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生儿听力筛查时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听力障碍是发生在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缺陷。2001-05~2005-12笔者所在科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技术对3000例新生儿进行了普遍性听力筛查。现将工作中的操作经验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00例。男1570例,女1430例。体重2~5kg,平均3kg。Apgar评分7~10分。初检结果阳性457例,阳性率为15.23%;复检结果阳性121例,阳性率为4.03%;最后通过脑  相似文献   

2.
李庆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2):64-65
目的:分析日常乙肝两对半检验工作中,造成新生儿单项HBeAg假阳性的各种原因。方法:标本选样中97例HBeAg阳性患儿均为本院出生1~4d新生儿,乙肝两对半检测采用上海科华生物技术公司酶联免疫试剂进行检测。结果:97例患儿中,7例HBeAg仍为阳性且抗HCV抗体阳性,经查其母亲抗HCV抗体阳性,考虑母婴垂直传播。90例新生儿HBeAg均转为阴性。结论:以上结果表明在这97例单项HBeAg阳性样本中,除7例单项HBeAg阳性的新生儿血样与丙型肝炎相关外,其余90例新生儿血样均为HBeAg假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与探讨毛细管电泳技术在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样500例新生儿,采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对脐带血样本进行专业的HB Bart’s定量分析,统计与检测其中的阳性样本数量。医院对阳性血液患儿进行召回,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进行α-地中海贫血筛查活动,以此来确认毛细管电泳技术的整体应用效果。结果 500例新生儿中有180例新生儿的血液样本是阳性,阳性率为36%。对这些新生儿均进行α-地中海贫血筛查活动,被确诊的患儿共158例,总体的阳性率为87.8%。结论毛细管电泳技术在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筛查中应用价值比较高,其检测的实际参考意义比较大,其检测方法当中利用脐带血的HB Bart’s与α-地中海贫血的相关度比较高,因此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毛细管电泳技术是一项方便、快捷、科学与准确的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筛查方法 ,具有高效的经济效益和医疗作用,值得被广泛的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口腔与胃中幽门螺旋杆菌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由春  蒋泽先  谢勇 《江西医药》2004,39(4):245-246
目的 探讨胃与口腔幽门螺旋杆菌分布有无差异性。口腔是否为幽门螺旋杆菌的一个重要储存库方法随机选取经内窥镜证实患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50名,分别从胃与121腔中取标本进行快速尿素酶、多聚酶链反应和细菌培养以测定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胃粘膜标本组中快速尿素酶法获45例阳性,多聚酶链反应34例阳性,细菌培养25例阳性。口腔牙菌斑组中快速尿素酶法41例阳性。多聚酶链反应28例阳性,细菌培养17例阳性。结论 胃粘膜与121腔幽门螺旋杆菌分布无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贵港市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方法对2011-2012年贵港市辖区内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按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听力筛查9655例,筛查阳性1116例,阳性率为11.56%。其中,2011年新生儿听力筛查4652例,筛查阳性407例,阳性率为8.75%;2012年新生儿听力筛查5003例,筛查阳性709例,阳性率为14.17%。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为早期干预婴幼儿听力损失的影响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血清与新生儿胃液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eAg)的关系。方法收集HBsAg阳性住院待产孕妇血清及其所产新生儿胃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其HBsAg、HBeAg进行检测。结果100例孕妇血清经实验室复查,HBsAg均阳性,其中HBeAg阳性孕妇18例。100例新生儿共有35例胃液HBsAg或HBeAg阳性,其中HBsAg总阳性率为31.00%,HBeAg总阳性率为14.00%,HBe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胃液HBsAg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77.78%和55.56%,与单纯HBsAg阳性组和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胃液HBsAg、HBeAg与孕妇血清HBV病毒携带状态,尤其是HBeAg密切相关,提示新生儿HBV的感染可能通过消化道途径。  相似文献   

7.
刘蕾 《黑龙江医药》2015,(2):412-414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与传统试管法在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来自本市各医院的新生儿溶血病患者及其母亲血液标本各一份,总共600份,检测新生儿与母亲血型是否相同,将ABO-HDN患者血液标本均分为两份,标记为传统检测组及凝胶技术组,每组各包含新生儿血液标本共295份,然后对传统检测组新生儿血液标本进行传统试管法检测;凝胶技术组则进行微柱凝胶技术法检测。分析比较两组检测效果。结果:血型检测结果为300例患儿中ABO-HDN295例(98.33%),RH-HDN4例(1.33%),其他新生儿溶血病患者1例(0.33%);传统检测组295例标本中有197例(66.78%)被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低于凝胶技术组221例(74.92%);传统检测组中改良Coombs试验阳性44例(14.92%)低于凝胶技术组68例(23.0%);游离抗体试验阳性50例(16.95%)低于凝胶技术组110例(37.29%),抗体释放试验阳性197例(66.78%)低于凝胶技术组221例(74.9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检测效果较传统试管法显著。  相似文献   

8.
预防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工作中的重点课题。我们通过对近5年121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常见原因和防范措施,以期降低因新生儿窒息导致的围产儿病死率和病残率。提高产科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脉搏血氧饱和度(Sp02)监测在筛选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产科新生儿共3212例,血氧饱和仪检测新生儿脉搏血氧饱和度,手与足部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同时小于98%或手与足部的血氧饱和度差异大干±3%初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初筛阳性患儿经心脏超声进一步鉴别诊断。结果3212名新生儿中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共筛选到41例阳性患儿,进一步对这41例患儿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发现37例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确诊百分比为90.2%;排除4例,假阳性百分比为9.8%。结论脉搏氧饱和度(SpO2)监测对早期筛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是一项安全、非侵人性、可行且合理的检测技术,值得临床产科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吴君 《中国医药指南》2013,(23):490-491
目的探讨新生儿总胆红素水平与血糖的相关性,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21例新生儿根据其总胆红素水平分为34.3μmol/L以下组81例,34.3~205.0μmol/L之间27例,205.0μmol/L以上组13例。分别检测121例儿童的血糖水平,分析比较新生儿总胆红素水平与血糖的关系。结果高水平胆红素组新生儿的血糖值明显低于中水平胆红素新生儿组和低水平胆红素新生儿,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中水平胆红素新生儿组血糖低于低水平胆红素新生儿组,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总胆红素水平升高,其血糖值有明显降低,医师需根据患儿的需要,积极补充血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福建省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提供新的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5年我院住院孕产妇和新生儿患者的送检标本进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筛查.结果 孕产妇14 717份血清标本中TRUST阳性61例(0.41%),TPPA阳性132例(0.90%),其中TRUST阴性14 656例中TPPA阳性71例,占本组孕产妇所有TPPA阳性的53.79%.3 772例新生儿中TRUST阳性17例(0.45%),TPPA阳性60例(1.59%),其中TRUST阴性3 755例中TPPA阳性43例,占本组新生儿所有TPPA阳性的71.67%.新生儿中TRUST阴性而TPPA阳性的比例显著高于孕妇组(71.67%vs 53.79%,P<0.05).结论 新生儿TRUST阴性者TPPA阳性检出率较高,需在孕早期加大梅毒筛查力度,同时进行TPPA和TRUST筛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解广西客家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情况。方法对2013年广西博白县和陆川县客家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客家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49103例,初筛阳性381例,阳性率为0.78%;其中,陆川县筛查32153例,初筛阳性162例,阳性率为0.96%,博白县筛查32153例,初筛阳性219例,阳性率为0.68%。结论开展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为早期干预提供有价值的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产科门诊进行常规产检、单胎宫内妊娠、胎儿存活的32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于孕35~37周取阴道分泌物和肛周分泌物,分别进行细菌培养与实时PCR检测,观察两种检测方法检出效果,比较B族链球菌阳性、阴性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及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 325例孕妇中,B族链球菌细菌培养检出阳性13例(4%),实时PCR检测检出阳性29例(8.92%),特异度为94.9%,灵敏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44.8%,阴性预测值为100.0%;B族链球菌阳性孕产妇宫内感染(13.79%)、胎膜早破(34.48%)、早产(10.34%)、产后出血(10.34%)均明显高于GBS阴性孕产妇(P0.05);B族链球菌阳性孕产妇所分娩新生儿肺炎(6.9%)、新生儿败血症(6.9%)、新生儿窘迫(13.79%)明显高于GBS阴性所分娩新生儿(P0.05)。结论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携带明显增加了孕产妇宫内感染、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窘迫发生率,B组链球菌核酸检测试验用于产前检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贵港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情况。方法对2009-2012年贵港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资料按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2年贵港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共111745例,筛查阳性285例,筛查阳率为0.26%;筛查阳性召回147例,召回率51.58%。其中,2011年共筛查42866例,筛查阳性129例,筛查阳率为0.30%;筛查阳性召回64例,召回率49.61%;2012年共筛查68879例,筛查阳性156例,筛查阳率为0.23%;筛查阳性召回83例,召回率53.20%。结论贵港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阳性召回率过低,应强化随访召回复查工作,不能让苯丙酮尿症患儿漏网,提高人口的总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孕妇及新生儿进行巨细胞检测,并对其检测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11086例孕妇和新生儿进行巨细胞病毒(CMV)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906例受检孕妇和3180例新生儿经荧光定量PCR检测分别检出CMV阳性孕妇212例和CMV阳性新生儿59例,阳性率分别为2.68%和1.86%。CMV阳性孕妇中86例进行了产前诊断,DNA检测未见阳性且新生儿随诊无临床症状,DNA检测未见阳性。结论采用荧光定量PCRDNA检测技术对孕妇和新生儿进行CMV检测,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保护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6.
初乳中HBV-DNA与母乳喂养乙肝传染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乙肝产妇母乳喂养与新生儿感染乙肝的关系.方法 住院待分娩200例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孕妇,以HBV-DNA含量大于1×103拷贝/ml为HBV-DNA阳性,200例孕妇中HBV-DNA阳性115例,其中大三阳69例,小三阳46例.收集孕妇产后0~5 d初乳;新生儿出生后当天股静脉采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HBV-DNA含量,检测这115例孕妇初乳HBV-DNA及新生儿外周血HBV-DNA,并对正常哺乳的小三阳孕妇初乳中HBV-DNA阳性者所生新生儿进行追踪检测.结果 大三阳组69例阳性中,初乳HBV-DNA阳性率46.38%,新生儿血HBV-DNA阳性率68.12%;小三阳组46例阳性中,初乳HBV-DNA阳性率13.04%,新生儿血HBV-DNA阳性率21.74%.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大三阳产妇,建议人工喂养为宜;小三阳产妇如果乳汁中HBV-DNA阴性哺乳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玉林市客家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情况。方法对2012年玉林市博白县和陆川县41221例客家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221例客家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初筛阳性180例,初筛阳性率为0.44%,其中博白县筛查25904例,初筛阳性93例,初筛阳性率为0.36%;陆川县筛查15317例,初筛阳性87例,初筛阳性率为0.57%。结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为早发现、早治疗提供有效医学信息,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贵港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情况。方法对2010~2012年贵港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资料按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2年贵港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共132 482例,筛查阳性551例,筛查阳性率为0.42%;筛查阳性551例中召回389例,占筛查阳性的70.60%;召回389例中,有52例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占召回的13.36%,52例均得到了治疗。结论加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宣传力度、增加公益资金投入,提高筛查率及阳性召回率是早发现、早治疗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新生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广西客家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情况,指导临床早期检测、早期治疗,提高人口出生质量。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2013年广西博白县和陆川县客家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客家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49103例,初筛阳性174例(0.35%);其中,陆川县筛查16950例,初筛阳性48例(0.28%),博白县筛查32153例,初筛阳性126例(0.39%)。结论开展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为早期干预提供有价值的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颖 《中国处方药》2014,(10):76-76
目的在临床患者调查中,对新生儿溶血病"三项试验"检查、抗体放散试验阳性的调查中存在的交叉反应性抗体(抗C)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作初步探讨。方法对母婴血型不合、出生7 d内患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静脉血进行HDN血型血清学检测,对抗体放散试验结果阳性的50例再进行抗C的检测。结果在80例母/子血型O/A组合中,抗体放散试验阳性23例,抗C存在6例;在78例母/子血型O/B组合中,放散试验阳性26例,抗C存在4例;另外,存在抗C与不存在抗C的患儿红细胞免疫性破坏的程度即患儿总胆红素水平几乎一致。结论在抗体放散试验阳性结果中,交叉反应性抗体不一定存在,即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红细胞上不一定存在抗C;但患儿红细胞上有抗C的存在,临床即可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