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性不同类型尿失禁临床及尿动力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女性不同类型尿失禁临床及尿动力学特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76例女性患者常规行尿动力学检查,包括尿流率、压力流率研究、尿道压力测定、漏尿点压测定。结果 76例患者中,压力性尿失禁30例,运动紧迫性尿失禁15例,反射性尿失禁19例,混合型压力性/紧迫性尿失禁2例,不稳定尿道3例,假性尿失禁7例。运动紧迫性尿失禁中,DLPP≥40cmH2O者14例,均有不同程度双肾积水。结论 腹压漏尿点压测定可以协助确定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方式。神经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和膀胱出口梗阻均可能出现膀胱顺应性下降,逼尿肌漏尿点压可以帮助决定膀胱顺应性下降时手术治疗时机。当逼尿肌漏尿点压≥40cmH2O,或者膀胱充盈200ml时逼尿肌压力≥40cmH2O时,必须进行治疗,否则会导致上尿路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压力性尿失禁合并糖尿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德国Ellipse尿动力检测仪对58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合并糖尿病患者及40例单纯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测,参照不同的糖尿病病程,明确不同时期尿动力学的特征性改变。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中以McGuire法分型的各型腹压漏尿点所占百分比具有明显差异;糖尿病病程大于2年患者的尿动力学参数与单纯SUI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随病程的增加而降低,而强烈排尿感容量、剩余尿量、最大膀胱测压容量及初始尿意容量均随病程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尿动力学检查的各项指标结合糖尿病病程临床资料,有助于判断压力性尿失禁伴有何种膀胱功能的改变,对正确的诊断及后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常规尿动力学(CUD)和动态尿动力学检查(AUM)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膀胱尿道功能异常检出率及尿动力学参数,探讨AUM在评估女性SU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门诊女性SUI患者30例.年龄32 ~ 63岁,平均(49.4±9.4)岁.病程1~9年,平均(4.7±2.8)年.行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问卷调查,根据ICI-Q-SF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中、重3组,其中轻度尿失禁9例、中度15例、重度6例.行CUD检查和3个周期的AUM检查,分别记录并进行比较. 结果 30例患者AUM的SUI和逼尿肌过度活动(D0)检出率分别为90%和37%,明显高于CUD的70%和10%(P <0.05).对ICI-Q-SF评分为中、重度尿失禁且AUM与CUD同时检出SUI(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的21例患者尿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发现,AUM组患者的腹压漏尿点压(ALPP)和排尿量显著低于CUD组(P<0.05),逼尿肌压力显著高于CUD组(P<0.05). 结论 AUM较CUD能更容易监测到患者SUI和DO的发生,SUI阳性率增高可能与AUM组患者ALPP值偏低有关.对于有临床症状而CUD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可以进一步行AUM检查,降低SUI和DO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4.
女性排尿功能障碍尿动力学检查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排尿功能障碍的尿动力学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60例女性患者,年龄19~66岁,平均49岁。其中排尿困难者17例,尿失禁者28例,尿路刺激症状者15例。均行完全性膀胱测压(Micture)检测。结果17例排尿困难者中,1例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为0,16例为10~135cmH2O,A/G图显示梗阻者11例,A/G值>40者10例。28例尿失禁中,压力性尿失禁18例,Ⅰ型1例,Ⅱ型3例,Ⅱ/Ⅲ型8例,Ⅲ型6例。急迫性尿失禁4例,混合性尿失禁1例,反射性尿失禁3例,充溢性尿失禁2例。15例尿路刺激症状中,逼尿肌不稳定收缩6例。尿动力检查正常者2例。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对女性排尿功能障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指尿急,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通常伴尿频和夜尿的一种症候群.该定义是2002年国际尿控学会(ICS)提出的,代替了过去以尿动力学为基础定义的与逼尿肌过度活动有关的概念.现就OAB的诊断和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尿失禁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102例尿失禁的中年女性患者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并分析比较尿失禁组(包括SUI组、UUI组、SUI/UUI组)与正常对照组自由尿流率、膀胱压力容积、压力流率及尿道压力的差异。结果:SUI组最大尿流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较正常对照组,SUI组及suI/UUI组Valsalva漏尿点压力具有明显差异(P〈0.05);最大尿流率时,SUI组逼尿肌压、最大尿道压及最大尿道闭合压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有助于中年女性尿失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尿动力学检查在糖尿病患者膀胱功能评定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糖尿病患者膀胱功能障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伴有下尿路症状(LUTS)的糖尿病患者42例,年龄38~78岁,男24例,女18例。糖尿病发病1个月一25年。结果42例患者完成尿动力学全项检查41例,尿动力学表现异常者38例(93%),尿动力学表现正常3例(7%);膀胱逼尿肌收缩减低14例(34%);膀胱逼尿肌反射消失10例(24%);膀胱出口梗阻13例(32%,13/41);女性压力性尿失禁1例。结论伴有LUTS的糖尿病患者膀胱功能异常发生率高,尿动力学检查可以明确膀胱逼尿肌功能,对合并糖尿病的LUTS患者正确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糖尿病患者行膀胱尿道手术前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难治性男性下尿路症状病因及尿动力学表现。方法:选择24例外院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经反复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根据膀胱测压、压力-流率、盆底肌电图及尿道压进行诊断。结果:24例中完成检查22例,结果异常18例。顺应性下降并发逼尿肌过度活动1例,逼尿肌过度活动4例,膀胱感觉过敏2例,功能失调性排尿2例,膀胱出口梗阻6例,逼尿肌收缩力下降3例。结论:尿动力学对难治性男性下尿路症状的疾病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逼尿肌活动低下(DU)在下尿路症状(LUTS)患者中的流行病学现状、临床特征及诊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 019例排除神经源性膀胱及解剖结构异常的LUTS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及随访资料,探讨DU在LUTS中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诊治特点,并对106例DU患者治疗前后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就诊患者中,储尿期症状最为多见,在男性患者中,排尿期症状稍多于储尿期症状,而女性患者储尿期症状明显多于排尿期症状。男性患者中膀胱出口梗阻(BOO)的患者为57.9%,而女性患者中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达到了43.3%。27.4%男性及23.2%女性诊断为DU,男性及女性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U患者与非DU患者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均以LUTS为主要表现。DU可能合并有逼尿肌过度活动或BOO。DU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逐渐增加。106例DU患者经治疗后行尿动力学检查发现逼尿肌收缩力有一定提高,治疗前后逼尿肌肌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U是LUTS患者的常见病因,并有可能同时合并有逼尿肌过度活动或BOO。目前针对DU患者的治疗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逼尿肌内注射A型肉毒神经毒素(BoNT/A)可以治疗难治性脊髓神经原性膀胱过度活动症(NDO),但对于BoNT/A是否能治疗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IDO)则鲜有报道。作者想了解BoNT/A治疗IDO是否能达到与NDO相似的疗效。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研究,临床表现有尿急和(或)急迫性尿失禁,经尿动力学检查证实为难治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症的患者在门诊通过微创方法膀胱内注射300U(NDO)或200U(IDO)的Botox(BoNT/A)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控是一个很广泛的定义,主要研究下尿路储尿和排尿功能。尿控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尿动力学及其技术、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原性膀胱、压力性尿失禁、下尿路梗阻、遗尿、间质性膀胱炎及逼尿肌收缩力受损等,总体呈现了尿控研究多极化趋势。本期收入的文章也大致反映了我国尿控研究的多极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2月~2005年1月,我们对24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行系统的尿动力学检查,以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SUI诊断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引起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病因如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的诊断可由尿流动力学决定,同时必须注意逼尿肌不稳定和排尿困难的诊断。本文复习了保守治疗的指征及方案;外科手术的指征和手术方法,以及复发性尿失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包括膀胱压力容积测定、Valsalva漏尿点压力测定、压力-流率测定、静态尿道压力测定。结果:11例诊断为运动急迫性尿失禁,2例诊断为感觉急迫性尿失禁,5例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3例诊断为混合性尿失禁,2例诊断为充盈性尿失禁。结论:尿动力学检查能准确判断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类型,为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动力学特点,总结尿动力与前列腺增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收纳的98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均留置尿管进行尿动力学检查.一周后按是否存在逼尿肌过度活动现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对照组为无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各49例.分析尿流动力学参数中最大逼尿肌压力等指标差异,总结尿动力与前列腺增生关系的定量化关系.结果 AUCdet/Vol诊断相较于传统方法的准确率为67例,即符合率为68.38% (67/98),其中诊断出无梗阻的几率为90%(27/30),可疑梗阻的几率为42.30% (11/26),梗阻的几率为69.04% (29/42).诊断出无梗阻几率高于可疑梗阻及梗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动力学参数在最大逼尿肌压力(cmH2O)、直线被动尿道阻力梗阻分级、初始感觉时膀胱容量(mL)、膀胱顺应值、测量容积(mL)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动力学检查可明确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功能状态,逼尿肌过度活动的患者膀胱容量、尿道阻力关系及梗阻程度均大于非过度活动组患者.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尿动力检查,有利于提前防治膀胱出口梗阻引起的急性尿潴留等情况,及早恢复膀胱功能及减轻患者尿路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6.
正混合性尿失禁(mixed urinary incontinence,lUI),即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合并急迫性尿失禁(urge urinary inconvenience,UUI),在临床上很常见,但由于许多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使其诊断与治疗非常困难。本文主要对混合性尿失禁的定义、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1定义国际尿控学会(Internat ional Cont inence Society,ICS)对MUI的定义为:尿液不自主的漏出既与尿急有关,又与打喷嚏、咳嗽或运动有关~[1]。尿流动力学检查显示,MUI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和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overactivity,D0)。MUI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既有压力性尿失禁又有DO引起的尿失禁(OAB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采用非编织热结合聚丙烯网经闭孔尿道下吊带悬吊术后,出现阴道腐蚀病例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作者收治了65例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均采用经闭孔途径的尿道下非编织、非结扣的聚丙烯吊带,部分吊带的中央采用硅胶包被。所有诊断为阴道腐蚀的病例均进行随访,并行膀胱镜、阴道镜检查。根据情况行吊带部分清除或全部清除,术后行咳嗽试验和尿动力学检查。  相似文献   

18.
有资料显示女性膀胱静止状态下充盈至最大时大约有23%出现膀胱颈开放现象,但是并非所有这些患者均出现压力性尿失禁。作者通过影像尿动力学技术试图了解膀胱静止期膀胱颈处于开放状态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关系。该研究共对102例伴有泌尿系症状的女性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道内置7F三腔测压管对压力-流率测定(pressure-flow study, PFS)时尿流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6年4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尿动力学检查的患者资料,筛选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逼尿肌活动低下(detrusor underactivity, DU)、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BOO)、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overactivity, DO)患者,共计875例。剔除置管前后尿流量相差超过20%的患者,最终406例患者被纳入研究。PFS采用7F三腔测压管,对比自由尿流率(free flow, FF)和PFS时的参数: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 Qmax),尿流时间(flow time, FT),尿流量(voided volume, VV)以及尿流曲线形态变化。结果:各组的Qmax-PFSmax-FF且F...  相似文献   

20.
女性下尿路症状的尿动力学分析(附283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以下尿路症状为主诉的女性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女性患者.年龄6-89岁,临床表现为储尿期(刺激性)和(或)排尿期(梗阻性)症状,采用尿动力学方法检查尿流率、同步膀胱压力容积流率及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测定、部分同步透视下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以排尿症状为主者86例,以储尿症状为主者197例。不稳定膀胱57例,感觉性尿急30例。神经原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32例,其中逼尿肌反射低下26例。逼尿肌反射亢进7例。逼尿肌收缩力低下26例。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1例。下尿路梗阻30例,其中膀胱颈梗阻6例,尿道远端狭窄11例,非神经原件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13例。压力性尿失禁68例,其中Ⅰ型19例,Ⅱ型12例。Ⅲ型14例,Ⅱ/Ⅲ型23例;TF常40例。结论 尿动力学检查能了解膀胱的功能状况和膀胱出口梗阻的部位,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