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肪液化指脂肪细胞受损破裂、坏死、液化的变化过程[1],切口脂肪液化增加了切口感染,严重者导致切口裂开,延长了愈合时间,增加痛苦和经济负担.现对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影响因素及创面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普通外科手术之后,探讨手术切口产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85例普通手术患者根据切口的感染状况分为两组,实验组为切口感染组,对照组为非切口感染组,使用单因素分析方法与非条件性Logistic多因素回顾性方法对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筛选与分析手术后手术切口产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本院的普通外科手术后切口的感染发病几率约为5.96%.单因素分析方法一共筛选出9个感染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顾性分析方法显示:手术切口分类、糖尿病、患者年龄>60岁、低蛋白血症这四个因素都是普通外科手术后切口产生感染的极危险因素.结论普通外科手术后,手术切口产生感染的的发病率非常高,影响因素较多,在进行临床防治时要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3.
马玉洁 《基层医学论坛》2014,(26):3593-359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后切口感染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采取手术后切口感染护理干预措施前600例手术患者和干预后60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手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变化。结果依据手术后切口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观察统计,干预前手术后切口感染94例,发生率15.66%;干预后手术后切口感染48例,发生率8.0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通过制定周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促进手术后切口恢复,显著降低手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优化临床治疗方案;调查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伤口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52例妇产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用红光照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有效率.选取100例发生腹部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结果 实验组脂肪液化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肥胖、手术时间长、ASA分级严重.结论 红光治疗法对于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优势明显,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主要危险因素为肥胖、手术时间长和ASA分级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腹腔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探讨预防切口感染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7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对可疑切口感染的31例病人进行细菌学调查,发生切口感染6例,感染发病率6.2%.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手术切口分类、糖尿病、切口引流、手术时间、肥胖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有关联.结论 开展手术医师切口感染率调查,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监测与控制,提高手术熟练程度和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机会,可降低手术后切口感染率;保护高危人群,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控制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切口早期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080例剖产手术病例中,以手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为因变量,时行单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080例病例,40例(3.7%)发生切口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10个变量中7个与手术后切口早期感染有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蛋白血症、滞产(规律宫缩后产程停滞)、胎膜早破,青霉素过敏体质、糖尿病、孕妇阴道炎、体型肥胖为剖宫产术后切口早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对23例患者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23例病人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均顺利康复出院,无切口感染发生,未出现排斥反应,随访6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8.
黄普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4,(10):1350-1351
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是产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但腹壁切口深部感染较少见。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深部感染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常延迟诊断,严重者可引起产褥感染、败血症,及患者生命,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我科在2012年5月-10月发生3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深部感染,现将此3例患者的发病原因、诊治及预防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手术后呼吸系统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后呼吸系统感染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外科医生难以避免的困扰,其中肺内感染是较为严重的情况之一。手术后肺炎的发生率仅次于手术后泌尿系感染和切口感染。据文献统计其发生率为9%~40%[1],其死亡率达30%~40%[2]。这类呼吸系统并发症一旦发生将加重病人的负担,甚至危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手术后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其后果是切口延迟愈合、裂开等,严重者可引起全身性感染、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本文对本院2002年1月~2008年1月80例剖官产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切口结核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寻找腹部手术切口难以愈合的原因.方法 收集、总结多年来收治的出现腹部手术后难以愈合的伤口、后经病理证实为结核感染并经抗结核治疗成功的治愈的病例资料.结果 腹部手术后切口出现难以愈合的窦道或结节时,应考虑并发结核感染,并行抗结核治疗才能促使伤口愈合.结合结核是部分腹部手术后切口难以愈合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在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妇女中的改变情况,以期为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的诊断、防治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自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80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手术后切口感染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即术后切口感染组22例,参照组即未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组15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PCT、血清CRP与血清IL-6的表达水平,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纳入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病率较高,达到了12.2%;研究组患者的血清PCT、血清CRP与血清IL-6表达水平(3.55±0.61 ng/L,41.52±8.52 mg/L,45.52±13.11 ng/L)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0.88±0.15 ng/L,18.66±3.21 mg/L,12.46±2.89 ng/L),P<0.05;患者临床资料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糖尿病史、有无放疗化疗史、血红蛋白水平、住院总时间及使用抗生素种类是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无糖尿病史、有无放疗化疗史、血红蛋白水平、住院总时间及使用抗生素种类等五种因素均是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容易发生手术切口感染,血清PCT、血清CRP与血清IL-6表达水平可以作为乳腺癌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在效诊断指标;有无糖尿病史、有无放疗化疗史、血红蛋白水平、住院总时间及使用抗生素种类等五种因素均是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干预措施以有效防治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3.
剖宫产是产科常见的一种创伤性操作,是解决难产和抢救胎儿的重要手段.虽然目前手术技术、无菌操作及预防感染的措施日益改进,但手术后切口感染仍是剖宫产手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感染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认真分析和探究造成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有目的 地制定控制感染防范措施,为构建医院绿色医疗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腹腔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探讨预防切口感染的措施.方法 对本科1122例普外科腹部手术病例中的手术切口感染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主要与细菌来源及抗生素使用、术前营养状况和手术切口的缝合技术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手术切口感染是院内感染的常见部位之一,了解手术切口感染的状况及原因分析,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是降低院内感染的有效手段.作者对本院发生的手术后切口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外科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 0 0 1~2 0 0 3年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手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80 63例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14 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13个变量中有11个与手术后切口感染有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将13个变量同时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模型,共筛选出6个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诊手术、手术分级、手术持续时间、输血、手术部位及年龄为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红外线治疗阑尾炎手术切口对切口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 对32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切口感染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阑尾炎术后结合红外线治疗切口的切口感染率均低于无红外线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后早期用红外线治疗切口可明显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的感染事.  相似文献   

18.
切口裂开是腹部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0.2~0.3%。其常见原因早有论述,如年老体弱、肺部并发症、腹内压增加、低蛋白血症、切口感染等因素。但近年来,由于电刀使用不当致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尚未见报道,我院普外科自电刀用于腹部手术以来,切口裂开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何伟兰 《当代医学》2011,17(28):99-99
目的观察微波理疗甲状腺手术后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月甲状腺疾病手术后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已行微波理疗的患者为实验组,未行微波理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各50人,两组共100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病人切口感染情况及手术后切口引流量、手术后伤口积液情况。结果实验组无发生切口感染,引流量少,手术后伤口积液发生率少。结论微波理疗甲状腺术后切口能有效地防止切口感染和减少积液,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10%聚维酮碘软膏合微波照射治疗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52例普外科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聚维酮碘软膏合微波照射26例)与对照组(单纯微波照射26例),分别观察两组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0%聚维酮碘软膏合微波照射是一种促进切口愈合,治疗并预防切口感染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