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关节损伤的手术由传统手术延伸到了人工关节置换临床新领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为严重膝骨关节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自2006年12月一2008年12月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5例,通过术前、术后全面系统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高龄患者不堪忍受骨性关节炎给他们带来的疼痛及活动障碍,加上合并其他系统的疾病,形成恶性循环,因而增加了护理的难度,本科自2000年以来,对162例75岁以上老年患者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笔者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吴洁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305-306
<正>随着全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骨关节疾病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原因,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已成为目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等晚期膝关节疾病的一种的临床常用治疗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现已成为一种较成熟的术式,其术后的优良率可达90%左右,手术的成功率不仅仅取决于医生的技术水平,围手术期中的护理干预措施也是手术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从2004年1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10例TKA患者尽早进行围手术期干预,效果满意,者恢复  相似文献   

4.
<正>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即从患者决定手术治疗开始至术后基本恢复生理功能的一段时期。我科从2009年5月至2012年8月对23例患者施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均顺利地度过了围手术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9年5月至2012年8月在我科施行人工全膝关置换术的23例患者,膝关节X线均有严重的骨质破坏,关节畸形或挛缩、不稳定而发生疼痛、站立及行走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自理。其中双膝关节置换11例(22膝),单膝12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人工椎体置换 (AVR)围手术期护理经验 ,提高脊柱手术护理水平。方法 :通过 8例人工椎体置换手术资料 ,回顾性分析其整体护理要点 ,从中探求高难手术的医护协作规律 ,减轻患者住院期间的痛苦 ,促进早日康复。结果 :由于医护密切配合 ,AVR患者安全渡过了围手术期 ,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结论 :AVR是高难度手术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早期康复至关重要 ,总结其经验有利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股骨颈股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及注意事项。方法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过程、注意事项、康复指导。结果术后康复良好。结论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术后的特殊需要熟练掌握术后护理要点。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完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措施的正确实施,达到了良好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杨会红 《河北医药》2011,33(13):2064-2065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进而改善膝关节功能状态,能够很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最有效的关节重建手术之一[1,2]。术前克服恐惧等不良情绪,术后减少并发症和获得良好的无痛活动关节都与围手术前的护理息息相关,科学合理的护理可以加快和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极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9月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70例,通过术前、术后全面系统的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一项新兴技术,尽管国外开展比较普及,但国内仍较少见,因此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措施都直接影响其手术效果.我院自1995年至2003年为18例膝关节病变患者进行人工全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陈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195-196
目的缓解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肢功能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15例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在围手术期间,通过做好心理护理,调整心理状态以适应手术,术后体位、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做好患肢护理、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疼痛、高热等不适,帮助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结果 15例患者术后4~7d均开始下床活动,所有患肢都获得屈膝90°以上的关节活动。结论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手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及术后完善的护理措施、周到的康复指导,可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10.
对2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进行观察及护理.全面总结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着重介绍术前指导、术后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饮食调护、功能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随着假体设计的完善,全膝关节置换(TKR)逐步成为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的常规术式。然而由于膝关节置换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围手术容易产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直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因而,总结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口老龄化,膝关节因骨性退变、创伤性关节炎、炎性反应、类风湿等引起的疼痛、关节病损,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功能,降低了其生活质量.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主要有效方法之一,不仅能有效解除疼痛、矫正畸形,还能恢复膝关节的运动功能和稳定性.然而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坏,与良好的护理及康复训练密切相关.选取我院近年来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4例,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结果 65例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虽然有3例出现并发症,但早期发现及时处理,结果也很满意。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肢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张静 《淮海医药》2011,29(2):171-172
目的 总结有关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及心得,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方法 术前注意进行心理和常规护理;术后重点预防并发症.结果 39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且康复良好,对手术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 做好术前护理措施,落实术后护理及相关的康复指导,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对20例人工髂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进行观察及护理。全面总结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着重介绍术前指导、术后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饮食调护、功能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17.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采用假体关节代替严重受损关节的一种关节功能重建手术。临床上常用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人工全膝置换术的目的在于缓解膝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我科自2002年9月至2005年8月共实施了1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通过我们精心的护理及配套的康复训练,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60~72岁;骨性关节炎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其中双侧膝关节置换3例,单侧膝关节置换7例。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  相似文献   

18.
付蔷 《中国实用医药》2014,(20):226-227
膝关节是一个复合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平台以及髌骨、韧带、半月板、肌肉等共同构成。膝关节置换术可解除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纠正膝关节畸形和获得长期稳定[1]。2012年8月~2013年10月,本院共行26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分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外翻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外翻患者82例,将患者按照住院号统一排序后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其中两组均给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于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7.32%(3/41),低于对照组的26.83%(11/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12%明显比对照组的80.49%高(P <0.05)。结论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外翻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更加优质的护理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85年5月-1998年10月,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病人149例,152个髋,随访1年~10年,效果良好。现将围手术期主要护理经验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49例,男94例,双侧3例,女55例。年龄48岁~78岁。股骨颈骨折头下型129髋,颈中型21个髋,来院时骨折后已15周~35周,平均22周,均有不愈合,52髋出现股骨头坏死,41髋有股骨颈吸收变短改变,54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98髋行全髋置换,术后无1例切口感染,无肺部感染、褥疮、泌尿系感染等早期并发症出现,均在2周~3周出院。2 护理体会2.1 心理护理: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大多经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