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椎阿是穴、夹脊穴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阿是穴组、夹脊穴组,每组各31例。分别采用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和VAS疼痛计分,考察不同配穴方法对颈型颈椎病的疗效。结果:两组取穴方法对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计分改善、综合计分、综合疗效、镇痛改善等均有较好疗效(P〈0.01),但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取穴方法对于颈型颈椎病均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针刺阿是穴配合颈肩部推拿治疗中青年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72例中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穴位,进行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选取若干个敏感的阿是穴进行傍针刺法,2组患者接入频率均为100 Hz连续波,治疗5次,隔日1次。评定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功能及疼痛评分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颈椎病疗效标准评分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第1次、第3次及5次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PRI及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PRI及VAS评分相比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PRI及VAS评分降低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常规选穴治疗中青年颈型颈椎病,采取针刺阿是穴配合颈肩部推拿治疗可降低患者PRI及VAS评分,减轻肩颈部局部疼痛和不适感。 相似文献
3.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10)
目的:评价阿是穴傍针刺结合电针治疗中青年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颈型颈椎病中青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取最敏感的阿是穴若干个,数目不定(≤5穴),采用傍针刺法;对照组选取常规穴位,普通针刺法,两组均接入频率100 Hz连续波,隔日1次,共治疗5次。结果:组内比较,两组的颈椎病疗效评定评分在首次、第3次、第5次疗后评定时与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疼痛视觉量表评分,治疗组3次评分与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仅在第3次、第5次疗后评定时与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这3个评价时间点的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说明阿是穴傍针刺结合电针对改善中青年颈型颈椎病的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常规选穴治疗。结论:阿是穴傍针刺结合电针治疗可有效改善中青年型颈椎病的症状,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4.
不同配穴方法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90例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颈椎远部、近部、远近结合3种配穴方法 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远部配穴组、近部配穴组和远近配穴组.各30例.采用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和VAS疼痛计分,考察不同配穴方法 对颈型颈椎病的疗效. 结果 3组配穴方法 对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计分改善、综合计分、综合疗效、镇痛改善等4方面均有较好疗效(P<0.01);但3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配穴方法 对于颈型颈椎病均有很好的疗效;远都配穴和近部配穴尽管取穴数比远近配穴少,但是可以取得与远近配穴一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针刺颈部阿是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颈部阿是穴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针刺的方法,选取颈部阿是穴同时结合中医辨证与辨病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80例中,治愈13例,显效32例,有效2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25%。结论:针刺颈部阿是穴为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慢性颈椎病颈痛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评价针刺对颈椎病颈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验证针刺对慢性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进行随机单盲对照试验,共纳入有效病例106例,用简单随机法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进行观察。治疗组针刺大椎、百劳和肩中俞,期间予以红外线照射;对照组使用红外线照射患者颈部疼痛区域,同时在百劳、肩中俞4穴各向外旁开1cm作为进针点。使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基线不等采用协方差分析等。结果:经1疗程治疗后,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均得到改善。其中治疗组所有8个维度的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4个维度的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评分比较提示,治疗组患者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6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治疗慢性颈椎病颈痛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不同配穴方法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远部、近部、远近结合3种配穴方法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2个疗程后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远部配穴组(30例)、近部配穴组(30例)和远近配穴组(30例)。采用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和VAS疼痛计分,考察不同配穴方法对颈型颈椎病的疗效。结果:从组内比较来看,3组配穴方法对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计分改善、综合计分、综合疗效、镇痛改善4个方面均有非常好的疗效(P〈0.01);从组间比较来看,3组配穴方法在各项指标的计分改善、综合计分、综合疗效、镇痛改善方面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配穴方法对于颈型颈椎病均有极好的疗效;远部配穴和近部配穴尽管取穴数比远近配穴少,但仍可取得与远近配穴一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中国针灸》2017,(4)
目的:使用高频超声成像对颈型颈椎病的阿是穴(包括压痛点和动痛点)进行初步定位和定性研究,探索其规律,为针灸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每位患者均同时具有可定位在3条定位线任意一条线上的动痛点、压痛点及对照点,使用点对点高频超声实时动态成像技术,扫查定位每个点并记录其超声层次解剖及肌束膜二维超声改变、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血流丰富程度,分析其超声特征。结果:(1)超声层次解剖及肌束膜二维超声改变:患者的动痛点和压痛点处解剖层次依次为皮肤层、皮下脂肪层、浅层肌肉组织层、深层肌肉组织层、椎骨,皮肤为线状高回声,皮下脂肪层为低回声,肌筋膜为线状高回声,肌层以低回声为主,其内肌束膜呈清晰的线状等回声,椎骨为强回声后方回声衰减。与对照点相比,动痛点93.3%(28/30)表现为肌束膜回声增强或者增厚(P0.05),压痛点96.7%(29/30)表现为肌束膜回声增强或者增厚(P0.05),动痛点和压痛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二维声像图中肌束膜呈清晰的线状等回声,动痛点和压痛点中肌束膜表现为回声增强或增厚。彩色多普勒声像图中动痛点及压痛点可见闪烁不稳定点状血流信号或稳定短棒状血流信号;(3)血流丰富程度:动痛点中有56.7%(17/30)的点数彩色血流信号达到Ⅱ级,压痛点中有83.3%(25/30)的点数彩色血流信号达到Ⅱ级,对照点中无(0/30)点数彩色血流信号达到Ⅱ级,动痛点和压痛点血流信号达到Ⅱ级的比率较对照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动痛点和压痛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型颈椎病的动痛点和压痛点在高频超声成像中,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征,动痛点和压痛点的声像图特征相似,高频超声成像对颈型颈椎病阿是穴具有定位及定性价值,对治疗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3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忠亮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8):43-44
笔者自2006年6月~2008年10月,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33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颈型颈椎病是指具有头、肩、颈、臂的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上没有椎问隙狭窄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但可以有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椎体间不稳定及轻度骨质增生等变化,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小针刀疗法疗效好、价格低、操作简单,正逐渐成为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笔者运用小针刀与火罐相结合的方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针刺斜方肌起中止点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针刺斜方肌起中止点腧穴,对照组针刺颈夹脊穴,采用视觉模拟定级(VAS)评定法和临床疗效(ZY/T001.1-94)评定法,考察不同选穴方法对颈型颈椎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好转4例,治愈率为87.5%,对照组治愈20例,好转12例,治愈率为62.5%,两组比较P0.05。两组VAS计分比较P0.01,具有显著差异。结论:针刺斜方肌起中止点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疗效,循肌纤维走行选穴可作为治疗颈椎病的基本选穴原则。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深度对颈型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明确颈型颈椎病的最佳治疗深度。方法:将12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浅层针刺组、中层针刺组、深层针刺组三组,观察三组在治疗后简版McGrill疼痛问卷-2(SF-MPQ-2)、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活动度(R0M)及中医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三组在治疗后NDI总分及障碍指数均明显减低(P<0.05),中层针刺组总分及障碍指数低于浅层针刺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层及深层针刺组SF-MPQ-2中的PRI感觉项、PRI总积分均有所改善(P<0.05),且深层针刺组的PRI情感项评分也降低(P<0.05);三组VAS积分、PPI积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深层针刺组的PRI感觉项、PPI积分及总分优于浅层针刺组(P<0.05);深层针刺组的PRI感觉项、情感项、总积分及总分均优于中层针刺组(P<0.05)。治疗后中层和深层针刺组各个方向的活动度均有改善(P<0.05)。中层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7.50%,深层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 相似文献
16.
针刺配合湿热敷治疗颈型颈椎病1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湿热敷(模糊控制湿热敷理疗仪)是由上海瑞金医院研制,由上海泛析模糊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一种药物外敷仪.近1年来,笔者采用针刺配合其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45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毫针针刺颈夹脊穴疗法,每日1次,连续5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24例,显效10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结论:针刺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结合董氏奇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施以针刺颈夹脊、董氏奇穴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6例(63.3%),显效11例(36.7%),好转2例(6.7%),无效1例(3.3%),总有效率96.7%。结论:针刺颈夹脊结合董氏奇穴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董氏奇穴针灸学是董氏先祖(董景昌)创立的独具特色的针灸体系,内容博大精深,包含针法甚广,诸如耳针、头皮针、手针、倒马针、放血疗法等,内容不但丰富且异于传统,治法简便而疗效显著,是台湾本土所独有的针法。董氏奇穴是该体系针法中常用的穴位,其定位虽有部分与十四经穴在同一位置,但命名与主治功用却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针刺结合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55-56
颈椎病是针灸科临床常见病,随着社会的进步脑力劳动者越来越多,长期伏案工作,导致本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笔者近几年采用针刺结合针刀治疗此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请各位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