合医院的内外科病人中件发的情绪抑郁问题比例相当高,在精神科的临床实践中,抑郁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也逐渐得¥幢视。本文对抗抑郁剂三年来在我院的应用状况作一分析。1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我院1996-1998年实际消耗的该类药物的原始数据,加以分类,对品种数量及销售金额进行统计。2结果(见表五、表对3结果分析3.l从表1可以看出,我院应用的抗抑郁剂主要是三环类(TCA一及选择性5-HT再摄取…  相似文献   

5.
FDA和百时美施贵宝制药公司通知医务人员已对奈法唑酮的适应证、剂量、使用方法和警告部分作了修改。指出在确定抑郁症治疗时要考虑奈法唑酮的肝功能衰竭危险,此外,还告诫医务人员和消费者应密切观察使用抗抑郁药的病人是否出现抑郁症状恶化,自杀倾向和提示病人情况恶化的其他症状。  相似文献   

6.
海洛因依赖者的多量表心理测试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对 84例海洛因依赖者经东莨菪碱伍用纳曲酮快速脱毒前后的心理指标进行测试。用 90项临床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作心理测定 ,结果显示 ,随着吸毒时间延长和吸毒剂量增加 ,病人主观的身体不适感及躯体化症状和强迫症状和感知障碍的阳性数增加 ;病人的抑郁和焦虑明显增加。经快速脱毒治疗后所有病人表现为注意力集中 ,情绪稳定 ,诚信度增强 ,与亲属关系改善 ,抑郁和焦虑分值明显减轻 ;经心理渴求量表测试病人的心理渴求不同程度减少 ,康复信心和动机增强。  相似文献   

7.
经广泛临床试验证实曲拉唑酮对各类抑郁症有效。因此,它是广谱抗抑郁剂。该药对心血管系统和抗胆碱的副作用很小,是其主要优点。三环类抗抑郁剂有阿托品样副作用,常使许多病人感到苦恼,还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因而对老年人或心血管疾病病人使用时多属禁忌。曲拉唑酮的主要副作用是倦怠,也是它的一个缺点。  相似文献   

8.
聂金龙 《江西医药》2011,46(7):644-645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的吡喹酮在治疗急性血吸虫病病原中的作用。方法对急性感染的重症血吸虫病人,治疗组给予双疗程治疗(每疗程按吡喹酮120mg/kg体重,分6d口服),并以单疗程治疗的同类病人为观察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结束治疗后1-2d,即可退热,病理损害终止,病人很快康复。半年后病原学复查,治疗组病原学检查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急性重度感染血吸虫病病人治疗宜用吡喹酮双疗程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颈髓损伤病人精神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对60例急性颈髓损伤的病人,用抑郁自评量表(SDS)问卷调查,其中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采用χ2检验对SDS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后,抑郁状况与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变化(P<0.01)。结论:心理护理对改善急性颈髓损伤人抑郁状况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应用盐酸纳络酮治疗急性重度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6例,与对照组6例比较,纳络酮0.4~0.8mg,继以每日0.8~1.6 mg静滴后病人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病人全部治愈,苏醒时间平均21小时,对照组死亡2例,苏醒时间约48小时,结果显示,盐酸纳络酮是治疗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安非他酮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安非他酮和帕罗西汀,治疗后1,2,4,6周后评价疗效和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2组改善抑郁症状的起效时间相似,治疗6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值下降无统计学意义,但安非他酮组药物不良反应较帕罗西汀组少。结论安非他酮治疗抑郁症患者更可以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纳络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9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分成纳络酮治疗组(52例)与常温治疗组(46例),观察病人神志、颅内压与治疗效果,并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纳络酮组病人伤后颅内压升高的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纳络酮组伤后1周意识转清醒(23/52)显著高于对照组(13/46)(P<0.05)。纳络酮组与对照组死亡分别为10/52和14/46。恢复良好分别为27/52和15/46,纳络酮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络酮可以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的升高幅度,缩短昏迷时间,提高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有报道抑郁症反复发作其原因之一与患者未能坚持服用抗抑郁剂有关,然而本研究发现,有30%-40%的患者虽然长期服用抗抑郁剂维持性治疗,仍然出现抑郁症状的反复发作,其原因何在呢?为此,本文就对此复发与未复发抑郁症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揭示引起复发的因素,为预防复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早期应用纳络酮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化  蒙涛  冯凡 《中国基层医药》2002,9(6):519-520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纳络酮对急性重型脑出血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90例急性重症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 (n =45)和纳络酮组 (n =45)。观察治疗期间病人生命体征、颅内压和远期疗效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纳络酮组病人呼吸异常、心律异常明显减少 (P <0 0 1 ) ,清醒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1 )。 1周后颅内压显著升高者明显减少 (2 2 2 % ,P <0 0 1 ) ,3个月后治愈率明显增高 (61 8% ,P <0 0 1 )。结论 早期采用纳络酮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 ,可以降低颅内压 ,减轻脑水肿 ,缩短昏迷时间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纳络酮在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通过62例急救病人,包括急性酒精中毒、药物中毒、吸毒、失血性休克,心肺复苏病人,进行静脉注射纳络酮,剂量依病人情况而定。结果急诊抢救中应用纳络酮治疗,效果明显。结论纳络酮在急诊抢救中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6.
应用盐酸纳络酮治疗急性重度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6例,与对照组6例比较,纳络酮0.4~0.8mg,继以每日0.8~1.6 mg静滴后病人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病人全部治愈,苏醒时间平均21小时,对照组死亡2例,苏醒时间约48小时,结果显示,盐酸纳络酮是治疗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7.
难治性抑郁障碍及其药物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难治性抑郁障碍的概念在精神病学临床工作中,界定难治性抑郁障碍目前至少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①使用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抗抑郁剂;②足剂量和足疗程地用药;③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良好。在这几种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如果仍然收效不佳,就可以称之为“难治性抑郁障碍”。从上述定义来看,难治性抑郁障碍的界定是不够严谨的。首先是强调两种不同种类的抗抑郁剂治疗问题,抗抑郁剂的种类很多,而临床医生选择抗抑郁剂一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用药体会,二是根据当时能否得到的抗抑郁剂情况,三是医生获得抗抑郁药物知识的途径,再有就是根据药物的…  相似文献   

18.
赵龙  张娜  安然  张蕾  王楠  李克松 《河北医药》2014,(4):529-530
目的:探讨氯美扎酮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直肠癌患者术后进行6周的氯美扎酮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生活质量量表(QOL)、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比入组时明显降低(HAMD:t =2.5, P <0.05;HAMA:t =2.7, P <0.01),用药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氯美扎酮能有效缓解直肠癌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双相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各45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抗抑郁剂治疗,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的CGI-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发病症状,优化CGI-I评分,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20.
林盛 《安徽医药》2017,21(5):894-896
目的 检测初发脑梗死伴抑郁焦虑病人血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在该院住院的脑梗死病人200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焦虑量表(HAMD/HAMA)评价,分为抑郁焦虑组、非抑郁焦虑组,另取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病人均行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在此基础上,抑郁焦虑组病人每天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入组病人血清Hcy、IL-2水平及HAMD评分,分析抑郁焦虑的严重程度与血清Hcy、IL-2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抑郁焦虑组病人治疗前血清Hcy、IL-2水平、HAMD评分高于非抑郁焦虑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治疗后抑郁焦虑组及非抑郁焦虑组的血清Hcy、IL-2水平、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抑郁焦虑组治疗后血清Hcy、IL-2、HAMD评分与非抑郁焦虑组无明显差异(P>0.05);初发脑梗死抑郁组病人的抑郁焦虑严重程度与血清Hcy、IL-2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初发脑梗死伴焦虑抑郁的病人血清Hcy、IL-2水平明显升高,抑郁焦虑的严重程度与血清Hcy、IL-2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