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儿科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MPP患儿在正规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病情仍进一步恶化,出现肺内外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治疗上非常棘手。本文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本院2009年8月—2010年8月共收治15例重症MP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胸片较以前明显吸收好转,但有3例留有肺不张。结论重症MPP应早期诊断,分析其原因,及时应用敏感的抗生素,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明显缓解病情、减少肺部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宋敏 《首都医药》2014,(20):48-49
目的:支原体肺炎(MPP)是指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但近年来婴幼儿患病率增加。本文以婴幼儿MPP病例资料为研究对象,总结婴幼儿MPP实验室特征,为临床诊断小儿MPP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研究2012年3月~2013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患儿25名,分析WBC、CRP、ESR等炎性指标的变化情况,总结婴幼儿MPP实验室特征。结果 MPP患儿于起病后10~15天后进行MP-IgM检查,会提高MP-IgM阳性检出率;多数患儿WBC计数属于正常范围,部分轻度升高;CRP可以作为提示MP早期感染的指标。结论当临床怀疑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时,应当及时检测血常规和CRP等,并且在起病后10天左右进行MP-IgM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 2014年1月—2015年6月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开医院儿科住院的肺炎患儿107例,年龄3~14岁,分为MPP组 65例(重症MPP 27例,非重症MPP 38例),细菌性肺炎组42例,同时选择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 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HGF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重症MPP组和非重症MPP组患儿血清C反应蛋 白(CRP)、乳酸脱氢酶(LDH)的差异。结果 健康对照组、MPP 组及细菌性肺炎组 HGF 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 [(4 174.3±247.6)、(6 507.1±1 895.9)及(7 128.7±1 990.2)ng/L](P<0.05),重症MPP组血清中HGF、CRP、LDH高于非 重症MPP组(P<0.05)。结论 HGF参与了MPP的发生且与病情轻重有关,若结合患儿血清LDH及CRP均升高,提 示病情重,且耐药可能性大,应在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8例重症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未合并胸腔积液、肺实变的2例患儿中,1例经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后,临床症状好转;另外1例症状无好转,经加用激素治疗后症状好转。胸腔中大量积液的8例患儿。予胸腔穿刺引流、药物治疗后,积液量减少。2例患儿对激素过敏,改行抗生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复查胸片示积液吸收。胸腔少量积液的3例患儿,予抗生素联合激素治疗后症状好转。呈节段状、片状肺实变及肺不张的13例患儿,予抗生素联合激素治疗,治疗后7例患儿肺实变、肺不张无明显好转,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后,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儿童重症MPP病情危重,病情发展快,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地选择治疗方式是挽救患儿生命、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19例MPP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儿MPP常见症状是发热、咳嗽、喘息,喘息在婴幼儿更多见,X线检查多呈支气管肺炎改变,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多在正常范围,单核细胞绝对值可正常或升高,部分患儿出现心肌损害.结论 不同年龄段MPP临床表现不一,婴幼儿病情较重,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异性,X线检查改变明显,阿奇霉素治疗MPP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艳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3318-3319
随着小儿肺炎病原学发生变迁,由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的支原体肺炎(MPP)已成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疾病之一,约占小儿肺炎的30%[1].小儿MPP病程较长,常伴有其它脏器病变,如心肌炎、脑炎、免疫溶血性贫血、肾炎、肝炎等,甚至可造成患儿死亡[1-2].近年来,MPP的临床特征不明显,还出现了一些耐药菌株,因而对MPP的正确诊断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3-4].笔者采用炎琥宁、阿奇霉素联合疗法治疗167例MPP患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诊疗(附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对2007年度收治的小儿MPP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临床表现多样,临床诊断明确,治疗方案多采取联合用药,临床治愈率92.1%;6个月后随访,38例患者中3例肺不张。结论肺炎支原体可引起重症肺炎,对MPP患儿除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可并用利福平、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大量丙种球蛋白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童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2例儿童MPP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分为:重症组,19例,重症肺炎伴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轻症组,23例,轻症肺炎不伴有SIRS。另选儿保门诊24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别于人院时、治疗第1天、第5天时检测三组血清CRP。结果入院时三组血清-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天重症组与轻症组血清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天重症组〉轻症组〉对照组。结论CRP对于早期诊断儿童MPP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支原体肺炎(MPP)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潜伏期2~3周,占小儿肺炎的20%,有的伴发心肌炎、肝炎等。小儿MPP是学龄前儿童重要的致病原,大多起病不急,有发热、厌食、咳嗽、畏寒、咽痛等症状,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体温升高在37~41℃,其中以39℃高热最为常见,表现为持续性或弛张性发热,但也有少数呈现低热,甚至个别患儿不发热。近年来,MPP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且发病年龄日益减小。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MPP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  相似文献   

11.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由MP感染引起肺炎称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学龄前后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MPP一般起病缓和,临床表现多样,病程长,常常会引起多系统肺外并发症,容易遗留肺不张、闭塞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影响儿童健康发育。本文对MPP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汤明  莫艳霞 《河北医药》2016,(6):862-864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小儿支原体肺炎( MP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 MPP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00例正常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组CRP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2组血清G-CSF、sIL-2R水平。结果 MPP组患儿血清CRP、G-CSF、sIL-2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与治疗第1天相比,MPP组患儿治疗第4天、7天血清CRP、sTREM-1、TNF-α水平显著下降,( P <0.05)。存活组患儿血清CRP、G-CSF、sIL-2R水平低于死亡组( P <0.05)。经ROC曲线显示,CRP、G-CSF、sIL-2R在MPP中诊断灵敏性依次为78.5%、85.5%、92.3%,特异性依从性为76.3%、90.2%、89.2%。结论血清CRP、G-CSF、sIL-2R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小儿支原体肺炎病情进展及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潘莉  朱敏  邰建飞 《安徽医药》2019,23(1):132-135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36(IL-3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1日至2015年11月1日在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住院的45例确诊为MPP患儿作为MPP组,并选择同期住院的19例行腹股沟疝手术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支原体的诊断主要依据痰支原体DNA阳性及血清学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检测患儿血清中的IL-4、IL-17、IL-36、INF-γ的含量及变化。结果 MPP组血清IL-4、IL-17、IL-36及INF-γ水平在急性期为:[(723±263)、(398±218)、(413±291)、(3 144±1 932)] ng/L;而对照组为:[(481±198)、(212±39)、(302±87)、(1 632±917)] ng/L,可见MPP组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均P<0.05),在恢复期下降,且大叶性肺炎,>3岁年龄组MPP患儿这四个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 MPP发生发展与IL-4、IL-17、IL-36及INF-γ密切相关,故检测这些细胞因子对病情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指导MPP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首周红霉素疗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非重症MPP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第1周给予红霉素20~30 mg/(kg.d)分2次静脉滴注(简称"首周红霉素疗法"),后2~4周同对照组;对照组第1周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d)静脉滴注,1次/d,用3 d停4 d,1周为一个疗程,后视病情继续静脉或改口服给药,序贯治疗3~4个疗程。病情发展成重症者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糖皮质激素。观察两组患儿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重症MPP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及啰音消失时间均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重症MPP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首周红霉素疗法"治疗儿童MPP可以较快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少重症MP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李学勤  付迎新 《安徽医药》2020,41(7):813-815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检测的意义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北京怀柔医院儿科治疗的MPP患儿110例,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MPP组(59例)及重症MPP组(51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查体的儿童110例为对照组。全部MPP患儿依据治疗1个疗程后的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普通MPP组、重症MPP组以及对照组NLR、PLR水平,同时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的NLR和PLR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LR、PLR单独和联合检测预测MPP患儿预后的价值。结果 3组患儿NLR、P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普通MPP组、重症MPP组NLR和PLR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MPP组NLR、PLR均高于普通MPP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LR、NLR与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27、0.405,P均<0.05)。NLR和PLR联合检测预测MPP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02、灵敏度为83.9%、特异度为90.5%,均高于NLR、PLR单独检测。结论 NLR和PLR与MPP患儿病情轻重呈正相关,NLR和PLR联合检测对患儿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x线和CT在小儿MPP(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临床表现区别。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接受治疗的小儿MPP患者40例,在自愿基础上,均同时行x线与CT检查,对比诊断准确度与临床表现情况。结果两种诊断方式在病变位置的判断及病变的具体表现上,诊断准确率均比较高,且整体诊断效果差别不显著(P〉0.05)。结论X线与CT在小儿MPP的检查中均有较理想的效果,临床检查中应严格掌握不同诊断方式的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体液免疫(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在我院就诊的肺炎患儿依据诊断结果分为两组:肺炎支原体肺炎组55例(MPP组)以及非肺炎支原体肺炎组65例(n MPP组)并选取健康儿童60例(对照组)。测定三组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Ig E)以及补体(C3、C4)。结果 MPP组患儿的血清Ig A和Ig G水平显著高于n MPP组患儿(P<0.01),但低于对照组(P<0.01)。三组间血清Ig M无统计学差异。MPP组患儿的血清Ig E水平显著高于n MPP组患儿(P<0.01)和对照组(P<0.01)。MPP组患儿血清C3显著高于n MPP组(P<0.01),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三组间血清C4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体液免疫参与了MPP的发病,MPP患儿Ig G、Ig A、Ig E、C3水平高于非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药物使用情况。方法104例MPP患儿,对患儿的性别、年龄、发热时间、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影像学改变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患儿药物使用情况,比较重症MPP和普通MPP患儿临床用药(使用阿奇霉素、使用糖皮质激素、联用头孢类抗生素、联用青霉素类抗生素)、痰培养阳性及合并症(合并胸腔积液、合并肺不张/实变)情况。结果104例住院患儿中,103例使用阿奇霉素,使用时间为1~20 d,其中仅2例口服阿奇霉素,24例先门诊口服后住院改静脉注射,77例住院期间静脉使用阿奇霉素,出院后阿奇霉素口服序贯治疗。51例患儿联合使用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39例患儿联合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36例联合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重症MPP与普通MPP患儿使用阿奇霉素、联用头孢类抗生素、联用青霉素类抗生素、痰培养阳性、合并胸腔积液的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MPP患儿使用糖皮质激素占比81.82%(9/11)、合并肺不张/实变占比81.82%(9/11)均高于普通MPP患儿的29.03%(27/93)、35.48%(33/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P治疗以阿奇霉素为主,住院治疗以静脉使用阿奇霉素为主,重症MPP合并肺不张/实变者多,糖皮质激素使用更多。  相似文献   

19.
钱锐 《中国医药指南》2012,(33):212-213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胸部X线表现,指导临床及早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163例病历资料完整的MPP患儿的胸部X线表现。结果 MPP的胸部X线检查对于MPP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 分析60例重症MPP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2岁、反复呼吸道感染(RRI)史、生活环境不良、特应性体质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与难治性MPP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的难治性MPP危险因素为年龄≤2岁、RRI史和CRP≥60 mg/L.结论 年龄≤2岁、合并RRI病史和CRP≥60 mg/L是儿童难治性MP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