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移植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急性排斥反应、急性肾小管坏死、慢性排斥反应等,其病理改变可引起移植肾血流灌注的变化.此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影像学检查在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监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主要以超声作为移植肾的基本检测手段,磁共振成像作为进一步的补充检查。三维超声容积自动测量技术和超声成像是目前发展较快的超声新技术,磁共振灌注成像用于检测移植肾早期病变作为研究热点,三者在评价移植肾血流灌注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望使移植肾术后并发症的检测从定性、半定量水平发展到定量水平,提高影像学检查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临床提供更进一步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肾移植血流灌注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移植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急性排斥反应、急性肾小管坏死、慢性排斥反应等,其病理改变可引起移植肾血流灌注的变化,此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影像学检查在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监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主要以超声作为移植肾的基本检测手段,磁共振成像作为进一步的补充检查.三维超声容积自动测量技术和超声成像是目前发展较快的超声新技术,磁共振灌注成像用于检测移植肾早期病变作为研究热点,三者在评价移植肾血流灌注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望使移植肾术后并发症的检测从定性、半定量水平发展到定量水平,提高影像学检查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临床提供更进一步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超声检查非移植肾的肾盂积水很准确。移植肾收集系统在无梗阻情况下可出现扩张现象,且其扩张程度受膀胱膨胀度的影响。本文介绍了超声检查移植肾收集系统扩张与梗阻存在与否的关系。39例肾移植受者接受了94次超声检查。全部患者也都做了~(99m)锝或~(131)碘—马尿酸钠肾扫描,3例患者还做了静脉尿路造影检查。超声检查使用数字灰阶打描仪,探头频率为3.5或5MHz。以0.5cm 间距对移植肾和膀胱做纵向及横向扫描。除刚接受手术者外,嘱患者饮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瘤腔栓塞术在多种原因所致移植肾吻合口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和技术要点,评价其可行性和疗效,为处理移植肾血管并发症和提高移植肾长期存活率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5年收治的9例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移植肾吻合口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介入诊疗资料.9例患者移植肾血管吻合方式均为移植肾动脉-右侧骼外动脉端侧吻合,根据动脉瘤位置特殊均选择电解可脱式弹簧圈瘤腔栓塞术,并视不同情况辅以支架植入术.术后定期复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9例移植肾吻合口假性动脉瘤瘤腔均成功完全栓塞.术后随访3~21个月,平均12个月,复查实验室检查示血清肌酐(SCr)值、尿常规等未见明显异常;影像学复查示弹簧圈及支架无移位,未见假性动脉瘤残留或复发,移植肾动脉和髂外动脉保持通畅,未出现移植肾或下肢缺血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因位置特殊不适合常规载瘤动脉栓塞术和覆膜支架瘤腔隔绝术治疗的移植肾吻合口假性动脉瘤患者,采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瘤腔栓塞术可以完全栓塞瘤腔,同时保持移植肾动脉和髂外动脉通畅.该治疗方法微创、安全有效,一定程度上可代替外科手术,但远期疗效尤其是复发情况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定量分析移植肾术后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血流灌注参数的特征,为临床快速评估移植肾排斥反应的预后提供参考价值。资料与方法31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依据临床症状及移植肾穿刺结果分为移植肾正常组6例、急性排斥组12例和慢性排斥组13例,应用超声造影成像检查移植肾的血流灌注情况。结果超声造影显示无排斥反应患者移植肾实质造影剂增强均匀,而有排斥反应患者移植肾实质增强不均匀;3组移植肾造影剂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102, P<0.01),移植肾正常组达峰强度显著高于急性排斥组(P<0.01),但与慢性排斥组无显著差异。急性排斥组和慢性排斥组叶间动脉、皮质和髓质的造影剂起始时间、叶间动脉和皮质的造影剂达峰时间均晚于移植肾正常组(P<0.05),急性排斥组和慢性排斥组段间动脉、叶间动脉和皮质的绝对强度、叶间动脉和皮质的上升斜率均显著小于移植肾正常组(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较好地评价移植肾的微循环状态,可以为预测肾移植术后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移植肾活检在移植肾疾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移植肾活检在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慢性环孢素肾病、肾小球肾炎等移植肾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探讨慢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肾活检时机.方法 对肾移植受者中出现血清肌酐水平升高超过正常水平、微量白蛋白尿或(和)蛋白尿、肾小球性血尿等临床表现,但根据临床资料并不能确诊病因的44例实施非随机移植肾活检,另对6例受者于术后1个月进行常规移植肾活检.对全部肾活检标本依照Banff 97分类标准进行病理诊断,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移植后1年内、移植后2~3年、移植后3年以上分别接受肾活检的受者中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3%、76.5%和88.2%,肾活检发现慢性排斥反应的移植受者中多数并无明显的慢性排斥临床表现.临床拟诊急性排斥的受者中,少数经移植肾活检排除急性排斥,多数病理检查虽证实为急性排斥,但其中部分受者同时合并慢性排斥、Wd,球肾炎和环孢素肾病;临床拟诊为慢性排斥反应者均由肾活检后病理确诊,但其中少数受者同时存在急性排斥,肾小球肾炎和慢性环孢素肾病病理表现;移植肾损害病因不明的受者移植肾活检结果 分别为急、慢性排斥、肾小球肾炎和慢性环孢素肾病.肾活检诊断为肾小球肾炎的受者中近半数并无肾小球肾炎临床证据.上述患者经肾活检明确诊断后,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本研究结果 提示,肾移植术后第2、3年是早期诊断慢性排斥反应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术后第2、3年进行常规移植肾活检.移植肾活检对临床不能明确移植肾疾病诊断的肾移植受者具有重要作用,并有利于修正临床诊断.临床上常见移植肾同时存在急、慢性排斥反应,慢性环孢素肾病,肾小球肾炎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肾移植术后常会发生排斥反应。 1 998~ 2 0 0 1年 ,我们对 2 31例肾移植术后 (5~ 6 0天 )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 ,得到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 ,为及时有效治疗急性排斥反应提供了依据。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1 2 6例 ,女 1 0 5例 ;年龄 1 3~ 6 5岁 ,平均 38岁。共行彩超检查 32 8例次 ,其中首次移植 2 98例次 ,2次移植 2 2例次 ,3次移植 8例次。1 2 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东芝 35 0 ) ,频率 6 0Hz凸阵探头 ;移植肾位置表浅 ,图像比普通肾清晰。二维检查探头置于移植侧髂窝 ,多切面探扫移植肾大小、轮廓、内部结构及…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35例移植肾的收集系统扩张、肾机能障碍和临床上可能存在梗阻的病人进行了复式多普勒US研究。男22例,女13例,年龄均超过18岁。实时US用3.5MHz或3.0MHz探头,并用脉冲式多普勒US估价了肾内动脉。对肾脏的复式多普勒信号和标准的灰阶检查图形摄片。从3~5个波形中获得平均值计算阻抗指数(RI)。经顺行造影、经皮肾造瘘或逆行造影等介入性检查证实有无梗阻存在者18例,17例至少经6个月临床随访。结果,移植肾有梗阻者13例(平均阻抗指数0.81±0.06),非梗阻性扩张22例(平均阻抗指数0.66±0.07)。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测移植肾排斥反应的超声造影特点,分析造影图像,寻求超声造影诊断移植肾排斥反应的定量指标。方法选取患者30例,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20例肾功能异常和B组10例移植肾功能正常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造影时微循环灌注情况并应用造影分析软件对感兴趣区域分析定量指标曲线下面积AUC(Area Under The Curve),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移植肾微循环的灌注明显比B组差;A组与B组的分析指标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以动态检测移植肾发生排斥反应时微循环灌注的改变;定量指标AUC为诊断移植肾排斥反应提供了较为可靠、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陈顺平  陈斌  赵亮  刘景云  陈丽霞  胡元平   《放射学实践》2010,25(11):1290-1292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时肾动脉舒张期反向血流在移植肾中的意义.方法:对632例移植肾共1960次Doppler频谱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临床及手术病理结果相比较,其中2例患者行超声造影.结果:22例移植肾患者表现为舒张期反向血流,其病因包括急性排斥反应(12例)、肾小管坏死(5例)、肾动脉血拴(1例)、肾静脉血栓(2例)和感染(2例).舒张期反向血流频谱形态分为舒张早期(8例),舒张晚期(2例)和全舒张期(12例).全舒张期血流频谱形态可再分为平台型(4例)、反M型(6例)和V型(2例).结论:对舒张期反向血流连续观察有助于判断移植肾预后,但移植肾舒张期反向血流频谱形态不能区分其病因,超声造影有助于其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11.
移植肾输尿管梗阻、急性移植肾输尿管结石均可导致移植肾肾功能延迟恢复,而且由于移植肾输尿管处于去神经状态,患者常缺乏临床症状[1],往往延误诊治时机,故及早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磁共振泌尿造影在肾移植病人术后监测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磁共振泌尿造影(MRU)对监测肾移植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重T2加权序列对15例患移植肾进行冠状位扫描,将图像按最大强度投影(MIP)法重建出MRU图像。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尿路梗阻2例,尿漏2例,吻合口动脉瘤1例,经临床及化验室检查证实为排异反应4例,环孢素A毒性反应2例。移植肾正常4例。结果:各例的MRU均清晰显示移植肾在盆腔内的位置及形态,对梗阻的尿路、肾盂积水及尿路梗阻部位显示良好,解剖结构清晰,结合MR与其它影像资料,可对梗阻作出定性诊断,对肾周积液存在的位置及积液量显示清楚。结论:MRU是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可判断移植肾的大小、肾周积液是否存在及移植肾集合系统是否扩张,对尿路梗阻定位、定性准确,是一种新的安全的术后并发症影像监测手段,最适合于肾移植后输尿管并发症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超声波剪切成像技术(SSI)定量分析移植肾弹性的可靠程度,以及与肾实质病理变化的关系。资料与方法本实验共43例移植肾受者(女22例,男21例;年龄18~70岁,平均51岁)接受SSI弹性成像检查,且均进行肾组织活检。移植肾皮质弹性的定量测量由2名放射科医师完成,并用杨氏模量(kPa)来表示。使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Bland-Altman统计分析评估观察者的可重复性,运用半定量Banff评分评价组织弹性值与临床、生物和病理资料之间的相关性。肾间质纤维化程度采用半定量Banff评分和图像定量两种方法进行评估。结果观察者测定的肾皮质弹性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0%和12%。肾皮质硬度和临床参数与肾脏半定量Banff得分及肾间质纤维化的水平没有相关性。但是,肾皮质硬度在慢性病变和所有肾脏基础病变的Banff总得分呈显著相关(分别为R=0.34,P=0.05和R=0.41,P=0.03)。结论 SSI定量测量移植肾硬度,是一种无创的整体评估组织恶化程度的检测手段,具有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肾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时移植肾后的排斥反应等各种并发症也很常见,这些并发症是导致移植肾失败的危险因素.人们希望通过各种检查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从而减少和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肾组织穿刺活检术是诊断弥漫性肾疾病的一种介入性诊断技术,自从1951年 Iversen 及 Brun 首次报道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术取得成功之后,逐步运用于临床,取代了开放式肾活检术,将肾穿刺组织送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查,对肾脏病病因的诊断,病理演变过程,临床与病理形态学的联系,判断药物治疗效果等都有极重要的意义。已广泛应用于成人及小儿肾病的诊断,移植肾并发症的鉴别诊断等方面。8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活体供肾结石离体取除的临床处理方法,从而预防移植术后尿路结石及梗阻的发生,有效扩大活体供肾范围,促进活体肾移植的开展。方法回顾分析经输尿管镜离体取除活体供肾结石3例的临床资料。切除供肾后,常规进行灌注、修整。然后将供肾置冰盐水中,采用输尿管镜在4℃盐水低压灌注下,由输尿管残端逆行至肾盂,调整供肾与输尿管镜的角度,于肾盏寻找结石,应用取石钳取除结石。操作过程顺利,用时(22±5)min。取除结石之供肾常规行肾移植。结果患者术后移植肾功能均恢复良好,分别于术后3、3、4 d肉眼血尿消除,供、受者均正常康复出院。术后移植肾彩超检查均无肾脏结石及移植肾集合系统扩张。结论体外经输尿管镜取除活体供肾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36例移植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在肾移植术后 1、3个月分别常规性进行 6 5次移植肾活检 ,全部患者均服用环孢素、泼尼松、硫唑嘌呤及雷公藤多甙等免疫抑制剂治疗 ,移植肾组织病理按Banff分类法分类。结果发现 ,有 1 8 4 5 % (1 2 / 6 5 )出现亚临床的排斥反应或临界改变 ,分析病理异常组与正常组的临床特点 ,发现两组患者雷公藤多甙剂量有显著差异 ,其他免疫抑制剂剂量无差异 ;异常组经给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并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 ,移植肾 5年长期存活率与术后常规肾活检正常的患者无差异。研究表明 ,移植肾术后 1、3个月常规行移植肾活检能及早发现亚临床的排斥反应及临界改变 ,为临床采取措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对于肾移植患者来说,移植肾的肾动脉狭窄(TRAS)是引起患者高血压和移植肾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有TRAS的患者其存活率和移植肾的存活率都比无TRAS的患者要低。文献报道TRAS的发生率为1%~23%,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MRA等非侵入性检查方法的广泛应用,TRAS发现率显著增多。冷凝血时间长的尸体肾TRAS发生率高。PTA治疗效果好于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活体移植肾(living renal transplantation,LRT)形态结构和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olor Doppler energy,CDE),二维超声图像(two - 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2D),脉冲多普勒(pulsed wave Doppler,PW)超声技术,对78例活体肾移植术后连续动态观察:移植肾形态、内部结构及大小,观察肾内血流分布,灌注充盈情况,检测分析血流各项参数,峰值血流速度(Vmax)、舒末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等.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将患者分组为:移植肾正常组、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组和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组,进行图像结构和血流参数对比分析.结果:移植肾正常组,2D图像显示基本正常,CDFI肾内各级血管树血流灌注良好,血流速度、RI均值在正常范围;AR组,2D图像移植肾横径增大,皮质增厚,锥体增大,血流明显减少,点条状血管树分布稀疏,收缩期单峰及舒末无血流信号,或可见反向血流频谱,RI值>0.83;DGF组:2D图像与AR组大致相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流信号丰富,充盈灌注较好,RI指数略高.结论:CDFI对亲属活体肾移植结构大小和肾内各级血管参数监测分析,对早期诊断、鉴别急性排斥反应与肾功能延迟恢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移植肾穿刺活检是一种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对疾病进行诊断和疗效判断,它对于急慢性排斥反应、慢性移植性肾病、环孢素毒性损伤等的鉴别诊断以及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准确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但移植肾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创伤性的检查方法,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并发症,其中血尿最为常见。如何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减少移植肾穿刺活检术后血尿的发生,文献报道较少,为此,我们分析了移植肾穿刺活检术发生血尿的原因,并对护理方法进行了改进,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