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儿感冒是小儿肺系疾患中最常见的疾病,其发生的原因,以感受风邪为主,常兼寒、热、暑、湿、燥等邪气,亦有感受时邪疫毒所致者。在气候变化,冷热失常,沐浴着凉,调护不当时容易发生本病。当小儿正气不足、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外邪易于乘虚侵入而成感冒,如《幼科释谜·感冒》所说:"感冒之原,由卫气虚,元府不闭,腠理常疏,虚邪贼风,卫阳受摅。"  相似文献   

2.
夏小军 《中医研究》2005,18(1):53-54
小儿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邪实正虚、虚实夹杂之证,早期以邪实为主,后期以正虚为主.根据其临床特点,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分为邪毒炽盛、痰瘀互结,邪毒渐退、气阴两虚及气血不足、阴阳两虚三型辨证施治,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小儿久病病情虚实夹杂,其病因多为失治误治病邪久留或久病正虚难以驱邪外出,以致出现正虚邪恋或正虚邪实的虚实夹杂症。小儿“脾常不足”、“肺气常虚”,当病情反复、缠绵、经久不愈时,更易损伤肺脾,脾失健运,水湿内生,湿聚为痰,肺失宣肃,水津不布,聚而成痰,痰湿阻滞,气机不畅;气虚运行无力,气行停滞;气滞血瘀,痰瘀胶结,故常常虚、痰、瘀症并见。笔者在临床辨治久病患儿时,结合“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久病多痰”…等理论,从虚、痰、瘀综合论治获得比较好的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中医治法虽多,但实脾固本当为固根本、强正气、祛病邪诸多正治法中极为重要的一法,阐述如下。1实脾固本,缘于慢性乙肝之病机慢性乙肝病机复杂,但总体为正虚邪恋。《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金匮要略》云:"四季脾旺不受邪";否则,脾若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的机体处于逐渐衰老阶段,一旦罹病,不是气阴亏损,阴阳难于维系,即是正虚不能敌邪,因而出现了某一脏腑的功能减弱,最终形成了某些整个系统的形证。老年人在虚衰过程中只要成病,所突出外见的精力之虚,主要先表现于阳与气的不足,重点则属于肺脾肾三脏功能之低下。因而老年人多半首先显示出肺虚气弱,外卫抗邪的能力降低,容易感冒  相似文献   

6.
小儿泄泻与诸滞困脾关系密切。滞分虚实,虚滞为中土脏虚所生,实滞为寒食湿热及无形中气壅滞,多有虚实夹杂。小儿脾常不足,滞邪困脾,脾失运化,气机枢转反作,清阳不升,携未化谷液合污而下,发为泄泻。临证中,当以“解湿运脾,行滞调气”为治疗原则,善用醒脾运脾,辛温辛平轻清味药以复脾之生理,审证求因,行诸滞,使运化有节,升降有度。  相似文献   

7.
祖国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主中州而灌溉四旁 ,脾的功能健旺 ,是保证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目前认为中医“脾”的概念除涉及现代医学的消化、内分泌、神经、血液等系统的功能外 ,其“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论点与免疫系统功能密切相关。   1 邪气、正气与脾胃之气  中医学认为疾病是人体“正气”与“邪气”互相斗争的过程 ,而斗争的结果取决于人体正气。早在《内经》中就载有“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也就是说正气旺盛则身体强壮 ,正气虚衰则邪气易侵犯机体而致病。这里所指的正气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  相似文献   

8.
1.小儿为什么容易感冒?感冒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而发病。感冒的原因很多,主要由于小儿机体脆弱,脏腑娇嫩,气血未充,肌肤毛窍疏松,卫外之气不固,容易汗出当风.故易感受风寒的侵袭而发病。古代医经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机体抵抗力的减弱,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恢复期、慢性期、后遗症期四个方面介绍了周次清教授的诊治经验。急性期责之心肺脾,治宜辛凉宣湿法,恢复期正虚邪亦减,治宜扶正兼祛邪,此两期辨证关键在于分清湿、热与虚、实;慢性性多是阴阳偏,治疗重在气与阳,精虚内耗后遗症,治宜益精调营卫,此两期辨证的关键在于察明机体的阴阳盛衰。  相似文献   

10.
从脏腑病位、邪实偏胜、疾病发展阶段三方面探析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中医辨证治疗思路。临床辨治本病应定病位,辨脏腑盛衰,从肝、脾、肾三脏论治。明病机,辨邪实偏胜,从瘀血、气、痰、毒邪论治。分阶段,辨寒热虚实,即病之初期,肝郁热盛,治以疏肝清热为主;病之中期,正虚邪实,治以扶正祛邪为主;病之末期,正气大虚,治以扶正气为主,忌一味猛攻。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就东垣脾胃学说对抗老强身的意义 ,结合脾实质研究 ,作进一步探讨 ,供同道参考。   1 祖国医学的脾 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决定着人体健康和寿命的长短。中医病因学在发病方面认为 ,疾病的发生与否 ,取决于人体正气的盛衰。如果“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反之“邪之所凑”则“其气必虚”。然而 ,正气盛衰与脾胃这个后天之本是息息相关的 ,东垣继承和发展了《金匮》四季脾旺不受邪这个论点 ,这就强调了保养机体本身 ,即内因以脾胃为主的决定性作用。所谓正气 ,是指机体应有的防御机能是由先天之精、后天水谷之气相互化生而成…  相似文献   

12.
秦彩琴  张琳  朱珊 《光明中医》2009,24(2):319-320
反复呼吸道感染(RTI)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6个月-6岁的小儿,尤以3岁以下的幼儿更为常见.根据<小儿药证直诀)"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黄帝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病发病关键.不在邪多,而在正虚",病性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三脏虚弱,标实为肝郁、挟热、挟滞、挟痰(湿)、挟瘀.  相似文献   

13.
刘宏第教授认为紫癜性肾炎可归属"血证"范畴,具有反复发作,难以速愈特点。系先天禀赋不足,复为外邪触动所致。可分为急性期与迁延期。急性期多因内有阳明积热,或阴虚燥热或小儿稚阴之体,复为风热湿毒等外邪侵袭,导致血热,迫血妄行,故此期多为实热证,病位在肺胃,治疗当以袪邪为主;病程日久,则进入迁延期,热盛伤阴,阴伤及气,可见气虚、阴虚火旺、气阴两虚,病位在脾肾,治疗健脾益气,养阴滋肾,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提出以熄火、化瘀、补虚为分期论治大法,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火热"是主要病理因素,故熄火乃治疗首务;瘀血贯穿于疾病始终,是影响紫癜性肾炎发生及发展重要病理因素,故刘师强调临证有明显瘀血之证,定用活血化瘀通络法,然无明显瘀血征象,活血化瘀法亦不可偏废;"邪气所凑,其气必虚",本病多先天禀赋不足,复感外邪,正胜则邪退,病情向愈,正虚则邪进,病情加重或反复发作,补虚有助于驱邪外出,有助于机体恢复,刘师主张补气为先并重视补益脾肾。  相似文献   

14.
一、要提高免疫力,必须增强五脏之气免疫力就是指人体的正气,人抵抗疾病全在于正气,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就是人体的卫御之气,包括卫气及元气。正气与人体的肾、脾、肺有密切关系。其中,肾为元气之根,脾为正气之源,肺为卫气之本,所以正气的强弱与人体五脏的盛衰密切相关。五脏虚可导致正虚,正虚可使免疫力下降,从而降低抗病力。所以我们要提高免疫力就必先强五脏。二、肾气强才正气强正虚的主要原因是肾虚1.肾为元气之根,阳气之本由于肾是人体元气的根本,所以肾气虚就会导致元气不足,从而形成正虚,造成免…  相似文献   

15.
<正> 逆流挽舟疏表邪秦老认为,小儿痢之初起多兼外感,正如清代名医陈复正氏所云;凡痢由外感而发者最多,是以小儿形气未充,御邪能力薄弱,稍一不慎,即易感受天行不正之气,从而出现恶寒  相似文献   

16.
正张琪教授为首届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7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用经方,造诣深厚。小儿具有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特点。小儿脾胃发育未臻完善,其脾胃之体成而未全,脾胃之气全而未壮,加之饮食不知自节,冷暖不能调节,易于损伤脾胃,造成受纳、腐熟、精微化生传输异常,易患脾系疾病;肾藏精,主骨,小儿气血未充,肾气未固。张琪教授认为小儿患病  相似文献   

17.
试谈“复感儿”的正气与免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将易反复患呼吸道感染的小儿称为“复感儿”。现代医学认为免疫反应失调、免疫功能低下是造成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之一。中医学认为复感儿的发病“不在邪多,而在正虚”。中医学的“正气”代表机体的免疫机能,它与中医脏象肺、脾、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一般复感儿的发病与“肺主表”的关系最为密切。小儿肺常虚易受邪,责之于小儿肌肤嫩,藩篱疏,卫外不固。正如吴鞠通在论述小儿病理生理特点时说:“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其脏腑薄,藩篱疏,易于传变;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指出小儿免疫机制未臻完善,包括肺脏…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泌尿系感染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俊  赵秀云  韦星  王晓琪 《陕西中医》2000,21(8):337-338
采用中医辨证将小儿泌尿系感染急性期分为湿热蕴结膀胱型、肝胆郁热型和三焦湿热型;慢性期分为肝肾阴虚、湿热留恋型、气阴两虚型和脾肾双虚、余邪未清型并联合西药抗生素治疗小儿泌尿系感染120例与同期单用西药治疗40例对照,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愈率为77.5%,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55%(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陈庆庆  张骠 《陕西中医》2019,(7):940-943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多发的呼吸道疾病。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结合小儿罹病后的临床征象,张骠教授认为风痰留恋、肺脾气虚是本病关键病机。按病机及临床表现将本病分三期而治。感染期以邪实为重,治疗以祛邪为主,辨兼夹不同;迁延期邪恋正虚,治以消补兼施;恢复期以本虚为主,治疗上重平补肺脾,调燮阴阳。重视肺脾兼治在各期治疗中的地位。临床用药强调药性轻灵平和,达药至病处又防伤及脏腑之气的目的。文章总结了张骠教授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经验,分析其辨证思路及立法、用药特点,供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 肝硬变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损害发展而来,为临床一种常见病。笔者多年来治疗肝硬变疗效颇佳,现将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慢性肝病迁延失治发展到肝硬变阶段,由于病邪长期对机体正气的不断消耗,且病邪未除,故肝硬变病机当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而且因虚致实,因实致虚,从而使虚者更虚,实者更实,如此循环,故病势缠绵难愈。肝病早期病邪内郁,气机运行受阻,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气机阻滞则血行不畅而瘀,水饮气化亦受阻,且血行不畅则水道不利,故久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