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 男103例,女102例,年龄70~98岁。205例起搏器中单腔起搏器162例.双腔起搏器43例。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结果 发生并发症21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分别是囊袋血肿12例、电极导线脱位4例、囊袋破溃及感染2例。囊袋血肿的发生与术前使用阿司匹林有关,电极导线脱位、囊袋破溃及感染等大部分与手术有关。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操作,及时有效的处理并发症,高龄患者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杨华  杜靖霞 《北方药学》2012,(10):118-119
目的:通过探讨永久起搏器囊袋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有针对性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达到降低囊袋感染并发症的目的。方法:在起搏器植入术前、术中、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囊袋感染并发症。结论:优化术前准备、强化围手术期伤口护理和术后护理可有效预防囊袋感染降低感染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高龄患者起搏器植入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 对103例永久起搏器植入老龄患者的并发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发生并发症5例,发生率4.8%,其中囊袋血肿4例,占3.8%,感染1例,占0.9%.囊袋血肿的发生多数与术前使用阿司匹林有关.结论 高龄患者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正>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囊袋血肿发生率较高,当起搏器囊袋内发生出血或血肿时,患者自觉局部肿胀及疼痛,体格检查发现起搏器囊袋部位的皮肤肿胀,皮肤淤斑,触诊可发现囊袋内压力明显增加,甚至可触及波动感,用注射器抽出暗红色的血液~([1]),细菌学检查除外囊袋内感染,可以确定囊内血肿的诊断~([2])。一旦发生囊袋血肿极有可能造成感染而导致手术失败。我们由医生、护士各5名组成活动小组,于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5.
黄瑜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8):1246-1246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临床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随着医学生物工程学的发展和适应证的拓宽.更多用途的生理性起搏器置入比例逐年增加,但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其并发症也十分常见,严重的并发症往往影响病人的预后[1],而囊袋积血就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是高龄病人凝血机制差,制作囊袋部位的皮肤血液循环及愈合能力较差,更容易发生囊袋积血[2],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引起感染和伤口愈合不良,增加病人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及增加病人经济负担,我科共发生13例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积血的病人,经积极处理后积血消失,未继发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起搏器植入新技术的不断研究和开发,起搏器的应用探索从单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扩展到快速性心律失常、晚期心力衰竭及心肌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美国一项调查显示, 1993 _2009 年,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已达290 万人[1],近年来我国每年约有2 万人接受起搏器治疗,并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2],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起搏器植入术后近期(约1 周内)可能出现如囊袋出血、感染、起搏器综合征、电极导线脱落、脑梗死、静脉血栓或静脉狭窄等并发症[3],因此术后有效干预在促进患者康复,增进舒适,减少并发症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起搏器术后的囊袋管理至关重要,囊袋出血、血肿是起搏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1, 4% ~6, 2%,如果处理不当,可引起囊袋感染,严重影响手术效果;电极脱位: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 ~ 8%,其中90%发生在1 周内,24h 内尤易发生[4],可导致起搏器的起搏和(或)感知功能障碍,轻者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重者危及生命,患者、家属都对之十分紧张、焦虑,直接影响了患者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因此预防术后囊袋出血和电极脱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行起搏器植入术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00例,并在术后随访1年,将发生囊袋感染的15例设为感染组,将未发生感染的85例设为非感染组,分析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合并糖尿病、起搏器植入时间≥3 h、起搏器植入次数≥2次、发生囊袋血肿、切口愈合不良、发生贫血、术前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前血清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低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合并糖尿病、起搏器植入时间与次数、囊袋血肿及切口愈合情况、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及术前机体营养水平等因素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临床可根据上述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预防感染,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93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术中及术后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93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患者术前症状很快消失或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随访6个月~8年,并发症为囊袋感染1例,囊袋出血2例,起搏器综合症2例,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PMT)1例,电极移位1例。结论永久心脏起搏器疗效确切,加强随访,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曹钦  张亚伟  卢国栋 《贵州医药》2022,46(2):223-224
目的 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老年患者术后起搏器囊袋感染风险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三年来于我医院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的86例老年患者病历资料,依据术后起搏器囊袋是否出现感染分成感染组和未感染组,观察两组于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性,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影响术后起搏器囊袋感染风险因素。结果 86名患者中有15名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7.44%。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起搏器植入次数、起搏器植入时间、糖尿病史、囊袋血肿、切口脂肪液化、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贫血等方面资料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起搏器植入次数、起搏器植入时间、糖尿病史、囊袋血肿、切口脂肪液化、贫血等均是导致起搏器囊袋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为其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起搏器更换或升级、起搏器植入时间过长、既往有糖尿病史和贫血、出现囊袋血肿和切口脂肪液化为术后起搏器囊袋感染风险因素,临床需要重视对此类因素的调控,加强防护监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提升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进一步探讨囊袋冲洗及开袋时间对防止起搏器植入术后感染和囊袋出血的价值。方法 将1996年12月~2003年4月安装起搏器的52例患者分为两组。23例采用术中囊袋冲洗及传统方法的开袋时间为对照组29例不做囊袋冲洗及提早开袋时间为观察组。结果 对照组并发囊袋出血4例,感染1例:观察组无一例囊袋出血。结论 提示起搏器安装术中囊袋冲洗不一定能防止感染,却有可能损伤小动脉引起囊袋出血。术中止血时间延长、彻底可避免术后囊袋出血。  相似文献   

11.
李大严 《中国医药》2014,(8):1117-1119
目的 探讨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具体原因,以及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海口市人民医院201 1年1月到2012年12月132例永久起搏器置入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5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8.9%(25/132).主要表现为电极脱位、囊袋积血、起搏器感知功能障碍、起搏器综合征和囊袋感染,比例分别为16.0% (4/25)、56.0%(14/25)、16.0% (4/25)、8.0%(2/25)、4.0%(1/25).结论 临床中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经常会发生各种并发症,且发生的原因也比较多.临床中应加强针对性的护理,从而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囊袋感染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埋藏后常见的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不仅影响起搏器功能,严重时可危及病人生命。现将我院近年来遇到的3例埋藏式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并发囊袋感染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起搏器植入术已成为临床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常规治疗手术方法.手术过程中切开、分离、止血、缝合及制作囊袋都可引起血管损伤.如处理不当.可导致囊袋出血,造成伤口愈合延期、囊袋感染或起搏器植入术失败.现报告6例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出血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起搏器的植入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随着临床应用指征的不断扩大,其所引起的并发症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囊袋并发症是其中较为严重的一类。回顾武汉市第一医院心内科2000年至2007年永久起搏器植入240例,其中植人术后出现较严重的囊袋相关并发症3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袁龙会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0):3096-3097
目的 探讨不同沙袋压迫时间对安置永久起搏器术后囊袋出血及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9月于该科安置永久起搏器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本后用8字绷带加压包扎后,仍然用1 kg沙袋压迫囊袋24h;实验组术后用8字绷带加压包扎后,不用沙袋压迫.观察1周内囊袋出血情况并用自制问卷调查统计患者舒适度.结果 对照组发生囊袋出血2例,皮肤水泡1例,伤口痛40例,失眠35例:实验组发生囊袋出血1例,伤口痛14例,失眠1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置永久起搏器术后,用8字绷带加压包扎,局部不用沙袋压迫,不增加囊袋出血的风险,但可以增加患者舒适度.只要术中减少损伤,止血彻底,无出血性疾病,术后局部可以不用沙袋压迫囊袋.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药实践》2016,(3):191-194
目的:探讨迟发性起搏器囊袋感染保守治疗的条件及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例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出现的时间、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过程及预后。结果:6例患者均为迟发性囊袋感染,无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局部主要表现为红肿、触痛,有波动感,炎性标志物阴性,经胸超声心动图未见赘生物形成,无糖尿病、慢性肾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消耗体质等慢性疾病史,经局部清创、消毒及抗感染等保守治疗后病情稳定,伤口愈合良好。结论:迟发性起搏器囊袋感染患者无全身感染证据时可实施保守治疗策略,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起搏器胸带联合早期活动方案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2月在我科行永久起搏器被动电极植入术患者120例,按方便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起搏器胸带联合早期活动方案,24h取坐位或下床活动,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联合早期活动方案,72h下床活动。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渗血、囊袋积血、上肢深静脉血栓、导尿、肠梗阻和电极脱位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渗血、囊袋积血、上肢深静脉血栓、导尿、肠梗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电极脱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起搏器胸带能减少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增加患者生理舒适度,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减少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84例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共33例,发生率为11.6%,其中囊袋血肿10例、电极脱位10例、起搏器综合征5例、感知+起搏障碍2例、囊袋破溃2例、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脑梗死2例。结论术中规范熟练操作、加强术后严密观察与护理,早期发现并发症先兆并及时处理,可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胡惠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6):419-419
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是治疗多种严重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之一 ,随着电子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 ,更多用途的生理性起搏器置入比例逐年增加。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 ,其并发症也十分常见 ,严重的并发症往往影响病人的预后 ,甚至危及生命。因此 ,采取合理的护理模式对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进行严密观察 ,可早期预防、发现并发症 ,提高临床治愈率。为此 ,笔者就护理进展作一综述。1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据文献报道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并发症为8 2 %~17 42 %[1~3],大部分是与手术有关 ,如血气胸、囊袋血肿等 ;其次是与凝血状…  相似文献   

20.
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分析及防治体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世群 《安徽医药》2006,10(8):601-602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处理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本院4年来25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病例,总结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结果起搏器囊袋血肿2例;起搏器综合征2例,均为单腔起搏器VVI工作方式;感知障碍4例。植入后10个月起搏阈值增高1例;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1例。结论规范术前准备,熟练手术技能,加强对术后患者随访,并认识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及时处理,可减少并发症及其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